海口晚報網2月2日訊:
天空陰霾沉沉,不時飄來亂風碎雨。
一輛旅遊車嘠然而止,接包員小曾和門童大步衝出來,麻利地往電瓶車上搬卸一個一個的高球包。這時,又一輛車接尾而來,十幾個球客湧進會館。小曾顧不上喘口氣,又向後面那輛車奔去。
1月12日上午11時,記者在海南省海口市西海岸高爾夫球會目睹了這一幕。當天儘管天氣不佳,但短短5分鐘內,已連續來了六批高爾夫球客。
今冬以來,接踵而來的外地高爾夫遊客,使海南全島17個球場個個熱得發燙。
球位預訂也跨年儘管熱浪遲來了一個月,但火爆式增長的高爾夫遊客量,還是讓各高球場老闆大呼「舒暢」——不但淡季經營的沉悶一掃而光,而且多年積壓的經營窘境也隨之緩解。
1月27日下午2時,西海岸高球會第10洞球場前的水泥小道,8輛電瓶車依次排成一條長龍,每8分鐘才能入場一撥球客。十幾位韓國球客或下車熱身,或閒聊,或吃盒飯,耐心等待著揮桿一刻。當班調度的球童告訴記者,這些都是打18洞的轉場球客,為等開球已在這兒呆了一個小時。他說,往常打完一場18洞的標準時間是4小時15分,現在因球客多導致球場擁堵,一場球打下來都超過6小時。
從去年12月底起,海口美視五月花高球會開始擠爆棚,平均每天接待量在230人到250人之間,當月球客量就達到6000多人,是夏秋淡季時的3倍。1月12日上午,記者在美視高爾夫球會採訪時,剛到10點半鐘,當天的預訂量已達327人。銷售總監顧明說,每逢周一、周五和周日,球客的數量更多,球會已接近接待極限。
海口美蘭機場附近的老牌球場臺達,從早到晚都有人排隊等候。1月27日,臺達的球客量達到220人,這當中至少有100人是打36洞的。也就是說,接待量相當於300多人,而一個18洞球場的接待極限是280人。
記者了解到,從去年底開始,亞龍灣、紅峽谷、美視、西海岸、博鰲國際會議中心等高檔球場頻頻爆滿,球位已預訂到今年3月。許多本地球手都大喊球位難訂,只得「望球興嘆」,改上練習場去過一把球癮。
球場的旺火也燒到周邊酒店、酒家。走進海口喜來登、新國賓館、寰島泰得、金海岸、寶華等酒店大堂,隨處可見圍積成堆的高球包,三三兩兩的住客「全副武裝」,等待出發揮桿。海口喜來登銷售經理餘露說,現在酒店客源有60%是高球客,他們租場頒獎、用餐、娛樂、休閒,拉動了酒店開房率和綜合消費。愛晚亭酒家每晚都接待8桌—10桌韓國高球團,他們吃海鮮、喝名酒,揮桿之後縱情享受。
高球候鳥紛紛南飛雖然2006年的統計數字還未出爐,但省高爾夫協會預計,這個數字可能在30萬—40萬人次之間。根據境外航班及空座率測算,省旅遊局認為去年的高球客源應在35萬人次左右。然而,海南本地常打球的高爾夫人口不過1000人—2000人。可見,旅遊高爾夫客源佔了90%以上。
《新高爾夫》雜誌總裁熊景冬認為,海南高爾夫主要靠島外候鳥型球客帶動,大致有日韓、臺灣和內地等幾大客源板塊。據省航權辦的數字,今年1月1日—15日,僅海南至韓國的航班就有174個,其中三亞—韓國96個航班,海口—韓國78個航班,輸送客源3.0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41.68%,客源幾乎全部是高爾夫團。
記者據省高協及球場等多方數字綜合,得出一個比例:海南的球客中有70%是韓國高爾夫團,港臺、日本和其他國家球客約佔20%,內地球客佔10%。
冬季高爾夫的火爆勢頭,也引來了大批北京、大連球童。他們紛紛棲居海口、三亞、興隆等地的高球場,既是工作也是旅遊。
來海南不到一個月,馬峻嬋也學著海南的女球童,頭盔下用布把臉包得嚴嚴實實,只露出一雙大眼睛。馬峻嬋在北京天竺高爾夫俱樂部當球童,12月起,北京的球場因冰雪封場,許多球童都放假或由球會聯繫到南方的球場工作,待春暖花開再返京。馬峻嬋和一位女伴自己聯繫了西海岸球會,用她的話說是「避寒和旅遊」。
「在海南當球童辛苦多了,每天都要陪兩場球,場場都是1帶2。」馬峻嬋說的「1帶2」,是指一個球童同時服務兩位球客。因球客驟然增多,西海岸球會的160名球童出現緊缺,原先一個球童服務一位球客的「1對1」,不得不改為「1帶2」。
在候鳥球童餘琳的作息表裡,每天早晨6點半就得上場開工,一直忙到暮色四合才下場。最讓餘琳犯難的,是跟韓國球客的交流。儘管球會有培訓,但僅限於簡單的球場語言和手勢,再複雜一點的,餘琳和同伴們也是乾瞪眼。「這跟北京的球場太不一樣了,天天面對的都是韓國人。」
這些球客和球童像極了候鳥,嚴冬時翩至海南綠茵場,短暫棲居之後又紛紛返巢,給陡然空蕩的球場留下一個個回望的身影。
一年365天都可揮桿海南出現高爾夫熱,得益於陽光、空氣、綠色。
海南長夏無冬,空氣清新,全年日照時間充足,一年365天都可盡情揮桿。尤其隆冬時節,北方的高爾夫球場冰天雪地、草木蕭瑟,大多都已封場歇業,即使有球場勉強開放或室內模擬,也體驗不到打球的愉悅。
隨著興隆康樂園橡樹林高球場開業,目前海南營業的高爾夫球場已達17家,每家佔地面積大概在1100畝—1500畝之間。這些球場大多分布在東海岸沿線的風景名勝區、旅遊度假區,逐漸形成海口、博鰲、興隆、三亞四大片區。球場風格迥異,有濱海型、田園型、湖濱型、島嶼型、山地型、綜合型等,周邊的景區、高星級酒店、溫泉療養、海濱浴場等度假設施也十分完備。
幾年前,省旅遊局就打出「冬季到海南來打高爾夫」口號,把高爾夫作為海南六大旅遊產品之一。越來越多的球場也和旅行社攜手打包推介高爾夫旅遊產品。西海岸球會營運總監戴玉應說,韓國旅行商根據海南球場檔次,推出「皇帝高爾夫」和「平民高爾夫」產品,吸引了不同檔次的球客。
「有時在北京打一場18洞的球得花費1000元左右,旺季時價格更高,在海南即使旺季也只需六七百元。」北京球客林先生打算,在海南多打幾場高爾夫,就可以把往返機票的價錢給扯平了。
海南臺達高球會董事長謝水吉透露,每人600多元只是報價,給旅行社的價格僅每人300多元。據了解,韓國人在三亞打一場18洞的球、住一天四星級酒店及餐飲約需1300元—1600元人民幣,而同等消費在韓國需4000元人民幣以上。
按往常規律,每年的1月、2月、11月、12月是海南高爾夫的經營旺季,其餘時間為淡季或平季。3月過後,隨著各地春暖花開,海南高球場將進入「春眠」。由此,海南高球場不得不陷入一種特殊境地——「一年等一季,一季挺一年」。(高虹)
(來源: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