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到了危險的時候

2021-01-15 冰點周刊

動員起來,保衛豬圈?

這不是段子:有的地方豬種「已找不到公豬」;前些年情況最危急的時候,四川當地的成華豬,「只剩下五六十頭」,比大熊貓都稀少;2008年的全國性畜禽遺傳資源調查顯示,中國85%左右的地方豬種的群體數量呈下降趨勢,31個品種處於瀕危和瀕臨滅絕狀態。一些研究者提出過冷凍精液保存、胚胎保存、生物技術保種等方法。

今天這篇報導,我們的新同事還製作了動畫視頻,歡迎點擊觀看並提出意見。


文字作者 | 張渺 視頻製作 | 李晗、李若一

文字編輯 | 陳卓 視頻編輯 | 鄭萍萍

悠然生活了9000多年後,中國的豬也要開始為自己的前途擔憂了。

從1980年到2000年,廣東大花白豬的母豬數量從1.3萬頭下降至幾百頭。金華豬的母豬數量從1980年近25萬頭降至2007年的1萬多頭。有的地方豬種,甚至「已找不到公豬」。巴馬香豬、江口蘿蔔豬、官莊花豬等豬種曾經陷入瀕危狀態。定縣豬、龍遊烏豬和窄勒黑豬等已經滅絕。

換句話說,這些豬一不小心就要變成珍稀動物了。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從事豬遺傳育種研究的王立賢2014年就提出,「中國本土豬種選育刻不容緩」。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陳清明甚至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警告,「豬種的滅絕同樣是一場生態災難」。

為了保衛豬圈,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豬學分會牽頭,成立了地方豬種資源保護與利用協作組。《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則規定了「國家建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制度,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畜禽遺傳資源保護」。

2012年,中央財政的畜禽保種經費增加到5320萬元。4年後,當時的農業部發布《全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十三五」規劃》數據顯示,中國「土豬」一共有90個地方品種,其中國家級保護品種42個,省級保護品種32個,其他品種15個。這些地方豬種被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實施重點保護。

但是這場發生在人類後院的危機依然不容輕視。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曾在一場會議上提到,全球大約有22%的家畜品種面臨滅絕的危險。遏制家畜遺傳多樣性的減少,已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會議之後,該組織在西南太平洋實施一個區域項目,分別在庫克群島、斐濟、紐埃島,建立了雞和豬的保護中心。

「一些種群在當前看來不一定有太多的價值,但它們關係到動物遺傳資源的未來,這就像氣候變化一樣。遏制家畜遺傳多樣性的流失,關係到人類發展的未來。」聯合國的專家在這次會議上呼籲。

市場的選擇

豬圈裡的危機,首先在餐桌上引起震蕩。

四川有回鍋肉,東北有殺豬菜,八大菜系裡每個菜系都有豬肉的做法。金華火腿要用金華豬,雲南烤乳豬自當用滇南小耳豬,經典川菜回鍋肉就該用四川的成華豬。

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成都市種畜場特聘專家姜延志說,純種的成華豬,肌內脂肪含量可以達到3.5%,而白豬的通常只有1%。肌內脂肪含量的高低,決定了豬肉好不好吃。

然而,這位專門給成華豬做保種育種的專家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前些年情況最危急的時候,四川當地的成華豬,「只剩下五六十頭」,比大熊貓都稀少。

姜延志記得,三四十年前,四川的廣漢、什邡、德陽等地大部分農戶家還隨處可見這種一身黑毛,腰寬臀大四肢短的豬種。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改良豬種在全國推廣,飼養成華豬的人越來越少。

不只是成華豬,隨著原產於丹麥的長白豬、原產於英國的大約克夏豬,和來自美國的杜洛克豬等品種陸續進入中國,這些被稱為「杜長大」「洋三元」的商品豬,迅速佔領了中國的豬肉市場和養殖場。與此同時,中國地方品種的母豬迅速減少。

地方豬「打」不贏洋豬,一是因為「肥」,二是因為「慢」。成華豬的瘦肉率只有40%左右,而洋血統的白豬瘦肉率可以達到60%,「肥肉大家都不想吃」。而且,一般中國土豬餵一年才能出欄,洋豬6個月就可以。「其實這是市場的選擇。」姜延志感慨。

目前已知的中國人養豬最早的證據,出現在距今大約9000年的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早期文化層中。那裡出土的豬骨性狀,和野生的不同,明顯是人工馴養帶來的變化。六七千年以前,我國已開始用木柵養豬。到了漢代,已經有人專門從事種豬交配的行當。

也就是說,經歷了數千年才紮好的豬圈,只用了幾十年就變得「面目全非」。

土豬危機不僅出現在中國,在大約克夏豬的老家英國,上世紀20年代最受歡迎的豬,原本是起源於16至17世紀康沃爾郡的大黑豬。它被出口到許多歐洲國家,甚至遠渡重洋抵達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和非洲等諸多國家及地區。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密集型室內化養豬模式開始普及,更適合戶外的英國大黑豬數量急劇下降。到20世紀60年代,大黑豬已經成為當地最稀有的豬種之一。1973年,大黑豬甚至被提上了極度瀕危的牲畜名單。

面臨物種危機的豬不只是被馴化的家豬,野豬的處境更懸。原產於菲律賓的維薩揚疣豬目前處於極度瀕危狀態。森林砍伐和農田開發,讓這種深灰色的豬越來越少。居住在南美洲的查科野豬因為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家畜之間傳播的疾病而瀕臨滅絕。一種小型的侏儒豬,在1996年就只有不到250隻成年豬了。

人類的發展正在一點點壓縮豬的生存空間。改革開放後,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國內廣泛開展土豬豬種雜交。貴州農業職業學院研究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的丁玫在論文中提到,中國成了「引進外國豬種資源最多的國家」。

2012年11月22日,湖南省寧鄉縣金洲鎮關山村村民黃德民將飼養的土豬趕往高臺進行跳水鍛鍊,以提高豬肉的品質和口感(資料圖片)。視覺中國供圖

基因保衛戰

在豬的品種戰中,中國土豬原本佔據著優勢。它們又能生又好吃。早在古羅馬時代,西方人就曾引進中國廣東豬種,雜交後育成羅馬豬。18世紀初期,英國引進的廣東豬種,是後來約克夏豬和巴克夏豬的祖先。美國的波中豬和切斯特白豬也有中國土豬的血統。

但是到了2008年,由當時的農業部發起的第二次全國性畜禽遺傳資源調查完成之時,橫涇豬等8個地方豬種已找不到了,深縣豬、項城豬等4個品種已確定滅絕。這次統計調查顯示,我國有85%左右地方豬種的群體數量呈下降趨勢,31個品種處於瀕危和瀕臨滅絕狀態。

為了保護數量日益減少的中國地方豬種,一些研究者提出過冷凍精液保存、胚胎保存、生物技術保種等方法。然而這些方法還處於實驗階段,技術上還不成熟,能不能成功保種,至今也難以定論。

比起這些尚處於實驗階段的方法,更有效的法子是活體保種。國家與地方陸續建立保種場,撒網式地收集那些日漸稀少的地方豬種豬,圈養保護起來。

活體保種的首要任務是維持種豬的現有性狀,儘量不改變現有的外貌和生產性能。種群規模擴大了,就可以通過「種群內不同品系間的雜交」,或是「與外種豬或其他品種豬的雜交」,在保留地方豬原有特點的情況下進行雜交育種。

1996年1月,當時的農業部批准成立了「國家家畜禽遺傳資源管理委員會」,下設豬品種審定專業委員會。2000年8月,農業部公布了78個國家級品種資源保護名錄,其中有19個豬的品種資源。

「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需求。」王立賢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曾經引進洋豬是為了解決肉不夠吃的問題,如今保護土豬,是為了解決口味上的需求,以及保護基因多樣性。」

姜延志向記者解釋,基因更多樣化,就更不容易在某一種疾病來襲之時,被「一鍋端」了。

中國的土豬,是以前老百姓自己在農村養起來的,在非常艱苦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繁衍千年,傳承至今,抵抗不良環境的能力和抗病力都要強一些。而現在引進的白豬不是自然雜交的,是「長期在條件非常好的環境中」培育出來的品種,抗逆性就低一點。

除此之外,豬的基因多樣性對人類還有更多意義。五指山豬「有數十項生理指標與人類項目數值近似」,重慶榮昌豬有先天耳聾基因,可供科學家研究。保護地方豬的基因,也是在保護「滿足未來不可預見因素的重要基因庫」。這些基因資源獨特且不可再生。

「十一五」期間,我國各地共建設79個豬保種場、3個基因庫,在全國範圍內劃定了37個地方豬種保護區。其中包括寧鄉豬、榮昌豬和藏豬等3個國家級保護區,以及太湖豬、民豬、黃淮海黑豬等豬遺傳資源保種場35個。

成華豬的保育,也從2013年開始受到重視。成都市種畜場、邛峽嘉林生態農場與四川農業大學豬遺傳育種研發團隊達成合作,將成華豬群分成保種和選育兩個群體。保種群體的目標,是讓成華豬保持現在的品種特性,擴大群體數量,控制近交程度,確保遺傳基因不丟失。育種群體的目標,是提高成華豬的生長、產肉和繁殖性能。用術語來講,就是給整個種群「復壯」。

到2018年年底,成都市種畜場與邛峽嘉林生態農場的成華豬保種基礎群體有公豬16頭、8個家系,母豬150頭;育種核心群體有公豬20頭,母豬300頭。

新的希望

四川省如今每年出欄的豬大約5000萬頭,其中將近4000萬頭都進了當地人的肚子。姜延志希望土豬能在其中佔的比例更高些,現在還不到2%。

2018年12月第三周,全國豬肉平均價格是每公斤21.01元,其中普通豬肉的價格大約是每公斤17元,而一些走高端市場路線的土豬肉,被裝在考究的盒子裡,價格往往是普通豬肉的兩到三倍。

40年前的市場選擇了洋豬,如今中國食客刁鑽的舌頭做出了另一種選擇。越來越多人開始關心一個問題:現在的豬肉怎麼不好吃了呢?對美味的追求,成為一部分食客購買土豬肉的動力。

這種動力也給中國土豬帶來希望。2017年全年,我國的豬肉產量是5340萬噸,生豬出欄68861萬頭。中國人吃掉的豬肉雖多,在世界範圍內,卻不是養豬的質與量最發達的國家。國際市場上,我國生豬存欄和豬肉產量佔世界總量的50%,但豬肉出口數量,只佔世界豬肉出口總量的3%。出口豬肉的價格,比美國出口豬肉低30%左右。

市場的變化,讓姜延志覺得中國土豬或許還有再戰之力。具有更好的「肉質特性和抗逆性」的中國土豬,有朝一日,可以成為中國豬肉市場提高國際競爭力的突破口。

正在進入高端市場的土豬肉,可以用兩倍以上的單價,彌補出欄慢、成本高的劣勢。「把成本控制在白豬養殖的1.2倍到1.5倍,市場價格是它的兩倍以上,那肯定是賺錢的。所以如何提高黑豬的綜合生產性能,才是關鍵。」姜延志說。

成都市種畜場正在對成華豬的品種進行改良和雜交育種。研究者想培育出一種新豬種,既有著和成華豬一樣適合做成回鍋肉的帶著厚皮的肉,又像洋豬一樣瘦肉多,長得快。

正在培育的新品種還沒起名字,但讓姜延志欣慰的是,這個雜交的新品種,平均每一天都可以長1斤,這意味著這種豬最多8個月就能出欄,養殖成本大大地降低了。目前,新品種的種豬已經有1000多頭,繁殖到了第四代。一般而言到第五代,基因特徵就會穩固下來。姜延志推測,「大概還需要研發一兩年」,市場潛力很大。

除了這些種畜場,知名電商平臺相繼開始養豬,前不久還搞出了「人工智慧養豬」「豬臉識別」的技術。

「現在國家和行業都在努力保種,雖然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如果忽視行業的努力,有失偏頗。」在一家科技公司開發豬圈信息管理系統的王瑞年說。

新的技術不斷被安裝進豬圈裡。越來越多豬場開始使用數據管理系統,餵飼料交給機器,豬懷孕要照B超,連豬交配過多少次之類的信息,都要上傳到雲端。

就像王瑞年在一段自我介紹中所寫的那樣,在這個時代,養豬也需要產品經理了。

中國青年報出品

微信編輯|張國

轉載本文請掃碼

相關焦點

  • 豬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從出生到被殺不過365天,豬真的只會吃嗎
    我們家的這頭小豬,大概是在它出生一個月的時候抱養過來的,那個時候的小豬到了新環境以後非常的活躍說到這裡我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篇報導,據說豬其實是非常聰明的動物,他們不僅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現鏡子的原理,能夠通過鏡子來判斷出身後的事物,而且有些人還將豬培訓以後用來防蛇。我想大概與豬的觸覺遲鈍和皮糙肉厚有關係吧,畢竟那些少量的毒液對於豬來說來是微不足道的。而豬仿佛也特別喜歡吃蛇,因為大山在農村也經常聽說:有豬把蛇吃了的事兒。
  • 古人給動物的危險程度排名,「一豬二熊三老虎」,你認同嗎?
    古人給動物對人類的危險程度排名是「一豬二熊三老虎」,你認同嗎?如果讓你依照對人類威脅程度的高低給自然界中的動物排個名次,你會怎麼選擇呢?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相信大家的答案一定是五花八門,因為不同人對於威脅的定義不同,有些人認為長期出現在人類生活中的那些能夠傳染疾病的生物就是對人類生命具有威脅性的,而有些人則認為野外的猛獸對人類而言更具有威脅性。
  • 女子養寵物豬,買的時候說只會長到10斤,後來卻變成百斤大豬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們也都開始養寵物,用來緩解自己一個人的孤單的日子,只為在自己無聊或者寂寞的時候可以找到一個伴,雖然寵物也不會說話,但是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我們最好的陪伴了。隨著現在被發現的寵物種類越來越多,人們養的寵物也開始變了,不在僅僅是限於之前的小貓,小狗了。
  • 豬的智力可以玩電子遊戲?狗狗傷心的時候尾巴會往左搖?
    以下這幾個有趣的動物冷知識,分分鐘讓你大開眼界……豬的智力可以玩電子遊戲?相信愛玩遊戲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曾遇到過「豬隊友」,但大家是否有思考過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要稱那些在遊戲中會拖我們後腿的人為「豬隊友」?而不是「驢隊友」、「熊隊友」?(因為驢、熊和豬在我們印象中都是比較蠢的,所以把它們相提並論。)
  • 危險!這樣幹過年沒肉吃,連豬、雞、房子都沒了...
    危險!這樣幹過年沒肉吃,連豬、雞、房子都沒了......春節即將來臨燻臘肉是傳統民俗臘肉的美味確實讓人無法抵抗但隱藏在這美味裡面的危險也讓人很難「抵抗」↓↓↓1月10日16時許貴州省黔南州羅悃鎮郵政支部旁邊
  • 爆炒豬耳朵,夏季常備滷菜,吃的時候和配菜匯入到一塊,多麼美的事!
    今天我們行動起來,做一道既簡便有美容的酷暑時節最經典的美容菜爆炒豬耳朵,夏季常備滷菜,吃的時候和配菜匯入到一塊,多麼美的事!一起來做吧~原料:豬耳朵、桂皮、八角、陳皮、料酒、生薑、味極鮮、香葉、幹紅辣椒、花椒、白糖、精鹽、朝天椒、雞粉調味料。做法步驟:第1步、買回來的豬耳朵;需要處理乾淨,特別是耳朵眼裡,會有許多雜毛。用小刀將豬耳朵刮一遍。
  • 白白胖胖的豬,在春天的時候養殖應該注意什麼?
    一般豬在出生之後的半年或者是一年左右,就可以進行配種了,一般懷孕的時間是四個月左右。其實在養殖任何動物的時候,春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進行通風,還有保暖的工作。因為在春天的時候氣溫不太穩定,溫度還會比較低,對豬的生長是沒有好處的。所以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做好保溫的工作,有條件的可以在裡面放一些取暖的設備,也可以在外面燒火取暖。
  • 豬會遊泳,為什麼洪水中還會淹死500頭豬,「豬堅強」後來怎樣了?
    逃難中的二師兄--二師兄的遭遇2017年的「豬堅強」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當時僅憑二師兄一張「微笑」照片,便火遍全網。在危險的情況下,二師兄仍舊保持樂觀微笑的心態,引來了無數網友的點讚,紛紛為「豬堅強」打氣。
  • 不要辜負身邊人的好意,他們可能是在危險的時候,最能幫到你的人
    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可能會因為他們不在身邊而沒有辦法幫助到我們。那麼這樣的事情究竟該怎麼樣解決呢?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你一定要拉攏好自己身邊最能抓住的人。可能這些人你和他們的關係沒有那麼的親密,也可能你和他們不是那麼的熟悉。但是我相信你只要把自己的心敞開,總有一天你們會變得很熟悉的。
  • 一豬,二熊,三老虎,野豬為啥比老虎還危險?其實原因很簡單
    隨著人們對生態保護意識的加強,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種群正在恢復,這當然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對於喜歡野外旅行的人來說,這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危險。在野外環境下,最怕遇到的就是各種猛獸,比如狗熊、老虎和野豬。狗熊和老虎體型龐大,兇猛無比,他倆當然是最強野獸,但有經驗的人卻認為,野豬反而是這三種野獸當中最強的,因而也有了一豬二熊三老虎的說法,為什麼野豬的危險程度,要比狗熊和老虎更強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在兇猛程度上,老虎毫無疑問是第一位,野豬還是老虎的食物。但是老虎畢竟很少見,而且老虎比較謹慎,對人很少發動正面攻擊,只要兩三個人一起保持鎮定,老虎往往會先溜走。
  • 一豬,二熊,三老虎,野豬為啥比老虎還危險?其實原因很簡單
    隨著人們對生態保護意識的加強,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種群正在恢復,這當然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對於喜歡野外旅行的人來說,這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危險。在野外環境下,最怕遇到的就是各種猛獸,比如狗熊、老虎和野豬。狗熊和老虎體型龐大,兇猛無比,他倆當然是最強野獸,但有經驗的人卻認為,野豬反而是這三種野獸當中最強的,因而也有了一豬二熊三老虎的說法,為什麼野豬的危險程度,要比狗熊和老虎更強呢?
  • 豬的存在有什麼意義?當豬被殺的時候,它會抱怨自己的生命嗎?
    豬的存在有什麼意義?當豬被殺的時候,它會抱怨自己的父母並把它生下來嗎?生豬這是豬的宿命,如果出身可以選擇沒人會選擇豬這個身份。就像二師兄常為自己錯投豬胎而懊悔,豬有許多品種大致分為野生豬和圈養豬兩大類,而本文所指的肥豬就是養肥殺食的家豬。
  • 豬堅強12歲了 一隻豬活到這份上挺厲害了
    豬堅強12歲了 一隻豬活到這份上挺厲害了時間:2019-02-17 14: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豬堅強12歲了 一隻豬活到這份上挺厲害了 2月14日,四川大邑縣,建川博物館內豬堅強正在散步,現在它走路已經十分蹣跚了,也很消瘦了,跟它體重高峰的時候至少差了一兩百斤,不知道它還能活多久
  • 賣豬的時候,這三點不注意,豬場全軍覆沒
    立馬收到明天豬價 防範非洲豬瘟,賣豬是關鍵!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是豬友(筆名老者)附近發生的真實案例,分享出來,希望大家賣豬的時候警惕!
  • 豬年到了,豬和龍有怎麼樣的淵源,為何豬是龍的祖先?
    中國傳統的豬年又到了,除了公元紀年的方法,我國並行的還有一套以十二地支配屬十種動物的紀年方法,叫做生肖紀年法。十二種動物,以鼠為首以豬為尾,十二年一輪迴,按順序更替出現。所以有的時候人們談論事件發生的年代,記不清公元紀年的數字時,會說起「那是馬年那一年發生的」,或是「誰誰雞年出生的,比你大兩歲」之類的代表時間點或是時間跨度的表述。話說這不用的生肖年,對人們的生活還真的有一定的影響。豬年大家不約而同的最先想到的就是生育高峰,年輕人都願意要一個豬寶寶。當然這無關科學,和中國人幾年千的傳統習俗息息相關,再往上追究,就是遠古人對生殖崇拜的體現。
  • 母豬分娩極其危險,可能會危害到母豬的生命,主人該如何去護理?
    母豬分娩極其危險,可能會危害到母豬的生命,主人該如何去護理?養豬過程中必須要知道母豬產仔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這樣才能夠去幫助母豬能夠安全的產子,母豬產仔並不是一天之內可以產完的,可能這一天產六到七個,但是在第二天還會繼續生產。
  • 非洲紅河豬泛濫成災,繁殖力很強,是時候把它引進我國了
    非洲河豬和紅河豬也分布於非洲。非洲野豬(紅河豬)Potamochoerus porcus。非洲野豬分布於非洲大陸的撒哈拉以南地區和馬達加斯加島。體長100~150釐米,體重50~130千克。毛色磚紅至黑灰色,頭頂至脊背有一條淺色毛。耳尖長,端部亦有毛。最典型特徵為雄性眼下有疣,面部有鬢,鬢毛花白。棲息於林地及潮溼草原。
  • 從圖騰到美食,豬是怎麼「墮落」的?
    豬的基因和人類最相似,甚至可以用來做器官移植。我們大家平時說一個人笨 的時候,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是豬嗎?」。提到豬,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蠢」,第二印象就是「懶」,第三印象是「髒」。你個豬頭、你個懶豬、你看看你的豬窩.......總之,在我們的眼裡,豬就是好吃懶做、不講衛生、吃喝拉撒都在一起的髒娃。豬真的有這麼不堪嗎?
  • 從圖騰到美食,豬是怎麼「墮落」的?
    我們大家平時說一個人笨 的時候,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是豬嗎?」。 可是,豬在遠古的時候那可是與神龍齊名的「神豬」呢,人們特別崇拜豬,認為它威武、強壯,當然那時候也沒有家豬,他們崇拜的是原生野豬,也就是家豬和現代野豬的共同祖先,類似下面這位:
  • 買豬肉的時候,豬脖子肉再便宜也不要買來吃
    農村豬肉我家在農村的鎮上,隔壁的大叔是賣豬肉有30多年了,他們那個年代家底薄弱,沒錢讀書,一直在家務農,後來家立業之,沒有出門打工,在家門口做起了豬肉買賣,一直做了這麼多年,他年輕的時候還養過很多豬,自己養來自己賣,主要還是從村子裡把農戶家裡的豬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