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俏的白喉扇尾鶲:尾常豎起呈扇形,並有節奏的上下或左右擺動

2021-01-09 吾悅圖文

白喉扇尾鶲為小型鳥類,體重9-14克,體長151-202毫米。全身幾乎是近似黑色,細看是深灰色,些許白色點綴在眉,喉及尾端,就像化妝似的那麼得體。

額、頭頂、枕、後頸黑灰色,頭頂前部和額較深呈黑色,眉紋白色,從前額延伸至眼後。

尾長而闊、呈凸狀,中央一對尾羽最長,向兩側依次縮短,展開時狀如扇,除中央一對尾羽外,外側尾羽具寬闊的白色端斑。

喜歡溪流與溝谷沿岸的森林和灌叢,非繁殖期也出入林緣疏林灌叢、農田地邊和道邊樹林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亦見3-5隻成群或與白眶雀鶥等其他鳥類混群。

性活潑,行動敏捷,常在樹冠側枝上跳躍覓食也從棲息的棲木上飛到空中捕食昆蟲。

尾常豎起或左右展開呈扇形,並有節奏的上下或左右擺動,同時邊跳邊發出單調而拖長的"吱、吱......"聲,有時還伴隨著不時地轉動身體,每跳一次都展開一次尾羽 ,同時身體作90-180度的轉身,行為極為有趣。

白喉扇尾鶲為何喜歡搖動自己的羽尾呢?可能有以下幾點猜測,如有不同想法歡迎留言補充。

(一)鳥兒搖尾巴可以虛晃獵物,有利於其獲取食物,或是通過搖動尾巴來恫嚇天敵。(二)鳥兒可能通過搖尾巴和同類進行交流,來顯示自己的地位和威嚴。(三)鳥兒搖尾巴可能為了保持平衡,防止停落在棲枝的時候掉下去。

相關焦點

  • 每天帶你了解一種鳥-白喉扇尾鶲
    白喉扇尾鶲(學名:Rhipidura albicollis):小型鳥類,體重9-14克,體長151下體深灰而有別於白眉扇尾鶲,但有個別個體下體色淺。尾較長而寬,常散開呈扇狀,除中央一對尾羽外,其餘尾羽均具寬闊的白色尖端。虹膜褐色,嘴及腳黑色。 高可至海拔3000米的溼潤山區森林。似其他扇尾鶲。加入混合鳥群,常棲於竹林密叢。鳴聲高而薄,三個間隔相等的「tut」聲接以三個或更多的降音;也發出尖聲的「cheet」音。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 北京農展館實拍綠背姬鶲,遇到白喉林鶯與紅尾歌鴝
    這兩天在農展館所見候鳥及留鳥二十餘種,常見鳥種有烏鶇、黃腰柳鶯、戴勝、珠頸斑鳩、白頭鵯、北紅尾鴝、紅脅藍尾鴝、大山雀、寶興歌鶇、綠背姬鶲、白眉鵐、金翅雀、燕雀、紅隼等,尤其是綠背姬鶲吸引不少的拍鳥人不常見鳥種有白喉林鶯與紅尾歌鴝,其中白喉林鶯是在周五傍晚被無意拍攝到,周六一天未見蹤跡。這兩種候鳥比較難發現,周日有幸在等待綠背姬鶲出現時,先後在白皮松上發現這兩種鳥有暫短停留,只因縫隙之間樹枝遮擋光線昏暗,照片效果不佳。白喉林鶯在中國東北北部和新疆北部繁殖,為夏候鳥,部分為旅鳥。在北京屬不常見鳥種,每年春秋兩季各有一兩筆記錄。
  • 白喉姬鶲,體長11-13釐米,是一種體型小的橄欖褐色鶲
    白喉姬鶲(學名:Anthipes monileger),體長11-13釐米,是一種體型小的橄欖褐色鶲。白喉姬鶲,特徵為頦及喉白色且成胸兜,緣以黑色的髭紋及項紋。白喉姬鶲上體紅褐色,前額和一相連的短的眉紋白色,眼先、耳覆羽和頭側灰褐色而雜白色,頦、喉白色,形成一大的三角白斑,周邊襯的黑緣,甚為醒目。白喉姬鶲胸及兩脅沾皮黃。指名亞種眉紋皮黃。其餘下體橄欖褐色,腹中央白色。翼及尾偏紅。虹膜褐色,嘴黑色,腳近灰色。白喉姬鶲雌雄羽色相似。
  • 白喉紅尾鴝首次現岱頂
    根據山東師範大學教授、《山東鳥類志》主編賽道建確認,孫桂玲發現小鳥學名為白喉紅尾鴝(音同渠),是山東省鳥類新種,首次在泰山現身。目前,白喉紅尾鴝已列入泰山野生鳥類名錄。  「白喉紅尾鴝」現身泰山被鳥類志願者拍到  在泰山周邊,長期活躍著一群愛鳥護鳥志願者,孫桂玲就是其中之一。新春伊始,為了捕捉霧凇下最美的小鳥身影,孫桂玲一直格外關注天氣預報。
  • 為什麼鯨魚上下擺尾,鯊魚卻左右擺尾?哪種方式遊泳效率更高?
    也很簡單,左右擺尾的是鯊魚,上下搖尾的是海豚。鯊魚和鯨豚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呢?‍哺乳動物脊椎結構與魚類截然不同,它們的脊椎主要沿上下方向運動,而魚類脊椎是左右擺動的。尾巴裡的骨頭是尾椎,為脊椎的一部分,運動方向和整條脊椎一致。所以哺乳動物包括鯨都主要是上下擺尾,而魚類都是左右擺尾。‍
  • 擁有高超的平衡力的棕扇尾鶯,技能滿滿
    棕扇尾鶯,小型鳥類,比麻雀體型小一些,體長9~11釐米。虹膜紅褐色,上嘴紅褐色,下嘴粉紅色,腳肉色或肉紅色。上體慄棕色,黑褐色羽幹紋和棕白色眉紋,下背、腰和尾上覆羽黑褐色,尤其是繁殖季節,腰和尾上覆羽幾為純棕色而無黑褐色縱紋。
  • 華僑城溼地裡那自帶扇子的小萌物,扇尾沙錐
    文:深圳觀鳥會-華僑城溼地 扇尾沙錐因為尾羽張開像一把扇子而冠名「扇尾」,扇尾沙錐屬於中等體型的鳥類,體長約26釐米,色彩明快,兩翼細而尖,嘴長。在溼地伸長腿,貌似在做瑜伽的小萌物,扇尾沙錐,攝影:半按扇尾沙錐頭頂黑褐色,頭頂中央從額基到後枕有一棕紅色或淡皮黃色中央冠紋,兩側從嘴基到眼後各有一條白色或淡黃色眉紋。從嘴基到眼有一黑褐色縱紋延伸至眼後,眼先淡黃白色或白色。皮黃色眉線與淺色臉頰成對比。肩羽邊緣淺色,比內緣寬。肩部線條較居中線條為淺。
  • 動物小百科:關於白喉紅尾鴝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白喉紅尾鴝,拉丁文學名是Phoenicurus schisticeps,英文名White-throated Redstart,屬於雀形目、鶲科的一種動物,命名時間在1846年,命名人為Gray。此物種雄鳥夏羽前額、頭頂至枕鈷藍色,額基、頭側、背、肩黑寬的慄棕色端斑,腰和尾上覆羽慄棕色。尾黑色,基部慄棕色。兩翅黑褐色,內側覆羽白色,內側次級飛羽外翈具寬闊的白色羽緣,二者構成翅上大型白色翅斑。冬羽和夏羽基本相似,但頭部鈷藍色較暗,頭和背部黑色部分均具棕色羽緣,胸亦具暗黃色或灰色狹緣。其餘同夏羽鳥。
  • 揚州首現燕隼澤鷸紅喉姬鶲 鳥家族再增新成員
    候鳥遷徙季,揚州鳥友再次有了很多收穫,先後記錄到3種「新揚州鳥」,它們分別是燕隼、澤鷸和紅喉姬鶲。截至目前,揚州「鳥家族」已有216個成員了。 景曉濱說,當時拍攝時候有兩隻燕隼在一起,它們在天空來回飛翔,並且不停「點頭」,應該是在捕捉蟲子。
  • 「憤怒小鳥」紅尾水鴝現身 揚州"鳥家族"增至241種
    憤怒的小鳥」中有一隻名叫「小藍」的可愛小鳥,它在中國的原型,很多鳥友認為是紅尾水鴝。
  • 北京沙河觀鳥筆記:庫區候鳥與河灘上的黑尾塍鷸
    不知是自然形成還是南測施工所為,森林公園東邊的河道中間突然冒出了一片小淺灘,這片小灘涂正是鷸、鴴等喜歡之地,並且已有幾隻候鳥來此逗留(一隻黑尾塍鷸、一隻扇尾沙錐、兩隻長嘴劍鴴、一隻金眶鴴),隨著遷徙旺季的到來,未來這片小沙灘或許還會有更多驚喜。本圖文如有錯誤之處,敬請指正。
  • 【悅賞】扇尾沙錐鳥
    【悅賞】扇尾沙錐鳥 作者:>張大剛 市局老警官 【作者手記】 扇尾沙錐鳥 別稱:小沙錐 田鷸 沙錐 系小型涉禽 嘴粗長而直 喜歡富有沼澤和溼地
  • 甌之鳥|文成發現浙江鳥類新記錄——灰喉針尾雨燕
    今年8天長假是國慶中秋雙節一起放了,幸運的是在這「雙節」期間同時看到了「雙雨燕」:白喉針尾雨燕和灰喉針尾雨燕。6日清晨3點半起來,簡單洗漱下3點50出發,5點半左右到達石垟林場,小寧一家已經開始找鳥了,吃過早餐趕緊和她(他)們會合。
  • 同樣在水裡遊,魚左右擺尾,鯨等哺乳類上下擺動,哪種效率高?
    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區別,除了卵生和胎生以外,在身體形態上,哺乳動物的頸椎、胸椎、腰椎和尾椎已經完全適應了陸地上奔跑的需要。為了適應身體的重量,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的運動是不一樣的。大家觀察爬行動物奔跑的時候,就會發現爬行動物的奔跑是左右搖晃身體,左右肢交替前進。
  • 琉金的源流:普通、玉鯖、短尾、長尾、寬尾、蝶尾、扇尾琉金
    玉鯖尾中國金魚的演化由簡到繁的,先是有金色,再有紅色,再有各種複雜鮮豔的顏色,還有金魚的尾巴也是如此,先是單尾再是長尾由於歐洲和美國人與亞洲的文化差異,他們對於金魚的熱愛遠沒有亞洲人的強烈,這兩地出現的金魚品種也不多,英國出了個布里斯托金魚(心形尾),美國有個彗星金魚(一種長尾草金)。
  • 貓對你豎起尾巴,或者左右擺動時,有怎樣的含義?
    貓雖然在外人看來有一點高冷,很多的人不理解貓的動作,所以往往會感到費解,但其實貓養久了以後,會發現貓會用尾巴來傳達自己的心意。貓的尾巴看起來萌萌的,卻能靈活的擺出各種形狀,因此能夠傳遞出的信息也多種多樣,能表達的意思也更加的複雜。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貓尾巴的形態代表的各種含義吧。
  • 貓對你豎起尾巴,或者左右擺動時,有怎樣的含義?
    貓雖然在外人看來有一點高冷,很多的人不理解貓的動作,所以往往會感到費解,但其實貓養久了以後,會發現貓會用尾巴來傳達自己的心意。貓的尾巴看起來萌萌的,卻能靈活的擺出各種形狀,因此能夠傳遞出的信息也多種多樣,能表達的意思也更加的複雜。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貓尾巴的形態代表的各種含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