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遇害,如果範強張達只是行刺之刀,劉備為何不追查握刀之手?

2020-12-04 半壺老酒半支煙

#三國演義#了解三國人物,不能僅看《三國演義》,因為那本書尊劉貶曹,是一定要可以掩蓋一些劉備集團的內部矛盾的:關羽張飛跟諸葛亮鬧過意見,關羽跟馬超差點打起來,關羽不但要跟馬超打架,還公然宣稱黃忠不配跟自己平起平坐。

關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這都是致命的弱點:關羽兵敗勢,糜芳傅士仁變節投敵、孟達劉封見死不救,這裡面的傅士仁出身不詳,但糜芳、孟達、劉封(原名寇封)都是出身於士大夫之家,也都有自己的傲氣;而張飛雖然比較尊敬士大夫,但是卻對下屬很殘暴,《三國志·卷三十六》留下了這樣的評價:「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關羽張飛死於非命,跟他們的性格有關,特別是張飛被刺殺,劉備早有預言:「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

劉備的批評和勸說,張飛當了耳旁風:「飛猶不悛。」

劉備看人是比較準的,他已經預料到張飛可能會被刺殺,也真採取了三個防範措施,只可惜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劉備千算萬算,也沒算到自己這三招兒全都沒奏效。所以劉備一聽張飛的都督吳班送來本章,馬上大驚失色:「噫!飛死矣。」

劉備之所以大驚失色,害怕的可能是他覺得範強張達幕後主使之人實在是太膽大了,自己想方設法想保住張飛性命,但最後還是被刺客得手了。

很多人都說張飛很有文化,擅長畫美人,也擅長書法,但是這種說法在正史中找不到佐證,我們能看到的,是蜀中士族很瞧不起張飛:「張飛嘗就巴(劉巴,字子初,在諸葛孔明數次推薦之下,擔任左將軍劉備的西曹掾,也就是曹操屬下陳群的角色)宿,巴不與語,飛遂忿恚。巴曰:『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

蜀中士族瞧不起荊州來的將軍們,這一點劉備心知肚明,也曾被氣得暴跳如雷(彭羕稱劉備為「老革」,劉巴稱張飛「兵子」,這些蜀中門閥實在是太囂張了),他想殺掉劉巴為張飛出氣,但是諸葛亮堅決反對:「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若提枹鼓,會軍門,使百姓喜勇,當與人議之耳。」

劉備沒辦法替張飛出氣,因為他還需要劉巴替他進行幣制改革搜刮民脂民膏:「鑄直百錢,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巿。數月之間,府庫充實。」

劉巴鑄當百大錢,劉備的府庫充實了,老百姓的家底空了。劉備在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也看到了蜀中門閥世家的可怕之處,張飛如果一直留在成都,沒準兒還會鬧出啥亂子來。

如果張飛主動示好卻總是吃閉門羹,那麼矛盾肯定會激化,劉備左右為難,為了不給自己找麻煩,也為了張飛的人身安全,他想出了第一招:把張飛調到閬中,遠離京城是非圈——當時劉備已經稱帝,劉巴被任命為尚書令(相當於曹操的夥伴荀彧)。

雖然張飛不在京城,但是劉備也不敢保準說蜀中門閥不會暗下毒手,於是劉備想出了第二招:在任命張飛為車騎將軍、爵封西鄉侯的同時,還給了他一個兼職——司隸校尉。

熟知漢代官制的讀者諸君知道,司隸校尉可能是漢朝最大的校尉了——比四方將軍權力還大,連大將軍都能管:「職在典京師,外部諸郡,無所不糾。封侯、外戚、三公以下,無尊卑。持節,捕巫蠱,督大奸猾,掌察舉百官以下,及京師近郡犯法者。」

東漢時期,司隸校尉與尚書令、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不常設)並稱「三獨坐」,而到了曹丕劉備稱帝後,曹魏和季漢的司隸校尉更上一層樓:坐在各部門首長的上首,一個人單坐,比東漢時的「三獨坐」更為顯要。

我們甚至可以說,後漢三國時期的司隸校尉,基本相當於後世的錦衣衛、東西廠和九門提督,張飛手下,按照規定有一千二百人組成的秘密糾察部隊。有這一千二百隻聽命於自己的特種部隊,張飛等於多了一千二百張護身符。

劉備任命張飛為司隸校尉之後還有點不放心,他又想出了第三招:派國舅吳班(吳懿的本家兄弟)擔任張飛的副手,也就是向劉備通報張飛遇刺噩耗的那位「都督」。

劉備這三項防範措施,不能說不周密,但是張飛還是被範強張達刺殺了,劉備只能啞巴吃黃連:按照漢朝軍規規定,張飛遇刺,副手吳班首先要償命,但是吳班是萬萬殺不得的,至於為什麼殺不得,劉備清楚,讀者諸君也明白——吳班背後有人撐腰。

這樣想一想,我們在惋惜張飛遇害的同時,也替劉備捏了一把冷汗:範強(正史是範強而不是範疆)張達行刺之時,進入車騎將軍司隸校尉張飛的中軍大帳如入無人之境,這可不是名不見經傳的無名下將所能做到的,這背後一定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在操控。這股力量敢殺張飛,自然也不太在乎劉備的報復——劉備也不敢報復。

關羽犧牲之後,張飛成了劉備最信任的部將,但是張飛遇刺之後,劉備並沒有進行調查和深究,這就十分耐人尋味了:刺殺張飛,破壞劉備伐吳大計,真的是範強張達一時衝動?如果只是一時衝動,為何還要冒險帶走張飛的首級?如果範強張達只是行刺之刀,那麼握刀之手,又會是誰?

相關焦點

  • 張飛:黑十字門蝴蝶臉的名將(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六張飛死於一場刺殺,死得很憋屈。當時,關羽死在荊州,劉備盡起蜀國兵馬討伐東吳,張飛也滿懷悲憤調集人馬準備出徵。張飛下達了一個命令:三天之內準備數千套白盔白甲,這個任務落到了張飛部將張達和範強(演義中寫成範疆)身上。
  • 劉備得知張飛死訊,卻只說了5個字,讓諸葛亮看清劉備真面目
    考慮到這個地方的重要程度,劉備選擇了奪回來,自己帶了3萬大軍,讓二弟帶了2萬大軍。張飛和關羽感情深,一年的時間了,他還是沒有從二哥喪命的苦痛中走出來,所以經常喝酒。在行軍路上,他經常喝酒,鬧得整個隊伍恐慌不安。某天,運糧官張達範疆沒有按時間押送糧草,導致被張飛一頓打,當時張飛喝醉了,甚至說了要殺他們。於是,兩位運糧官決定先下手,拿著刀潛入到了張飛的營帳。
  • 呂布大罵劉備「大耳賊」時,為何關羽張飛不敢吭聲?原因不簡單
    總之就是一句話:劉備的面子大過天,芝麻綠豆大點的事情都值得張飛關羽為之拼命。但是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過,在下邳破呂布的時候,呂布曾當著三人的面大罵劉備是「大耳兒」、「最是無信」等,但劉備站在身邊的張飛關羽卻無動於衷。要知道,關羽張飛是不怕呂布的,二人這一舉動異常蹊蹺,引人深思, 至於深層原因,咱們來分析一下便知。下邳城外,曹操正與呂布鏖戰 ,但怯於呂布威猛,一時不得取勝。
  • 四川這座城市,漢桓侯張飛曾在這裡駐守七年,死後也葬於此
    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張飛是蜀漢名將之一,從第一個桃園三結義成為劉備弟弟開始,就為蜀漢立下汗馬功勞。驚動了一百萬曹操師,留下了許多千古好話。但遺憾的是,張武元年(即公元221年)劉備五伐時,張飛帶領閬中的軍隊加入江州,但在離開前被張達、範康殺害,年僅55歲。
  • 三英戰呂布中三個細節,能否證明張飛有望打贏,關羽劉備是添亂?
    #三國演義#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結果在虎牢關前遇到了硬茬子:王匡麾下河內名將方悅在五個回合內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一個照面掛掉;北海太守孔融部下大錘將武安國還算湊合,打了十回合丟了一隻手,但總算保住了一條性命。白馬將軍公孫瓚親自揮槊出馬,也在幾個回合之內落敗,要不是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著丈八蛇矛斜刺裡殺出,劉備可能就要少一個同學了。
  • 張飛為逃命丟下劉備妻兒,劉備大度說了2句話,如今成黑幫口頭禪
    俗話說「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柱香」,這三個人的感情超越了利益。劉備非常重視對自己兩個兄弟的信任,即使關羽被迫加入曹操,也將斬文秋,劉備仍然相信兄弟對他的忠誠,回來後仍然身負重任。張飛守護著徐州,因貪心的葡萄酒而失去了城市,甚至連劉備的妻子都給了呂布,劉備慷慨地說了兩句話,現在成為黑幫口頭禪。公元194年,曹操代替父親復仇攻擊徐州,燒毀了屠城。
  • 亂品三國之三 劉備比張飛大幾歲?聊聊三國英雄們的年齡
    劉備比張飛大幾歲?孔明和周瑜誰才是小鮮肉?曹操、劉備、孫權中,誰最有福分?司馬懿靠什麼戰勝了孔明?趙雲比劉備還年長?今天的「亂品三國」,聊一個比較輕鬆的話題,說說三國英雄們的年齡。這些大人物的年齡,單獨地看,或許意義不大,但如果對比著看,就有點意思了。
  • 元氣騎士:強化手刀是什麼武器?解析手刀和強化手刀的實戰區別
    眾所周知,在《元氣騎士》中共有257種武器,每一種武器都有其獨特的攻擊模式,如果將任意武器搭配不同的職業,就能體驗到完全不一樣的遊戲感受,這也是玩家們競相追求的元氣騎士魅力所在。不過,我們今天談論的武器並不是此類的其中一種,而是第258種,它就是被稱為「大神專屬」的武器:強化手刀。至於為什麼說它是大神專屬,稍後老宅會詳細解析。
  • 宜昌市是劉備心中永遠除不掉的傷痛,晚上做夢夢到宜昌都會被嚇醒
    宜昌市是劉備心中永遠除不掉的傷痛,晚上做夢夢到宜昌都會被嚇醒。幾次關乎蜀漢命運的大戰都發生在宜昌,而且都以慘敗告終。劉備得知後南逃,數十萬百姓相隨,曹操派遣曹純率領虎豹騎急追一日一夜,於當陽長坂坡追到劉備,劉備軍被擊潰,只率領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逃走,曹操大獲人馬輜重。幸虧趙雲拼死於亂軍中救回劉禪和甘夫人。派張飛領二十騎,斷後,關羽又從水路過來支援,才獲得安全。這一戰可是打得劉備提心弔膽。拋妻棄子,差點全軍覆沒。 當陽長坂坡在現宜昌市當陽市境內。
  • 《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劉備「仁」,關羽「義」字,張飛是什麼
    《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劉備「仁」,關羽「義」字,張飛是什麼桃園三結義這三位主人公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如果說用一個字來代替他們所展現出的風格,那麼你會用哪個字來代替呢?大哥劉備我首先想到是「仁義」,二哥關羽用「忠義」來形容,那麼張飛用什麼字來形容呢?
  • 賣棗的關羽殺豬的張飛,為啥武功那麼厲害,威震華夏
    因為他有三龍護體,頭上紫金冠是一條龍,手中方天畫戟盤著一條龍,胯下貂~呃~赤兔馬也是一匹龍馬。三龍護體的呂奉先,在三國世界橫衝直撞,不管認誰當乾爹都能幫其打下大大的江山。他最後一個乾爹是董卓,董卓肆虐京城時,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祭出了呂布。呂布打得十八路諸侯不能寸進一步。這時候三個初出茅廬的青年人自告奮勇,圍攻呂布。
  • 厚此薄彼還是有意為之?劉備入川作戰,為何只帶鳳雛,不帶臥龍?
    在劉備打拼的過程中,益州之戰是非常重要的一場戰役,但是在這場戰役中也發生了一件讓劉備心痛的事情,那就是他麾下的重要人物龐統身死。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諸葛亮並沒有隨行。其實,龐統之死怪不了任何人,只能怪他自己太過急躁。當時,龐統急著給自己建立戰功,迫不及待地帶著兵馬就去攻城了,結果卻被對方射殺。龐統何許人也?那可是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他的死亡對劉備的大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 桃園結義全是戲,張飛殺死關羽全家老小,為何劉備坐視不理?
    不過,《蕩寇志》好歹只是續寫了《水滸傳》,《花關索傳》就純屬扯淡了,而且是扯的超級離譜,讓人完全看不下去,隨意篡改歷史,誣衊歷史名人,其目的又何在?張飛攜帶兵器殺關羽家人,當時關羽之妻胡氏正身懷有孕,張飛動了惻隱之心,只殺了關平,放任胡氏回到娘家生產,並順利誕下一子,此子其歲時,觀燈走失,被索員外拾得。九歲時,又被班石洞花嶽老先生收為弟子。
  • 張飛死後,劉備只說了四個字,讓人不寒而慄?趙雲聽了想回常山!
    作為一個仁厚忠義之人的劉備,從早期的一窮二白到後期的逐鹿中原,真的是歷經諸多磨難,才有了自己的一番事業。在這其中,自然離不開關羽和張飛兩兄弟的不離不棄和鼎力相助。劉備的成功並非偶然,早期他懂得知人善用,懂得禮賢下士,毫不誇張的說,如果不是他的識人、用人,他可能很早就被掛了。
  • 劉備綽號「大耳賊」,張飛綽號「環眼賊」,關羽綽號卻鮮為人知
    在我國古代,武將與武將對敵之時,為了打擊對方的士氣,總會給人取一些難聽的綽號。比如三國時期的蜀漢開國皇帝劉備,就時常會被敵對的勢力稱之為「大耳賊」,而他的結義兄弟張飛,也因為總是罵呂布「三姓家奴」,而被對方取了個「環眼賊」的綽號。
  • 「悲情英雄」劉備,如果再多活幾年,會不會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
    在我看來這樣的觀點過於荒謬,首先三國是一個比拼智慧的大時代,劉備不是那個可以勝任的謀略家。由於張飛和關羽的追隨,劉備也有了他認為可謂問鼎天下的助手。所以從開始到結束,這二人在整個蜀漢政權裡都有著十分優厚的待遇。雖然經歷很多次失敗,但並不影響他們之間的忠誠。好的一面我們不可否認,但這也是蜀漢禍患的開始。因為劉備的過分偏袒,這也造就了二人的放任自流,後來直接目中無人。
  • 史上十大名刀
    刀切玉如切泥……劍之所出,從流州來。,此刀久隨張飛,屢立奇功,後張飛初拜新亭侯時,命鐵匠取煉赤珠山鐵,重鑄刀身,刀銘「新亭侯」,後張飛酒後鞭打士卒,部將趁夜潛入張飛營帳,用新亭候斬下張飛首級,連夜叛逃東吳。
  • 手起刀落間的精美——中華烹飪的刀工之藝術
    尤其是古人老子說,食物加工的不好,不吃,可以說,刀工就是一道菜的容顏。服務行業有三把刀之分:菜刀、剪刀、剃頭刀。這說明廚師的菜刀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說明刀功在中國烹飪中的重要作用。古人很重視萊刀上的過硬功夫,歷史上確實有一些刀功好手。流傳至今,據說目前烹飪技術中的刀法不下百種。
  • 《三國》的眼淚,真情流露還是鱷魚的淚水,最能哭的卻不是劉備
    同樣在那一年,劉備漢中大捷,於是自封漢中王,同時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假節鋮,兩人此前均已封侯;而諸葛亮卻仍為軍師將軍,軍師將軍屬等級較低的雜號將軍,代理左將軍府事務,還沒有有爵位。而孫權稱吳王時,吳黃初三年(222),則任諸葛瑾為左將軍,假節鋮,封宛陵侯, 這齣手就比較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