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範圍內首次觀測到白尾海雕

2021-01-08 大眾網

  白尾海雕。受訪者供圖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楊雪)12月15日上午,成都觀鳥會理事鄒滔在成都青龍湖觀鳥時,發現了一隻白尾海雕。這也是大成都範圍內,首次觀測到這一猛禽。

  「我上午去青龍湖觀鳥,看著看著,發現一隻大鳥追著湖裡的鴨子跑,仔細一看,哇,是白尾海雕啊!」鄒滔介紹,白尾海雕是一種猛禽,體型比金雕還巨大。成都觀鳥會會長沈尤推測,這隻白尾海雕有可能來自若爾蓋溼地:「若爾蓋有白尾海雕分布,南飛過冬恰好可經過成都。」

  白尾海雕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性近危。體長約85釐米,頭及胸淺褐,嘴黃而尾白。《中國鳥類野外手冊》裡稱它「顯得懶散,蹲立不動達幾小時,飛行時振翅甚緩慢。」

推薦閱讀

百度新聞是一款致力於熱門資訊頭條、語音閱讀播報的APP。專業權威的百度搜索技術,您可以在這裡隨意搜索各種新聞、資訊、百科。研發個性化算法,讓您在有限時間裡,讀到最想看、最需要的新聞資訊。語音技術實現情感語音播報新聞,讓您在開車、健身等,需要解放雙眼雙手場合,也能盡情收聽新聞資訊。[詳細]

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將於12月23日至25日進行。」  孫藝文是電子科技大學城市管理專業一名大三的學生,正在為即將舉行的研究生考試做準備,目標是考上浙江大學城市發展與管理系。[詳細]

現在「吃雞」遊戲可謂是如日中天,記者發現,或許是受這款遊戲影響,DIY電腦(組裝電腦)的人又多了起來。無論是賣電腦配件的還是做DIY電腦業務的,商家都將「吃雞」遊戲作為電腦優劣的衡量標準,顯著位置標註出「盡情吃雞」等標語。[詳細]

」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除了這張兩名女孩隔空對望的圖,還有一張同樣主題的漫畫作品也被大量轉發。「那年亂世如麻,願你們來世擁有錦繡年華」,這句引發網友共鳴的話,也是朱彥所在團隊想出來的。[詳細]

「恆大養生谷」新聞發布會現場。2017年12月14日,隸屬於世界500強恆大集團的恆大健康集團在廣州恆大中心,舉行拳頭產品「恆大養生谷」新聞發布會,恆大養生谷產品的亮相,將為中國的養生養老事業創出一條新路,極大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詳細]

秘魯反對黨發起彈劾總統動議,要求以「永久性喪失道德行為能力」為名彈劾總統佩德羅·巴勃羅·庫琴斯基。奧德布雷希特公司供述庫琴斯基受賄的證詞本周早些時候遞交秘魯國會,所涉金額為480萬美元,涉及期間為2004年至2013年。[詳細]

秘魯反對黨發起彈劾總統動議,要求以「永久性喪失道德行為能力」為名彈劾總統佩德羅·巴勃羅·庫琴斯基。秘魯國會15日投票,118名議員投下93票贊成票,以壓倒性優勢同意啟動彈劾程序。[詳細]

相關焦點

  • 「鳥中老虎」現身撓力河 三位「守護人」講述與白尾海雕的故事
    觀測時發現白尾海雕抓拍到今年「首秀」鄢建賓拍攝3月10日,紅旗嶺農場副場長鄢建賓拍攝到了白尾海雕春返撓力河的照片,「當時發現了3隻白尾海雕,它們停駐在撓力河保護區內一個小溪流處,在我們準備觀測的過程中,警覺的白尾海雕發現了我們,然後就飛向了附近的草甸子裡。」
  • 體長近1米,酷似戰鬥機,北京十三陵地區首次監測到白尾海雕
    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和十三陵林場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近日冒著嚴寒,對十三陵地區開展了一次鳥類調查,共記錄到野鳥27種,除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毛腳、紅隼、大、普通,還首次監測到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 白尾巴老鷹光臨杭州 它就是傳說中的「白尾海雕」
    自己拍到的這隻白尾巴老鷹,究竟是什麼?「農工20」這一問,讓跟帖的網友們立刻炸了鍋:眼尖的「鳥類達人」一眼認出,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跟大熊貓、東北虎屬於同一級別。  「白尾海雕也來逛西湖,奇蹟在西溪」的說法,不脛而走。昨天我們找到了這位「農工20」,請他講一講和白尾海雕邂逅的瞬間。
  • 遷徙季 十萬野鳥掠過成都平原 成都最新野鳥數據485種
    其中白尾海雕為成都市2017-2018年新記錄到的野生鳥類。在過去一年裡,成都共救護了156隻野生鳥類。每年遷徙季,數十萬野鳥振羽掠過成都平原上空,而其中的落單者,被人們輕輕攏起、耐心救治,下周,它們將被放歸山野天空。
  • 遷徙季 十萬野鳥掠過成都平原
    其中白尾海雕為成都市2017-2018年新記錄到的野生鳥類。&nbsp&nbsp&nbsp&nbsp在過去一年裡,成都共救護了156隻野生鳥類。每年遷徙季,數十萬野鳥振羽掠過成都平原上空,而其中的落單者,被人們輕輕攏起、耐心救治,下周,它們將被放歸山野天空。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又來寧夏黃河邊「造訪」
    同時,工作人員還觀測到了白鷺、蒼鷺、普通秋沙鴨、斑嘴鴨、綠頭鴨、紅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翡翠、文須雀等珍稀鳥類。    正在捕食赤麻鴨的白尾海雕(央廣網發 資料圖)  白尾海雕(學名:Haliaeetus albicilla)是大型猛禽。成鳥多為暗褐色;頭、頸羽色較淡,沙褐色或淡黃褐色;嘴、腳黃色,尾羽呈楔形,為純白。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做客」寶雞千湖溼地
    來源:寶雞資訊網近日,有工作人員在寶雞千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兩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尾海雕。據了解,這也是今年來首次有兩隻白尾海雕同時到訪寶雞千湖溼地。據保護區朱䴉管理員張虎介紹,白尾海雕在三年前已經到訪過寶雞千湖溼地,但過去兩年都只發現了一隻,兩隻同時發現還是首次。白尾海雕被譽為「鳥中老虎」,是一種大型猛禽,體長84~91釐米,成鳥多為暗褐色,後頸和胸部羽毛為披針形,頭、頸羽色較淡,為沙褐色或淡黃褐色,嘴、腳黃色,尾羽呈楔形純白色。
  • 遠道而來的它命懸一線多虧大家施救 黑喉潛鳥首次在四川被觀測到
    它在水中埋頭掙扎的情景進入了觀鳥者的觀測鏡筒內。 它是一隻特別的候鳥:黑喉潛鳥,來自遙遠的亞歐大陸北部海洋和陸地區域。它第一次在四川被觀測到。 正在對成都平原溼地越冬水鳥做同步調查的成都觀鳥人們做出了決定,一定要救起它!
  • 日天文學家觀測到與恆星產生有關的星爆現象
    新華網東京3月20日電(記者 藍建中)日本一個研究小組說,他們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太空中的星爆現象,這一現象是氫分子形成的氣體雲互相撞擊導致的。名古屋大學教授福井康雄率領的研究小組在20日於埼玉大學開幕的日本天文學會年會上公布了這一成果。研究報告稱,這一發現有助於理解宇宙進化過程中恆星形成的機制。
  • 雲南怒江境內首次觀測到白尾梢虹雉求偶行為 (1/3)
    雲南怒江境內首次觀測到白尾梢虹雉求偶行為"← →"翻頁 5月22日,記者從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理局獲悉,該局和西南林業大學的監測人員近日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黎貢山上,首次觀測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梢虹雉求偶的行為
  • 科普雲南 | 珍稀鳥禽——白尾海雕
    原標題:科普雲南 | 珍稀鳥禽——白尾海雕  編者按:地形複雜、氣候多樣、森林茂密、群峰聳立……這裡是雲南,是馳名中外的「動植物王國」,這裡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生物資源。  每年冬天,候鳥南移,氣候溫潤的雲南,成了最佳棲息地。
  • 我國無人機首次進入颱風內部觀測,「颱風獵人」講述追風危險經歷
    10月12日至14日,一群科學家攜帶無人機等設備,追隨颱風「浪卡」,進行了多次無人機觀測試驗。 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是此次觀測的發起者。研究所副所長湯傑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此次是我國有史以來最大型的一次颱風觀測試驗,採用了5個型號的無人機進行觀測,無人機首次進入颱風內部。觀測地點距颱風登陸地僅有40餘公裡,處在颱風移動路徑的危險半圓內。
  • 成都首次雪豹調查:看呆萌小雪豹舔屏相機
    成都首次雪豹調查:看呆萌小雪豹舔屏相機 1509336241000 來源: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 有0人參與
  • 白尾海雕首現南沙 是否做「廣州居民」依是謎
    白尾海雕首現南沙溼地 展翅可達2米  本報訊 (記者劉幸 通訊員楊川雲攝影報導)南沙溼地公園首次發現一隻展翅可達2米的猛禽——白尾海雕,讓原本平靜的候鳥天堂變得不太平。昨日,記者從南沙溼地公園獨家獲悉,國家I級重點保護的猛禽白尾海雕首次蒞臨南沙溼地,並已經生活了約半個月。身材魁梧,眼神敏銳,尖牙利爪的白尾海雕,相當威武,四處覓食讓原來體積最大的蒼鷺也「聞風喪膽」,但白尾海雕是否申請「廣州居民」依然是個謎。
  • 冰上霸主白尾海雕
    白尾海雕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體長85cm左右,翼展2.5m以上。遼寧省大連市是我國主要白尾海雕集中越冬地,僅每年來金州西海越冬的白尾海雕就多達24隻—48隻。白尾海雕的故事很多,今後將陸續介紹!
  • 大連化物所首次在雙分子反應中觀測到重-輕-重振蕩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劉舒、研究員吳國榮、中科院院士楊學明和張東輝團隊首次在Cl+CH4→HCl+CH3反應中發現了重-輕-重反應機率振蕩現象。  許多重要的化學反應都涉及到一個輕原子(通常是一個氫原子)在兩個重原子或原子基團之間的轉移,這類反應通常被稱為重-輕-重(HLH)反應。
  • 中國首次發布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 兩棲動物和鳥類等物種生存...
    寬帶青鳳蝶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21日,中國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在北京首次發布了《2017年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這也是中國官方首次發布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生物多樣性觀測是在一定區域內對生物多樣性的定期測量,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對於掌握生物多樣性動態變化趨勢、識別致危因素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生物多樣性受威脅程度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錦州市鳥類名錄》出爐填補歷史空白 觀測記錄鳥界國寶多達60種
    近日,記者從錦州市林業草原保護中心了解到,我市歷時5年時間完成了對錦州市野生鳥類資源的調查,目前,《錦州市鳥類名錄》已經出爐,填補了歷史空白。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此次調查共記錄到錦州市野生鳥類21目64科336種,佔全國鳥類1445種的23%,佔全省鳥類447種的75%,較1988年出版的《東北鳥類》記錄的錦州鳥類207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去年12月,紅山森林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接收到這隻被異物堵住頸部的白尾海雕,經過一個月的救治,自主採食和飛行恢復正常,進行了科學野外放歸。並與南京林業大學合作首次為白尾海雕安裝GPS定位裝置,了解它的飛行軌跡和活動區域,更好的研究和保護城市野生動物。當時,來到紅山森林動物園,救護中心工作人員鑑定,「異物」竟是一隻斑鳩。
  • 「房山黑鸛」棲息範圍擴至全北京 這些地方也能看見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根據最新候鳥監測顯示,曾經只在房山拒馬河流域出現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如今已在房山、海澱、大興、順義、平谷、密雲等區現身,這表明黑鸛棲息和取食範圍已經基本擴展到了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