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水鳥被困住了!它在水中埋頭掙扎的情景進入了觀鳥者的觀測鏡筒內。
它是一隻特別的候鳥:黑喉潛鳥,來自遙遠的亞歐大陸北部海洋和陸地區域。它第一次在四川被觀測到。
正在對成都平原溼地越冬水鳥做同步調查的成都觀鳥人們做出了決定,一定要救起它!
成都人楊小農,一名有著10年觀鳥經驗的觀鳥愛好者,同時也是成都觀鳥會的成員。他向紅星新聞記者講述了這場發生在1月12日的特別救援。
這支黑喉潛鳥獲救
救援地在成都興隆湖。當天一早,另一調查隊在興隆湖發現了黑喉潛鳥的蹤跡。這是件令人興奮的消息,在四川之前的調查中還沒有見到過它的身影。
「不只是成都,全國的觀鳥人士都沸騰了。」楊小農介紹,黑喉潛鳥是一種生活在歐亞大陸環北極的海洋和陸地區域的一種潛鳥,幾乎是跨越數千公裡遠道而來,停留在成都。
百度百科資料顯示,黑喉潛鳥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善遊泳和飛行,行走時則呈匍匐狀,春秋季節常成對遷徙,喜歡潛水覓食,也會在水面追捕魚群。分布於環北極地區的河流、湖泊和海灣中。繁殖期因緯度而有所不同,在中國長白山地區為5-7月。已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楊小農是1月12日下午趕到的。「看到的時候很興奮,不過鳥自由活動了十多分鐘,我們就發現了不對勁,鳥在水裡掙扎。」現場觀鳥人士推測,它應該是被困住了,就在繼續觀察的過程中,「發現仍在原地,一直掙扎著,我們確定鳥是被困住了。」
必須要救援!「如果因為非故意的人為原因,鳥死在湖裡,這在情感上大家都難以接受。」楊小農說。
於是,現場人員開始向林業部門,地方管理部門,甚至動物園和專業救援隊都聯繫了,「雖然給出了一些辦法和建議,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最終,楊小農等人找到了湖邊的警務室,並聯繫到了附近派出所的民警。
派出所民警對被困潛鳥施救
派出所民警對被困潛鳥施救
潛鳥獲救
民警的驅舟前行,慢慢靠近了被困的潛鳥,最終將它救下。經分析推測,這隻黑喉潛鳥因為覓食行為導致自己纏在了湖裡的漂浮網上。從發現掙扎,確認被困,聯繫救援到解救上岸大約一個小時。
上岸後,在對被困潛鳥進行了身體檢查後,觀鳥愛好者們,隨後將鳥送到了青龍湖放飛自然。「主要原因是,青龍湖湖面大,幹擾較小,有實物,網少。」楊小農說。
一番救援,小傢伙得以生還。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希望它能順利返鄉。
紅星新聞記者 杜玉全 (圖據觀鳥愛好者)
編輯 包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