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道而來的它命懸一線多虧大家施救 黑喉潛鳥首次在四川被觀測到

2021-01-14 騰訊網

一隻水鳥被困住了!它在水中埋頭掙扎的情景進入了觀鳥者的觀測鏡筒內。

它是一隻特別的候鳥:黑喉潛鳥,來自遙遠的亞歐大陸北部海洋和陸地區域。它第一次在四川被觀測到。

正在對成都平原溼地越冬水鳥做同步調查的成都觀鳥人們做出了決定,一定要救起它!

成都人楊小農,一名有著10年觀鳥經驗的觀鳥愛好者,同時也是成都觀鳥會的成員。他向紅星新聞記者講述了這場發生在1月12日的特別救援。

這支黑喉潛鳥獲救

救援地在成都興隆湖。當天一早,另一調查隊在興隆湖發現了黑喉潛鳥的蹤跡。這是件令人興奮的消息,在四川之前的調查中還沒有見到過它的身影。

「不只是成都,全國的觀鳥人士都沸騰了。」楊小農介紹,黑喉潛鳥是一種生活在歐亞大陸環北極的海洋和陸地區域的一種潛鳥,幾乎是跨越數千公裡遠道而來,停留在成都。

百度百科資料顯示,黑喉潛鳥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善遊泳和飛行,行走時則呈匍匐狀,春秋季節常成對遷徙,喜歡潛水覓食,也會在水面追捕魚群。分布於環北極地區的河流、湖泊和海灣中。繁殖期因緯度而有所不同,在中國長白山地區為5-7月。已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楊小農是1月12日下午趕到的。「看到的時候很興奮,不過鳥自由活動了十多分鐘,我們就發現了不對勁,鳥在水裡掙扎。」現場觀鳥人士推測,它應該是被困住了,就在繼續觀察的過程中,「發現仍在原地,一直掙扎著,我們確定鳥是被困住了。」

必須要救援!「如果因為非故意的人為原因,鳥死在湖裡,這在情感上大家都難以接受。」楊小農說。

於是,現場人員開始向林業部門,地方管理部門,甚至動物園和專業救援隊都聯繫了,「雖然給出了一些辦法和建議,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最終,楊小農等人找到了湖邊的警務室,並聯繫到了附近派出所的民警。

派出所民警對被困潛鳥施救

派出所民警對被困潛鳥施救

潛鳥獲救

民警的驅舟前行,慢慢靠近了被困的潛鳥,最終將它救下。經分析推測,這隻黑喉潛鳥因為覓食行為導致自己纏在了湖裡的漂浮網上。從發現掙扎,確認被困,聯繫救援到解救上岸大約一個小時。

上岸後,在對被困潛鳥進行了身體檢查後,觀鳥愛好者們,隨後將鳥送到了青龍湖放飛自然。「主要原因是,青龍湖湖面大,幹擾較小,有實物,網少。」楊小農說。

一番救援,小傢伙得以生還。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希望它能順利返鄉。

紅星新聞記者 杜玉全 (圖據觀鳥愛好者)

編輯 包程立

相關焦點

  • 四川鳥類新紀錄:黑喉潛鳥首次現身天府新區
    >青腳濱鷸、花臉鴨、黑喉潛鳥 中白鷺、白琵鷺、斑頭雁 其中,在興隆湖觀察到的黑喉潛鳥 為四川省鳥類新紀錄 黑喉潛鳥首現四川 落腳興隆湖 本次觀測到的黑喉潛鳥 僅在興隆湖出現,而且僅有一隻
  • 罕見|四川鳥類新紀錄:黑喉潛鳥首次現身天府新區
    罕見|四川鳥類新紀錄:黑喉潛鳥首次現身天府新區 2020-01-13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都越冬水鳥「普查」:觀測到近3萬隻,黑喉潛鳥首現四川
    計劃中的第四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在1月12日開始了,這是四川觀鳥人與越冬水鳥一年一度的「約會」。9個小時、30多個點位的調查中,大家發現,這次觀察到了水鳥65種29987隻,和去年相比多了近萬隻,有四種鳥沒有再觀察記錄到,也有十種水鳥為本次調查新增記錄——其中,在興隆湖觀察到的黑喉潛鳥,為四川省鳥類新紀錄。▲黑喉潛鳥 鄒滔 攝第四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調查30多個點位同時進行1月12日,農曆臘月十八,成都市氣象臺預報,這天氣溫2~13℃。
  • 又到觀鳥季!黑喉潛鳥首現四川,成都「觀鳥地圖」看這裡
    《報告》顯示,一季度調查監測涉及點位近50個,覆蓋到成都市域的所有生境類型,共記錄到鳥類170種21189隻,鳥種數量佔成都市已知分布鳥種數量(成都市境內記錄鳥類491種)的34.62%(170/491)。此外,從監測數據來看,成都平原鳥類遷徙、越冬、留居等活動情況穩定正常,新增黑喉潛鳥、黑頸鶴、白喉紅臀鵯等3個鳥種記錄。
  • 成都首次發現黑喉潛鳥
    記者獲悉,今年在成都平原過冬水鳥比上年增加近萬隻,包括黑喉潛鳥在內的10種水鳥為調查新記錄。 本次調查覆蓋成都、德陽、綿陽、眉山、樂山、自貢、雅安、涼山8個市州的30多個調查點,共記錄到水鳥65種29987隻。據成都觀鳥協會會長沈尤介紹,今年調查範圍進一步擴大,記錄到水鳥個體數量比2019年的20649隻增加近萬隻。
  • 黑喉潛鳥換羽「返航」
    最近,面對喧鬧的人群,一隻生活在北極圈附近的黑喉潛鳥在遷徙途中卻絲毫不怕生,降臨鏡天湖上並呆了足足68天,完成了從冬羽到夏羽的「換裝秀」,重新振翅返回家鄉。  今年3月11日,上海自然博物館自然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何鑫偶然在鏡天湖水面上發現了它的身影,著實興奮了一番。何鑫告訴記者,黑喉潛鳥罕在上海出現,選擇在市中心的公園落腳,並且一呆就是兩個多月,在上海本地的觀鳥記錄上,尚屬首次。
  • 黑喉潛鳥受困淺灘 警民聯手救護放歸
    在吉林省汪清縣天橋嶺鎮,一隻罕見的黑喉潛鳥因飢餓受困於河灘。經當地熱心村民、森林公安幹警、林業部門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人員、黑龍江省野生鳥類專家共同聯手施救,黑喉潛鳥恢復體力後回歸自然。6月16日,吉林省天橋嶺森林公安分局內河派出所接到轄區內三道河農場村民白某打來的報警電話:當日,他在河邊捕魚時,發現河邊的淺灘上趴伏著一隻水鳥,走到近前,它也不飛不動。他懷疑水鳥受傷了或者是生病了,擔心它遭到傷害,便小心翼翼地上前抱住水鳥,帶回家中照顧。天橋嶺森林公安分局內河派出所所長田軍立即帶領民警趕赴白某家中查看,只見這隻水鳥外形貌似野鴨,不同之處是嘴巴是尖的。
  • 吉林十年再現黑喉潛鳥警民專家聯手救護放歸
    本報訊  趙長義 程昌啟 記者魏靜報導  在吉林省汪清縣天橋嶺鎮,一隻罕見的黑喉潛鳥因飢餓受困於河灘。經當地熱心村民、森林公安民警、林業部門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人員、黑龍江省野生鳥類專家的聯手施救,黑喉潛鳥日前已恢復體力回歸自然。  這隻黑喉潛鳥是天橋嶺鎮三道河農場的農民白某在河邊捕魚時發現的。
  • 黑喉潛鳥首次亮相長嶺龍鳳湖自然保護區
    近日,長嶺縣攝影愛好者鄭輯書在長嶺龍鳳湖自然保護區內拍攝到一隻「怪鳥」,體型較大,會潛水,會吃魚,但在龍鳳湖自然保護區內從未見過此鳥。最後經兩位老師鑑定,此鳥為黑喉潛鳥。黑喉潛鳥(學名:Gavia arctica),為潛鳥目下的大型水禽,食物以各種魚類為主。
  • 黑喉潛鳥「亮相」長嶺龍鳳湖自然保護區
    近日,長嶺縣攝影愛好者鄭輯書在長嶺龍鳳湖自然保護區內拍攝到一隻「怪鳥」,體型較大,會潛水,會吃魚,但在龍鳳湖自然保護區內從未見過此鳥。鄭輯書回到家後,翻閱鳥類圖譜也不能確定是哪一個物種,便與吉林市鳥類專家唐景文和北京林業大學郭玉民教授取得聯繫。最後經兩位老師鑑定,此鳥為黑喉潛鳥。
  • 成都境內記錄鳥類達491種 新增黑喉潛鳥等3個新記錄
    從監測數據來看,成都平原鳥類遷徙、越冬、留居等活動情況穩定正常,新增黑喉潛鳥、黑頸鶴、白喉紅臀鵯3個鳥種記錄。成都市境內記錄鳥類達到491種。黑喉潛鳥首現四川2020年1月12日,成都觀鳥會會同成都平原區地方觀鳥組織及科研院所實施了第四輪越冬水鳥同步調查,調查共記錄到水鳥65種29987隻(其中成都市範圍51種,16342隻),記錄到水鳥個體數量比2019年的20649隻增加近萬隻。相對於2019年的調查記錄,綠鷺、牛背鷺、三趾鷗、灰林銀鷗4種鳥沒有再觀察記錄到。
  • 成都平原過冬水鳥比上年增加近萬隻 首次發現黑喉潛鳥
    記者獲悉,今年在成都平原過冬水鳥比上年增加近萬隻,包括黑喉潛鳥在內的10種水鳥為調查新記錄。  本次調查覆蓋成都、德陽、綿陽、眉山、樂山、自貢、雅安、涼山8個市州的30多個調查點,共記錄到水鳥65種29987隻。據成都觀鳥協會會長沈尤介紹,今年調查範圍進一步擴大,記錄到水鳥個體數量比2019年的20649隻增加近萬隻。
  • 紅喉潛鳥為潛鳥科大型水禽,個體較黑喉潛鳥稍小,體長54-69cm
    紅喉潛鳥(學名:Gavia stellata)為潛鳥科中的大型水禽,個體較黑喉潛鳥稍小,體長54-69cm,體重可到2.5kg以上。紅喉潛鳥嘴細而尖,微向上翹。夏羽頭頂、頭側、喉和頸淡灰色,枕至後頸有黑白色相間細縱紋;前頸有慄色三角形斑,從喉下直到上胸、背灰黑褐色有白色細斑點。
  • 青島鳥類新紀錄 即墨發現黃嘴潛鳥,珍貴照片首次曝光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4月26日,青島市觀鳥協會在即墨龍泉湖公園附近記錄到一隻黃嘴潛鳥。隨著這一發現,青島鳥類大家庭再增加一名新「成員」,青島鳥種總數上升到429種。青島市觀鳥協會薛琳 攝黃嘴潛鳥為潛鳥目潛鳥科下的大型水禽,是潛鳥中個體最大者,體長75-100釐米。嘴粗厚而向上翹、黃白色,頸較粗,前額明顯的隆起。夏羽頭和頸黑色,具藍色金屬光澤;下喉有小的白色斑點組成的白色橫帶;前頸至頸側部有一條寬的白色橫帶,在前頸中部斷開,極為醒目;上體黑色,具顯著的方塊型白斑。冬羽上體黑褐色;前頸白色,與後頸黑褐色分界不明顯;眼周白色。
  • 被眼鏡王蛇咬傷,命懸一線
    原來,博白的張某某日前不慎被眼鏡王蛇咬傷左手背部,傷後出現左手腫痛,伴頭暈、噁心、嘔吐、四肢乏力,傷後1小時送達博白縣人民醫院時已出現神志不清,且迅速呼吸停止,眼看命懸一線,博白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立即給予氣管插管、服用及外用季德勝蛇藥、抗過敏等對症處理。並馬上聯繫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蛇傷救治中心請求幫助。
  • 玳瑁貓烏雲歷險記:命懸一線有玄機,死裡逃生是福氣
    但我還是注意到家裡那隻叫烏雲的玳瑁母貓行為異常:不愛動,不愛吃東西,整天縮成一團睡覺(不打呼嚕),對我們也是愛理不理。雖說貓咪一向「高冷嗜睡」,加上氣候惡劣,胃口不好也情有可原,但是對食物興致懨懨(烏雲可是只吃貨),貓耳溫度也較其他兩隻貓的高,這可就不對勁了。
  • 危機再現 《仙劍OL》李憶如命懸一線
    李憶如慘遭綁架 命懸一線 在苗疆瘟疫事件解決後,江湖並沒有就此平靜下來,一股邪惡的暗流反而更加洶湧。仙劍派、仙霞派先後受到了不明人士的襲擊,清風真人在援助他們的過程中也受到輕傷,林家堡又收到了沈家堡的挑戰書,一時之間風起雲湧,似乎一場浩劫就要來臨。
  • 阿拉斯加命懸一線徵血 金毛「擼袖」出手相救
    兩隻「芒果」的特殊緣分「真的很感謝『芒果』和它主人的善舉,挽回了我家狗狗的生命!」6月1日,李先生的阿拉斯加犬「芒果」突發疾病,送往寵物醫院經查得知,狗狗患了黃疸腹水,伴隨肝功能下降,還檢查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症狀,命懸一線。醫生告知他,狗狗急需1000ml血液進行搶救。
  • 【講座】潛鳥給我們帶來的思考—關於海洋生態災害和海鳥保護
    海洋,巨輪,油汙,無法飛行的海鳥跨越萬裡的遠洋運輸,揮之不去的重油汙染是誰殺死了這隻潛鳥?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罪……攝影:蓑羽鶴 3月19日,在上海觀鳥人圈裡大熱了10天的紅喉潛鳥,被發現死在了岸邊冰冷的水泥地上。紅喉潛鳥繁殖在北極附近的淡水湖泊,越冬在南方的海面上,並不容易見到。非常榮幸,上海是被潛鳥們垂青的少數地區,在冬天,偶爾能在靠海的魚塘看見它們的身影。
  • 姬匡命懸一線
    大家好,《觀海策》作為一部最近剛播出的良心國漫,播出不過三集就得到了廣達動漫迷的好評與期待,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將持續關注《觀海策》這部動漫,為大家帶來更多精彩的資訊。接下來,讓我們一同分享一下第三集的精彩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