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表研究報告:野生靈長類數十年內或滅絕

2020-11-2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20日報導 1月18日發布的一份研究顯示,受開發自然資源和非法捕獵影響,靈長類野生動物可能在幾十年內滅絕。

據西班牙埃菲社1月18日報導,美國31位科學家對此表示擔憂,並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發表研究報告,以強調靈長類野生動物大規模滅絕會對生物多樣性帶來的嚴重後果。

該研究報告指出,靈長類物種的60%面臨滅絕的威脅,75%的物種數量在日益減少。

除了非法捕獵和買賣以外,靈長類動物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主要是受人類活動影響。與農業生產相關的活動造成的危害最大,摧毀了全球76%的靈長類物種的棲息地。其中最嚴重的一例是蘇門答臘猩猩,在1985至2007年間,它們失去了60%的棲息地。狐猴、猴子等猿猴亞目也正遭遇威脅。

參與該研究的保羅·加伯稱:「除非我們把保護動物視為全世界的首要任務,否則未來25年內許多靈長類物種會滅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多數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圖中左:白頸狐猴、圖中右:黑冠獼猴● 我們人類的同伴——靈長類動物已陷入困境。在一項史無前例大規模的研究中,由31位靈長類動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分析了所有已知的靈長類物種,判斷它們的生存現狀。這些與人類最接近的物種狀況堪憂。研究者發現:3/4的靈長類物種數量呈下降趨勢;而大約60%的靈長類物種正瀕臨滅絕。
  • 科學家發現新物種,靈長類動物再添新成員,但數量令人擔憂
    46億年前地球形成於一片原始星雲,在地球形成後的10億年內,原始海洋出現,給生命提供了孕育場所。在大約38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最簡單的生命,經過不斷的發展演化,到今天地球上已經出現了數百萬個物種,幾乎填滿了所有的生態位,佔據著所有的生存空間和資源。
  • 美國野生西洋參受鹿群威脅可能在100年內滅絕
    但科學家警告說,由於鹿群的過度繁殖,美國野生西洋參可能在100年內滅絕。  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的詹姆斯·麥克格勞等人在最近一期《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說,在美國東部野生西洋參生長的森林地區,有一種白尾鹿喜好啃食西洋參的葉子、花和果實,鹿群啃食西洋參的速度已超過了西洋參生長的速度。根據他們的數學模型推算,野生西洋參100年內在美國絕跡的可能性超過95%。
  • 除了穿山甲,還有超過100萬個物種可能在數十年內滅絕
    除了穿山甲,還有超過100萬個物種可能在數十年內滅絕近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根據近三年的實地調查研究所得數據,公布了中華穿山甲在中國大陸地區已經「功能性滅絕」這一令人吃驚的消息。所謂「功能性滅絕」,是指某個物種不僅不能夠繼續承擔其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功能,其種群數量在自然繁衍的狀態下也很難再次恢復。調查結果顯示,除去中國臺灣地區的1.5萬到2萬隻中華穿山甲外,中國大陸地區僅僅監測到11隻中華穿山甲,且並未獲得野外中華穿山甲種群存在的任何證據。因此,中華穿山甲在中國大陸的生存狀況極其不容樂觀。
  • 500多種靈長類動物一半以上瀕臨滅絕
    「超過一半的靈長類物種瀕臨滅絕。」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日前,一份由西北大學研究團隊和國際靈長類動物學家完成的研究報告顯示,人類的「親戚」正在快速減少。我國的靈長類動物都有哪些種類,它們分布在哪些區域,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他們呼籲,人們應提高對世界靈長類生存困境的認識。
  • 研究:1993年《生物多樣性公約》至今成功保育48個物種免於滅絕
    若無生物多樣性公約 瀕危物種滅絕速度可能高出4倍研究估計,若不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於1993年生效,這段期間鳥類和哺乳動物的滅絕速度將高出3到4倍。1993年迄今,仍有15種鳥類和哺乳動物物種已經滅絕或極可能滅絕。
  • 地球第六次大滅絕正在加速 研究:500種野生動物將在20年內消失
    環保信息中心綜合外電;姜唯編譯;林大利審校科學家警告:滅絕骨牌效應,將無法逆轉科學家警告,地球的第六次大滅絕正在加速中,可能是文明崩壞的轉折點。根據英國衛報報導,一份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發現,現有超過500種陸域野生動物瀕臨滅絕,可能在20年內消失,這可是過去一整個世紀滅絕的物種數。科學家表示,要不是人類破壞大自然,要使這麼多物種滅絕得花上數千年的時間。
  • @三亞,《科學報告》刊發研究成果關注海南長臂猿:人造繩橋或拯救全球最珍稀靈長類動物
    作為世界上最極危的靈長類動物,海南長臂猿首次被拍到穿過一個人造繩橋,這個繩橋連接了它們林冠生境的巨大空隙。這項在《科學報告》上發表的研究First use of articial canopy bridge by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ly endangered primate the Hainan gibbon Nomascus hainanus 顯示,人造繩橋或有利於保育行動。海南長臂猿只在中國海南島的森林中被發現。
  • 人類屠殺近親:全球1/4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圖)
    點擊進入>>>   國際動物專家指出人類正把自己的近親推向絕種邊緣人類對森林的毀滅性行為使靈長類動物失去家園。  本報綜合報導 國際靈長類動物學會和自然保護國際等組織的50名專家聯合撰寫的《靈長類動物處於險境》報告說,除人類本身外,地球上還存有上百種其他靈長類動物,但人類幾乎已經滅絕了其中的四分之一,其中包括中國的雲南金絲猴等。  報告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資料數據顯示,數百種猿、猴、狐猴和其他人類近親可能會成為近一百年來首批絕種的靈長類動物。
  • 科學家研究分析了其他靈長類動物沒有進化為人類的原因
    華盛頓史密森學會的古人類學家布裡亞娜·波比納發表在《生活科學》的論文指出:「其他靈長類動物沒有進化成人類的原因是它們做得很好。所有現存的靈長類動物,包括烏幹達的山地大猩猩、美洲的吼猴和馬達加斯加的狐猴,都證明了它們可以在自然棲息地很好的繁衍生息。」
  • 近50年降三分之二以上!野生動物大滅絕或出現,人類何去何從?
    近50年,地球野生動物數量降三分之二以上 根據《 2020年地球生命力報告》發布的野生動物報告數據指出,科學專家們再次發出警告,保護大自然要與保護自己生命一樣才行,因為新的監測數據已經讓我們看到了生物數量大規模減少的情況,在近50年的時間裡,全球野生動物的數量已經大規模下降,鳥類和魚類的數量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
  • 鴨嘴獸歷史長達2500萬年,卻在兩個世紀內瀕臨滅絕,原因令人無奈
    科學家在本周一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警告說,長期乾旱和氣候變化的其他影響正在推動澳大利亞獨特的鴨嘴獸種群走向滅絕。研究人員說,由於乾旱、森林砍伐、汙染和水壩的修建,這種生活在河流中的動物,它們在澳大利亞東海岸的棲息地已經減少了40%!他們預測,如果目前的威脅持續下去,鴨嘴獸的數量將在未來50年內再下降47-66%。
  • 研究稱洛杉磯山獅將在未來50年內滅絕
    目前洛杉磯的大部分山獅以聖塔莫尼卡山脈國家保護區為家,不過這種情況將在未來幾十年後發生改變。
  • 不到100年?科學家研究發現,北極熊或在2100年滅絕,該怎麼辦?
    對於熊科下的動物,它們不吃不喝可以熬很久的時間,直接消耗身體內儲存的能量,但是這個時間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很多北極熊目前可以適應日漸炎熱的北極環境,但科學家認為未來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使更多的冰川融化,屆時北極熊可能就會直接滅絕。
  • 科學家發現猴子新品種!長著白眼圈、已瀕臨滅絕
    中新網11月11日電 綜合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緬甸發現了一種猴子新品種——波巴葉猴。這種一直「隱居」野外的猴子長著「白眼圈」,身上的毛呈新潮的「奶奶灰」色。目前,其在野外的數量僅有200到250隻,瀕臨滅絕,科學家呼籲採取措施保護這一新品種。
  • 中國科學家在CNS上發表的重要研究成果解讀!(2020年8-10月)
    中國科學家開發出新型精準化治療性的白血病疫苗doi:10.1038/s41551-020-00624-6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和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有望開發出一種精準化的治療性白血病疫苗。
  • 最新研究:人造繩橋或有利於珍稀靈長類保育行動
    (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攝 自然科研/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瀕危動物保護研究論文稱,瀕危靈長類動物海南長臂猿被拍到穿過一個人造繩橋,這個繩橋連接了它們林冠生境的巨大空隙,表明人造繩橋或有利於這類珍稀靈長類動物的保育行動。海南長臂猿只在中國海南島的森林中被發現。
  • 第六次大滅絕要來了?珊瑚顯示出上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的特徵
    據外媒報導,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和巴魯克學院組成的研究小組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珊瑚正在準備迎接一場重大的滅絕事件。該研究小組包括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分析了來自古生物學資料庫的2.5億年珊瑚化石數據,然後將其與現代數據進行了比較。
  • 三百多位科學家發表聯署信,呼籲保護鯨與海豚免於滅絕
    近日,來自 40 個國家/地區的 350 多位科學家和動物保護主義者齊聚一堂,發表了一封聯署信,呼籲人們對鯨和海豚提供更好的保護。他們表示,鯨、海豚和鼠海豚的所有種群中有一半以上是保護動物,其中有兩個種類處於滅絕的邊緣。他們在信中表明,各國政府對汙染和過度捕撈缺乏有效的制止措施,這意味著許多物種可能會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滅絕。
  • 世界自然基金會:50年來全球野生動物滅絕2/3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記者 胡 浩】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最新報告顯示,在近半個世紀時間裡,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了2/3以上,而人類活動是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英國廣播公司(BBC)10日報導說,這份名為《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的報告統計了1970年至2016年期間4392個物種、超過20000隻野生動物的數量變化,包括哺乳動物、鳥類、魚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等,相關數據顯示,在46年間,以上野生動物的數量平均減少68%。其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野生動物滅絕最嚴重,平均數量減少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