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物種黑喉歌鴝現身六盤山

2021-01-21 金臺資訊

6月16日,記者從固原市六盤山林業局獲悉,近日,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巡護過程中,拍攝到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黑喉歌鴝的珍貴照片。

黑喉歌鴝是鶲科、歌鴝屬鳥類。雄鳥上體暗石板灰色,尾上覆羽亮黑色。雌鳥上體暗橄欖褐色,尾上覆羽和飛羽邊緣淡黃褐色,下體淡橄欖褐色,腹部中央沾染皮黃,其餘下體純白。「兩天內能分別拍攝到雄雌黑喉歌鴝,我自己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它們的出現可以說是對六盤山生態保護的肯定,也是對一直致力於六盤山生態建設的護林人的饋贈。」寧夏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森林公園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郭志宏說。

據介紹,黑喉歌鴝生境獨特,分布零散,屬於狹域分布型鳥類。歷史資料顯示,最早的記錄來自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西方的博物學家在中國的甘肅省隴南地區和陝西省太白山總共採集到10隻黑喉歌鴝的個體。之後一個多世紀,關於黑喉歌鴝的野外記錄屈指可數。多年來,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持續加大鳥類保護力度,堅持開展監督檢查、排查保護盲區、落實保護機制、實施打擊行動等一系列保護監管措施,鳥類資源不斷豐富,生態保護成效顯著。(記者 劉惠媛)

黑喉歌鴝雌鳥。

黑喉歌鴝雄鳥。(圖片由寧夏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提供)

相關焦點

  • 黑喉歌鴝知識科普,這些不能錯過,應該讓更多人知道!
    黑喉歌鴝,拉丁學名是Luscinia obscura,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的一種動物,定名人及年代是Berezowsky et Bianchi,1891,英文名稱是Black-throated Robin。此物種全長約127毫米。此物種上體暗石板灰色,尾上覆羽亮黑色。
  • 成都拍到第一張黑喉歌鴝照片 鳥友競相一睹真容
    黑喉歌鴝特徵  黑喉歌鴝的雄鳥通常只有14釐米長,腹部黃白,尾基部有白色閃斑,頭頂、背、兩翼及腰青石藍色,臉、胸、尾上覆羽、尾中心及尾端均為黑色。  世界上從未有野外照片公布的罕見鳥種黑喉歌鴝現身成都,被攝影愛好者「逮」了個正著。這一消息昨日網上炸開,引得眾鳥友紛紛前往一睹真容。  川大天使林內  愛鳥者拍到稀奇鳥兒  發現地位於四川大學的一片小樹林裡,因為常年是鳥的樂園,它的名字在鳥友中如雷貫耳天使林。
  • 六盤山保護區首次近距離拍攝到金錢豹
    來源:固原日報9月2日下午16:40分左右,六盤山林業局工作人員在自然保護區巡護時發現一隻隱藏在草叢裡的金錢豹,雙方距離不到10米,工作人員立即用隨身攜帶的單眼相機連續拍了幾張金錢豹的照片,這是我市在六盤山自然保護區首次近距離拍攝到金錢豹。
  • 瀕危物種「四眼蛙」現身智利北部拉戈斯將軍市
    【南美僑報網編譯李旋風9月8日報導】智利國家林業局(CONAF)工作人員,智利南方大學(UACh)環境保護工程師塞瓦斯蒂安·維達爾(Sebastián Vidal)近日證實,瀕危物種「背眼蛙」(Pleurodema marmorata)現身國家北部阿里卡和帕裡納科塔大區(Arica y Parinacota)拉戈斯將軍市 (General Lagos)。
  • 瀕危物種水鹿現身我市
    近日,廣東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通過一紅外線攝像頭拍攝到了一瀕危物種——水鹿,在樂昌市境內現身。據介紹,水鹿是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作為熱帶、亞熱帶地區體型最大的鹿類,其身長140-260釐米,尾長20-30釐米,肩高120-140釐米,體重100-200千克,最大的可達300多千克。雄鹿長著粗長的三叉角,最長者可達1米,毛色呈淺棕色或黑褐色,雌鹿略帶紅色。
  • 看,六盤山上,極危物種黃胸鵐飛來
    黃胸鵐 何志遠 攝5月17日,寧夏鳥友何志遠在寧夏六盤山地區拍攝到了極危物種黃胸鵐。消息一出,引起了觀鳥人士的廣泛關注。要知道黃胸鵐別說在寧夏觀鳥圈十幾年來不曾出現過,就算在國內,也只是在遷徙季節極少地出現在江蘇和廣東等地。
  • 【保護】瀕危物種水鹿現身我市
    近日,廣東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通過一紅外線攝像頭拍攝到了一瀕危物種在我市境內現身。 據專家介紹,水鹿是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市森林公安部門提醒廣大市民群眾,水鹿是一種瀕危的野生動物,是禁止狩獵和食用的。
  • 瀕危物種沙狐現身內蒙古,雪地覓食憨態可掬
    瀕危物種沙狐現身內蒙古據人民網,沙狐主要棲息於草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帶,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目錄。
  • 世界瀕危物種白眉歌鶇現身大興安嶺北部林區
    世界瀕危物種白眉歌鶇現身大興安嶺北部林區 2020-12-21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尋蹤華北豹走進六盤山
    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這個好,這個好,太震撼了!」翻著紅外相機裡的照片,護林員郭志宏突然興奮起來。這是2016年拍攝於六盤山的一段視頻,記錄了當時郭志宏回收野外布設的紅外相機,發現高質量金錢豹視頻時激動的樣子。
  • 獨家|瀕危物種細蟌現身 珍稀鳥類白琵鷺安家
    "這是溼地第一次記錄到這種鳥類,白琵鷺現身,令我們倍感興奮,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深圳生態環境改善的成效。"華僑城溼地工作人員在接受深晚記者採訪時說。▲華僑城溼地迎來"稀客"白琵鷺。11 月 3 日,深晚記者來到華僑城溼地。工作人員一邊指著溼地灘涂,一邊向深晚記者介紹,5 月 14 日,工作人員在華僑城溼地灘涂發現,一隻白琵鷺的腿上帶著彩色的腳環。
  • 瀕危物種北海獅現身蛇島
    6月6日,一隻北海獅現身旅順蛇島,這是近25年來渤海海域首次發現北海獅。6月6日17時至18時,蛇島護海隊李文龍在海上巡海時發現,蛇島北部一片礁石上趴著一個大傢伙。「不是斑海豹,我在海上生活三四十年了,經常見到斑海豹,但這傢伙我從來沒有見過。我最開始把它當成北極熊了。」「這傢伙披著棕黃色皮毛,體長一兩米,體重估計有二百七八十斤。
  • 罕見花臉鴨現身寧夏六盤山
    (彭陽鳥友提供)1月6日,記者從寧夏觀鳥協會副會長、成都觀鳥協會理事齊麟處獲悉,日前,寧夏彭陽鳥友在六盤山記錄到罕見的鳥類花臉鴨。花臉鴨。(彭陽鳥友提供)據齊麟介紹,花臉鴨屬小型鴨類,個體較綠翅鴨稍大,而較針尾鴨稍小。體長37-44釐米,體重0.5千克左右。花臉鴨是一種喜歡集群的鴨類,特別是冬季常集成大群,也常和別的鴨混群。
  • 瀕危物種鼠兔驚現國內 盤點那些宣告滅絕又現身的動物
    時隔20年,一種天然萌物2014年夏天再次在中國現身,它就是外貌神似「泰迪熊」的伊犁鼠兔。據悉,這種動物比我們的國寶大熊貓還要稀有。伊犁鼠兔是一種體型嬌小的山地哺乳動物,約20釐米長,長有大大的耳朵,是世界上最瀕危的動物之一,在其自然棲息地現存不足1000隻。
  • 瀕危物種北海獅現身旅順蛇島
    6月6日,一隻北海獅現身旅順蛇島,這是近25年來渤海海域首次發現北海獅。6月6日下午18時,蛇島護海隊員李文龍在海上巡海時發現,蛇島北部一片礁石上趴著一個「大塊頭」。「從形態上看不是斑海豹,也不像陸地上的動物,身體非常靈活,來回扭動。」
  • 寧夏六盤山地區記錄到極危鳥類黃胸鵐
    寧夏自然觀察記錄愛好者在六盤山何志遠 攝中新網銀川5月20日電 (楊迪)記者20日從寧夏觀鳥協會獲悉,近日,寧夏自然觀察記錄愛好者何志遠在六盤山地區用鏡頭記錄到極危鳥類黃胸鵐。黃胸鵐(學名:Emberizaaureola)屬小型鳴禽,體長14釐米—15釐米。
  • 瀕危物種在遼現身
    記者從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一隻北海獅近日現身旅順蛇島,這是近25年來渤海海域首次發現北海獅。北海獅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據推測,這隻北海獅可能是順著洋流追隨魚群誤遊到了大連海域。來源:遼寧日報《北國》新聞客戶端瀋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瀋陽網)編輯 逄菲
  • 對金胸歌鴝你了解多少?金胸歌鴝知識大全
    金胸歌鴝,拉丁學名是Luscinia pectardens,英文名Firethroat,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鳴禽亞目、鶲科的一種動物,命名人為David et Oustalet,命名年代是1877。金胸歌鴝體小的歌鴝,腹部汙白,胸及喉鮮豔橙紅色,頸側具蒼白色塊斑。
  • 如何餵養黑喉草雀及如何鑑別黑喉草雀的雌雄
    如何餵養黑喉草雀飼養黑喉草雀需要的設備特別簡單,而且所需的資金也不多。隨著觀賞鳥飼養技術的改進,特別是黑喉草雀可以成功地進行人工繁育,不僅可以滿足國內外市場需要,同時又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飼養黑喉草雀的鳥籠可以根據金絲雀籠或者黃雀籠等標準製造。繁殖籠的大小是0釐米x40釐米x40釐米,籠內定要備有水罐、食罐,棲槓,水浴盤以及壺狀草巢。黑喉草雀的飼料主要以小米、稗子、穀子為主,同時還要補充牡蠣粉、骨粉、菜葉等,繁殖期要增餵雞蛋小米。除此之外,繁殖期也可以由金山珍珠鳥或白腰文鳥代孵和代育。
  • 瀕危物種在遼現身
    記者從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一隻北海獅近日現身旅順蛇島,這是近25年來渤海海域首次發現北海獅。北海獅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據推測,這隻北海獅可能是順著洋流追隨魚群誤遊到了大連海域。來源:遼寧日報《北國》新聞客戶端、半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