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拆盲盒疊加賭博質疑,泡泡瑪特還能守住千億市值嗎?

2021-01-11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張燕)千億市值光環下的泡泡瑪特迎來了上市後的第一個挫折。在過去的兩天裡,泡泡瑪特的股價一路下跌,最低下跌至72.05港元/股,跌幅一度達到16.4%。截至29日收盤,泡泡瑪特股價報78.01港元/股,市值蒸發近150億。

就在不久前,被稱作「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才剛剛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上市首日市值暴漲400億港元,一度超過1000億港元。

一方面是潮玩市場的熱捧,另一方面則是業內對其IP可持續性的質疑。再加上公眾對於「盲盒」玩法背後「賭博心態」的不認同,一路狂奔的泡泡瑪特還能延續千億市值的神話嗎?

二次銷售破壞盲盒規則,你買的盲盒也許是被拆過的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表示,自己在濟南萬象城泡泡瑪特實體店買了3個盲盒,回家後發現封盒處均有黃色膠水,其中一盒裡的卡片還有摺痕,疑似為二次銷售。視頻中,該網友再次回到萬象城門店,發現店內擺放的其他盲盒也存在類似情況。

隨後,該網友再次發布視頻稱,已經收到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的官方回復,內部通過查驗監控確認,5名店員存在違規操作。之後,泡泡瑪特與涉事的5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關係,涉及的商品全部收回。

26號,上述網友再次發布視頻稱,事情發生近兩周後,除了開除5名涉事員工外,泡泡瑪特到目前都沒有提出任何針對消費者的賠償方案。視頻中,該網友還曬出了自己與泡泡瑪特運營負責人的聊天記錄。該網友向泡泡瑪特提出了幾點訴求,要求泡泡瑪特優化舉報機制,公布舉報通道並且能在每個城市設立一個專門負責處理「二次銷售」的專門職位。據該網友稱,在視頻發布後,自己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網友的評論,表示都曾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由此可見,濟南萬象城門店私拆盲盒進行二次銷售並非個例。

該網友表示,經此一事,自己以後會徹底「退坑」(不再繼續收集盲盒)。在視頻中,可以看到該網友背後的架子上擺著不少從盲盒裡拆出的娃娃,可見此次泡泡瑪特「二次銷售」事件真的讓該網友對泡泡瑪特失去了信任。

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也表示了自己對店員「二次銷售」的憤怒。對於他們來說,這件事嚴重破壞了盲盒的遊戲規則。拆盲盒帶來的歡喜和失落都被人為操作「打了折」。正如該網友所言,也許不是自己「非酋」,而是「歐皇」們把挑剩的賣給了自己。

拆盲盒帶來的刺激,是賭博還是收藏?

「二次銷售」之所以會引起玩家的憤怒,要從盲盒的機制說起。盲盒的概念起源於日本,簡單來說就是用不透明的密封盒售賣系列玩具,玩家在拆封前並不知道自己購買的是哪一款。能不能買到自己心儀的玩具,又或者能不能集齊一整套玩具,完全憑藉玩家的運氣。

對於泡泡瑪特的玩家來說,泡泡瑪特盲盒的「隱藏款」機制無疑讓這個過程變得更加扣人心弦。每一個系列的盲盒裡,都有一個特別的「隱藏款」。這種人為製造稀缺的方式,讓消費者拆盒時候的驚喜感和娛樂性成倍增加,同時也使得「隱藏款」的價格在二手平臺上的售價遠高於其他款式。此次出現「二次銷售」事件,就有不少玩家質疑,店員私下拆盒正是為了尋找「隱藏款」。

在宣傳中,泡泡瑪特一直聲稱盲盒中的玩偶隨機放置,抽到哪款(隱藏款除外)的概率相同。而私拆盲盒這種做法,無疑破壞了玩家抽中心儀款的概率,影響了盲盒的供需公平。

盲盒玩法自帶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在增加了玩家的收集樂趣和復購機率的同時,也讓市場一直對其報以「賭博化」的質疑。由於每個系列的玩具設計不同,天然分成了熱門款和冷門款,在二手市場的流通價格明顯不同,而「隱藏款」的身價更是能獲得數倍溢價,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消費者低買高賣的投機心理。業內一直質疑,盲盒這種消費模式,具有一定賭博的特徵,應該像彩票一樣經過行政許可方為合法,否則就可能認定為非法經營。

12月25日,新華社發表《盒子裡的期待——透視盲盒消費》一文,指出驚喜和期待的背後,「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不少盲盒愛好者每月花費不菲。該文同時提到,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範盲盒經營模式,避免其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涉嫌賭博之外,泡泡瑪特本身產品的IP創造能力也同樣被業內質疑。今年2月,泡泡瑪特對外發售的新品——AYLA動物時裝系列就曾被質疑抄襲知名娃社「DollChatueau」2017年的產品。隨後,泡泡瑪特官方在微博發布致歉,在全渠道下架該系列產品,並稱已售出的已退款並召回。即便是的爆款Molly,也被質疑過分空洞,缺少內容填充。

對於泡泡瑪特來說,如何加強IP創作能力,加強產品銷售監管,還有很長一條路要走。

相關焦點

  • 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 曝出管理漏洞?
    原標題: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曝出管理漏洞?  近日,股價大跌  乘著「盲盒熱」的東風,赴港上市的泡泡瑪特一度風光無限。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香港掛牌上市,一開盤泡泡瑪特股價迅速拉升到每股77港元,較每股38.5港元的認購價上漲100%,公司市值破1000億港元。  然而,就在聖誕節前夕,公司被曝盲盒存在二次銷售的現象,導致泡泡馬特股價大跌。
  • 中老年人看不懂泡泡瑪特 潮流、玩具還是賭博
    年輕人看不懂白酒股,中老年人看不懂泡泡瑪特。當2020年末茅臺股價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之時,12月剛剛在港股上市的泡泡瑪特也一度創下了千億市值。儘管近期新華社發文批評其商業模式,但並沒有過久地影響泡泡瑪特的股價,泡泡瑪特的85後創始人王寧,已然身價百億。誰能想到,不過是區區數年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邊緣創業公司,已經可以和茅臺相提並論了。
  • 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是閒魚撐起的?
    文 | 深燃,作者 | 蘇琦,編輯 | 金璵璠泡泡瑪特上市了,市值過千億。很多人都說,看不明白。憑藉著一個個成本價不到10元的玩具,泡泡瑪特為什麼能在過去三年,取得毛利率均超過55%、營收增幅超過220%、市值過千億的成績?
  • 泡泡瑪特崩了:150億市值蒸發 被爆拆封二次銷售 網友狂吐槽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突發:泡泡瑪特崩了!150億市值蒸發,被爆拆封二次銷售,網友狂吐槽!新華社評盲盒:上癮和賭博心理滋生畸形消費 28日,剛剛上市不久、風光無限的千億「盲盒第一股」的股價,突然有點小崩,市值蒸發了150億港元左右。
  • 誰將泡泡瑪特推上千億市值神壇?
    泡泡瑪特的認購也十分火爆,申購總量達到58.1億股,為原計劃發行股數的356.74倍。曾在新三板上市的泡泡瑪特,退市完成前的市值為20億元人民幣。三年後的今天,轉戰港股,泡泡瑪特的市值翻上45倍。是誰在推動泡泡瑪特站上神壇?
  • 泡泡瑪特的盲盒市場,真可能撐不起千億市值
    來源:創業最前線原創出品 | 「創業最前線」旗下「探客Tanker」作者 | Rickzhang編輯 | 蛋總前幾天,泡泡瑪特再次以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火了。在距離上市不到15天時,泡泡瑪特正式承認「有二次銷售的行為」,受此影響,當天泡泡瑪特的股價下跌19%,市值蒸發近150億港幣。
  • 千億大牛股出事!泡泡瑪特驚曝二次銷售,網友炸了!85後創始人夫婦...
    來源:中國基金報中國基金報 安曼今年最受爭議的IPO,最受爭議的千億大牛股出事了……聖誕節前夕,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在泡泡瑪特濟南萬象城店買到了被拆封的盲盒,質疑店員二次銷售。該網友回到店裡,發現店裡的其他盲盒也存在這種情況。
  • 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是閒魚撐起的?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
    泡泡瑪特上市了,市值過千億。 很多人都說,看不明白。憑藉著一個個成本價不到10元的玩具,泡泡瑪特為什麼能在過去三年,取得毛利率均超過55%、營收增幅超過220%、市值過千億的成績? 年輕人群體、IP影響力、復購、盈利能力,每一個要素都能在當下的市場中找到可以對標的、比泡泡瑪特做得更好的公司,但神奇的是,泡泡瑪特站在這幾個圈的交集裡。
  • 泡泡瑪特的泡泡還能「吹」多久?
    這不,近期正式登陸港股市場的泡泡瑪特,開盤後股價分分鐘漲幅100%,一個不小心市值就實現了「1000個小目標」——1000億港元。(註:此處一個小目標=1億港元)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泡泡瑪特?啥玩意?好像沒聽過呀。
  • 泡泡瑪特(09992)股價過山車:泡泡破了麼?
    隨後,泡泡瑪特便「這一針」給戳出血了。周一開盤,泡泡瑪特股價迅速下跌,盤中一度暴跌於15%,截止收盤,其股價下跌9.92%至77.65港元,較歷史高位96.45港元跌去近20%,目前最新市值為1088.6億港元。
  • ...瑪特被曝拆封二次銷售,新華社評盲盒:上癮和賭博心理滋生畸形消費
    來源:金融街見聞來源|中國基金報(ID:chinafundnews)28日,剛剛上市不久、風光無限的千億「盲盒第一股」的股價,突然有點小崩,市值蒸發超100億港元。01泡泡瑪特一度暴跌16.42%上周末的時候,泡泡瑪特被曝二次銷售,今日開盤後低開逾10%,截至收盤,報77.65港元/股,一度暴跌16.42%,市值蒸發了超100億。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香港掛牌上市,開盤後迅速拉升到每股77港元,較每股38.5港元的認購價上漲100%,公司市值破1000億港元。
  • 二次銷售曝光後,泡泡瑪特的「泡泡」要被戳破了
    12月23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在泡泡瑪特濟南萬象城店買到了被拆封過的盲盒,並且在封盒處均有黃色膠水,裡面的標籤甚至出現彎曲摺痕,很明顯有被拆開的痕跡,因此質疑泡泡瑪特進行二次銷售。隨後泡泡瑪特方面很快承認,經過監控確認,濟南萬象城店有5名店員存在違規操作,已開除這些涉事員工,並且將永不錄用,接下來將會對門店服務流程改進。
  • 盲盒亂象叢生,上癮、棄坑一念間,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能走多遠?
    不過,可能他們也沒想到,自己的小愛好,已經造就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12月11日,泡泡瑪特港股上市,開盤一度暴漲超100%。但12月14日,即第二個交易日,其股價一度下跌超10%,之後尾盤暴力反彈,截至發稿,漲幅為7.97%,市值再度突破1000億港元。  然而,在一眾消費者的狂熱追捧下,泡泡瑪特銷售市場可謂"亂象"叢生。
  • 你開的泡泡瑪特盲盒,他們都知道裡面是什麼
    文/陳琳編輯/蕭何曾經上市即達市值千億的泡泡瑪特遭遇了第一個衝擊。聖誕節前夕,有消費者稱在泡泡瑪特濟南萬象城店買到了被拆封過的盲盒,在封盒處均有黃色膠水,裡面的標籤甚至出現彎曲摺痕等明顯被拆開的痕跡,看起來似乎不是全新未拆封包裝。
  • 泡泡瑪特市值超千億 黃牛囤貨生隱憂
    在一二線城市的商場裡,很容易看到擺在路邊的盲盒機,這些盲盒機並不喧囂惹眼,看上去和其他販賣飲料零食的自助售貨機沒太大區別,然而就在最近,在港股登陸的泡泡瑪特(09992.HK)證明了這是一門價值超過千億的生意。儘管很多人依然覺得盲盒不過是給小孩子玩的玩具,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認識到,盲盒經濟已然成為一個風口。
  • 泡泡瑪特市值暴跌120億,五名涉事員工...
    文|每日經濟新聞(ID:nbdnews)綜合自每經App、齊魯晚報、中國證券報、新華社 近期,一隻新上市不久的股票火了,上市首日市值即達到千億!這隻股票便是「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其產品被稱為「95後、00後的茅臺」。
  • 飢餓營銷滋生「灰色」利益鏈 泡泡瑪特的「泡泡」還能吹多大?
    後續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官方回復稱,經過監控確認,12月14日,泡泡瑪特濟南萬象城店有5名店員自行拆開11個盲盒,隨後買走了想要的。目前已與涉事的5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關係,涉及的商品全部收回。  此事之所以會引發泡泡瑪特股價巨震,原因在於盲盒最核心的用戶體驗本身就是拆箱,而已拆盒的產品被二次銷售意味著剝奪了用戶的購買樂趣,由此引發雙方的信任危機。
  • 記者探訪西安泡泡瑪特:盲盒經濟火熱與背後隱藏的消費陷阱
    著迷的盲盒愛好者 撐起了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盲盒的背後,其實是資本的遊戲。正是這些著迷的盲盒愛好者,撐起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撐起了一片繁榮的盲盒經濟。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近十年來,圍繞藝術家挖掘、IP孵化運營、消費者觸達以及潮玩文化推廣與培育四個領域,其相繼推出多款IP。泡泡瑪特官網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家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綜合運營平臺」。
  • 千億泡泡瑪特背後:盲盒「印鈔」,Z世代「傾家蕩產」
    文|觀潮新消費 五味子編輯|紫蘇2019年4月,泡泡瑪特從新三板退市,當時市值僅20億元。今天,泡泡瑪特成功在港股IPO,開盤價77.1港元,最高漲至81.75港元,收盤價69.00港元,市值為953億港元。33歲的王寧因此身價超500億,背後的一眾投資方華興資本、紅杉資本中國、黑蟻資本、啟賦資本等也賺得盆滿缽滿。
  • 泡泡瑪特上市首日市值逼近千億元 盲盒究竟有多大魔力?
    □本報記者 於蒙蒙  小小的盲盒成就了千億市值。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港股上市,開盤一度暴漲超100%,收盤價為69元/股,上漲79.22%,市值達953億元。泡泡瑪特被市場看好,與背後的Z世代用戶(特指出生在1995年-2010年之間的年輕一代)關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