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照片
記者 申東昕
在大山環抱的寶雞市鳳縣蔣家溝,藍色彩鋼棚蜿蜒兩公裡伸進河谷,這是鳳縣逢春濟民可信科技養殖有限公司的林麝養殖基地,有1068間圈舍和一塊塊草場。這裡,是林麝的「豪宅」。
6月8日14時20分,基地負責人蔣本模穿上工作服,準備給林麝打耳標。房門剛開了條縫兒,一隻林麝就從裡面跑出來。老蔣一把拎住它的後腿,往上一提,又用右胳膊抱住它的兩條前腿,把它抱在了懷裡。
「基地成立10年來,公司的林麝從63隻發展到目前的600隻左右。每年不到10公斤的麝香產量,依然遠遠供不應求。」蔣本模說,「麝香已經成為鳳縣的『軟黃金』,年產值超過2億元,真是大山深處的『脫貧精靈』啊。」
「靠政策,我才敢養這麼金貴的東西」
在鳳縣留鳳關鎮麻峪河村黨支部書記陳樹民的圈舍門口,一副春聯已經貼了很多年。「歲歲招財財滾財,年年養麝麝生麝 」,橫批 「膘肥體壯」。
陳樹民是鳳縣家庭馴養林麝第一人,今年60歲,從事林麝養殖已經30餘年。
鳳縣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自古就有野生林麝出沒。但幾十年來,這裡的林麝養殖都是零敲碎打。近年來,縣上把養殖林麝確定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一系列扶持政策如春風入戶,硬是把一個富民產業做到了全國第一。
鳳縣扶持林麝養殖產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貧困戶種植林麝飼草,每畝補助500元;企業、農戶新購置的飼草加工機械,按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享受國家扶持;建立林麝保險機制,林麝保險每隻600元,截至目前保險理賠320.6萬元;創新推出「林麝養殖貸」,截至目前貸款累計達1696.6萬元。
在平木鎮劉家莊村裡,隨處可見林麝養殖圈舍。村民李吉貴因病致貧,一家4口日子過得十分恓惶。2013年李吉貴從養殖3隻林麝起步,現在已經有13隻,去年收入4萬元,今年預計收入突破10萬元。李吉貴說:「靠政策,我才敢養這麼金貴的東西。」
劉家莊村村主任袁小榮說,縣上對林麝養殖產業的扶持力度太大了,現在全村261戶有一多半農戶養林麝,貧困戶全部納入,養殖規模達到2200隻。去年全村人均收入11900元,林麝產業收入佔60%以上。
如今,鳳縣林麝產業遍地開花,呈現出裂變效應。逢春、片仔癀、麝草堂等龍頭企業搶灘鳳縣,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科研」的模式,擴大林麝養殖規模。到去年底,全縣有養殖公司20家、養殖分場440戶,成立林麝養殖專業合作社2個、林麝養殖專業村3個,林麝存欄量超過1.5萬頭,佔全國2/3,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林麝養殖基地縣。
「養殖林麝讓我翻了身」
在鳳縣華源養殖有限公司林麝養殖基地裡,放養在自然環境中的林麝,有的在山間密林中奔跑,有的在山坡上悠閒散步。安裝在基地四周的紅外線視頻監控系統可實時監控林麝的日常活動、交配、產仔等過程。
董事長馮石亮說:「2002年,我從3對林麝養起,逐漸發展壯大。2009年,我成立了公司,採取『公司+農戶』模式,目前林麝存欄量1200隻,年創造效益500萬元左右。」
「目前的行情,每年國際市場麝香需求量為500公斤,國內市場需求1500公斤。由於原料緊缺,國內市場價格每公斤40萬元,國際市場價格每公斤10萬美元。而我國目前人工養殖林麝總量約為2萬隻,年產麝香80餘公斤,尚不足市場需求量的5%。」馮石亮告訴記者,「林麝養殖現在是一片藍海,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一個脫貧項目,不能僅看效益。產業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
「我養過牛和羊,賣過烤肉,但多年來生活狀況改變不大。」在河口鎮下壩林麝產業扶貧示範基地,副理事長孟小東說起自己的「發家史」感觸頗深,「近年來,我通過學習養殖林麝技術,掙了多少錢沒具體算過,但是在縣城買了房子,連裝修一共花了50多萬元,還買了汽車。養殖林麝讓我翻了身。」
河口鎮副鎮長丁華接上話茬:「老孟太低調了,他可是寶雞市的『創業之星』哩!」在鳳縣,像孟小東這樣從養麝「門外漢」到「土專家」的能人太多了。他們都認為,林麝產業是群眾致富的「黃金產業」。
「脫貧生態兩不誤」
「養一隻雄麝相當於每年保護3隻到4隻野生麝,每隻雄麝每年可取麝香15克,養10萬隻雄麝每年可取麝香1500公斤左右。」鳳縣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周建文告訴記者。
周建文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20多年,對林麝產業研究頗深。由於巨大的市場需求和高昂的價格,讓非法盜獵林麝行為時有發生,導致國內林麝資源狀況惡化,許多地方林麝已瀕臨滅絕。陝西目前野生林麝種群數量僅4000餘只。
鳳縣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陝西重要的林麝棲息地,已有30多年的林麝養殖歷史,當地麝香產量高、品質好,也是中藥麝香的主產區。從2009年開始,鳳縣大力發展林麝人工養殖業,先後引進北京同仁堂、福建漳州片仔癀、四川逢春等國內知名醫藥企業投資建設林麝繁育基地,林麝產業步入科學化、規模化快速發展軌道。這些基地,推動了林麝人工飼養業的快速發展,林麝棲息地正在逐步恢復和擴大,為林麝的再引入創造了條件,也為野化放歸林麝提供了充足的種源保證。
鳳縣副縣長齊曉輝說:「脫貧生態兩不誤,未來10年,鳳縣林麝養殖規模將達5萬隻以上,養殖實現良種化、科學化、規範化,麝香生產工廠化、標準化,服務體系全覆蓋,交易平臺現代化,終端產品多樣化,養殖廢棄物無害化,林麝養殖發展全產業化,實現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