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嶺深處的太白縣太白河鎮東青村,有一座佔地25畝的秦西南林麝特種養殖產業園區,170間圈舍在綠樹的掩映中格外幽靜,這裡就是160餘只林麝的「新居」。7月16日,跟隨工作人員,寶雞新聞網記者見到了這些山中的「精靈」。
據了解,太白縣太白河鎮秦西南林麝特種養殖產業園區是集林麝養殖、農旅融合、藥研基地為一體的現代特種養殖農業園區。2017年12月,園區與陝西片仔癀麝業有限責任公司成功籤約,成為該公司扶貧產業基地和藥源研究基地。從2018年至2020年分三期實施,總投資1.78億元,流轉土地200畝,對270間圈舍進行提升改造,新增分散養殖圈舍3000間,栽種桑葉、紅蘿蔔等作物50畝,帶動農戶發展白芨、豬苓、天麻等中藥材種植400畝,建成集養殖、科研、觀光、休閒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示範園區。工作人員介紹,一隻成年公麝一年可產麝香15克至20克,按照目前市場價格每克500元左右計算,一年產的麝香收入就可達萬餘元,收益十分可觀。「麝香已經成為我們鎮的『軟黃金』,可以說是大山深處的『脫貧精靈』。」太白河鎮鎮長王亞斌笑呵呵地說。
近年來,太白河鎮充分發揮鎮、村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核心引領作用,緊盯產業不放鬆,緊抓園區上規模,緊扣經營管理科學化,由東青村黨支部牽頭,採取「黨支部+合作社+龍頭企業+能人大戶+貧困戶」的模式,以土地、產業扶持資金、個人注資入股,開展「三變」改革。
據了解,該合作社共有127名群眾入股,其中貧困戶88戶258人。2018年9月成功實現首次分紅,分紅金額達217190元,貧困戶最高分紅5770元,戶均達到1710元;2019年9月25日,實現了二次分紅,分紅金額高達243506元,貧困戶最高分紅6610元,戶均1884元,累計實現分紅460696元,實現了將貧困群眾牢牢鑲嵌在黨組織產業鏈上的目標。
「林麝養殖確實是脫貧致富的好門路,我身體患病,重體力活幹不了,目前在園區做飯、採乾草,一年收入近4000元。」今年67歲的村民劉顯清告訴記者。
如今,東青村黨支部進一步健全合作社與農戶的利益聯接機制,將村規民約納入合作社分紅獎懲制度中,要求所有的貧困戶、入股戶每年向合作社提供林麝飼料乾草50斤;家庭衛生達到「五淨一規範、美麗庭院」 ,對積極參加村上組織的集體活動且勤勞肯幹、孝老愛親、遵紀守法的股民進行獎勵,對破壞村規民約造成不良影響的,經理事會研究,分紅時進行一定的經濟處罰。此舉讓村民在實現增收的同時,也讓文明鄉風在東青村逐步樹立,真正達到扶貧又扶志的雙重目的。
據太白縣太白河鎮鎮長王亞斌介紹,該鎮鼓勵每戶貧困戶家庭入股一個長效產業(冷水魚、林麝養殖),每戶再發展多個短線產業(土雞養殖、養蜂、木耳、板慄、核桃等特色產業),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帶動群眾增收。截至目前,太白縣太白河鎮已經脫貧135戶393人,貧困戶年均家庭純收入達到了15000元以上。(寶雞新聞網記者 張超)
【來源:寶雞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