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河鎮東青村林麝養殖產業帶領群眾走上脫貧路

2021-01-18 騰訊網

「錢放在銀行,幾年也沒有這麼多利息,入股合作社後,我不僅脫了貧,還成了股東,真是做夢也想不到啊!」手裡拿著產業分紅的4350元錢,太白河鎮東青村貧困戶鄒玉波的臉上樂開了花。

地處太白縣太白河鎮的東青村,距縣城110公裡,全村281戶873人,其中貧困戶就有92戶268人,村民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於在太金公司務工及種植玉米、大豆、土豆等傳統農作物,收入非常有限。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讓群眾有穩定的經濟來源,早日擺脫貧困面貌,2016年太白河鎮提出了「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引導貧困群眾抱團發展的理念」。經過召開村民小組會議、廣泛宣傳動員,並多次赴鳳縣、留壩等地考察學習,最終形成了以村黨支部牽頭,能人大戶帶動,吸納貧困戶自願入股,成立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模式,於2017年3月成立秦西南林麝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了防範市場風險,共享技術資源,增加養殖利潤, 2017年12月份,秦西南林麝養殖專業合作社與片仔癀藥業籤訂了合作協議,建立了「黨支部+能人大戶+專業合作社+貧困戶+龍頭企業」的新型發展模式。

經過兩年多的艱辛努力,東青村已建成佔地25畝,投資317萬餘元,養殖規模達170頭的集林麝養殖、旅遊觀光、藥用科研、生態農業於一體的現代化特種養殖產業園區,吸納91戶貧困戶和21戶非貧困戶入股。為了將合作社規範管理,發展壯大,走產業化、專業化養殖之路,合作社設置了理事會、監事會,設立章程、建立管理制度,廣泛動員村民參與集體經濟發展,同時,將村規民約納入合作社獎懲制度中,採取積分制,對勤勞肯幹,孝老愛親的給予獎勵,對破壞村規民約造成不良影響的,視情節輕重,扣除當年紅利的10%—30%,對存在等靠要思想、阻礙村上公益事業發展,參加賭博、吸毒等違法活動的,實行一票否決,予以退股。

截至目前,秦西南林麝養殖專業合作社已初具規模,現存欄100頭,實現利潤217190元。2018年9月,按照一般貧困戶2000元一股、一般農戶3000元一股、未入股貧困戶保底配股500 元的分紅方式,對91戶貧困戶及21戶非貧困戶進行了分紅,其中最高分紅 5770 元,最低分紅1510元,貧困戶戶均分紅2057元。一年前還是貧困戶的唐啟宏,分紅5770元,真正實現了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東青村黨支部書記、秦西南林麝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薛小琴激動地說:「林麝養殖產業是東青村的集體產業,也是脫貧攻堅的長線產業,凝聚了集體的智慧和汗水。有黨和政府的支持,合作社有信心、有決心再接再厲,加強管理,把林麝養殖事業做大做強,為廣大群眾謀取更多的紅利。」(通訊員 王振華 郭超)

相關焦點

  • 林麝養殖助脫貧 寶雞太白群眾走上致富路
    在秦嶺深處的太白縣太白河鎮東青村,有一座佔地25畝的秦西南林麝特種養殖產業園區,170間圈舍在綠樹的掩映中格外幽靜,這裡就是160餘只林麝的「新居」。7月16日,跟隨工作人員,寶雞新聞網記者見到了這些山中的「精靈」。
  • 山西最大林麝養殖基地落戶交城 特色養殖助力脫貧
    王瑞軍 攝中新網太原9月13日電(劉靜 路小飛 王瑞軍)「一隻公麝平均一年可以產麝香二十克左右,每克市場價在1000元左右,市場需求量大,供不應求,一年一頭公麝可以增收近兩萬元。」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龐泉溝林麝養殖基地的負責人郭鳳鵬向記者講述著自己養殖林麝的脫貧之路。目前,依託山西農業大學的林麝養殖技術,郭鳳鵬的養殖場已打造成山西最大的林麝飼養基地。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布爾津縣:養殖合作社帶領村民搭上致富...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布爾津縣積極推進畜牧業產業結構調整,通過政策扶持,加大養殖合作社建設力度,帶動農牧民走上致富之路。
  • 從蠻幹到巧幹——毛相林帶領下莊人走上脫貧致富路
    因為不信邪,他才敢「不聽招呼」,帶領村民叫板絕壁;因為堅韌,他才能頂著6條生命逝去的巨大壓力,用7年時間完成了這項「異想天開」的壯舉;因為肯學,他面對挫折才能不斷總結經驗教訓,轉換思路,帶領下莊人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路修好後,毛相林將工作重心放在了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產業上。在這個過程中,這個沒多少文化的小個子男人,走過不少彎路,甚至在村民大會上作過檢討。
  • 助力曲龍村走上脫貧奔康之路
    推進農房改造,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幫助困難群眾圓了「住有所居」的夢……   2016年以來,市檢察院堅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要民生工程,聚焦重點,精準施策,用心用情用力幫扶,全力幫扶面上村曲龍村走上脫貧奔康之路,如期完成全面脫貧的目標任務。
  • 四川瀘州市納溪區:高山冷水魚帶村民走上致富路
    四川瀘州市納溪區:高山冷水魚帶村民走上致富路2018-10-25 09:1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走進村裡,潺潺流水聲由遠及近,一條條溪水穿村而過,一方方魚塘內魚兒正遊得歡快……近幾年,普照村黨支部帶領村民靠著養殖高山冷水魚,硬是讓全村的58個貧困戶走上了脫貧增收的致富路。
  • 方世青:小試牛刀初見效 林麝養殖「錢」景廣
    我市賀家川鎮張興莊村村民方世青就抓住這一機遇,返鄉創業,引進林麝特色養殖產業,經過三年嘗試,最終在林麝身上見到經濟效益,為全村村民闢出新的致富路徑。在賀家川鎮張興莊村的紫珠麝業合作社裡,15隻長得像小鹿一樣的動物在這裡安靜地生活,它們是由人工馴養繁育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林麝。
  • 敖學安:帶領群眾種白芨 產業興農共致富
    家住羅平縣馬街鎮歹墨村的敖學安,他並非貧困戶,卻心繫貧困戶,助力脫貧事,一門心思探索產業脫貧路。敖學安是當地有名的白芨種植大戶,2017年在多方支持下,他在歹墨村主導成立了羅平縣馬街鎮興盛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這裡位於縣城的北面,距離縣城60餘公裡,氣候特別適宜白芨生長。他因地制宜,積極發揮羅平縣「雲藥之鄉」的氣候、環境等優勢,建立白芨規模化種植示範基地,帶領貧困戶搞起中藥種植產業。
  • 林麝養殖實現綠富共贏
    從最初農戶零星養殖,到如今政府主導下的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從最初只是「有條件的人才養得起」,到如今林麝養殖走進貧困群眾家中……張帆認為,林麝產業既是全縣最具發展潛力的綠色產業,也是脫貧攻堅最有力的抓手。鳳縣的林麝養殖,讓眾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夢想成真,也加速了產業轉型,實現了綠色富裕共贏。養好林麝就能保脫貧平木鎮劉家莊村貧困戶何紅衛從沒想過自己這輩子還能養林麝。
  • 馬泗鄉果達屯:養牛「肥」日子 產業促脫貧
    >育肥牛產業是我縣重點扶持的脫貧產業之一。在馬泗鄉馬泗村果達屯,育肥牛產業規模初顯,成效不斷提升,村民們通過養牛過上了「肥」日子。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後,他在當地黨委政府支持下返鄉創業。2019年,唐成通過土地流轉建起一間100平方米的牛舍,計劃發展育肥牛產業實現家庭經濟收入穩固增加。牛舍建好後,在駐村工作隊引導下,唐成購回本地品種的基礎母牛進行繁育,還從外省購回西門塔爾牛嘗試養殖。經過一年踏實努力,育肥牛產業走上正軌,扣除草料等成本,收入頗為可觀。
  • 臨渭區豐原鎮:集體產業發展快 貧困群眾全脫貧
    (記者:盛戈)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豐原鎮聚焦重難點領域精準施策,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長短相宜」的原則,打造了集現代養殖、優質果蔬、健康茶飲、有機農肥等四大特色類別為一體的產業格局,全鎮走出了一條「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的脫貧致富新路。
  • 新疆哈巴河縣:「頭雁工程」鞏固脫貧成效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申請扶貧小額貸款、幫助修建牛圈、聯繫技術人員開展指導……在李國棟的幫助下,新疆哈巴河縣薩爾塔木鄉喀拉奧依村農民塔斯肯通過發展養殖走上了增收致富路,年收入超過5萬元。「地裡鹽鹼大,長不出多少莊稼,多虧了李國棟幫我發展養殖,現在的日子是越過越好。」李國棟是哈巴河縣住建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副大隊長,該縣實施「頭雁工程」後,到喀拉奧依村任黨支部第一書記,至今已5年多。「只有沉到田間地頭,掌握第一手資料,才能制定有針對性的脫貧措施。」李國棟說。
  • 思南縣鸚鵡溪鎮:脫貧致富產業興 群眾戰貧有決心
    眼下,鸚鵡溪鎮脫貧攻堅進入最後的「衝刺期」,剩下的400餘名貧困人口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  為了全面小康的偉大勝利,鸚鵡溪鎮聚焦「關鍵對象」,推動產業布局更加優化、資金籌措快速便捷、利益聯結落地落實、就近就業增加收入,以衝鋒的姿態啃下脫貧攻堅最後的「硬骨頭」。  產業布局 解決「種」的問題  產業選擇,直接決定著產業發展的成敗與否。
  • 我的脫貧故事丨肉兔養殖「蹦」出脫貧致富路
    提起匯川區芝麻鎮大坪村村民黃明遠,同村群眾如此評價。近日,根據村民的介紹,筆者來到黃明遠家的養殖大棚,老遠便看到大棚門前停著一輛三輪車,車廂內「白茫茫」一片,走近一看,一整車的白色肉兔蜷縮在車內,兩個工人手提兩隻大水桶,不斷將兔子從大棚移到車上,黃明遠則站在車旁看守,不讓兔子蹦出來。
  • 自治區工信廳:幫扶黑窯洞村走上致富振興路
    駐村第一書記杜海軍介紹,2021年的工作重點,是按照產業興旺的要求,進一步發展肉牛產業的養殖,在養殖方面逐漸向規模化、技術型養牛方向過渡,教會老百姓科技養殖,加大牛羊的存欄量。  牛羊存欄量,是黑窯洞村村民是否脫貧的一個重要「風向標」,是檢驗產業扶貧成果的重要依據。  「以前我們家非常貧困,七口人擠在一個小房子裡,一窮二白。」
  • 「脫貧攻堅·村村道」黎平岑躉村:思想觀念在轉變 脫貧致富在眼前
    近年來,在黨委政府及村支兩委的帶領下,群眾思想在不斷轉變,產業發展如火如荼,岑躉村多年來的貧困得到了實質性地解決,脫貧致富的夢想未來可期。 「過去,村民戶自為戰,對外交流少,思想比較落後。」岑躉村黨支部書記潘貴隆說。「之前我們村組織群眾發展種養殖產業,村民一度在觀望,質疑,不願參與進來。
  • 鳳縣縣長張揚調研林麝 天麻種養殖產業發展
    5月19日,鳳縣縣長張揚前往黃牛鋪鎮調研天麻種植示範基地暨林麝專用顆粒飼料生產加工項目及林麝養殖產業發展情況。  在寶雞麝草堂麝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張揚對林麝專用顆粒飼料生產研發、加工及天麻育苗、種植、銷售渠道等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要求企業勇於創新,大膽探索,不斷開發特色產品,優化延長產業鏈條,樹立鳳縣名、特、優農林產品品牌,推動產業提質增效,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 平涼市崆峒區:林麝養殖基地促脫貧
    崆峒區:林麝養殖基地促脫貧每日甘肅網6月5日訊據平涼日報崆峒報導(記者朱婷婷)6月3日,崆峒區白水鎮馬蓮村平涼源鑫林麝養殖有限公司裡,林麝養殖場圈舍單格間排列,室內林麝身輕如燕,如閃電般跳躍、奔跑。現已修建林麝養殖棚4棟。該公司於2019年10月引進麝苗20隻,採用「農戶+合作社+村委會黨支部」的投資聯結機制,吸納周邊村子7名貧困戶在養殖場從事採摘桑葉、構樹葉、杏樹葉等林麝食用樹葉的工作,工期可從4月至10月,貧困戶以幹樹葉每公斤2.4元,溼樹葉每公斤1.2元的價格售給林麝養殖場,多勞者多得。
  • 傳遞黨的恩情 鼓舞群眾脫貧 昭覺宣講報告隊在行動
    (吳啟昌 攝)  「習總書記鼓舞我們貧困戶積極發展產業,早日實現脫貧。他的話深深地鼓舞了我,讓我知道,作為一名貧困戶,要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7月3日至4日,「習總書記來到我們村」主題系列宣講活動分別在涼山州雷波縣汶水鎮馬道子村和八寨鄉甲谷村開展,昭覺縣解放鄉火普村村民吉地爾子圍繞自力更生、脫貧致富展開宣講,引起現場群眾強烈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