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牛助力脫貧夢
固原市原州區頭營鎮石羊村,是我區中南部山區搞產業脫貧的發展過程中頗有名氣的村子,依靠勤勞的雙手鄉親們摘掉貧困的帽子,乘著政策的東風逐漸發家致富。 建檔立卡戶馬國花是村裡有名的「巾幗養牛能手」。
-
變廢為寶穩脫貧 特色產業促發展
變廢為寶穩脫貧 特色產業促發展 2019-12-18 10:59:33 來源:蕪湖新聞網
-
【脫貧攻堅】產業騎在「牛背上」農民過上「牛日子」
【脫貧攻堅】產業騎在「牛背上」農民過上「牛日子」 2020-12-14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養牛新模式 脫貧新途徑——威寧採取「分戶飼養、集中育肥」養殖...
養牛一年收入有五六萬塊錢,和出去打工差不多。」雪山鎮雪山社區居民聶平英笑著告訴記者。 聶平英夫婦以前外出務工,自2016年開始養牛,家裡的幾十畝土地都種上青貯玉米和馬鈴薯,每天要割滿一拖拉機近2噸牧草,牛的數量增加到了13頭,此外還有30餘只羊,雖然辛苦,但日子紅紅火火。 聶平英說:「在家養牛一來收入不錯,二來可以照顧娃娃讀書。」 養牛大有「錢途」?
-
陝西乾縣:養牛產業讓貧困群眾牽住增收致富的「牛鼻子」
近年來,乾縣養牛產業發展「牛勁十足」。全縣現有奶牛4.1萬頭,品種主要以荷斯坦奶牛為主,年產奶10.5萬噸,預計年收入4.2億元。現有肉牛1.9萬頭,品種主要以秦川牛、西門塔爾牛、夏洛來肉牛為主,預計年收入3.9億元。目前貧困戶發展養牛產業共785戶,養牛2370頭,預計年收入3500多萬元。
-
「脫貧攻堅·村村道」威寧坪子村:產業發展助農增收
山高坡陡、土地貧瘠、水源缺乏,傳統產業發展投入高、效益低,以種植玉米、土豆為主的農戶只能守著土地過著艱苦的生活。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坪子村立足補齊產業發展短板,注入產業發展活力,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在支部的引領下,坪子村以黨支部牽頭,成立「村社一體」合作社,吸納貧困戶加入合作社,抱團發展。
-
那坡縣脫貧奔康產業建設項目施工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那坡縣脫貧奔康產業建設項目 品目.docx 1.招標條件本招標項目那坡縣脫貧奔康產業建設項目已由百色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百發改農經〔2020〕25號批准建設,招標人為那坡縣農業農村局,建設資金來自財政資金,項目出資比例為100%。
-
以產銷對接促消費扶貧,品諾福利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品諾福利積極響應扶貧號召,切實踐行企業擔當,深入開展 「產業對接+消費扶貧」專項工作。集團總裁丁海玉組織公司骨幹成員成立了扶貧助農工作組,積極參與北京市朝陽區對口扶貧縣的幫扶工作。
-
臨渭區豐原鎮:集體產業發展快 貧困群眾全脫貧
(記者:盛戈)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豐原鎮聚焦重難點領域精準施策,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長短相宜」的原則,打造了集現代養殖、優質果蔬、健康茶飲、有機農肥等四大特色類別為一體的產業格局,全鎮走出了一條「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的脫貧致富新路。
-
「我的扶貧故事」發展產業促脫貧丨黃平縣重安鎮天堂村黨總支書記...
自脫貧攻堅以來,我與村「兩委」班子經常「五加二」「白加黑」,夙夜不懈、加班加點地入戶走訪,完善檔卡,並嚴格按照程序,組織召開黨員大會,推薦、提名、討論、審議、通過、公示公告,精準識別了全村228戶843人的貧困人口。
-
清華博士攜93項專利養牛 立志打造自己的牛肉品牌-水牛,養牛,楊遠...
楊遠澄到上林縣養牛帶領村民脫貧 遠遠望去,山腳下有多座花園式的夢幻城堡,走近一看,城堡裡住的竟然是山水牛,它們吃完中草藥、酒糟、玉米稈等食物,就一邊聽著特定的音樂一邊在益生菌的作用下反芻,運動、洗澡、按摩
-
新蒲新區喇叭鎮:調整產業結構鞏固脫貧成效
位於喇叭鎮的合力村地理位置偏遠,自然條件惡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合力村抓產業、促發展。2019年,該村187戶、597人全部脫貧,成功實現了整村脫貧出列。合力村第一書記任秀均說:「目前,合力村大力發展養殖、經果林等產業,管護好現有的183畝高山葡萄的同時,今年將擴大養殖規模,在今年還將完成新增項目蝦蟹養殖55畝,帶動周邊村民一起參與到其中,來促進群眾脫貧增收。」 筆者來到喇叭鎮龍堰村八月瓜基地看到,20餘名村民正忙著除草、翻土,現場一片繁忙。
-
【我的脫貧故事】將牛棚「裝滿」牛
2014年,家裡兩個孩子先後考上高中,吃穿用度花銷變大,家裡經濟壓力隨之增加,加上四個老人年紀越來越大,需要悉心贍養,本就艱難的日子變得「難上加難」。難的日子沒過多久,就在這一年,我家的生活隨著國家全面實施精準扶貧政策出現轉機。
-
水車壩裡豬牛歡 ——酉陽板橋鄉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剪影
退伍小夥,不愛清閒愛養牛餵料、加水、清掃牛圈、整理草料,段超精心地照料著這些黃牛,每天3次,次次不落,已經成了他幾年如一日的習慣。然而,已經習慣了部隊各種訓練任務的他卻閒不下來,隨後不久,就辭去工作,回到了老家水車壩村,與父親謀划起發展產業。依託父親原本放養的幾頭本地黃牛,段超決定,在這個基礎上,逐步擴大黃牛養殖規模。說幹就幹,段超叫上父親,請來村民,就在水車壩村搭建起了肉牛標準養殖場,養起了黃牛。開始養牛後,段超的生活變得忙碌而充實,日子也充滿了陽光與希望。
-
濟寧市魯西黃牛產業發展現場會暨全市養牛實用技術培訓班在梁山舉辦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濟寧報導 通訊員 姚武警 劉志成 張圓為進一步提升肉牛養殖的生產管理水平,促進濟寧市養牛業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形成以魯西黃牛品牌引領的優質、生態、高產、高效的肉牛產業化發展格局,8月12日至13日,濟寧市畜牧業發展中心在梁山縣舉辦「全市魯西黃牛產業發展現場會暨全市養牛實用技術培訓班
-
名校海歸高科技養牛有新招
王子豪是湖南省衡陽市浩德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擁有美國名牌大學雙學士學位及美國註冊會計師證,原本可在國外或一線城市找一份高薪工作,他卻毅然回到衡陽,成為「牛仔」,實踐著科技養牛和生態養牛的夢想。王子豪的養牛場「中西結合」,飼養了進口的西門塔爾牛、夏洛萊牛、安格斯牛及湖南名牛「湘中黑牛」,一共300多頭。
-
「種植錐慄,我們更有信心了」 天心區以技術培訓促洛塔鄉產業發展
「種植錐慄,我們更有信心了」 天心區以技術培訓促洛塔鄉產業發展 2020-09-18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豐都虎威村民:現在的日子越過越好了!
豐都肉牛 陳勇 攝10月27日,虎威鎮鸚鵡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付吉來到了鸚鵡村六組村民秦光海的養牛場。虎威鎮肉牛養殖大戶 熊波 攝2014年以前,秦光海還在外地建築工地上務工,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後,他返鄉創業,在扶貧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了解了扶貧相關政策,因地制宜規劃發展脫貧產業
-
「我的脫貧故事」古稀老人陸景文:讓團結村更有團結的味道
我叫陸景文,是甲茶鎮團結村內繞組的村民,今年已經75歲了,在脫貧路上始終堅持主動脫貧、不等不靠的思想,我們村叫團結村,我覺得就應該更要有團結的味道,雖然我已脫貧,但也不忘帶領鄉親一起奔向小康。10多米外是我家的老房子,殘留的半堵石牆、堆疊起的房梁支柱和角落裡的水缸保存了以前艱苦日子的模樣,如今脫貧攻堅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令我興奮不已。陸景文在餵牛過去我們村,文化、衛生各方面都很差,很落後,從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面貌好得多了。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我們甲茶鎮團結村以產業發展為引領,不斷幫助像我這樣的貧困戶就業增收。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做貧困戶脫貧路上的「小太陽」|六盤水...
如今,郭太良通過在村周邊打零工,由於能吃苦、平時勤儉節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過,2019年實現脫貧。 2018年9月27日,我被選派到玉蘭村任支部書記,通過走訪了解,玉蘭村共有12個村民組,總人口888戶41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