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海歸高科技養牛有新招

2020-12-05 中國青年報

每天上午9點,王子豪都會探訪養牛場,手持平板電腦,認真地記錄信息,「我在記每頭牛每餐的食量。」他指著一頭牛耳朵上的「耳標」對記者說,「這裡面的信息量很豐富。」

王子豪是湖南省衡陽市浩德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擁有美國名牌大學雙學士學位及美國註冊會計師證,原本可在國外或一線城市找一份高薪工作,他卻毅然回到衡陽,成為「牛仔」,實踐著科技養牛和生態養牛的夢想。

王子豪的養牛場「中西結合」,飼養了進口的西門塔爾牛、夏洛萊牛、安格斯牛及湖南名牛「湘中黑牛」,一共300多頭。他指的牛「耳標」,在每頭牛耳朵上都有,「這相當於牛的『身份證』,記錄了每頭牛的性別、年齡、屬於哪一代、食量等數據。」王子豪說。

在他的計劃裡,這些數據將為後一階段的自動化飼養打下堅實基礎。下一步,他將在每頭牛的「耳標」上生成專屬二維碼,當養牛場內的機械投料器掃描二維碼後,將按食量為每頭牛精準投料,從而實現精細化飼養。更重要的是,牛出欄進入市場後,即使變成肉塊,只要掃描二維碼,就能查詢到原牛信息,為牛肉的質量安全提供可追溯的保障。

王子豪的人生原本跟養殖業沒有任何聯繫。

與很多人一樣,他最初的人生軌跡也是「讀書——考大學——找工作」。不同的是,他的學歷和經歷更為「耀眼」。

他回國與父親王浩宇的經歷有關。2014年,原本從事服裝和貿易生意的王浩宇轉型創辦了衡陽市浩德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生態特色養殖為主業。奮鬥5年,公司遇到了發展瓶頸。

彼時,王子豪在美國順風順水,美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都向他伸出了「橄欖枝」。但父親公司遇到的困境讓他頗為擔憂,「畢竟父母年紀大了,養殖業投入大見效慢,又很辛苦,我在美國不放心。」他說。

王子豪糾結不已,思慮再三,選擇了回國重振家業,發揮自己會計及營運管理的專業特長,努力把粗放的「家庭作坊式」養殖場變成精細管理的現代化養殖場。

父母沒有想到的是,王子豪動靜很大,玩的都是硬科技。

在「浩德盛」飼養幼牛的牛棚裡,有一層黑黑的、厚厚的「土」。這不是一般的「土」,而是生物墊「床」,是王子豪科技養牛、生態養牛的另一個嘗試。

眾所周知,牛的大小便都直接拉在牛棚裡。如果人工鏟運牛糞,再到發酵池中發酵處理,人力成本較高;如果不處理,容易產生病菌危害牛的健康,還會汙染周邊環境。怎樣既節省人力,又變牛糞為有機肥料呢?生物墊「床」能解決這個難題。

生物墊「床」底層由蘑菇渣和一種特殊的發酵菌種構成。牛大便後,牛糞落在墊「床」上,牛不斷走動踩踏,無需人力就把牛糞與蘑菇渣及發酵菌均勻混合。在發酵菌的作用下,牛糞分解成高養分的有機肥,再送到地裡成為「桂牧1號」牧草的肥料。用有機肥種出來的牧草,又成為牛的主草料。這樣,就形成了低汙染甚至是零排放的「綠色循環」。

王子豪稱,生物墊「床」技術是他在美國考察大型養殖場學到的一項新技術,目前在幼牛棚中試驗,一旦技術成熟,將在養牛場全面鋪開。

企業是帶動鄉村脫貧的有力載體,「浩德盛」也不例外。

東陽渡鎮光輝村小嶺組64歲的村民朱啟輝是「浩德盛」的員工。多年前,一場車禍導致他右腳殘疾,喪失了外出打工能力,家裡也陷入貧困。「浩德盛」開辦後,他成了養牛場的飼養員之一,在家門口實現再就業。「每天給牛餵草料,活兒不重,每月能賺2400元。」朱啟輝笑著告訴記者。

與朱啟輝一樣是「浩德盛」資深員工的還有另外4位貧困村民,他們或種植收割牧草,或打掃衛生,每月工資也是2400元。此外,還有52位貧困村民屬臨時用工,按工時計算工資。

現在,王子豪每天與牛相伴,用專業知識降低養牛成本,提升養牛效益,實踐著科技養牛和生態養牛的夢想。他深信,隨著公司進一步轉型升級,將帶動周邊更多貧困戶實現脫貧。

相關焦點

  • 你不知道的海歸鄙視鏈!
    留學生回國最主要的還是從事工商管理和金融行業,排名第一,有14.8%的海歸期待回國後進入這個行業;排名第二的是網際網路行業,佔比11.2%;其次是文化教育行業,佔比7.7%,這是因為海歸的第二語言在留學的時候得到了提高。
  • 當海歸「卷」進158萬人報名的國考,「洋學歷」真成雞肋?
    根據在線職業教育網站UniCareer發布的《2020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回國求職海歸數量今年將增長七成,達80萬人。在疫情影響下,海歸求職難上加難,他們要與近900萬名國內應屆畢業生一起,衝擊有限的崗位。在傳統認知中,留學生是外企、私企的「寵兒」。但近年來,想進入體制內工作的海歸越來越多,包括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等,甚至不乏常春藤等名校畢業的學生。
  • 聚焦丨黃埔「海歸」有了「家」
    我區海外歸國人員有了一個新「家」——黃埔區海外歸國人員協會5月7日在香雪國際公寓正式成立
  • 重磅| 2020國泰君安/中信/安信等券商校招:國內外Target School...
    *圖片來源:新財富  除了國內名校,金融圈也「吸收」了許多海外名校精英。他們有的是學成歸國求職,有的是取得一定成績後出國進修深造。對比發現,即使小有出入,但整體差異不大。下表中綠色部分為海外院校,僅從這張表來看,中金某些部門的海歸比例達到50%。
  • 這年頭,咱農場是怎麼養牛的?
    01我們是如何養牛的?高科技時代養牛,整天與牧草、牛糞打交道的情形是不存在的。鴻安牛業代養牛,即通過網際網路讓線下的養牛場和線上的客戶合作養牛,線上客戶出資,在協議約定的時間內,由線下牧場幫助客戶養殖管理其所認購的牛隻,待協議期限屆滿或所養殖的牛隻提前達到出欄重量後,牧場將牛隻賣出,並按照協議約定向客戶支付養殖收益。
  • 救災新進展!臨沂沂南養牛場有了救急飼料,還要搬新址
    在沂南縣張莊鎮張莊村,劉連軍的養牛場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這位不速之客叫賀可斌,是沂南縣禽業健康發展商會的會長,他還給劉連軍帶來了20噸牛飼料,這些飼料可以保證劉連軍的養牛場正常運轉20多天。這裡地勢低洼。強降雨導致養牛場積水嚴重,部分肉牛被淹死,被衝走的牛這幾天也陸陸續續找回了幾頭。劉連軍想著儘快打掃修繕養牛棚,但當地政府部門想的更多。
  • 名校畢業薪資大曝光!到底工作幾年,才能賺回學費?
    據統計,在參與調研的數千名畢業生中,目前已成功籤約的佔25.09%,未籤約的有74.91%(數據來源於獵聘網調研報告)。而今年網上春招,崗位比去年同期減少70%~80%。 更關鍵的是,今年國內應屆畢業生比去年猛增40萬達到了874萬,歸國求職的海外留學生比去年激增73%,如此魔幻的2020招聘季,我們留學生真的一點辦法沒有了?
  • 海歸創業新特點:"海鷗"人數激增 引才文理不均
    嘉賓:楊廣云: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邱 宇:中國山西留學人員創業園主任  王德祿: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所長  7月23日,《中國海歸創業發展報告(2012)》在京舉行發布會。這是一本全新的研究海歸群體回國創業及在相關領域發展的藍皮書。書中就海歸創業和就業問題做了一系列調查分析。
  • 「瓷娃娃」海歸女碩士求職,英語口語太「牽強」,拔苗助長為哪般
    這樣的結局讓人唏噓,他或許達到了父母的高度,進入名校,可他又是否清楚他的高度在哪裡。如果時間可以重來,他的父母會不會松鬆手,讓他找到自己的定位,即使不出自名校,也能在自己的高度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抑鬱退學,人生備受打擊,對於他,對於他的父母來說,心中肯定都會有太多的後悔。
  • 剛入行的新手養牛人要懂得一些養牛常識,牛的品種和健康要有把握
    養牛人實在是太不容易了,不管晴天陰天炎熱或者寒冷,都必須每天早起餵牛清理牛圈打掃衛生。最讓養牛人煩惱的是牛生病,很多剛入門的養牛人面對牛病都很迷糊,心理一點譜都沒有。那新手養牛人該儲備哪些養牛常識呢?首先養牛之前要了解的就是各地牛品種的基本知識。我國牛的品種有很多,但是普遍認為全國各地都可以養的只有西門塔爾改良牛。剩下的那些品種都帶有很濃的地方特色,如果一旦換地方養殖,很容易造成水土不服導致死亡。這點新入行的養牛人一定要了解,不然會給養牛造成很大的苦惱。
  • 馬蓉遭反噬,被冒牌海歸騙財騙色?
    近日,馬蓉在某社交平臺曬出自己外出遊玩的視頻,在評論中有網友評論說她是一個人在光棍節出遊,也有網友評論稱馬蓉被冒牌海歸騙錢騙色。 隨後,馬蓉在評論區對此進行了否認並寫道:「又來了…這一天天的,一會富商,一會懷孕,一會又被海歸騙,好無聊哦
  • 養牛分享:談談自己的養牛經驗,希望能幫助養牛新手
    看到博客裡面很多養牛經驗分享的文章都很不錯。我想對新手買牛養牛做些補充,益速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們春節前就做前期工作了,牛場向陽坡,附近家裡幾畝旱地種皇竹草,幾畝水田和村裡幾十畝水田丟荒,四面四張大池塘,自己又在牛場前新挖了一張幾分旱地的池塘。
  • 這屆中介有多猛:英國名校海歸,公務員轉崗,一年賣房1個億
    其實,我在我們家算是個「學渣」——我爸是復旦MBA,堂哥是博士,我外公外婆都是名校畢業,小姨在高校當教授,姨夫是湖北名醫。我本科學歷一般,之前在湖北老家當公務員,覺得一眼望到頭,實在沒意思,也一直有個名校情節,就去讀了商科碩士。
  • 從國內學歷鄙視鏈談談留學生從海歸變成「海叄」的三個真正原因
    對於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但對於成了「海參」的海歸來說時間成了廉價品。(「海參」文中指的是在國內企業求職被拒絕的海歸人群,也被稱為海剩)每年的春招和秋招,HR都能收到成千上萬封簡歷,其中有不少來自海歸。 多數HR沒有時間一封一封仔細地評估,更別提一個個去面試了。
  • 中國農村養牛想得美不如養得好,養牛不是你想怎麼養牛就怎麼養的
    想得美不如做得好,尤其是養牛行業,不是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市場也不會按照你的想法去走,只有實踐才能決定養牛的成功與否。東哥接觸過幾個想養牛還沒養的朋友,大談養牛行業未來,說的頭頭是道,那可真是沒開始養牛呢,就已經把養牛的利潤都算好了。
  • 農村養牛便利條件養牛人都明白,但是如何把養牛的利潤最大化呢?
    在農村養牛的便利條件不用說,養牛人都明白。但是如何把養牛的利潤最大化呢?這個問題很多養牛人都沒想過。其實在農村可以把養牛的利潤放大,自繁自育雖然投資比較大,但是最後的效益也是最大的,要比直接賣牛犢賺得多,那要如何自繁自育呢?需要增加多少投資呢?下面東哥就簡單的談談這個事。
  • 養牛千萬不要犯這幾個錯誤
    1.父本品種單一 目前很多養牛戶大都從傳統養牛的毛色和習慣來挑選父本結果造成增重慢,飼料報酬低,養牛收入少。 2.輕培育 犢牛出生後補飼不足,導致改良牛生長發育嚴重受阻,使出欄期延長,經濟效益不高。
  • 大調研 | 對話海歸人才,探訪高等學府
    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海歸創業創新人才,你在大走廊工作生活還好嗎? 座談會上,來自多域生物、匯萃智能、強腦科技等10家企業的海歸創新創業人才先後發言,大家結合本人及單位工作實際,發揮海歸人才思路新穎、思維活躍、視野開闊的特點,紛紛暢所欲言,談感受、談體會、談建議,就科技政策、產業鏈招商、外國人工作許可證辦理、產城融合等展開互動交流、氣氛活躍,趙喜凱主任現場對部分海歸人才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回應。
  • 現在養牛大熱,養牛真的沒風險嗎?分析一下未來的養牛市場
    近來牛肉價格上漲,很多人便想要養牛。而且很多人覺得養牛沒有什麼風險。,之所以這麼想,是覺得牛隻是吃草,而且現在牛肉價格很高,隨便養養就能掙錢。當然如果你只是在家裡養幾頭牛玩玩,不是當作一個事業來做的,那麼風險自然是很小,但如果是成規模的養殖,那麼養牛的風險可以說是在養殖業排名比較靠前的。首先養殖成本,對於養殖戶最關鍵的就是能不能掙錢。投入過大,就會有資金上的壓力。
  • 養牛助力脫貧夢
    固原市原州區頭營鎮石羊村,是我區中南部山區搞產業脫貧的發展過程中頗有名氣的村子,依靠勤勞的雙手鄉親們摘掉貧困的帽子,乘著政策的東風逐漸發家致富。 建檔立卡戶馬國花是村裡有名的「巾幗養牛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