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扔掉煤釺子 瞄準「軟黃金」——林麝「香飄」臺盤村
經過兩年的精心飼養,古交市鎮城底鎮臺盤村林麝養殖基地迎來高繁育期——從5月1日產下第一隻林麝幼崽開始,目前已繁育86隻「麝寶寶」。 如果不是矗立在基地的那根廢棄大煙囪,誰也不會想到,這裡原是年產30萬噸焦炭的焦化廠。昔日的古交臺城煤焦有限公司,變身農業產業園,這是古交擺脫「一煤獨大」、全力推動轉型項目建設的一次積極嘗試。
-
山西最大林麝養殖基地落戶交城 特色養殖助力脫貧
在林麝養殖場裡,一共有七位專職飼養員,平均每人負責照顧40到50隻林麝。 王瑞軍 攝中新網太原9月13日電(劉靜 路小飛 王瑞軍)「一隻公麝平均一年可以產麝香二十克左右,每克市場價在1000元左右,市場需求量大,供不應求,一年一頭公麝可以增收近兩萬元。」
-
甘肅天水發展林麝特色養殖 探「產業+生態」全鏈條模式
林麝又名香獐,因雄麝有香囊,其分泌和貯存的麝香有「軟黃金」之稱,由於人工養殖基地少,原料供應緊張,目前國內麝香價格較高。張小權家中只有他和母親兩人,以前只能靠種地為生,後經當地駐村幹部協商將他安排到林麝養殖場務工,「現在每月除2500元的工資外,還能給外出務工農戶閒置的地裡種些油菜和紅蘿蔔出售給養殖場,日子比以前好了很多。」他說。
-
林麝養殖助脫貧 寶雞太白群眾走上致富路
在秦嶺深處的太白縣太白河鎮東青村,有一座佔地25畝的秦西南林麝特種養殖產業園區,170間圈舍在綠樹的掩映中格外幽靜,這裡就是160餘只林麝的「新居」。7月16日,跟隨工作人員,寶雞新聞網記者見到了這些山中的「精靈」。
-
林麝養殖實現綠富共贏
鳳縣是全國唯一的林麝之鄉。從最初農戶零星養殖,到如今政府主導下的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從最初只是「有條件的人才養得起」,到如今林麝養殖走進貧困群眾家中……張帆認為,林麝產業既是全縣最具發展潛力的綠色產業,也是脫貧攻堅最有力的抓手。鳳縣的林麝養殖,讓眾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夢想成真,也加速了產業轉型,實現了綠色富裕共贏。
-
寶雞市林麝養殖存欄量穩居全國首位
記者日前獲悉,依託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寶雞市科學培育林麝養殖特色產業,目前全市林麝存欄量達1萬頭,穩居全國首位,年產值超過2億元,取得了生態產業的可觀效益。 林麝又名香獐,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其對生存的自然環境極為挑剔。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為林麝養殖快速發展提供了條件。
-
林麝養殖有「錢」景
原標題:林麝養殖有「錢」景 本報通訊員辛亞偉 在華亭縣硯峽鄉,有一個特別的養殖場。養殖場內修建了上百間連棟「小別墅」,每座「小別墅」包含一間臥室、一間露天運動室,臥室內離地50公分還搭了一張「木床」,居住環境十分優越。
-
寶雞市林麝養殖呈現規模效益
-04-03 15:58 瀏覽次數: 近年來,寶雞市堅持「保護優先、規範管理、嚴格監管」原則,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科研」模式,全力推動林麝養殖基地化發展,規模效益持續提升。目前全市人工林麝養殖存欄量1.7萬餘頭,年產麝香60多公斤,人工養殖數量和麝香產量穩居全國之首,建成鳳縣「中國林麝之鄉」。一是組織化程度提升。先後引進逢春、片仔癀、麝草堂等多家知名藥企,發展標準化林麝養殖公司30家、專業合作社1家、養殖大戶7戶。
-
臨澤新華鎮:特色養殖奔富路
說起狐狸養殖的學問,曹菊玲津津樂道。 據了解,家住新華鎮宣威村八社的倪文斌多年前曾和妻子曹菊玲在北京打工,隨著皮草服飾的流行,倪文彬萌生了回家養狐狸創業的想法。2014年,倪文斌從南京引進了12隻南極狐,開啟了自己的狐狸養殖創業路,通過書本、網絡學習狐狸養殖技術,並向其他狐狸養殖戶學習經驗,經過6年多的摸爬滾打,倪文彬終於從一個門外漢成了養狐狸的行家裡手,不但成立了順源種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而且他的狐狸養殖規模從最初的12隻擴大到了2000隻。2019年出售狐皮700多張,收入達十六多萬,切實增加了家庭收入。
-
新徵程 新作為 | 林麝散發「致富香」
鳳縣扶持林麝養殖產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貧困戶種植林麝飼草,每畝補助500元;企業、農戶新購置的飼草加工機械,按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享受國家扶持;建立林麝保險機制,林麝保險每隻600元,截至目前保險理賠320.6萬元;創新推出「林麝養殖貸」,截至目前貸款累計達1696.6萬元。在平木鎮劉家莊村裡,隨處可見林麝養殖圈舍。村民李吉貴因病致貧,一家4口日子過得十分恓惶。
-
重慶最大的林麝養殖基地即將引種入場
原標題:重慶最大的林麝養殖基地即將引種入場 近日,筆者從高燕鎮獲悉,位於該鎮河岸村,重慶規模最大的林麝養殖基地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即將引種入場。 據了解,麝一般分為5種,包括林麝、馬麝、原麝、喜馬拉雅麝和黑麝,而林麝數量最多,分布最廣。
-
石虎溝村北藥種植為農民蹚出致富路
石虎溝村北藥種植為農民蹚出致富路 2020-10-12 14: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平涼市崆峒區:林麝養殖基地促脫貧
崆峒區:林麝養殖基地促脫貧每日甘肅網6月5日訊據平涼日報崆峒報導(記者朱婷婷)6月3日,崆峒區白水鎮馬蓮村平涼源鑫林麝養殖有限公司裡,林麝養殖場圈舍單格間排列,室內林麝身輕如燕,如閃電般跳躍、奔跑。現已修建林麝養殖棚4棟。該公司於2019年10月引進麝苗20隻,採用「農戶+合作社+村委會黨支部」的投資聯結機制,吸納周邊村子7名貧困戶在養殖場從事採摘桑葉、構樹葉、杏樹葉等林麝食用樹葉的工作,工期可從4月至10月,貧困戶以幹樹葉每公斤2.4元,溼樹葉每公斤1.2元的價格售給林麝養殖場,多勞者多得。
-
一個縣的林麝養殖規模佔全國的60%!寶雞鳳縣怎麼做到的?
林麝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雄麝所分泌的麝香是一種名貴的傳統中藥材,因價格昂貴,被稱為「軟黃金」。我省的鳳縣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嘗試人工養殖林麝,經過30多年的培育發展,目前林麝的人工養殖規模已佔到全國的60%,年產值超過4億元,成為當地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導產業。那麼,鳳縣的林麝產業從無到有,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
-
鳳縣縣長張揚調研林麝 天麻種養殖產業發展
5月19日,鳳縣縣長張揚前往黃牛鋪鎮調研天麻種植示範基地暨林麝專用顆粒飼料生產加工項目及林麝養殖產業發展情況。 在寶雞麝草堂麝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張揚對林麝專用顆粒飼料生產研發、加工及天麻育苗、種植、銷售渠道等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要求企業勇於創新,大膽探索,不斷開發特色產品,優化延長產業鏈條,樹立鳳縣名、特、優農林產品品牌,推動產業提質增效,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
崆峒區:首家林麝養殖基地促農增收脫貧
近日,筆者走進崆峒區白水鎮馬蓮村平涼源鑫林麝養殖有限公司,看到林麝養殖場圈舍單格間排列,透過門鏡看到室內林麝身輕如燕,如閃電般跳躍、奔跑。現已修建林麝養殖棚4棟,建築面積2200m。該公司於2019年10月,引進麝苗20隻。採用「農戶+合作社+村委會黨支部」的投資聯結機制,吸納周邊村子7名貧困戶在養殖場從事採摘桑葉、構樹葉、杏樹葉等林麝食用樹葉的工作,工期可從4月至10月,貧困戶以幹樹葉每公斤2.4元,溼樹葉每公斤1.2元的價格售給林麝養殖場,多勞者多得。
-
陝西鳳縣農商銀行:3000萬元貸款支持林麝養殖業復工復產
陝西鳳縣農商銀行:3000萬元貸款支持林麝養殖業復工復產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記者雷和平 通訊員齊文革 發布日期:2020-04-12 18:16
-
林麝散發「致富香」
鳳縣扶持林麝養殖產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貧困戶種植林麝飼草,每畝補助500元;企業、農戶新購置的飼草加工機械,按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享受國家扶持;建立林麝保險機制,林麝保險每隻600元,截至目前保險理賠320.6萬元;創新推出「林麝養殖貸」,截至目前貸款累計達1696.6萬元。在平木鎮劉家莊村裡,隨處可見林麝養殖圈舍。村民李吉貴因病致貧,一家4口日子過得十分恓惶。
-
鳳縣林麝養殖戶喜領180餘萬麝香銷售款
日前,鳳縣平木鎮劉家莊村林麝養殖戶陳宏琴數著剛剛領到手的7300元麝香銷售款,高興地說:「還是養林麝有前途,我今年爭取再養兩三頭。」當天,該村134戶養殖戶從同仁堂陝西麝業平木服務點共領到麝香銷售款180餘萬元。
-
房縣建成湖北最大林麝養殖基地
【天地網訊】 據悉,湖北省最大的林麝養殖基地在房縣野人谷鎮木瓜村建成。該基地擁有20畝標準化林麝養殖場,林麝存欄達106隻。 林麝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在低山區的闊葉林、針葉林及針闊混交林區,具有極高的藥用及經濟價值。野人谷鎮具有養殖林麝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