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奇的演化之旅之後半篇

2021-01-15 豆鯊工作室

在前篇(點擊查看上篇)裡面講到一隻河邊小獸在一步一步適應水環境並進升為龍——龍王鯨。在龍王鯨淡出生命的舞臺後,鯨類演化即將進入巔峰...

在距今兩億多年的晚三疊紀,最早的恐龍誕生,一千多萬年後,第一隻哺乳動物隨即演化出現,並在恐龍的統治下渡過了中生代,直到晚白堊紀末期,「天譴」讓大部分恐龍滅絕,整個大陸改朝換代,由鳥類接管。


冠恐鳥Gastornis又名戈氏鳥,是一屬已滅絕及不懂飛行的大型鳥類,生存於古新世晚期至始新世。


沒有了恐龍的威懾,哺乳動物開始進行各式各樣的探索,並有機會演化出多種的形態。


在長達一億多年的中生代,魚龍Ichthyosauria蛇頸龍Plesiosaurus滄龍Mosasaurus等海生爬行動物輪番統治那片古海洋,直到隨恐龍一起遭遇滅頂之災,而在距今四億年的志留紀就出現的鯊魚,經歷了數次大大小小的生物滅絕事件後終於成為倖存的王者。

滄龍類動物中最出名的種類一海王龍Tylosaurus化石


如果說鯊魚的演化歷史是一幅古老而經典的畫卷,那鯨類的演化則是一首獨特、夢幻、充滿想像力而又十分成功的樂曲。

五千多萬年前,一隻河邊小獸巴基鯨Pakicetus嘗試「下水」,由此開始了一場壯觀的演化之旅。經過短短的幾百萬年,鯨類的祖先開始適應水生環境並進化為一種半水生生物一陸行鯨Ambulocetusnatans,化石顯示4千6百萬年出現了全天候生活在海洋的羅德侯鯨Rodhocetus


鯨類的祖先感受到不可抗拒的演化力,潛入海洋,並得到豐富的食物獎賞,但這些古鯨在鱷魚和鯊魚的眼中一直都是嘴到擒來,直到4千多萬年前,龍王鯨的橫空出世,讓鯨類從獵物變成了掠食者。


不可抗拒的自然之力終究使龍王鯨在3千多萬的漸新世淡出生命的舞臺,古鯨類衰落,然而演化的腳步不會停止,漸新世也是鯨類演化的一個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龍王鯨的近親卻演化出了多種形態,孕育了近代鯨魚的祖先。




鯨類的崛起 The rise of the whales



鯨類於中新世迎來了黃金時期,現生的類群都已經在中新世一地質年代出現,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繁盛程度與如今的全新世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抹香鯨Physeter macrocephalus又稱巨抹香鯨


中新世溫暖的海洋中,抹香鯨類迎來了全盛期,鯨魚家族在落寞了一段時間後,現代鯨類的兩大分支「齒鯨亞目」、「鬚鯨亞目」隨即崛起。化石證據表明,抹香鯨類在中新世至早更新世的抹香鯨類擁有相當多的種類和多樣性。掠食性抹香鯨正是抹香鯨類的一大重要類群,與以頭足類為主食的現生抹香鯨不同,它們的上下頜都長有大型牙齒,主要以大中型脊椎動物為食。


中新世的廣袤的海洋都在掠食性抹香鯨和的巨型鼠鯊的支配之下,其中最強大的掠食者更是代表著脊椎動物掠食者的巔峰——利維坦鯨Livyatan巨齒鯊Carcharocles megalodon






利維坦鯨屬Livyatan,一譯維爾維爾鯨,是一種已滅絕的抹香鯨。梅爾維爾鯨其屬名取自《聖經》當中的利維坦,因為它的各種小名乃至紀念小說《白鯨記》的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因為論文的作者都是該小說的一些愛好者,因此他們都希望把發現向梅氏致敬。


梅爾維爾鯨唯一的頭顱化石長3米,牙齒最長36公分,全身估計長13.5-17.5米。體型與外貌與現代抹香鯨相似。但與現代抹香鯨只在下顎有具功用的牙齒比較,梅爾維爾鯨兩顎都長有牙齒,而且比現代抹香鯨的牙齒大得多,擁有霸王龍級別的牙齒,是目前所發現最大的鯨齒。它們據信是積極的掠食者,可能以鬚鯨為食,本種估計與巨牙鯊同屬頂級掠食者。


抹香鯨相比,利維坦鯨的頭骨長度較短,但頜骨的粗壯程度遠在抹香鯨之上,巨大的顳窩標誌著極大的咬合力。與抹香鯨相似,利維坦鯨也有著寬闊的顱上盆(supracranial basin)延伸至吻突之上,表明利維坦鯨也具有較大的鯨腦油器(spermaceti organ),其中存有大量蠟質,但其大小形狀和功能都與現生抹香鯨不同。


中新世也正是鼠鯊目輝煌的時代,利維坦鯨也不是海洋中唯一的頂尖掠食者,以巨齒鯊Carcharocles megalodon為代表的大型鼠鯊是掠食性抹香鯨的主要競爭對手,秘魯出土的完整骨骼化石表明巨齒鯊的體型可以達到19米。巨齒鯊的食性與利維坦鯨類似,主要捕食新鬚鯨類等中小型鬚鯨,不過在大型鯨類(如露脊鯨類、抹香鯨類和鬚鯨類)的骨骼化石上也發現過巨齒鯊的咬痕。


與巨齒鯊相比,利維坦鯨缺少化石標本推算具體的體型大小與生活習性, 也不清楚梅氏利維坦鯨更傾向獨居還是群居,更無法推測它們之間的生態關係。根據現有的化石,體型最大的秘魯巨齒鯊種群成年雌鯊與利維坦鯨的正模標本大小相仿,這兩種同樣巨大的捕食者在遭遇時,極有可能會互相規避。




  噬抹香鯨屬Brygmophyseter是抹香鯨科中一種已經滅絕的齒鯨,生存於中新世時期。於1995年首次進行命名分類時,此物種被劃入為已經滅絕的斯卡爾鯨科,後來又被命名為四賀長野鯨Naganocetus shigensis,現在於2006年被劃為抹香鯨科。

同時期的巨齒鯊是海中的終極掠食者,同時是已發現地球歷史上具有最強撕咬力量的一種生物,它的平均咬合力為20噸,最大咬合力可達28噸,其牙齒的撕咬力量遠遠的超過了霸王龍(5噸)。感官異常的靈敏,甚至皮膚上也有所謂的「味蕾」,加上巨大的體型,足夠零其他生物聞風色變。但魚類的大腦並不十分發達,其體型似乎也讓其速度比鯨類相比稍稍遜色。

噬抹香鯨擁有霸王龍級別的牙齒,更有智慧的大腦,還有其他生物所望塵莫及的聲納,用來定位,甚至是殺戮,但整體力量上還是不敵巨齒鯊。所幸,鯨類為了與巨齒鯊相爭與汪洋之中,選擇了在數量上佔優勢。


因此,要是單挑的話,噬抹香鯨會是劣勢的一方,但鯨類的群居習性會讓那些不懷好意的巨齒鯊血本無歸。



沒有永遠的帝王 Nothing lasts forever


萬物無恆久,世事皆有終了時。再強的生物也不可能一直存在下去,生命一輪一輪的演化過程中,沒有物種得以永存,即使我們人類也是一樣。


今天再看看這些可愛,優雅的鯨魚,又有多少人能想到她們的祖先是那麼酷呢?

現今鯨類雖然已經是當之無愧的成為了「海王」,虎鯨分布各個大洋所向披靡,毫無對手(除了人類),鯨與鯊之爭雖然不會畫上句號,但如今確確實實是鯨類略勝一籌。


但是這些帝王卻每時每刻面臨著種種來自人類的威脅,無情的捕殺,多氯聯苯、DDT、以及各種阻燃劑的汙染,威脅著這群鯨類的生活。


作為一個渺小的人類,我們不能改變大自然的規律,但還是希望可以做些什麼,我們想保護它們,也許就是很純粹的理由,純粹的希望這些龐大美麗而又如此神奇的生物能夠永遠存活下去,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看到這群生物和諧、寧靜、祥和的畫面。




豆鯊工作室動/植物科普系列插畫均為原創手繪作品。

招募繪畫義工:如果你有好的插畫作品,請投稿至郵箱 156876006@qq.com ,並備註你的微信號。

後臺留言你希望科普的動植物以及你喜歡的某一期插畫風格或插畫師,我們會收集相關資料,科普給大家!

關注微博 @豆鯊工作室 ,了解豆鯊工作室最新動態哦!

快來加入我們的動植物科普、環保的行列吧!



豆鯊工作室

每周三21:00 豆豆的博物百科

ID:Dousha-studio



weibo@D姑娘早安

@豆鯊工作室

與我們實時互動




相關焦點

  • 動物篇之小貓咪手工摺紙,簡單的方法,半張紙就能完成哦
    動物篇之小貓咪手工摺紙,簡單的方法,半張紙就能完成哦 原標題:動物篇之小貓咪手工摺紙,簡單的方法,半張紙就能完成哦
  • 《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 科普特展向你呈現
    《我從海洋來——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科普特展現場。    今天,寧波博物館的自然科普類特展《我從海洋來——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開展,展出146件(套)化石和模型,時間跨度從寒武紀到第四紀。在5億年的時間長河中,觀眾可以見證脊椎動物演化中的九次重大革命,追尋從魚到人的奇妙的生命之旅。    中國化石 講述生物進化故事    5億年前的中國雲南,是一片蔚藍的淺海,這裡遊弋著體長只有二三釐米的小魚——海口魚。
  • 半貓半虎的「啊嗚喵」,是什麼奇妙生物?
    半貓半虎的「啊嗚喵」,是什麼奇妙生物? 為孩子選好書,從一張圖開始 這是小白鴿圖話的第054篇推薦
  • 基因組圖譜全面揭秘鳥類演化「大爆炸」歷程—新聞—科學網
    一項歷時四年之久、雄心勃勃的國際合作研究,通過全面解析現代鳥類基因組圖譜,使約6600萬年前地球上龐大動物類群恐龍覆滅之後出現的鳥類演化「大爆炸」歷程浮出水面,並深入解答了很多疑問。主導這項研究的國際鳥類基因組研究聯盟不久前以專刊形式集中公布了28篇首期研究成果,其中8篇刊登在《科學》雜誌鳥類專刊上,其餘20篇陸續刊登於《基因組生物學》《大數據科學》等雜誌,這些揭開了生物演化史上又一重要的篇章。 鳥綱基因組和演化生物學研究 以往的研究顯示,在白堊紀物種大滅絕事件中倖存的鳥類,經歷了一次快速的演化。
  • 動物求生存常有適應演化 脊椎動物也會噬己嬰
    動物求生存的行為,常有能量適應的演化,臺灣生態科學家發現的全球首例脊椎動物噬己嬰行為是為一例。   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黃文山研究員耗時六年,在蘭嶼發現了全球第一例陸生脊椎動物噬己蛋的行為,此一脊椎動物行為的重大發現,去年十一月份刊登在《行為生態學》國際期刊的首篇。
  • 世界級恐龍化石群再現未解之謎 或填補演化序列空白
    世界級恐龍化石群不斷顯現未解之謎曾發現「世界規模最大的侏羅紀原址單體化石牆」的重慶市雲陽縣普安鄉,不久前發現一種新的大型植食性恐龍——普賢峨眉龍。但是新發現並不在這裡止步。一個新的「恐龍謎團」最近又在普安鄉浮出水面。
  • 《行旅有道》序
    原標題:《行旅有道》序 (陶繼新 著,《行旅有道》,語文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喜歡旅遊,且喜歡遊而記之。於是,便有了這本《行旅有道》。每到一地,有見有感,便當日寫成文字。即使全然寫景的遊記,也多有我的快樂之情在其間遊弋,真的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即使今天再次故地重遊,也未必能寫出先前的物象與意境。看來,這本遊記,已經成了我生命之中的一份永遠的銘記,甚至有可能給讀者送去一份欣喜。   我的網站上,有一個「行旅有道」欄目,發表了我的部分遊記,今天打開一看,篇篇點擊率竟有數千之多。這增強了我出版的自信指數,也相信出版之後會讓更多的讀者喜歡。
  • 海賊王:和之國篇之後就是艾爾巴夫篇?尾田早已埋下多處伏筆!
    海賊王:和之國篇之後就是艾爾巴夫篇?尾田早已埋下多處伏筆! 喜歡海賊王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海賊王漫畫連載至今已經有23年了,之前網友們還調侃畢生之年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到海賊王完結,然而今年年中就有消息曝出來,和之國篇之後,最多再過一個短篇章節,就要進入最終章了。也就是說尾田說過的五年內完結海賊王,或許並不是一時興起說的大話了。
  • 從無印篇超世代篇,神奇寶貝成長巨大,超世代之後又有哪些故事?
    無印篇的前半部分講的是石英聯盟,也算是神奇寶貝世界觀的入門講解。之後是橘子聯盟,小剛留在了內木博士的研究所,神奇寶貝觀察家小健加入了小智的隊伍。最後是成都聯盟參加白銀大會,初代御三家暫離小智的隊伍,第二代御三家菊草葉、小鋸鱷、火球鼠登場,以小智和小茂的宿敵對決作為全篇的結束。
  • 觀文物學知識 「新繹文化兒童藝術之旅」廊坊啟動(組圖)
    6月6日,由新繹文化聯合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各小學共同組織的「新繹文化兒童藝術之旅」正式啟動,圖為學生們邊參觀邊做記錄。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韓揚 記者解麗達)6月6日,由新繹文化聯合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各小學共同組織的「新繹文化兒童藝術之旅」正式啟動。來自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大長亭小學四年級的首批140餘名小學生參觀了「絲路春秋•漢唐篇」主題文化展及「精品玉石文化展」,學習了解絲綢之路的起源、發展、意義及影響。
  • 心之旅動物醫院 成就良心寵物醫院
    據《2017年度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養寵家庭約達5912萬,寵物行業規模達到1340億元,四川省寵物市場規模位居中國西部之首。截止到2017年12月,成都寵物數量早已接近200萬之多。當地寵物醫院高達420餘家,寵物美容店700多家。   這些寵物醫院和美容店的存在,真實反映了成都人對寵物的在意程度。而說起成都知名的寵物醫院,心之旅是不可忽略的一家。
  • 飢腸轆轆,《味之旅》中有一道洋蔥青椒炒牛肉特別適合
    不知怎地,想起了《味之旅》的一道菜,洋蔥青椒炒牛肉。《味之旅》這本書,想必村上春樹的書迷們並不陌生,筆者也曾多次提到,這是村上的書迷們所組成的書友會出版的一本美食書。特別之處是收集了村上作品裡提到的各種小吃、主菜和甜點,以及它們詳細的做法。每一款美食,經過大師的描寫,都被賦予了文藝的氣息。而經過書迷們的精心編輯,這些「美食」都有了自己獨特的「食譜」。
  • 基因丟失可能會使生命演化得更加複雜
    今年早些時候,《自然-生態與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雜誌上刊登了兩篇令人驚訝的分析文章,充分說明了基因可以多麼的無足輕重,以及失去基因後,演化可以有多麼高的創造性。通過分析數百個來自動物界的基因組,西班牙和英國的研究人員發現,生命演化樹中普遍存在著驚人程度的基因缺失。
  • 演化,還是滅絕?野生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簡史|文化客廳NO.31
    在人類的歷史上,作為所謂的「高級動物」與野生動物之間關係很是複雜,人類先是脫穎而出號稱是大自然的主人,而後馴化動物、與之共生,甚至最近的病毒通過野生動物傳播到人類身上的反噬。在人類文明史中野生動物是否做出了貢獻?我們應該與野生動物保持什麼樣的關係和距離?
  • 硬骨魚綱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
    該項研究成果為解決演化生物學領域一些長期爭論不休的重大理論問題(如肉鰭魚類和輻鰭魚類的共同祖先的形態、肉鰭魚類的起源、內鼻孔的起源等)提供了關鍵性實證,強有力推動並引領了國內外在硬骨魚綱起源與早期演化這一重要領域的研究與探索。代表性論文中,有7篇第一作者發表在Nature,多受到正面評價,影響廣泛,被國際同行認可,一些經典教科書收錄其發現和內容及觀點。
  • 國產解謎遊戲《無終之旅》登陸Steam 冒險之旅開啟
    由夜兔遊戲開發的國產解謎遊戲《無終之旅 視頻原址 《無終之旅》內共有44個精心繪製的關卡,由資深插畫師貓小犬老師概念設計。 阿讓先生:出於某種難言之隱而浪跡天涯。年少時也曾是魔法界有名的天才,如今只剩下了超級樂天、迷路和不可靠的才能。
  • 遠古魚類是怎樣演化成四足動物的?
    不久之後,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對此作出了解釋:現代魚類和現代四足動物擁有共同的祖先——古代魚類。通俗來說,可以理解為 「魚類登陸演化成為四足動物,人是從魚演化來的」。在接下來的近200年內,要解決的問題就變成了:什麼魚、在何時、怎樣演化成了四足動物?
  • 人類是怎麼演化而來的?
    神創論VS進化論人類文明誕生之初,人類就開始思考:「人類是從哪裡來的?」,最初,受限於觀測手段,以及科學技術,人們對自然了解的並不深入,在回答人類是從哪裡來時,人們通常會認為人類是由神創造出來的,這就是神創論。
  • ...貴州「十三五」成就巡禮】關嶺:全力續寫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千年之變 多彩貴州「十三五」成就巡禮】關嶺:全力續寫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2021-01-06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