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寶媽意識到了母乳餵養的重要性。然而,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寶媽們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姿勢、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等。其實,選擇、堅持母乳餵養雖然很好,但也要講究科學的方法。
首先,來了解一下母乳餵養的正確姿勢。據人民網四川頻道報導,寶媽在哺乳前,要用溫水把手和乳頭洗淨,再用熱毛巾擦乾,避免乳頭上的汗漬、汙垢、細菌等進入寶寶體內;哺乳前還要輕輕按揉乳房,擠掉前面幾滴奶,然後再開始哺乳;寶媽在產後頭幾天,由於疲勞、體虛,可以採取「躺在床上哺乳」的姿勢,以後一般採取坐姿哺乳,比如坐在床頭或靠椅上等;儘量放鬆全身,輕鬆、愉快地進行哺乳;在哺乳時,寶媽應用一隻胳膊抱著寶寶,另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夾住奶頭上部,用食指稍往下壓,這樣不僅能避免乳房堵住寶寶的鼻孔,還能防止寶寶出現嗆奶等情況。
那麼,如何才能知道寶寶是否「吃飽了」呢?《山西晚報》介紹,對於六個月以內的寶寶來說,寶媽可根據以下五種情況進行判斷:
1.哺乳時,寶寶的吮吸有節律,可聽見明顯的吞咽聲。
2.哺乳後,寶寶情緒良好、睡眠充足。
3.寶寶每天能得到8~12次較為滿足的母乳餵養。
4.如果寶寶每天能尿溼5~6張紙尿褲,那麼也能說明寶寶是吃飽的。
5.定期監測寶寶的身長、體重,判斷寶寶成長是否正常。如果寶寶生長發育正常,那麼說明其飲食量足夠。
此外,有些寶媽在哺乳時經常會遇上「寶寶嗆奶」的情況,要想避免該情況,除了採取正確的哺乳姿勢外,中國江蘇網還向寶媽們提出了以下3點建議:
1.選擇哺乳時機。不要在寶寶哭泣、歡笑時哺乳;不要等寶寶已經很餓了才哺乳,寶寶吃得太急容易嗆;寶寶吃飽了不可勉強再喂,強迫哺乳容易發生意外。
2.控制哺乳速度。寶媽泌乳過快、奶水量較多時,應用手指輕壓乳暈,減緩奶水的流出。寶寶一次吃奶時間以20分鐘左右為宜,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
3.觀察寶寶表情。寶媽的乳房不可堵住寶寶的口、鼻,同時,寶媽要邊餵奶邊觀察寶寶的表情,若寶寶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圍變色發青,寶媽應立即停止餵奶。(程丹)
本文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 王亞楠_NBJ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