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做「假肉」的公司有多火?上市暴漲、獲比爾蓋茨投資 下一個將起飛的「豬」?】繼昨日逆市飄紅後,A股人造肉相關概念今日持續走強,據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收盤,板塊內29隻個股中有15股收穫漲停。
近日,人造肉相關概念在全球資本市場可謂是出盡風頭。
繼昨日逆市飄紅後,A股人造肉相關概念今日持續走強,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收盤,板塊內29隻個股中有15股收穫漲停。
而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公司在美上市首日便暴漲163%。在上市之前,該公司更是吸引了包括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麥當勞前任CEO Don Thompson和演員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等好萊塢名流的投資。至昨日收盤,Beyond Meat的累計漲幅已超220%。
在資本逐鹿下,爆紅的人造肉概念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起飛的「工業大麻」?人造肉第一股為何能獲得資本市場如此大的關注?同時,作為肉類產品的替代品,「豬大哥們」是不是已經瑟瑟發抖了?
A股人造肉相關概念將要起飛?
據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收盤,人造肉概念板塊內29隻個股中有15股收穫漲停,其中6隻個股連續3個交易日封板,分別為哈高科、雙塔食品、豐樂種業、維維股份、來伊份和*ST工新。此外,京糧控股、海欣食品、東寶生物等個股收穫兩連板。
經梳理,上述15隻漲停個股中有10隻個股今年一季度實現盈利。其中,豐樂種業一季度淨利同比增136%,2018年度淨利潤更是大增356%,為7隻個股中業績同比增幅最大的個股。此外,維維股份一季度業績也較為亮眼,實現淨利潤超9000萬元,同比漲逾八成。5家公司一季度入不敷出, *ST工新淨虧損1.3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29隻人造肉概念的個股,主要分布於食品製造、食品飲料與生物醫藥行業。同時,有多隻個股疊加了大豆概念,即為豆製品類概念股。相對細胞培養出來的肉製品來說,植物蛋白制「人造肉」成本更低廉,相關概念在未來是否有進一步的上升空間值得期待。
目前,已經有不少投資者對A股上市公司是否涉足人造肉領域充滿好奇。部分上市公司對此作出回應,海欣食品表示,將積極研究相關技術和產品的轉化應用。西部牧業指出,公司生產少量大豆分離蛋白粉,主要用於生產精飼料添加使用。天寶食品則直言,公司暫無植物蛋白肉產品。連漲兩日的哈高科表示,哈高科大豆食品目前的生產能力和產品產量在同行業中佔比較低。
Beyond Meat 上市暴漲,人造肉行業老大或將上市
5 月 2 日,利用植物來製作「仿造肉」的美國人造肉公司 Beyond Meat 在納斯達克上市,開盤價 46 美元,較發行價 25 美元上漲 84%。IPO 當日股價收漲 163%,至 65.75 美元,創下了自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佳 IPO 首日表現。
據其介紹,Beyond Meat成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主要生產肉類的素食替代品。2017 年 5 月,該公司推出了素食漢堡 Beyond Burger,其中的「牛肉」在外觀、口味和烹飪方式上都與真正的牛肉別無二致,這種素食漢堡在該公司的總收入中佔比高達 71%。
據招股書顯示,Beyond Meat營收強勁,公司淨營收從2016年的1618萬美元增長至2018年的8793萬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33%;2018年的同比增幅更是達到了170%。
與此同時,Beyond Meat的一大主要競爭對手Impossible Foods似乎也離上市不遠了。資料顯示,Impossible Foods的人造肉正在銷往7000餘家北美餐廳,包括美國老牌快餐巨頭漢堡王、美國第一家快餐連鎖店白城堡等廣受歡迎的品牌。目前,該公司的融資規模達到3.875億美元,淡馬錫控股、三一資本、比爾蓋茨等14名個人及機構投資者注資。
在Beyond Meat上市當日,Impossible Foods的財務長David Lee便發布推特稱,「相信大眾市場已經為我們兩個做好了準備!」
食品行業的「新風口」:人造肉
事實上,出於對健康、動物福利和環境的擔憂,消費者一直以來都在尋找更多的植物性肉類替代品。根據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的數據,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去年增長了22%。尼爾森的數據顯示,在截至1月5日的一年中美國,超市肉類替代品的銷售額飆升19.2%,至8.78億美元。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服務經濟與餐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趙京橋說,Beyond Meat股價飆升主要是因為投資人認為它抓住了餐飲業發展的新趨勢。他表示,「股價漲主要是對它未來有更好的預期,股價是代表投資人對它未來的信心,特別是低熱量的素食迎合了飲食發展的趨勢,整個餐飲都在向品質升級,健康、營養、綠色消費趨勢會越來越明顯,而且這個消費群體會越來越大。」
國盛證券汪玲團隊也在最新研報中指出,素食肉類消費萌芽初現,在我國一線城市或有較大發展空間。近年來伴隨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人們對健康、環保意識的提升,以及全球素食風的興起,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人造肉」這種新型的健康食品。此外,在國內肉類消費需求剛性所導致的供給缺口作用下,「人造肉」有望受益。
復興資本高管Kathleen Smith認為,Beyond Meat受到投資者追捧,主要是因為該公司的產品線植根一個「顛覆性」的市場,並且在同類公司中抓住了上市先機。
華爾街分析師Mark Kalinowski表示,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追求,快餐行業日子不太好過並逐漸走向沒落,「素牛肉」漢堡重燃了快餐行業的希望。「長久以來,人們一直想要一種漢堡,既能有不錯的口感,又能滿足素食需要,卻苦於相關技術缺席。」
豬大哥瑟瑟發抖?豬肉板塊要「熄火」?
今年以來,豬肉概念股成為A股中的明星,漲幅驚人。數據顯示,豬產業指數今年以來累計大漲近120%。成分股中,新五豐和正邦科技今年以來累計分別上漲超過300%;益生股份、天邦股份、傲農生物、唐人神四隻股票年內累計漲幅均超200%。人造肉作為肉類產品的替代品,是否會讓當前火熱的豬肉概念股瑟瑟發抖呢?
冠通期貨生豬分析師姚桂玲認為,「人造肉」行業在國際上屬於起步階段,國內還沒有發現有相關研發、生產企業。國內肉類消費市場也沒有大面積流行「人造肉」消費,所以,對真正的動物肉加工企業衝擊幾乎沒有。後期「人造肉」技術發展成熟,並在國內市場推廣,可能會有一段時間。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說,人造肉行業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人造肉第一股」股價飆升,除了剛需作用,背後的資本力量也不可忽視。「像這種素食類的人造肉企業,它有消費的剛需紅利,也有資本推動的紅利。我想這也是未來2到3年內高速發展的一個行業。從周期角度分析,這個行業已經慢慢從導入的初級階段進入了導入的高級階段,還沒有完全進入成長階段。同時,人造肉跟主流現在的肉食這一塊不會形成真正的正面衝突,永遠都不會替代。它只是從整個細分角度會分薄了真正肉食這一塊市場份額,並不會分的太多,因為它這一塊更多的是高品質人群以及素食人群,還有重度大健康人群在支撐這個行業的發展。但是從整個世界的人口體量各方面來說,它微乎其微。」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DF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