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球
癌症,眾病之王。從有記錄開始,已經伴隨人類4000多年,但直到19世紀,人們才開始找到治療方法。
以前中國抗癌藥只進不出,中國患者大把大把的錢都被巨頭藥企賺走了。
去年大熱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有一個老奶奶的發言令人動容,她說道:
4萬塊1瓶,我病了3年,吃了3年,為了買藥,房子沒了,家人也拖垮了,誰家還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老奶奶口中4萬一瓶的藥,是瑞士藥企諾哈研發的抗癌藥格列衛,主要用於慢性白血病。
從2014到2018,FDA一共批准了57個抗癌新藥上市,覆蓋23個癌種,89個適應症。但遺憾的是,其中沒有一個是中國研發的。
今天之後局面開始不一樣了,中國也有抗癌藥開始進入美國市場。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周四(11月14日)宣布,中國企業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抗癌新藥「澤布替尼」,以「突破性療法」的身份,「優先審評」獲準上市。
這是第一個在美獲批上市的中國本土自主研發抗癌新藥,主要用於淋巴瘤。
淋巴瘤有一個龐大的「家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分類,淋巴瘤各種類型、亞型多達60多種。傳統方法將這麼多的腫瘤類型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而此次獲批的新藥主要用於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
消息發出後,今天百濟神州再度大漲近7%,本月累計已經暴漲50%。
眾所周知,在中國的創新藥市場,恆瑞是一座難以跨越的大山。其研發投入之高、研發實力之強悍,被冠以A股「藥王」。而百濟神州,則是中國藥企中少有可以挑戰恆瑞的企業。
百濟神州成立於2010年,是用於治療癌症的創新分子靶向及免疫腫瘤藥物的研究和開發的領導者。公司於2016年在納斯達克上市,18年在港股二次上市,如今市值接近千億港幣。
公司起步不久,百濟神州就拿到默沙東的2000萬美元融資,開始一系列新藥研發項目。它選擇了目前最先進的兩種抗癌藥方向:靶向藥和免疫療法。
其先後啟動了RAF抑制劑(治療實體瘤)、PARP抑制劑(治療卵巢癌)、PD-1抗體(治療淋巴癌)、BTK抑制劑(治療淋巴癌)等項目。
而除了百濟神州之外,不少本土的中國創新藥企都正在努力將研發成果推向海外。已經在美國進行三期臨床試驗或正在籌劃三期臨床試驗的品種包括億帆醫藥的貝格司亭、貝達藥業的恩沙替尼、和記黃埔的沃利替尼、康弘藥業的康柏西普等。
根據海通證券預測,目前在美國處於Ⅲ期臨床的貝達藥業ALK抑制劑恩沙替尼,有望於2020-2021年在美國獲批,上市以後國內銷售峰值超過20億元,海外銷售額將達到3億美元。貝達藥業最近一個多月的股價已經接近翻倍:
創新藥龍頭恆瑞醫藥今年也屢創新高,現在市值是4100億元人民幣。
醫藥政策擾動不斷,黑天鵝頻發。球球在仔細復盤了這兩年醫藥股的表現後發現,這些年的醫藥牛股,主要來自以下兩個方向:
1. 創新藥產業鏈方向,比如創新藥龍頭恆瑞醫藥,CRO龍頭泰格醫藥;
2. 偏消費醫藥方向:比如醫療服務行業的愛爾,通策,還有做疫苗的智飛生物,我武生物等,這些藥品多數不走醫保,有品牌屬性。
就未來而言,這兩個領域的都還遠未達到天花板,還有長足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創新藥。
目前中國的藥品結構中,大多是仿製藥,而這些仿製藥近年面臨招標降價和醫保報銷限制的雙重壓力,即使國內價格維護較好的大型藥企也難以避免老品種仿製藥的招標價格大幅下降。同時醫保基金也存在壓力,從15年開始出臺《重點藥品監控目錄》後就一直在控制醫保支出。
招標決定藥品利潤空間,醫保決定藥品的銷售收入,現在國內仿製藥面臨雙向壓力,利潤率降幅巨大,信立泰等諸多知名仿製藥企的股價已經相對高位腰斬。
在肉眼可見的未來,這樣的趨勢會一直持續。
另一方面,隨MAH、藥包材藥用輔料關聯審批、優先審評、eCTD等一系列政策持續推進,整個醫藥行業變得更加規範和集中。在這樣的背景下,創新會更加容易。
近期科創板零營收公司「澤璟製藥」過會,也預示著將來會有更多此類企業進入到資本市場中,創新藥是中國藥企發展的行業趨勢,也是更適合投資者選擇的好方向。
近三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藥數量也在持續上漲:
根據興業證券的統計,目前兩地上市的重點創新藥企和在研管線主要如下:
未來醫藥股的最重要的投資方向,就是創新藥產業鏈。
很多人覺得創新藥投資困難較大,需要的專業知識較多,所以球球就創新藥的投資,再多說幾句。
創新藥從開始研製到最終上市需要經歷諸多的環節,整個研發周期為10~15年。主要流程包括:早期探索(時間不定)、臨床前研究(3-6年)、臨床試驗階段(6-7年)、審批上市(0.5-2年)。
而根據歐盟發布的 《歐洲產業研發投入記分牌》的數據顯示,開發一款新藥平均費用為3億美元。
如此高的研發投入、如此長的研發時間,卻並不能保證新藥研發成功。
新藥的研發一直都有著很強的不確定性,買對了一頁暴漲,買錯了瞬間崩盤。相較於押注那些只有一款要在研發的企業來說,選擇擁有多款在研產品的龍頭企業是更好地選擇。
在雪球今日話題發布的懸賞中,還可以看到球友更加個性化的推薦:
最後再看看其他值得關注的熱點:
1. 微博大跌Q3季報不佳,股價大跌18%
昨晚美股盤前,微博公布了19年三季報,數據不佳,Q3營收4.7億美元,僅增長2%,淨利潤1.5億美元,同比下滑12%。
從球友的回覆看,多數人已經不再看好微博的投資價值,認為其已經從現象級產品淪為生活級產品:
2. 中國建築股價持續大跌,盤後公布了1-10月經營簡報:
中國建築股價已經連跌四個月,最新PE只有5.08倍了。關於現在的中國建築是否可以抄底,這個問題雪球在11/11的時候發了個懸賞,多方認為現在估值已經歷史最低,中國建築地位穩固;空方則認為現在的中建是妥妥的估值陷阱,整個行業都在走下坡路。
今天盤後中國建築公布了1-10月的經營簡報,新籤合同2.26萬億,同比增長9.3%,對比三季報的9.0%還略有加速,從這個數據看是偏好的。
3. 兩股東減持,無線耳機概念股漫步者大跌:
近期被爆炒的無線耳機概念今天出現回調,龍頭漫步者因為昨晚兩股東發布減持計劃而大跌7.31%。長期看無線耳機板塊成長性很好,確定性高。不過近期漲幅最大的股票多是無線耳機的邊緣股票,而非產業鏈的核心代工廠商或者核心零部件供應商。
4. 京滬高鐵獲IPO批文:
昨晚,備受矚目的年度IPO大戲京滬高鐵上市首發過會。從報送申報稿到上會接受審核,京滬高鐵僅僅用了23天的時間,可謂」神速「,這一速度也再一次刷新了IPO發審記錄。2019年1-9月,京滬高鐵旅客運輸和提供路網服務收入分別為120.4億元和127.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