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方特恐龍王國年底開園 沉睡上億年恐龍今朝「活」起來

2020-11-29 四川日報

  • 自貢方特恐龍王國項目建設現場。(自貢市文化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供圖)


        

      擁有獨特骨質尾錘的李氏蜀龍,長著鋒利牙齒的建設氣龍,體型碩大、成群結伴的天府峨眉龍……到自貢參觀過恐龍博物館的你,一定會被這些保存完整、形態各異、種類豐富的恐龍化石所震撼,這些化石源自距今2.05億年至1.35億年前的侏羅紀,已在地下沉睡上億年,它們在博物館靜靜地陳列,只有透過專家的講述,我們才能對億年前的恐龍世界窺知一二。
      如今,毗鄰自貢恐龍博物館,一座大型「恐龍王國」正在拔地而起,這就是由自貢市政府與深圳華強方特集團共同投資31億元建設的自貢方特恐龍王國。「作為全省標誌性重點文旅項目之一,疫情並未放緩恐龍王國的建設進度,今年年底前將建成並向遊客開放。」自貢市文化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宋青山告訴四川日報記者,「屆時,在虛擬實境(VR)、增強虛擬實境(AR)等技術的支持下,沉睡上億年的恐龍今朝將『活』起來,將一個可聽、可看、可觸、可感的『活』的恐龍世界呈現給廣大遊客。」□本報記者 郭靜雯

    招大引強
    叫響自貢恐龍文化名片
      發展文旅產業,自貢資源優勢得天獨厚,「鹽、龍、燈、食」四張名片享譽海內外。不過,如何讓資源得到有效開發利用、持續轉化成經濟效益,亟待破題。
      2016年底,自貢市政府與深圳華強方特集團籤約,共同投資打造自貢方特恐龍王國,這也是自貢市打造「鹽、龍、燈、食」四張名片和招大引強的破冰之作。
      4月7日,記者來到該項目建設現場,7個室內主題項目已完成主體建設,配套建築辦公樓、食堂和部分員工宿舍已經完工並投用。項目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自2月29日復工以來,項目組在抓實抓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採取多種措施應對疫情影響,包括加大投資力度,確保施工人員到位、建材供應組織等,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有序開展,目前500名餘工人正全力推進主題項目、服務中心等建設。
      記者在現場看到,碩大的主題樂園已具雛形,神秘雨林區、火山峽谷區、叢林部落區、魔幻溶洞區、恐龍基地區等五大分區中,13個互動體驗項目已全部開工,單個建築面積在5000到10000平方米之間,完成總體進度近半。其中,「生命之光」「恐龍浩劫」「恐龍守衛者」等項目土建工程完成量超九成,「飛越恐龍島」「深潭探秘」「地心歷險記」等項目主體結構完成超六成。

    科技賦能
    實景再現億年前恐龍王國
      建成後的恐龍王國將呈現什麼樣的場景?自貢市文化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規劃建設中心主任李雙洪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在被眾多遠古植物覆蓋的神秘雨林,遊客可以乘坐翼龍翱翔天際飛越美麗的恐龍世界,或者潛入深潭探索神秘的水下世界;在恐龍研究基地主題區,遊客可以探究恐龍起源的奧秘……這裡不僅有遠古恐龍化石、恐龍骸骨,甚至還能與「復活」的自貢恐龍一起進行「親密互動」。
      李雙洪介紹,恐龍王國是國內首個以「恐龍」為主題的國際一流大型主題樂園,和傳統簡單展現恐龍造型、尋求驚險刺激的主題樂園相比,恐龍王國結合自貢恐龍文化,深入探尋恐龍背後的秘密和故事,挖掘這些背景故事題材,打造出一個個具有完整故事的主題項目。
      支撐這些項目的是一系列現代高科技手段。在各個園區中,將根據恐龍本身的形態、生存特點,對不同種類的恐龍進行1:1比例的真實還原。在VR、AR技術的運用下,演繹恐龍故事、復原恐龍時代、引領遊客探險恐龍世界,實景再現億年前恐龍王國。
      宋青山告訴記者,恐龍王國力爭今年年底前對外開園,預計每年的遊客接待量將達300萬人次,將有力帶動自貢「吃住行遊購娛」文旅全產業鏈發展。

  • 相關焦點

    • 自貢恐龍博物館將「恐龍天團」送到貴州
      自貢網訊(記者 周姝)近日,由貴州省博物館主辦、自貢恐龍博物館協辦的展覽《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在貴州省博物館開展,成為貴州省博物館建館以來的第一個恐龍主題展覽。通過對兩館恐龍展品的展示,將沉睡了億萬年的恐龍「復活」在大眾眼前。
    • 四川自貢新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小腿骨化石
      來源:央視網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1.6億年前恐龍化石,網友:不愧是恐龍之鄉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初判距今約1.6億年
      李先生在路邊發現的疑似恐龍腿骨化石。 受訪者李先生 供圖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專家初判距今約1.6億年中新網自貢12月22日電 (劉剛)「路邊一處斷崖上的剖面,顏色和輪廓與周圍有所不同。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
    • 傳播自貢恐龍文化 四川自貢恐龍IP將於2021年初在多國及地區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1月7日起,自貢城市超級IP《時空龍騎士》登陸優漫卡通衛視,每天15:00播出。同時,《時空龍騎士》預計還將在今年年初登陸臺灣地區,以及越南、柬埔寨、泰國等國家,傳播自貢恐龍文化。據介紹,《時空龍騎士》經過央視播出,百臺聯播,各大網絡視頻平臺同步上映,到現在的寧夏衛視、貴州電視臺科教頻道與優漫卡通跨臺開播,向全國觀眾輸出自貢恐龍IP。
    • 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專家初判距今約1.6億年
      中新網自貢12月22日電 (劉剛)「路邊一處斷崖上的剖面,顏色和輪廓與周圍有所不同。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12月21日下午,家住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同家人外出散步時,偶然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隨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博物館立即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續:專家確認是恐龍化石...
      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紅星新聞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當地博物館已派專家赴現場勘查)。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稀奇: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腿骨化石李先生名叫李飛,今年38歲,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古生物專業,曾連續15年從事古生物研究工作,其中也包括恐龍化石。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七站——「東方龍宮」自貢恐龍博物館
      以恐龍為代表的古生物形象往往一直陪伴著孩子們的童年時代,不斷激發著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值得我們驕傲的是,咱們中國才是世界上發現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恐龍研究的絕對大國!
    • 第26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4月30日重啟
      今天(28日)上午,自貢市召開第26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暨中華彩燈大世界恢復開園新聞發布會,通報4月30日第26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將恢復開園。燈會面向省內遊客,執行30%入園限流標準,全省援湖北醫務工作者可預約免費觀燈。
    • 自貢恐龍將亮相中國港口博物館 參與「恐龍特展」
      自貢恐龍將亮相中國港口博物館9月3日,自貢恐龍整裝出發,奔赴2000公裡之外的海濱城市寧波,亮相自貢恐龍博物館與中國港口博物館共同舉辦的「重返侏羅紀恐龍特展」。本次展覽是中國港口博物館首次舉辦恐龍展覽,展期為2016年 9 月 24 日——11 月 7日。
    • 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發掘確定系蜥腳類恐龍股骨
      化石整體形狀逐漸顯露  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12月22日,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15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李先生名叫李飛,今年38歲,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古生物專業。李飛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距離自貢恐龍博物館約1公裡。
    • 這條恐龍的皮膚化石都還在
      電影《侏羅紀公園》裡,1億多年前的恐龍世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本報記者 吳曉鈴自貢恐龍化石群名聞全球  位於自貢大山鋪的自貢恐龍博物館,依託恐龍化石遺址而興建,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  1972年,大山鋪恐龍化石群被四川省石油地質局兩名地質工作者首次發現。
    • 貴博講壇(42)紀要丨自貢恐龍的前世與今生
      自貢在中國恐龍研究歷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我想通過這次講座,讓大家對自貢恐龍有更深入地了解。講座分為兩個部分,前一部分講的是自貢恐龍的前世,後一部分講的是自貢恐龍的今生。前世主要是指自貢恐龍生活時期的一些情況;今生是指自貢恐龍化石發現以後,以及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建立,給當地社會經濟生活帶來的一些影響。一、自貢恐龍的前世1.
    • 沉澱億年,橫空出世——雲陽為世界揭開的恐龍「史詩」
      破土而出,神秘來襲,恐龍天下,世界普安。2017年,在雲陽縣這片土地沉睡上億年後,史前動物恐龍以化石形式與世人見面,經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鑑定,雲陽縣普安鄉發現的恐龍化石群為世界級恐龍化石群。據世界權威恐龍學家、中科院研究員徐星初步分析,1.8億至1.6億年前,雲陽地區為古湖泊(古巴蜀湖)邊沿,成群的不同種類的恐龍生活於湖邊,一次或多次突發災害事件(如泥石流、大洪水、持續暴雨等)導致大量恐龍死亡。在河流匯入湖泊三角洲地帶時,河水流速減緩,其攜帶的大量恐龍骨胳隨之沉積下來並形成化石。
    • 亞洲最古老蜥腳類恐龍足跡驚現大足 恐龍在重慶生活至少1億年
      近日,重慶市地勘局208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單位合作研究的成果問世,發表在SCI雜誌《Swiss Journal of Geosciences》上。該成果指出,中國重慶發現了亞洲最古老的蜥腳類恐龍形跡,其成果也表明,恐龍在重慶地區至少生存了1億年並留下了大量的化石。這是華龍網記者今(20)日從重慶市地勘局208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獲得的獨家消息。
    • 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近距離觀看龐然大物恐龍
      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是世界上著名的恐龍化石群遺址,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是我國最大的恐龍遺址博物館。這些恐龍化石歷史非常悠久,距今已有2億年,在漫長的地質變化中,這些恐龍化石能保存的如此完整,實屬不易,今天我就帶大家一探此地。
    • 男子外出散步 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侏羅紀時期的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原創人偶劇「恐龍去哪兒了」上演 遊客擠爆自貢恐龍博物館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 10月3日,由自貢恐龍博物館自主編創的人偶劇「恐龍去哪兒了」在該館主展館多功能廳演出。三天來,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6萬餘人次的遊客遊覽自貢恐龍博物館。 下午15:00,「恐龍去哪兒了」吸引了大量帶著孩子的遊客前來,坐滿了多功能廳。隨著音樂的響起,一隻「恐龍」走上舞臺,小朋友們不斷地歡呼。 據介紹,該劇的劇情講述的是主角恐龍川川穿越到現代後發生的故事。
    • 元旦近萬名遊客打卡自貢恐龍博物館,《恐龍館奇妙夜》如約上演
      1月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的恐龍科普樂園內,一群「大朋友」和小朋友圍著舞臺,看得津津有味。這是大型雜技兒童劇《恐龍館奇妙夜》的演出現場,精彩的劇情和雜技表演徵服了觀眾。三天時間,近萬名遊客打卡自貢恐龍博物館,賞恐龍化石、看《恐龍館奇妙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