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城歷史建築中邂逅一場民國情懷

2020-12-05 吳柒說攻略

見過樓臺煙雨中的南京,水村山郭酒旗風,

也見過烏衣巷口的南京,朱雀橋邊野草花。

每當來訪這座六朝古都帝王州時,

你是否會想起民國風情的歷史建築。

01南京總統府

大家總說一座金陵城,半部民國史。論南京最具民國地,當屬總統府。南京總統府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292號,是中國近代建築遺存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築群,也是南京民國建築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遺址。它擁有600多年的歷史,作為南京地標建築的它一直是南京人的驕傲。在外地遊客的心中,來南京一定要去一次總統府!

走進總統府,宛如走進中國近代歷史的時光隧道。各色風格建築就是歷史的縮影,它用獨特的建築語言,為每一個人展示獨特的文化。總統府文化底蘊深厚,府內風光迷人,獨處鬧市,自成一派。

02中山陵

中山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鐘山風景名勝區內,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及其附屬紀念建築群。中山陵是南京市的地標性建築,中國近代建築史上傑出的作品。歷史上的中山陵經歷90多年的風風雨雨,它身上留下的不僅是自身的變遷,更是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和家國經歷。

中山陵是孫中山的陵墓,位於南京東郊的鐘山風景區內,東毗靈谷寺,西鄰明孝陵。整個建築群依山勢而建,包括博愛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等,由南往北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墓地全局呈「警鐘」形圖案,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第一陵」。

03美齡宮

美齡宮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鐘山風景名勝區內四方城以東的小紅山上,是蔣氏夫婦最喜愛的別墅,雖然只住了四年。有趣的是「美齡宮」其實是老南京人的俗稱,正式名稱為「國民政府主席官邸」,有「遠東第一別墅」的美譽。

夕陽下的紫金山,金黃色的梧桐樹串成一條金色的「項鍊」。而「項鍊」下鑲嵌著一顆藍綠相映的「寶石」正是美齡宮,這個被網民譽為「紫金山之心」的建築。依山勢修造的建築整體設計,猶如一串項鍊,深綠色的琉璃瓦猶如項鍊的寶石掛墜,兩邊長滿了法國梧桐的環形路勾勒出「項鍊」的輪廓,被稱為南京「最美項鍊」。

04孫中山紀念館

南京東部中山陵東、靈谷寺西的林海中,溪流綠樹掩映著一座仿清喇嘛廟的古典建築,它依山而建,氣勢恢宏,這裡就是保存展示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史跡的博物館——孫中山紀念館。孫中山紀念館,原名藏經樓,位於中山陵靈谷寺之間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築

給自己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來金陵城重溫民國舊夢。

相關焦點

  • 上世紀40年代淪陷後的南京城建築舊照,南京火車站與朝天宮
    朝天宮是江南地區現存建築等級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官式古建築群落,素有「金陵第一勝跡」之美譽。朝天宮之名,由朱元璋下詔御賜,取「朝拜上天」、「朝見天子」之意,是明代皇室貴族焚香祈福的道場和節慶前文武百官演習朝拜天子禮儀的場所。朝天宮中為文廟,東為府學,西為卞壺祠。
  • 民國首都電臺:南京「夜鶯」聲音甜 規模引起日本恐慌
    民國政府中央廣播電臺舊址。南京城西江東門一帶的清江路,路面空曠,成了市民學車的理想之地,周邊駕校雲集,不少人都在路旁排隊,等待練車。鐵塔底下,小巷深長,兩旁是民居,百米內便看見一扇白漆鐵門,兩旁為門房——青瓦拱頂,條磚壘成,典型的民國風格。門牌上,寫著「江東門北街33號」。這裡便是電臺舊址,現為江蘇人民廣播電臺的一處辦公地。1932年,國民政府中央廣播電臺在江東門外開播,引起轟動。此後80年,它見證了歷史上無數風雲際會,留下諸多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 歷史回眸:民國時期北京西部歷史最古老最大的天主教堂
    其實如果說起民國時期北京有名的天主教堂,還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教堂也很有歷史意義,比如今天我們要談起的這個長辛店天主教堂,就是一個代表,這個教堂還是北京西部歷史最古老最大的天主教堂!一,長辛店:京西古鎮、九省御道長辛店老鎮位於北京市豐臺區,永定河西,是北京西南的千年小鎮,近在咫尺,卻鮮為人知,是距離北京最近的古驛站。現在的京港澳高速公路也經過這裡。
  • 18度的盛夏|邂逅最浪漫的俄式建築城堡
    『東方莫斯科』聖尼古拉教堂在伏爾加莊園內,最有韻味的便是充滿滄桑氣息的俄式建築,而最核心也是我最喜歡的就是那座綠蔭中的聖尼古拉教堂。聖尼古拉教堂曾經是哈爾濱的地標性建築,當時位於南崗中心廣場,建於1900年,可惜後來在一場大火中燒毀。
  • 南京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央公園新增兩處民國建築景點
    記者從會上獲悉,鐘山風景區內多個文物景點、歷史遺存作為中央公園的旅遊景點,將來適時會向市民和遊客開放。鐘山風景區內還有這些好地方你知道嗎?對於鐘山風景區,大家了解更多的可能是中山陵、明孝陵等聞名於世的景點。其實,在鐘山景區內還有很多的歷史古蹟和文物景點,特別是民國時期的建築遺存。原民國中央體育場、原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都在鐘山腳下。
  • 這些老建築鮮為人知,它們卻代表重慶的歷史!
    5月11日,重慶舉行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掛牌啟動儀式,為南岸區米市街合記堆店等優秀歷史建築掛牌,以發動全社會共同參與優秀歷史建築的保護與利用。據悉首批掛牌的優秀歷史建築共有176處。位置:巴南區豐盛鎮十字街56號建築特色:建於民國時期,該建築主體為木結構,懸山屋頂,有碉樓禦敵。為豐盛鎮開明鄉紳劉祝山所建,曾為豐盛商會的會址,是「長江第一旱碼頭」商埠文化發展的重要歷史見證。
  • 《冷鋼》「小人物大情懷」民國奇幻動作電影
    民國奇幻動作電影《冷鋼》在橫店順利開機,電影《冷鋼》弘揚正能量,圍繞「小人物,大情懷」展開,講述擁有特異功能小人物「冷鋼」趕走西方列強,一路成長的故事。功夫演員釋彥能、言傑、王九勝、龍女郎「姚星彤」,香港資深老戲骨徐少強攜兒子徐偉棟傾情出演。
  • 南京唯一「古堡式民國建築」將開放 通體由明城磚砌成
    段仁虎 攝當西洋的建築風格遇上古老的南京明城磚,會發生怎樣有趣的「化學變化」?《金陵晚報》曾經多次報導,在南京,有一座完全用明城磚砌築而成的歐洲古堡式民國建築——揚子飯店。近年來,揚子飯店一直在進行修繕,並已修繕完畢。昨天,記者從南京市文廣新局組織的探訪中了解到,揚子飯店今年就會對公眾開放。
  • 寧波叫停月湖西區改造方案 35處歷史建築19處被拆
    然而從2009年開始,月湖西區一期改造啟動拆遷——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改造。  至今已有多少歷史遺存消失?  「很多。」陶海燕等文保志願者實地勘察了多遍,「到現在,一期35處歷史建築,19處被拆除,僅剩下16處!」
  • 在歌劇中感受林徽因的傳奇一生,在自如Z-SPACE邂逅一場人文盛宴
    想在夏末秋初的時節體驗一場人文與藝術相碰撞的文化沙龍嗎?想在北京二環的四合院裡穿越回林徽因的客廳與大師面對面嗎?8月30日,首期《徽因的下午茶》文化沙龍在自如Z-SPACE拉開了帷幕,「歌劇《林徽因》公演三周年紀念」為主題,通過線下沙龍與線上直播聯動,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聽覺與人文的盛宴。
  • 探訪自貢歷史建築之黃市桓侯宮
    始建於清康熙七年戊申年(1618),1913年被土匪燒毀,由郭鴻飛、尹金光於民國六年(1918)主持恢復修建正殿,長29.5米,寬12.1米,建築佔地面積約365.8平方米。黃市桓侯宮原為多重四合院布局,整體建築為磚木結構,抬梁、穿鬥式混合梁架,小青瓦屋面,懸山式屋頂,有高大的烽火牆和精美的屋脊泥塑。現僅存正殿和右廂房,不過因為改建較多,整個桓侯宮被包圍在新建的建築之中。
  • 安奈兒童裝2021夏季新品發布 邂逅一場探索之旅
    2021年夏季,安奈兒帶領小朋友們與自然對話,從大自然中洞見隱秘的力量,邂逅一場自然靈感的探索之旅。安奈兒童裝2021夏季新品發布會 邂逅一場探索之旅安奈兒童裝2021夏季新品—奇幻海洋:從藝術靈感通往時裝設計,演繹一場趣味盎然的時尚表達。
  • 一年四季都是春,四目之下皆是你,來雲南昆明來一場美好的邂逅
    純淨之美山清水秀翠湖公園翠湖本來是滇池中的一灣湖,後因水位下降,變成城市裡的一塊美玉,這裡有阮堤與唐堤,南北橫堤叫阮堤,是清朝道光年間雲南總督阮元仿西湖蘇堤而建,東西縱堤叫唐堤,為民國年間唐繼堯修建。漫天海鷗雲南民族村村內以自然村落的民居建築為主,園內有白族、景頗族等25個少數民族村寨,其中傣寨和彝族村最值得一看,村裡超大,想要深入了解的話可以請一個講解員,聽聽專業的民風民俗,增長見識,多了解那些民族建築的含義
  • 黃巖這40處歷史建築「領證」,掃一掃就能了解它們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印記,古老的建築從時光裡走來,見證著城市發展,蘊藏著每座城獨有的文化底蘊。為保護歷史建築,近日,黃巖區住建局聯合區園林建築中心、各鄉鎮街道,對全區的歷史建築進行掛牌工作,這也是黃巖區首次對歷史建築進行掛牌保護。
  • 盤點那些不得不看的超高質量民國文~
    本文中所有政黨皆為架空。謝絕扒榜。內容標籤: 重生2.《金山蝴蝶》作者:唯刀百闢超好看,但是它是在金山(美國)發生的故事,cesar(男主)真的是我的夢中情人了啊啊啊 he 非正統民國文 發生在民國時期的美國 跟當時的中國沒什麼聯繫 沒有其他民國文那麼虐文案淮真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成了去溫哥華千裡尋夫的廣東鄉下小媳婦夢卿。
  • 雪後,登泰山邂逅一場冰雪奇緣
    雪後登泰山,無論是雲霧繚繞,亦或是冰雪覆蓋,獨特的風景展現在眼前,似是誤入了傳說中的仙山。綿綿的白雪裝飾著泰山,瓊枝玉葉,粉妝玉砌,皓然一色。此時的泰山,莊嚴靜穆,天地間一片潔淨。山間的樹木在白雪的裝扮下更顯婀娜動人、風姿綽約,樹枝上覆蓋的白雪或絮狀、或粒狀,一片片、一簇簇煞是好看。冬日的雪後,登上泰山,邂逅一場冰雪奇緣。
  • 飄零的民國——讀《百年好合:民國素人志》
    在鋪天蓋地的「民國」讀物中,蔣曉雲的這本《民國素人志》比較特別。」身份,民國人白先勇講述遷臺大陸人的生活,小說集就取名《臺北人》,雖然夏志清教授從中讀出的還是「民國史」。《民國素人志》由12篇各自獨立又相互聯繫的小說組成,主人公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出生於「民國」的女子,其人生最重要的轉折之地是民國第一都會——上海,在上海登頂人生,也因為1949的歷史變幻而從上海出走,從此開始了另一大段的顛沛。
  • 金秋十月,在哈爾濱邂逅小俄羅斯彩色伏爾加
    我總是嚮往那些響徹了吟遊詩人詩歌的地方,我總是覺得在文藝中追溯歷史,感受風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寫不出《文化苦旅》,但不代表我不嚮往那在詩歌中旅遊的寧靜感覺。
  • 揭秘|民國名人的美食癖好
    我們對民國並不陌生,談到世況、文化,扳著手指也能說出個一二三。民國也是個美食絢爛的時代:八大菜系最終定型、區域之間的美食交流更加頻繁、菜品普遍大眾化。要說民國美食,則大多與那些鼎鼎大名的民國名流有關。他們好吃、能吃、愛琢磨吃,無論是政壇要人還是文人墨客,都為這舌上味道下足了功夫。
  • 民國紙幣-貨幣發展史中的時代記憶
    因民國時期特殊的歷史原因,民國紙幣的收藏價值與其面額高低多半關係不大,主要與其品種珍貴與否有關,例如有孫中山頭像的紙幣比無頭像的紙幣價值要高些,各省地方銀行發行的紙幣因存世量較少,一般比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價值要高,題材上佳的比題材一般的價值要高,這中間差異很大。一些規格和面值特殊的民國紙幣的價值尤其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