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馬家田尾礦庫壩上一片繁忙。放眼望去,29道子壩覆土已完畢,灑水車在壩上來回奔波,20餘名施工人員正頂著烈日給壩坡覆蓋防風抑塵網,他們還要搶在雨季來臨前,修築好第29道子壩壩坡排水溝及壩肩截洪溝……。
馬家田尾礦庫位於風景秀麗的阿署達花舞人間景區山坳間。遠遠望去,似一片波光粼粼的「黑湖」,而這已存在50年的「黑湖」將於2020年底閉庫,再次披上那迷人的綠色「外衣」。
尾礦庫是「聚寶盆」
日本曾想用大米換金饃饃
馬家田尾礦庫始於三線建設,1965年作為攀枝花鋼鐵公司(以下簡稱攀鋼)首期工程被納入國家建設計劃,1964年12月設計,設計等級為二等庫(新規範為一等庫);1966年12月開始施工,1970年竣工投產。設計總庫容1.86億立方米、有效庫容1.6億立方米,總壩高210米,總平面面積3.5平方千米,匯水面積15.04平方千米。
伴隨攀鋼的發展壯大,「釩鈦之都」斐聲海外,50年的滄海桑田,馬家田尾礦庫隨著尾礦源源不斷的排入,昔日的「小山溝」變成了如今的「高峽出平湖」。現在的馬家田尾礦庫已堆積29級子壩,總壩高183米,堆積尾礦約1.23億立方米,壩頂標高1273米,庫區水位標高1263米,幹灘長度長期保持1千米以上。
尾礦礦渣中還含有少量的鈦、釩等稀有金屬,是名符其實的「聚寶盆」。據當年的工人講,日本企業提出要用大米換取尾礦礦渣,但中國冶煉專家沒有同意,說這是我們國家的金饃饃,哪有大米買走金饃饃的。於是這些寶貴的資源便保留至今。
因城市發展成「頭頂庫」
安全成了頭等大事
隨著攀枝花城市轉型發展和城市建設擴展,馬家田尾礦庫下遊增加了大量的居民和工業設施,2016年5月,馬家田尾礦庫被國家應急管理部列入「頭頂庫」。
安全責任重如泰山。馬家田尾礦庫的安全生產和管理實行分級監管原則,即馬家田尾礦庫的安全工作由攀枝花市應急管理局直接監管,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攀礦)為主體責任單位,東區配合開展工作。
地企緊密配合,成立了「頭頂庫」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並開展專題攻關。2017年,根據省、市「頭頂庫」治理對馬家田尾礦庫專題研究要求,制訂了《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選礦廠馬家田尾礦庫「頭頂庫」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投入1500餘萬元開展強化保障治理。
2018年11月,馬家田尾礦庫「頭頂庫」綜合治理通過驗收。
「四位一體」應急聯動機制
安全穩定運行50載
「抓實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東區應急管理局局長鮮果介紹,為應對尾礦庫出現異常情況,全力保障下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攀枝花市、東區、攀礦、銀江鎮建立了「四位一體」的應急聯動機制,採取「政府監查+企業自查」安全監管理模式,每年都要開展尾礦庫防汛綜合應急演練。
據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選礦廠尾礦庫專家餘大明介紹,馬家田尾礦庫建立了在線監測和人工監測系統,其中人工浸潤線觀測孔74個,在線18個;壩體人工位移監測點44個,在線14個;幹灘長度、坡度監測設備2套;庫水位監測設施2套;降雨量監測設備1套;同時設有36個視頻監控點,對排水井、初期壩、輸送管道等重要的設施和重點部位進行在線監測;並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人工和在線監測結果行進行對比分析。
「我們利用『村村響』廣播宣傳防災自救知識,告知緊急疏散方式和線路……。」東區銀江鎮沙壩村黨支部書記羅忠俊告訴小編,「現在我們村擁有一支56人的「三級聯防」警務服務隊,每天安排8人,24小時進行輪流值班值守,隨時觀注大壩的動態,全力以赴為大家築牢安全屏障。」
「頭頂庫」不再長
堆積壩標高不超過1300米
「頭頂庫」如懸在頭上的一把利劍,隨時牽動著各級政府的心。在李克強總理的關注下,省委省政府確定,馬家田尾礦庫將於2020年底前完成閉庫。這意味著,馬家田尾礦庫將不能使用至最終堆積壩標高1300米。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攀鋼及攀礦認識到馬家田尾礦庫雖然當前為正常庫,但仍然存在安全風險。2017年3月,攀鋼啟動紅格南礦區開發項目前期工作,同時推進馬家田尾礦庫閉庫。攀鋼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工作思路,一期實施東區豐源牛場坪尾礦庫過渡方案,二期加快推進新尾礦庫建設的總體接替方案。目前,攀礦正在修建密地選礦廠到豐源牛場坪尾礦庫的尾礦運輸管道,預計2020年11月完成。
同時,馬家田尾礦庫的閉庫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2019年完成了馬家田尾礦庫安全現狀評價、馬家田閉庫工程巖土工程勘察方案設計。目前,完成了現場勘察,預計2020年9月可完成馬家田尾礦庫閉庫初步設計方案。
生態文明照進現實
未來將進行綜合開發
閉庫後,誰來管?怎樣用?
據了解,閉庫後,攀礦仍是馬家田尾礦庫的責任主體單位,攀鋼將根據攀枝花市發展規劃,積極開展好馬家田尾礦庫生態修復和綜合開發。
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選礦廠技術員李榮周說:「馬家田尾礦庫恢復治理工作,首先要對壩坡進行覆土,覆土後在壩坡鋪設防風抑塵網,然後在壩肩和壩坡面上修築排水溝和截洪溝,在壩坡上種植木豆、車桑子、劍麻等植物,播撒火箭草等雜草草籽,達到防洪、防水土流失作用,最大限度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的成效。」
「閉庫後,對我們沙壩村的有利因素很多。」羅忠俊高興地說:「首先可以降低安全隱患,緩解大家心理和精神壓力;其次改善周邊生態環境、淨化空氣、潔淨水源,還轄區綠水青山。待生態恢復後,我們將全力支持和配合政府,守護好這一片綠水青山,利用好這片金土地。」
相信過不了多久,這座大山「黑湖」將涅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