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朕要廢掉皇后,愛卿怎麼看?大臣:你的家事,與我無關

2021-01-08 諸葛品歷史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即使古代的皇帝,看似可以為所欲為,其實在有些時候並不是這樣的,很多事情都要與文武百官商議,不能剛愎自用。皇帝也沒那麼好當,天下大事必須由他做主,手腕太過強硬,不聽從大臣們的意見或建議,就有可能留下昏君、暴君的罵名;在重要事情上沒有主見的話,會顯得過於軟弱,開創不了豐功偉績,想要成為名流千古的好皇帝挺難的。

大臣要是對妻妾不滿意的話,可以把她們個休了,別人並不會說什麼,假如皇帝對皇后有意見,想把她廢掉的話,肯定會有大臣反對,甚至敢怒懟皇帝,唐高宗李治就曾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李治在眾皇子中排行第九,母親是長孫皇后,與大哥李承乾、四哥李泰同屬嫡子,四歲時被封為晉王。

唐太宗原本對嫡長子李承乾寄予厚望,還把他冊立為太子,想在百年之後讓他繼承大統,奈何李承乾心太急,因逼宮失敗被廢,而魏王李泰不成氣候,李治自然就成了太子之位最合適的人選。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因病去世,李治登基稱帝,一生勤於政事,開創的「永徽之治」,頗具貞觀之遺風,先後滅掉了西突厥、百濟及高句麗,使得唐朝版圖達到最大,近1300萬平方公裡。

客觀來說,唐高宗李治稱得上雄才大略,甚至可以與父親唐太宗相媲美,但他在改立皇后這件事讓,遭到了多數大臣的指責和反對。李治還是太子的時候,因一次偶然的機會,與大他四歲的武則天相識,確認過眼神,認為武則天就是他嘴愛的人,而當時武則天是唐太宗的妃子,兩人只能把愛意深埋心中。

雖說時間是最好的解藥,久了就可以忘記一個人,但也不是絕對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治對武則天的思念不減反增。唐太宗駕崩後,按照宮中的規定,武則天到感業寺落髮為尼,每天吃齋念佛,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正當她以為下半生都會寺廟中度過時,上天給了她一次機會。

唐高宗帶著王皇后來燒香,再次見到了武則天,歲月仿佛沒有在她臉上留下痕跡,她依舊是那麼美麗動人,兩人四目相對,一切盡在不言之中。王皇后是何等的聰明,一眼就看出了皇帝對武則天的深情,她不僅沒有吃醋,反而主動勸說高宗納武則天為妃,目的是想通過武則天打擊一下得寵的蕭淑妃。

自從武則天受寵之後,蕭淑妃逐漸被冷落了,王皇后開心不已,但讓她沒想到的是,武則天並不甘心只做個貴妃,皇后的位置才是她想要的。此時的王皇后內心後悔不已,簡直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就想以皇后的身份壓制武則天,但她壓根就不是武則天的對手。

永徽六年,唐高宗在一次上朝的時候,提出了廢王皇后,改立昭儀武氏為皇后的想法,大臣們頓時炸開了鍋,尚書右僕射褚遂良反對態度尤為堅決。退朝之後,高宗把徐茂公(李績)留下,問道:「朕對王皇后不滿意,要把她廢掉,立武昭儀為後,愛卿乃朕的心腹大臣,對此事怎們看?」

徐茂公為官多年,深諳皇帝的心思,即使自己反對的話,也並不能改變皇帝的主意,還會因此得罪高宗和武則天,以後肯定沒有好下場。經過認真的思索,他清了清嗓子,平靜地說道:「此乃陛下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意思是說,讓誰做皇后,都是你自己的事情,與我沒有半毛錢關係。徐茂公明哲保身的做法,得到了高宗和武則天的信任,死後得以陪葬昭陵,而反對廢后的褚遂良被貶出京城。

相關焦點

  • 皇帝:朕聽說愛卿要造反?大臣脫下衣服,皇帝哭了,當場原諒了他
    皇帝:朕聽說愛卿要造反?大臣脫下衣服,皇帝哭了,當場原諒了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複雜的,古時候的君臣關係就更是這樣了。打天下的時候,皇帝需要能帶兵打仗的人,為了籠絡這樣的人,皇帝會給他們官職、財富、美人,對他們禮遇有加、恩寵不斷。
  • 皇帝問大臣:愛卿酒量如何?大臣:從不曾喝醉,皇帝大喜:就你了
    但你聽說過喝酒也能成才嗎?沒錯,今天要說的這位比李白更是厲害,他因喝酒而被皇帝稱為酒狀元,臨死之前還把酒痛飲,他就是曾棨。曾棨江西人,他不僅學問淵博,而且才思敏捷,被譽為「江西才子」。在一次科舉考試中,曾棨出類拔萃,一舉奪得狀元,但因7名審核大臣其中三位和曾棨是老鄉,為了不讓外界人說閒話,永樂皇帝親自出題考核曾棨,曾棨一口氣寫出上百首考題詩稿,永樂皇帝大讚:曾棨真是奇才啊,狀元非他莫屬。那麼本以才華著稱狀元的曾棨,又怎么喝酒成才的呢?曾棨身材魁梧,而且非常愛喝酒。
  • 京城幾個月沒下雨,宰相引咎辭職,皇帝:這是朕的錯,與愛卿無關
    貞觀初年,張行成奉旨來到京城,順利地通過皇帝的考核,被太宗任命為殿中侍御史,專門負責彈劾不作為的朝廷命官。張行成性格耿直,工作態度一絲不苟,哪怕是官職顯赫的大臣有過失,他都會直接向皇帝反映,絕不會有任何隱瞞,更不會畏懼權貴,其才能逐漸顯露,因此深得皇帝的賞識。李治被立為皇太子後,唐太宗親自挑選了一些大臣,讓他們到東宮輔佐太子,張行成就是其中之一。
  • 耽美文:皇帝vs丞相,愛卿今晚侍寢如何,朕有很多貼心話對愛卿講
    小夥伴們大家好,身為腐女的小編怎麼可能少了耽美文呢?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5本耽美文:皇帝vs丞相,愛卿今晚侍寢如何,朕有很多貼心話對愛卿講!保證文筆好劇情也好。要是小夥伴們覺得好看的要記得加入書架哦!
  • 大臣將皇帝倆愛妃丟出宮,皇帝得知一邊哭一邊誇:愛卿做的對極了
    宋仁宗是一個好皇帝,除了好色之外,基本沒有什麼大毛病。不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好色是男人的通病。宋仁宗坐擁天下,雖然有色心但是卻沒有什麼色膽。犯起病來也不過只是調戲調戲宮女而已,算不得什麼大錯。 宋仁宗之所以被稱讚為仁君,是因為他跟唐太宗一樣,懂得納諫。
  • 微小說:「皇后!朕要斬了你!」
    皇帝皇后相敬如賓,很少同寢,沒真做到最後一步,自然沒發現皇后也是Alpha。皇帝寵幸了哪個小美人,第二天請安後皇后就把人留下,親密~負~距~離~接觸。而且皇后會撩,技術好,比老成刻板的皇帝好太多。很快,美人們一個個~懷~孕,皇帝很開心,大封后宮。
  • 中國史上最清廉的大臣,窮到皇帝都於心不忍:愛卿,多少你也貪點
    我國著名的貪官是清朝的和珅,人人皆知的清官就是北宋的包拯,貪官臭名昭著,清官兩袖清風,受人尊敬,而在歷史上,卻還出現了這樣一個情況,皇帝很貪財,但是大臣清廉,大臣勸皇帝少貪財,皇帝傳旨讓大臣別太清廉。不過「新官上任三把火」,李适的態度來了180度反轉,他不僅任用宦官為禁軍統帥,還到處斂財,皇帝斂財那可不一般,他要求地方向他進貢,並且經常派宦官直接到各衙門等地公開索取錢財,稱為「宣索」,百姓遇上貪財皇帝,那可真是苦不堪言。
  • 皇帝問:愛卿早餐吃啥?大臣答:吃了雞蛋,皇帝大怒:你是貪官!
    然而作為清朝皇帝就比較悲催了,根據大清祖制,清朝皇帝的飲食是有諸多限制的,比如一天只能吃兩頓飯(早膳和晚膳),每頓飯只準吃七、八分飽,且再可口的菜都不許多吃,尤其是到了清朝中後期,嘉慶帝提倡節儉,他的子孫後代,日子越發難過了。
  • 清朝大臣獄中上書:陛下我要造反,皇帝卻說:愛卿你無罪
    大家知道,歷朝歷代的皇帝,對於造反向來是零容忍,但是在清朝,卻有這麼一位大臣,獄中上書:陛下我要造反,更離奇的是皇帝卻下旨:無罪釋放。是不是很離奇呀?這個離奇的像是發生在武俠小說裡的故事,就真實的發生在清朝,那個大臣我們都熟悉,納蘭明珠,納蘭容若的父親,七劍下天山裡面有他的故事,而那個皇帝,我們更熟悉,就是康熙大帝。這件離奇的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呢?
  • 武則天被冊立皇后時,朝中百官的一個舉動,已有了改變歷史的苗頭
    於是,皇帝直接對著他說話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現在皇后沒有兒子,武昭儀生了兒子,我打算把皇后廢掉,立武昭儀為皇后,你們意下如何?按照三人事先約定,長孫無忌沒說話,褚遂良發言了。褚遂良說:皇后出身世家,是名門閨秀,是先皇為陛下所娶,她賢良淑德,沒有失職行為。先皇病重時,拉著我的手囑咐:我的好兒子,好媳婦就託付給你了。陛下您當時也在旁邊,不會忘了吧?
  • 清朝稱謂與影視劇中,相差甚大,皇帝也可自稱臣,皇后可自稱奴才
    皇帝自稱朕,皇后自稱本宮,太后自稱哀家,妃子自稱臣妾,有時還被稱小主。然而,這些稱謂沒有一個與歷史相符,有的本是書面用語,日常中根本不會那樣自稱自己,而有的壓根在清朝就不會出現。假如你穿越到清朝,用有些影視劇中的稱謂,稱呼他們,他們也會一頭霧水,甚至懷疑你在罵他們。他們的自稱,之間的對稱和他稱同樣會顛覆你在影視劇中了解的那些關於清朝的稱謂。
  • 寵文:「皇上,我不小心把皇后鬥趴了」「愛妃,朕終於能廢后了」
    她偏要成皇上心尖尖裡的人!且看她鬥宮妃、俘君心,萬千寵愛於一身,步步風華問鼎後位!精彩片段:她小心翼翼地靠近身邊人,嘟囔囔道:「皇上,妾身挺聰明的,真的。」「徐晁之事你給朕有多遠滾多遠別想打聽,你那好姐姐敢再弄什麼么蛾子,信不信朕弄死她!」像小崽子一樣在拼命掙扎的雲綰容原本還在吐槽這廝沒格調,聽聞此話身形一頓,繼而驚喜!皇上,妾身想知道的都知道了,保證圓潤地滾離是非!
  • 皇帝:愛卿,在家都吃啥?大臣:吃窩頭,皇帝連吃七天,太監哭了
    他是乾隆皇帝的孫子。他從小就勤奮好學,一直想做一個有用的國王。於是,他發奮讀書,立志要讓清朝在自己手中富強起來,但經過"康乾盛世"的餘暉,清朝已經逐漸走下坡路,尤其是道光登基後,外國人開始入侵。種種瑣碎的事務讓道光皇帝焦頭爛額,他苦苦思索著強國的良方,經過長時間的冥思苦想,他認為"富國必先從節儉開始",這在常人看來,實在是找不到開源之道,便不得不反覆強調節流之法。
  • 難怪皇帝一不高興就想打大臣,他們天天加班看的都是些什麼奏摺
    今天調節一下這兩個大臣的矛盾,明天是那個皇子和那個大臣,後天是兩個妃子,大後天是皇后的妃子,在之後是太后和皇后。還得忙中偷閒調節一下自己和太后、皇后、妃子之間的矛盾。每天不是聽一堆兩個人之間的雞毛蒜皮,就是聽哪個人哭哭啼啼地找自己要公道,說不定還能碰上一個要以死明志的。以現代心理學的理論來看,每天聽人吵架很不利於身心健康的。
  • 一舉兩失,狸貓換太子主角宋仁宗,為了寵妃廢掉皇后及兩名大臣
    趙禎的養母劉太后非常的專橫,趙禎娶老婆一定要自己滿意,趙禎想娶的都賜給了其他人。第一任妻子郭皇后就是劉太后喜歡才娶的。 人家都說娶妻娶賢,但是這個郭皇后,驕橫自恣,完全不懂得謙讓和寬容,劉太后死後,她還想著壟斷後宮。真不知道劉太后的選人標準是什麼。
  • 清朝最短命的皇后,12歲入宮22歲崩逝,死後皇帝祭奠她整整25年
    清朝的「九子奪嫡」,指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這個事件可是讓後世直接了解到了皇子們關於爭奪皇位的殘酷鬥爭,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最終勝出的是四阿哥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
  • 皇帝都自稱「朕」,那太上皇的自稱什麼?乾隆霸道李淵心酸
    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所以首次採用「皇帝」這個稱號來表明自己華夏最高統治者的身份。與此同時,他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規定,包括皇帝的衣食起居、禮儀規範、大臣和百姓需要避諱的東西等。而在稱呼上,秦始皇也開始由寡人改稱為「朕」。很多人就感到好奇,如果皇帝退位了,當上太上皇后又該如何自稱呢?
  • 寵文:「誰把朕的龍袍撕了」小皇后奶音震四方:我!皇帝秒慫
    我叫解語,是一個有著十年書齡的女漢紙,雖然性格有點男性化,但心思還是很細膩的,依舊忘不了堅持每天為大家推薦好看的甜寵小說。今天解語給大家推薦的是四本寵文:「誰把朕的龍袍撕了」小皇后奶音震四方:我!皇帝秒慫《娃娃皇后》作者:安安內容簡介:穿越前,她是學啥啥不會的差等生。穿越後,她是人人談之色變的惡魔女。六年後,爹爹做了丞相,我被選為當朝皇后。如果你穿越了,還做了皇后,才知道你只有十天可以活,你是接受還是抗爭?「誰把朕的龍袍撕了」小皇后奶音震四方:我!皇帝秒慫,她雲安安,決不將自己的命運交由他人掌控。
  • 隋文帝楊堅:私寵宮女被皇后嚴懲,委屈的皇帝離家出走
    隋文帝楊堅被皇后獨孤伽羅鉗製得死死的,可天性風流的皇帝生物,總會趁著老虎打盹的時候覓食。一天傍晚,孤獨皇后偶染風寒,楊堅愜意地走在空闊的後宮,遇見一位從未見過的美麗宮女。此女站在梅花叢裡,背面立著,烏黑的雲發披覆在晶瑩的頸項。她盈盈地回過嬌軀,頓時讓楊堅瞬間神魂顛倒。只見此女,亭如出水蓮花,嫋嫋似當風楊柳,明眸以秋水為神,瘦軀若梨枝用骨。
  • 權臣怒懟皇帝:「朕朕朕,狗腳朕」!「陛下是要造反嗎」?
    元善見這個皇帝也當的是相當憋屈,高歡在時他也很有眼力勁,知道自己就是個傀儡,為了活命,主動對高歡示好要娶他的二女兒並立為皇后,有了這一層關係,雙方相處也勉強算得上融洽,做傀儡也有做傀儡的覺悟。然而這種日子在高歡死後就到頭了,其子高澄繼任之後只感覺這天下是我高家打下來的,憑什麼讓你坐這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