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否信佛:這四種話,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

2021-01-09 文字溫暖心靈

相信因果的人,都知道殺生、偷盜、邪淫,會損耗福報,影響運勢,但卻不知道,對人影響最大的,竟然是說話。

《太上感應篇》中太上曰:「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行。」

就是說禍福不是上天賜予的,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地獄閻羅本不願你下地獄,奈何我等作惡多端偏要下去。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影子甩得掉麼?人死了金銀財富,名望地位全部可以甩得掉,唯有善惡之報是如影隨形的跟著一起去。所以我們要惜福,多種福德。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又有叄臺北鬥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

又有叄屍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

是道則進,非道則煺。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

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兇,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衒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

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叄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叄百善。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兇神已隨之。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叄善,叄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叄惡,叄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太上老君說:「人的禍福沒有門路,完全是由自己招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像人影緊跟著形體一樣,絕不差錯。

所以天地之間,有專管過錯的神明,按照犯罪的輕重,來削減年壽。(人活一百天叫一算,十二年叫一紀)。不但年壽被減,而且還被懲罰他貧困損耗。

患難的事情紛至沓來,大家都怨恨他,刑罰禍害跟著而來。吉祥之事,沒有他的份兒。兇煞惡煞使他受災殃。到了年壽已減盡時,就是死期。

合乎道義的事,應勇往直前去做。修道者,對於正道,亦應遵而修之;不合道義的事,做不得,更應懸崖勒馬而不為。

修道者,對於邪道,應退而弗修。不走邪惡之路,不明瞞,不暗騙。力行好事,多積陽功陰德。發慈悲心,愛護生物。盡忠國家,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

先端正自己,然後勸化他人,憐惜和救濟孤寡無依靠的人。尊敬老人,愛恤他人的幼兒。昆蟲草木,尚且不能傷害。

別人有不吉利的事,應憐憫他,高興別人做好事。別人有急需時,慨然濟助。別人有危險時,立刻救他。

人我一體,他人的得失,等於自己的得失。不宣揚他人的缺點,不誇耀自己的優點。阻止惡事,表揚善事,把多的讓給人,自己取少的。

受人欺侮,不怨恨,受到寵愛,要看成像天上掉下來一般驚畏,並加緊積功德。給人恩惠,不求報答。施捨給人,沒有後悔。

所謂善人,大家都尊敬他,上天會保佑他,應得福祿,不求自來。邪神兇星敬畏他,不敢相犯,眾神之靈處處保護他,做任何事必定成功,可達成聖人的願望。

天仙者形神俱妙,與道合真,要做一千三百件善事。地仙不飢不渴,寒暑不侵。要做三百件善事。

如果對不正當的事動念頭,違反道理做事,做了壞事,反說自己能幹,忍心殘殺人或物,暗中加害好人,背後欺瞞元首或雙親,對教師傲慢,對自己的職務不盡責,哄騙外行人,誹謗同學,以不實冤枉好人,以假充真騙人,挑剔同族親戚。

攻其陰私,氣質剛暴無慈愛心,性情兇狠乖戾,一意孤行,不聽善勸。以非為是,以是為非。親近惡人歹事,遠離善人好事。

為爭取功賞,不顧民間疾苦,為求得寵,不惜用盡欺巧方法拍馬屁,去迎合上峰的意思。接受別人恩惠不感謝不報答,受別人欺辱,懷恨於心,念念不休。

念頭動於善或惡,吉兇便已決定。

曾經為非作歹,以後覺醒改悔,勿以惡小而為,勿以善小不為,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並非古人之虛言。

下功夫從口講,眼觀,行動三樣開始,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件惡,三年上天一定會降禍於他。勉勵實行感應篇者必有大福報、大善根。真信真行者獲福。感恩古人聖賢對我們後代子孫的護佑!

身有三種惡:殺、盜、淫;口有四種惡: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有三惡:貪、瞋、痴。為什麼口有四惡?因為造業最重的就是口業。

不管你是否信佛,這四種話,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只要你能護住口業,不亂說話,就能事事逢兇化吉。

口業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阻力,口業也是一個人墮入惡道的主要業力,如果你信佛,就一定要去清淨口業,不要亂說這四種話。

第一、妄語。

妄語的意思是虛妄不實的話、謊言;說假話。 出自《後漢書·王霸傳》。與中醫、佛學相關。

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知道就說不知道,不要把自己當成全知者,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胡亂講法,就算一時糊弄過關,從長遠看,卻只會損害世人對自己的信心。

我們可以說一些善意的謊言,但千萬不要經常說妄語,妄語就是以虛為實,以有為無,虛妄不實的言語。如果你經常說妄語,就會造下無量的惡業,果報非常嚴重。

第二、惡語。

《增廣賢文》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意思是告訴我們要學習用「愛語」結善緣,很多時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話,就能給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氣,即使處於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溫暖。

而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就如一把利劍,刺傷人們脆弱的心靈,即使在夏季六月,也感到陣陣的嚴寒。

在別人困難情況下,一句善意的話能夠給人鼓勵,力量和信心;一句惡意的話,會讓人傷心,失去勇氣和力量,讓人心寒。

積極善意的心態,往往會給出積極的暗示,使他人得到戰勝困難、不斷進取的力量;反之,消極惡劣的心態,則會使他人受到消極暗示的影響,變得冷淡、洩氣、退縮、萎靡不振等等。

因此,當我們發現他人有可能受到自己的暗示時,也要注意暗示的方式和度,儘量使他人接受積極的、適度的暗示。

經常說惡語,經常罵人、經常侮辱他人,經常說那些傷人的話,也會造下無量的惡業,則損自己的福報。

別人待我不好,是我的因果,我善待他人,是我的慈悲,也是我的修行,如果你不想損耗自己的福報,就不要亂說傷人的話。

第三、兩舌。

兩舌,指的是搬弄是非,離間他人。如果你經常喜歡論人是非,經常喜歡挑撥離間,就會折損自己的福報。

經常說「兩舌」的話,自私刻薄的人,見不得別人好,經常嫉妒他人、口蜜腹劍,經常以取笑他人來愉悅自己,這樣的人一定會自食惡果。

明代羅狀元的《羅狀元醒世歌》說:「靜坐常思自己過,閒談莫論他人非。」

意思是要經常安靜的坐下來考慮自己的過錯,在與人交談時不要討論別人的是非。

第四、綺語。

綺語,指的是花言巧語,所謂「笑裡藏刀」,或說輕浮無禮不正經的話,目的是叫別人上當,用花言巧語來欺騙。綺語的範圍很廣,凡是令人邪思這類的言語,都屬於綺語。

經常說綺語讓人造惡業,障礙人的心智,自己也會承受墮三惡道(三惡道即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一切眾生造作惡業而生其處。)的惡果。

一個人如果想多福多慧,這四種話就不要亂說,世人不知有因果,因果何曾饒過誰?

結語

鑑讀國學,用智慧分享國學經典,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精髓。

朋友們,不管是否信佛:這四種話,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大家覺得有道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經常讚賞、轉發和隨喜一些正能量的文章,讓更多人看到,也能為自己積累福報,如果有人因為你的轉發內容而受益,功德就是你的。感恩閱讀與分享。

#人文#

相關焦點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4種行為,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好事就會有好報,做壞事就會遭惡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做好事壞事,其果報會像影子一樣隨業流轉,給人帶來福禍。
  • 「舉頭三尺有神明」:若信因果,請不要傷害這3種人,因果不饒人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萬法皆空,因果也是萬法之一,也不是說萬法之外,因果為什麼不空?其實說因果不空,是說它有兩個現象,一個現象是轉變,因果轉變不空,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因果是轉變的;第二個現象是因果相續。所以說不空是說這兩樁事情,轉變跟相續不空。
  • 這5種話,儘量不要說,因果報應太大了!
    《金剛經》上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家認為,世間的因果報應,是真實不虛的,如果不小心說了不該說的話,就會承受果報。我們如果了解了改變因果的原理,就可以知道如何做才能逐步改善目前我們所處的境遇,讓自己的果報越來越好。當然改變因果還是有訣竅的,如果我們不知道怎樣巧妙地改善因果,那麼可能會導致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
  • 一位高僧說:這四種人,是佛的「有緣人」,看看有你嗎?
    佛經上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都是佛的有緣人,雖然每一個眾生都與佛有緣,但這四種人佛緣最深。  前段時間我去寺廟裡拜佛時,遇到一位高僧,我想問一問自己的佛緣深淺,高僧告訴我:「這世間有四種人,佛緣最深,如果你在這四種人當中,就說明你是佛的有緣人。」
  • 佛說:「萬物有靈」,傷害這三種有靈性的動物,因果不饒人
    人類與低等動物最重要的區別就是思考,而人類卻將思考怎樣將動物們製作成各種美味發揮到了極致,甚至有人連可愛的小動物都不放過。佛說:「萬物有靈」,傷害這三種有靈性的動物,因果不饒人。都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即使無冤無仇何必殘害生靈呢?這三種動物很有靈性,尤其要善待。
  • 如果你信佛,請不要傷害這4種人,因果報應很大!
    佛所說諸法,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門,歸根結底不外乎兩個字:因果。許多人常常問我,佛法到底是什麼?我回復他四個字:諸法皆空,因果不空。一切法皆為空相,但唯有因果時刻存在,隨業流轉,時刻影響和改變著人的命運福禍。我們信佛,不是要迷信佛菩薩的神通,不是要功利性地求佛菩薩保佑,那是愚痴、是迷信。信佛,信的是因果,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 因果不饒人,這2類靈氣動物,不要傷害,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行善的前提,先做到不去作惡,不然就像往有洞的桶裡注水一樣,一邊積福,一邊折福。行善就要做到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中殺生是排在第一位的,世間人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慾,肆意的傷害這些小動物,殊不知要給自己帶來多大的業障,待到因緣成熟時,果報還是自己受。
  • 佛說三世因果,這四種因果都是現世報,真實不虛
    佛教中有個故事:有個法師到一戶人家去做法事,到了吃飯的時候,這家的女主人盛飯的時候,不小心把大米做成的乾飯灑在地上了,女主人為了不浪費糧食,又把掉在地上的米飯捧起來重新盛到碗裡,端給法師吃,這個法師覺得這戶人家供養的齋飯不乾淨,就推辭說自己不餓,起身離開了這戶人家。
  • 佛教:禍從口出,這2種話不要亂講,因果報應太大!
    禍從口出,有些話我們能說,有些話不要亂說,因為說了不該說的話,因果報應太大。佛教認為:口為禍福之門,一切福禍吉兇,都跟說話有關。古人常說: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佛教也經常告誡眾生,要少說妄語、惡語、兩舌的話,經常說這些話會有因果報應,如果你相信因果,就要學會謹言慎行。
  • 佛教:信佛後,身上出現這3大「徵兆」,恭喜你,走對路了!
    最初進入佛門的時候,就聽到有師父開示:信佛不如學佛,學佛不如成佛。開始不太明白,後來才知道,信佛只是一個初始階段,是我們在了解佛法之後,相信佛所說的正法,願意皈依真理,這只是停留在「信」的階段。在相信之後,要依照佛的教言,認真修學,增進法身慧命。當然,最圓滿的結果就是最終能成佛,脫離輪迴。
  • 佛教:最消耗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佛家常說一句話: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世上的任何事皆不離因果,如那句偈語所說: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我們當下的所有遭遇都是自身因果業報的顯現,並非無緣無故。《太上感應篇》裡也講: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 老者告誡:有「靈性」的這3類動物,最好不傷害,否則因果不饒人
    佛說萬物有靈,而我們人也屬於靈長類動物,在這個萬物有靈的環境之下,人類逐漸處在食物鏈頂端。許多其他的生物都成為人類口中的美食。不過佛家還是認為有一些動物是非常有靈性的,是上天賜予的,大家最好不要傷害他們。那麼今天就來和小編一起看看有哪幾種動物是不能夠傷害的吧。
  • 佛教:最有福的四種人,有你嗎?
    有句古話說的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從相貌上去分別一個人是否有福氣,雖說很片面,但亦可行。為何?因為沒有這個心,就不會生有這個相。譬如佛有三十二相,但佛的三十二相是白來的嗎?亦不是,三十二相的由來,亦是經過佛無量劫修行而來。但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什麼樣子的人才最有福呢?以下這四種人,最有福氣,有你嗎?一、自利利他之人。佛是什麼?
  • 老者告誡:有「靈性」的這3類動物,最好不傷害,否則因果不饒人
    不過佛家還是認為有一些動物是非常有靈性的,是上天賜予的,大家最好不要傷害他們。那麼今天就來和小編一起看看有哪幾種動物是不能夠傷害的吧。但很多人其實都不知道的是,貓其實是人間的守護神,家中養貓是能夠有效的讓鬼神退避地,在佛家裡貓的眼睛是能夠看到鬼魂並且貓的爪子是能夠對鬼魂有傷害的。所以對於貓這一類生物最好是善待他們。
  • 如果你信佛,這4種人,千萬不可傷害,因果報應很大!
    《四十二章經》中有這樣一句話,「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墮」,意思是說心懷惡念,意欲加害於人者,最終受傷的可能是自己。就像吐往空中的口水,它不會沾汙天空,反而會下墮到自己的臉上。所謂害人終害己,因果之理昭昭,故而先賢告誡我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餘殃。
  • 佛教:信佛了,命運就越來越好了嗎?別再迷信了!
    現在信佛、學佛的人越來越多,這是當然是值得隨喜讚嘆的事情。不過,對於很多人來講,信佛了,生活仍然是柴米油鹽,感覺與過去的差別並不大。甚至,有人會覺得信佛之後,生活反倒不如從前,各種障礙接二連三地出現,讓自己疲於應付。也許,他們還會抱怨,為何我信佛了,命運還是充滿坎坷?那麼,信佛了,人的命運真的會越來越好嗎?
  • 佛教:這3種自帶「佛性」的人,最好別得罪,不然因果有報應
    導語佛家總說一花一世界,每個人都是一個眾生。而我們在世間行走,就很難免會傷害或者得罪一些人。如果我們不小心得罪了一些人,會使我們的一生過得困苦潦倒。種下不好的因就會得惡果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擦亮眼睛。不要得罪3種自帶"靈光"的人。不然因果報應有可能我們受不了。
  • 因緣果報,並非虛無,生活中這2種行為,切勿去做,因果不饒人
    「福報」這麼簡單的兩個字,似乎是永遠捉摸不透的話題。人的一生中何不是在吉兇禍福中度過,道教經典《太上感應篇》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影」,佛教文化中也講:「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造惡果。」由此可以得知,趨吉避兇是決定可以做到的。看現今社會,人們的所作所為,別說趨吉避兇,能保住自己現有的福報不折損,就阿彌陀佛了。
  • 信佛後,身上往往會出現這3大「徵兆」,恭喜你,走對路了!
    佛門的師父開示:信佛不如學佛,學佛不如成佛。開始不太明白,後來才知道,信佛只是一個初始階段。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信佛都比較急功近利,佛菩薩再慈悲,再有神通,也不可能改變人的因果。如果不走正道、不存良善,任憑你磕破頭、喊破喉嚨也枉然,那就走錯路了。  人要想通過學善知識改變命運,最根本的是要改變我們的心、我們的德行,而不是愚昧地苦苦求佛,你自己不改變,誰也拯救不了你。
  • 佛說因果,第六天魔王波旬卻不在因果之中?
    在佛家看來,因果不虛,一切有因,業有三報,誰也逃脫不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切都是自己種的因,沒有什麼命運主宰,善果惡果,都該自己吞下。然而,有意思的是,善報惡報得有個執行者,這個執行者是前世的債主麼?如果是,報善不說,如果是報惡,前世他是受害者,今生他是迫害者,來世他是否又該償還罪業,而陷入惡性因果輪迴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