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青島5月24日訊4月11日夜,一列重慶開往青島的動車緩緩駛入青島市火車總站月臺。膠州市公安局中雲派出所民警李瑞望著車窗外早已列隊等待的戰友,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這場歷時近半個月的圍剿終於告一段落。
列車停穩後,帶著手銬、拖著厚重腳鐐的11名犯罪嫌疑人被有序帶下動車,而就在數日前,他們還在一個「流程明確、分工精細」的「公司」裡擔任著各色「職務」,定期領著「工資」,做著不勞而獲的發財夢。
2019年3月31日,膠州市公安局一個由刑偵大隊、網警大隊、中雲派出所精幹力量組成的11人專案組奔赴重慶、貴州等地,經過細緻梳理、周密部署,成功打掉一個通過在網上拉微信好友一步步設套引誘微商做毛巾商品代理,詐騙微商代理費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1人。
兼職微商被拖入網購群,貨源好、利潤高,看你心動不心動
微信等聊天軟體興起後,很多人專職或兼職做微商,期望依靠自己的熟人圈子和辛勤勞動,賺錢養家或掙點外快,但是電信網絡詐騙團夥把目標對準了朋友圈中的微商、代購。膠州的張女士就陷入了一個詐騙團夥織就的「代理陷阱」,被詐騙8800餘元。
張女士是一名全職媽媽,平時在微信朋友圈裡賣些小商品貼補家用。今年年初,她通過微信結識了一名自稱微商的高姓女子,兩人一來二去熟絡起來,就聊起了通過微信賣毛巾的生意,張女士很快被拖進了一個幾百人的購物群,面對精緻的產品照片,加上架不住人多氛圍熱烈,張女士被逐步拖入了一個精心織就的「代理陷阱」。「我一直是非常謹慎的,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漸漸陷了進去,甚至被騙的時候還以為自己是經營失誤。」張女士對電信網絡詐騙的事早有耳聞,也聽說過一些詐騙的套路,但是她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圈套,犯罪嫌疑人又是通過什麼套路讓張女士從最初的謹慎小心到放鬆警惕再到最終被騙的呢?
有套路,有模板,有實物,嫌疑人親述詐騙過程
在膠州市看守所,記者見到了已經被依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彭某(男,23歲,貴州金沙縣人),臉上稚氣未消的他已經是一個「縱橫商場的老手」,是這個11人的詐騙團夥的「帶頭大哥」。在陰暗的鐵窗背後,彭某對記者講述了他們這個詐騙團夥的作案全流程。
家族式組團詐騙,一間宿舍一部手機「創業」。2018年年底,貴陽市太慈橋附近附近的一個工具廠宿舍內,住進了一個以彭某為首的詐騙團夥,團夥成員包括他的妻子、小舅子、妻子的表弟,以及他的髮小等十餘人,都是自己的親朋好友,都是相仿的年紀,都是一樣的好逸惡勞。一間宿舍,每人一部手機,每人申請一個微信號,一伙人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捏造網絡身份,提供虛假照片,把受害人拖入「購物群」。「第一步我們參與詐騙的每個人都申請一個微信號,這個微信號碼我們的暱稱都是叫『某某媽媽』,因為做微商的人大部分都是女性,這樣的暱稱可以更好的和被騙的人接觸。這個微信號我們行內術語叫『大號』」。彭某說的大號,負責在微信朋友圈內發提前準備好的毛巾照片,在網上讓其他微商幫他們互發朋友圈,同時他們還準備好了另外一些微信號碼,這些號碼的暱稱都是「某某足療」,被稱為「小號」。「大號」會把已經幫忙發朋友圈的微商拉到一個臨時群裡,這個群裡就是詐騙團夥中的 「大號」、「小號」,以及幫他們發朋友圈的微商,「小號」就在這個群裡加微商為好友。
「我們要是直接用小號加那些微商,那些微商可能會產生嫌疑,有的不同意加好友,我們成功的概率就小,我們趁凌晨2點多人基本上都困的迷迷糊糊的時候在群裡不停的發一些微信動態圖用來迷惑那些微商,然後用小號加微商好友,對方就很好通過了,然後就加上好友了。加上好友後我們就立即把那個微商踢出群,這樣微商就沒有什麼防備之心了,這樣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操作了。」彭某介紹道。
如何答覆都有模板,「大、小號」連環忽悠,逐步打消微商顧慮。用小號加上微信好友後大概兩、三天的時間,嫌疑人開始用小號跟微商聯繫,說看他們朋友圈介紹的毛巾不錯,問微商怎麼賣的,這個時候微商就會聯繫詐騙團夥的大號,受害人往往會跟大號說有人要買毛巾,讓大號加小號為微信好友。「這個時候我們就用事先準備好的腳本和微商談了,我們會告訴微商最近微信加人頻繁被限制了,加不了人了,麻煩微商幫忙傳達一下。然後有的微商就願意幫我們傳達我們就繼續下一步,不願意幫我們傳達的我們就再和她們談談,儘可能把這些微商繞進來讓她們繼續按照我們的套路走,實在不行的我們就放棄了。」彭某介紹道。
對於願意幫忙轉達的微商,嫌疑人會把事先準備好的價目表發給微商,價目表分幾種,分別是「總代」、「核心」、「特約代理」價格,都是「物美價廉」。微商把價目錶轉發給小號後,小號就跟微商說:「你們這個多買優惠力度挺大,畢竟沒有用過不知道質量怎麼樣,先給我來個256元的,如果好用後期再找你多買」。一般這時候微商就會繼續聯繫大號,大號就會跟微商說:「你確定要拿256的嗎?那是我們的一個特約代理價,必須要做我們的代理才能享受」。然後這些微商就把這個意思轉達給小號,微商就問小號是不是要做代理,小號就跟微商說:「做你們代理麻煩嗎,需要發圈和開會嗎,我一天很忙的沒有時間。」接下來微商就會問大號這些問題,大號就告訴微商做他們的代理不麻煩,只需要填一個表格,並直接把事先準備好的表格發給微商,微商收到表格後給小號發過去,表填好後微商再發給大號。
「接著我們就進一部套路微商了。我們大號會跟微商說公司有活動,能拿60多元的獎金,大部分的微商就會說要這個獎金,然後大號就要求微商也填一張一樣的表格,然後讓微商找到那個假裝買毛巾的小號,讓小號在表格「代理上家」一項中填上微商的名字,然後截圖發給微商,微商再把截圖發給大號。接下來大號就告訴微商,要想成為代理需要先交納256元的去公司辦理登記信息的費用。這時候微商就開始迷惑了,微商就會要問她們為什麼要成為代理,大號就會告訴微商如果微商不能成為代理,下邊買毛巾的人就不能成為代理,買毛巾的人就不能享受這個便宜的價格,接下來不管微商提出怎樣的異議,我們就用提前準備好的材料發給微商。」
彭某所說的材料的主要內容是,微商只是形式上是代理上家,只是為了小號的拿貨款提成,以後小號拿貨都會經過微商,她拿的越多你掙得越多,而且還有獎金、本金。嫌疑人不會給受害人考慮和查證的時間,他們會安排小號假裝催問微商是否可以付款,有的微商比較謹慎最終會放棄,但是懷有貪小便宜心理和僥倖心理的微商就會越陷越深。大號會直接把提前準備好的所謂的「財務」的微信發給微商,讓她加上財務把她代理表發給財務,財務審核通過後讓微商轉款256元,轉成功後截圖給大號看。接下來大號就讓微商告訴下家可以付款了,小號會把提前準備好的轉給財務256元錢的圖片發給微商,小號還會再假裝問一下什麼時候發貨,收到小號的付款截圖,大號會說明天把快遞單號給微商,授權書也會明天一起給微商,同時通知公司晚上會返款,注意查收。接下來大號就假裝做飯什麼的結束聊天。
為了讓受害人深信不疑,詐騙團夥會提供一個真實的快遞單號來矇騙微商,小號聯繫微商貨問貨到了沒有讓微商幫我們查一下。有的微商會自己查,有的會找大號讓大號幫忙查一下貨到了沒有,大號就會截取物流信息發給微商。隔一天後,小號直接給微商發過去兩張毛巾的照片,並和微商說毛巾很好。
套路升級,詐騙犯罪分子「圖窮匕見」。等到第二天下午,小號又會聯繫微商,說準備把店裡的毛巾都換一下,要求微商拿一個核心價,這個時候微商就會聯繫大號,大號就要求微商把表格改一下,級別改成核心,拿貨價格改成4600,並告訴微商讓她的下家跟她一樣改。跟之前一樣的套路,最終小號會把事先準備好的假的4600元轉不出來的圖發給微商,並跟微商說微信額度用完了,馬上拿錢去銀行存。微商將情況告訴大號後,大號就假裝說:「那沒關係,你儘量催他們快點,今天好安排發貨」。過了半個小時之後小號就又主動聯繫微商,說:「我剛從銀行回來,我姐夫把我罵了一頓,多一半的錢可以多拿幾十盒的貨,我為什麼不選擇最便宜的,所以我現在想改一下拿那個8840的,麻煩你了。」這個時候微商就會去找大號要升總代。大號就會跟微商說:「一天升兩級的客戶很少見,你今天收入不錯,可以掙2000多」,然後詐騙團夥就會按照規則用手機計算器算出來微商能賺多少錢,截圖發給微商。
「這時候是微商面臨選擇的時候了,有的微商感覺被騙後就以各種理由說沒錢不再給財務打錢了,有的真的沒錢周轉的微商就讓我們等一會兒她們去借錢周轉,繼續被騙的微商我們就按照套路讓他們改代理表,級別改成總代,拿貨金額改成8840,一樣的套路讓她發給財務,審核通過後標明一下補總代差價4240,然後把錢轉給財務。」彭某介紹道。
微商轉了錢之後會著急聯繫小號,這時候小號會快到下午5點鐘的時候再聯繫微商,說銀行關門了,明天一早再去辦理,大號則告訴微商讓客戶明天早上快去辦理,因為客戶沒有付款,當天晚上公司財務也不會給微商轉款了。然後第二天中午的時候小號就回給微商發一張在銀行排隊的照片告訴微商她正在排隊,中午13時左右小號再聯繫微商,告訴微商辦理好了,銀行要24小時後生效,就這樣再拖過去一天。接下來的一天早上小號就給微商發一段醫院的視頻,說對象昨晚喝酒出車禍了,馬上要去交警隊交20萬的押金。這時候開始有的微商懷疑大號和小號一起騙她,有的還說要報警,小號就把事先準備好的有男人被截肢的照片發給微商,說自己把車都抵押了,實在是沒有錢了,商量微商幫忙把錢先付上,這時候微商才會反應過來可能被騙了。
為了減少報警的概率,詐騙團夥會象徵性地發貨。「大號接下來就給微商發信息讓微商把微商的收貨地址發給財務,大號告訴微商公司數據三天清零,一切後果自負。有個微商就不理會了,有的微商就會發地址了,發地址的我們基本上都從河北保定的毛巾廠裡發一批毛巾給微商了,發給微商的那些毛巾130盒的,我們給廠裡打了1300元錢。和大號鬧的厲害說要報警的微商我們就直接刪除好友。就這樣一個騙局結束了。」介紹完自己的詐騙過程,彭某深深舒了一口氣,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講清自己的詐騙套路,讓更多的人們避免被騙。
膠州警方歷時半個月,行程4500餘公裡,轉戰三省終獲全勝。「8000餘元的被騙金額在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並不是大數目,但在我們心中,數額大小不是標準,群眾要求將嫌疑人繩之以法的期盼才是真正的發令槍。」專案組民警李瑞對記者說道。接到張女士的報警後,中雲派出所立即將有關案情進行上報,經過初步判斷,這是一個有高度組織性的詐騙犯罪團夥,這引起了膠州市公安局的高度重視,一個由刑偵大隊、網警大隊、中雲派出所精幹力量組成的11人專案組正式成立進行專案攻堅。
雙線出擊,11人團夥被一舉摧毀。專案組成立後,專案民警圍繞受害人張女士提供的嫌疑人微信號等線索證據開展了細緻縝密的偵查分析工作,逐步摸清了嫌疑人活動的大體區域,專案組民警立即前往貴州、重慶等地開展先期的偵查落地工作。經過當地警方的配合,兩組專案民警最終分別確定了兩個據點的位置和犯罪嫌疑人的身份。4月10日,一路專案民警來到貴州省金沙縣某小區地下車庫內對嫌疑人員彭某駕駛的車輛進行蹲守,並成功抓好彭某及其團夥成員歐某成(男,21歲,貴州省金沙縣人),之後在該小區某民居內成功抓獲團夥成員黃某強(男,28歲,貴州省金沙縣人)、歐某慶(男,20歲,貴州省金沙縣人)、楊某恩(男,32歲,貴州省金沙縣人)、曾某勇(男,20歲,貴州省金沙縣人)與此同時,另一路民警在重慶市璧山區公安局工作人員的配合下,在位於重慶市璧山區壁城街道某民居內,抓獲詐騙團夥成員梅某(男,26歲,貴州省修文縣人),鄭某富(男,27歲,貴州省息烽縣人),楊某(男,26歲,貴州省息烽縣人),嚴某雲(男,26歲,貴州省修文縣人)。
11人團夥作案127起,涉案價值50餘萬元。犯罪嫌疑人到案後,民警對嫌疑人進行了審查,經查實,自2018年11月開始,該團夥以全國各地的微商群體為作案目標,以販賣毛巾為幌子,詐騙微商代理費,共作案127起,涉案價值達到50餘萬元。10名團夥成員被依法刑事拘留,一名女性犯罪嫌疑人因在哺乳期被依法取保候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