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新生兒寶寶都會溢奶/吐奶嗎?新生兒溢奶/吐奶呈現噴射狀該怎麼辦?如何才能有效的預防寶寶溢奶/吐奶?很多新手父母對此都手足無措,缺乏專業的處理手法。
看著寶寶大口大口吮吸乳汁的樣子,作為父母心裡總是美滋滋的,可是很多媽媽發現,當寶寶吃完奶後,會有一部分奶水隨著寶寶嘴角流出來,有時候甚至會嗆到寶寶鼻子裡,嗆到寶寶,作為新手父母看到寶寶被嗆到,免不了擔驚受怕。
今天就帶各位網友了解下有關「新生兒寶寶溢奶/吐奶」那些事:
溢奶/吐奶有什麼不同?
實際上溢奶和吐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現象,二者在多方面有著本質的區別:
1.奶量
溢奶:溢奶溢出的奶量較少,一般是從寶寶的嘴角流下的幾滴奶,整個過程比較平靜。
吐奶:吐奶與溢奶相比,吐出的奶量較大,有時甚至呈現噴射狀,相對於溢奶如果父母在寶寶吐奶時處理不當的話,很容易嗆到寶寶,相對於吐奶溢奶是一種比較劇烈的現象。
2.氣味
溢奶:溢出的奶一般是寶寶來不及吞咽的、從寶寶嘴裡流出來的新鮮奶水,是沒有什麼特殊氣味的。
吐奶:吐出的奶是從寶寶胃裡出來的,狀態呈奶塊狀,有一股酸酸的氣味。
3.年齡
溢奶:通常發生在小於6個月的寶寶,寶寶滿6個月後溢奶的機率將逐步減小。
吐奶:6個月內及6個月以後的寶寶都會吐奶,通常由胃部不適引起。
其實無論是溢奶現象還是吐奶現象,在新生兒期都是比較常見的,很多父母就要問了,新生兒為什麼會經常吐奶/溢奶呢?
新生兒為什麼會溢奶/吐奶?
各位網友可以通過下圖對新生兒溢奶/吐奶現象有個初步了解:
1.胃部生長方向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成年人的胃是豎著長得,而與成年人不同,新生兒的胃是橫著長得,這種橫著長得胃,結構不穩定,很容易導致寶寶溢奶/吐奶。
2.賁門松,幽門緊
賁門是胃和試管的分界線,新生兒的賁門相比成人的松,寶寶喝奶後不能很好的收縮,尤其是寶寶處於哭鬧或者吸氣時,賁門呈現開放狀態,幽門處於緊閉狀態,容易導致寶寶剛喝進去的奶回流,發生溢奶/吐奶現象。
3.胃容量小
你知道嗎?剛出生的寶寶,胃只有一顆葡萄大小,是成人胃部大小的1/70,而且胃底部發育差,如果寶寶吃的過飽的話,也容易導致溢奶/吐奶現象的產生。
……
除了這三個基本原因外,新生兒消化系統食管彈力纖維和肌層發育不完善、幽門括約肌發育發達、腸道酶活性低也容易導致其消化不良、脹氣、溢奶/吐奶等情況的發生。
既然新生兒溢奶/吐奶是普遍發生的現象,作為父母就該掌握處理新生兒溢奶/吐奶的基本育兒方法:
如何預防新生兒溢奶/吐奶?
看到寶寶溢奶/吐奶,作為新手父母都很難受自責,尤其是在經歷寶寶溢奶/吐奶嗆到鼻子裡,或者噴射性溢奶/吐奶的情況後,更是揪心!
那作為父母我們該如何預防新生兒產生溢奶/吐奶的現象呢?
1.注意餵奶姿勢
錯誤姿勢:餵奶時寶寶身體高於頭部
錯誤姿勢寶寶吃奶時不專心,哭鬧,導致寶寶嘴巴和乳暈之間有空隙,吸入空氣。
寶寶身體高於頭部餵奶的姿勢會導致寶寶胃部奶水倒流,寶寶吃奶時不專心會導致吸入空氣,從而導致寶寶溢奶。
所以各位新手媽媽在給新生兒餵奶時,要注意讓寶寶的頭部高於身體,嘴巴裹住部分乳暈,儘量找個安靜的環境,讓寶寶專心吃奶。
2.避免寶寶吃的太著急
有些媽媽奶水比較充足、或者餵奶時寶寶過於飢餓,導致寶寶吃奶時過於著急,導致奶流速度過快,從而導致寶寶來不及吞咽,導致溢奶。
所以給新生兒餵奶時,如果寶寶過於飢餓或者媽媽奶水過多,媽媽可以用手壓住乳 房上部,使奶流速度變慢,避免寶寶吃的太急。
3.選擇合適的奶嘴
對於一些奶粉餵養的寶寶,父母要選擇合適的奶嘴。
奶 嘴孔有大有小,有圓形孔(又分為S/M/L號)、有Y字型孔、還有十字形孔:
圓孔S號奶嘴:適合0-3個月的新生寶寶使用。
圓孔M號奶嘴:適合3-6個月寶寶使用。
圓孔L號奶嘴: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使用。
十字型孔奶嘴:適合6個月以上添加輔食的寶寶吸奶粉、米粉等。
Y字型孔奶嘴:適合給可以自我控制吸奶量,邊喝邊玩的寶寶使用,適合6個月以上寶寶吸米粉、奶粉等。
4.選擇合適的餵奶時機
不要在寶寶哭鬧時餵奶,不要在寶寶過於飢餓時餵奶,不要讓寶寶吸空奶瓶,餵奶時儘量減少周圍的噪聲和讓寶寶分心的因素,這些錯誤的餵奶時機都會造成寶寶吃奶時吞入空氣,造成溢奶/吐奶現象的發生。
5.不要餵得太飽
擔心寶寶吃不飽,一直給寶寶進食,父母有必要掌握判斷寶寶是否吃飽的標準:
1)根據寶寶體重增長規律來判斷:寶寶出生12天後,開始記錄寶寶的體重,並做成生長曲線,通過觀察寶寶的體重增長曲線,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2)根據排便、排尿量來判斷:出生後40天內吃母乳的寶寶,每天大概排尿6次以上,排便3-4次。如果是吃奶粉的話,大 便乾燥一天一次也算正常。如果次數偏少,排除疾病因素外,就要考慮寶寶是否吃飽。
3)根據寶寶精神狀態判斷:當寶寶吃飽了,會有滿足感,且會微笑著看著媽媽或者周圍,並且會有困意。如果吃不飽,則寶寶不想睡,或者哭鬧。
4)根據寶寶睡眠狀態來判斷:新生兒吃飽後會睡得時間比較長,如果吃不飽,就會睡覺不踏實或者睡到一半就醒來,頻繁吃奶。
6.餵奶後拍嗝
餵奶後抱起寶寶,讓他伏在大人的肩膀上,輕拍背部,直到寶寶打出飽嗝就可以防止溢奶/吐奶。
寫在最後:
對於大部分父母來說,帶孩子其實和打怪升級差不多,剛渡過了這個難關,又迎來了另一個難關,一路摸爬滾打不容易,如果在給寶寶餵完奶後出現溢奶/吐奶現象,首先務必讓寶寶保持「側躺」狀,以免溢出的奶水嗆入氣管,其次用乾淨的小毛巾幫寶寶擦去流出的奶水,最後如果發現寶寶溢奶時,出現膚色變暗,此刻需讓寶寶趴在父母腿上,輕拍其背部,助其咳出口腔內的奶水,如果在試過以上步驟無改善後,必須立刻及時就醫。
對於新生兒來說,溢奶/吐奶現象雖然比較常見,但是等寶寶4個月後,尤其是6個月後,隨著其消化系統逐漸發育成熟,這些情況都會逐漸改善,父母無需過度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