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吐奶致4月齡寶寶僅10斤!寶寶吐奶雖常見,但這些異常需重視

2021-01-16 母嬰放大鏡

朋友家濤濤已經4個月了,但是體重只有10斤。濤濤從出生後便有吐奶的情況,媽媽起初以為是生理性吐奶,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吐奶並沒有有所緩解,反而愈發嚴重。

前幾天濤濤媽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孩子原來是牛奶蛋白過敏了。蛋白過敏會引起孩子的腸道不適。濤濤由於長期吐奶導致營養無法吸收,身高體重已經遠遠落後於同齡孩子,處於瘦小的水平,這讓媽媽後悔不已!

幾乎所有的寶寶都經歷過吐奶的問題,很多媽媽簡單地以為是生理性吐奶。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孩子吐奶的那些事兒,教大家來分辨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以及如何預防寶寶吐奶!

一、吐奶、漾奶、噴奶如何來區分?

1、吐奶

寶寶吐奶是指餵奶後就有1-2口的奶水返流入嘴裡,從嘴角邊漾出來出來,也有少數情況是因為乳母在餵奶後不久,馬上給嬰兒換尿布而引起的。

一般情況下,生理性吐奶不會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可以視為正常現象。隨著月齡的增長,6個月內嬰兒吐奶就會自然消失,這種樣來不帶有壓力,就直接從嘴邊流出來,這樣不需要做特殊的處理,擦拭乾淨即可。

2、溢奶

溢奶是指嬰兒吃奶後,如果立即平躺在床上,奶液會從口角流出,甚至把剛吃下去的奶吐出來!餵奶後把寶寶豎抱一段時間,吐奶就會明顯減少。醫學上把這種吐奶稱為溢奶,他也是不帶有壓力的這種吐奶。

3、噴奶

噴奶是帶有一定壓力的,這個也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現象,主要是由於消化道和其他部位受到某些異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經反射性的動作。

寶寶嘔吐時奶水多是噴射性的,從嘴裡甚至鼻子裡湧出來。那麼這個咱們就注意和前面咱們講到的吐奶和溢奶不同的,吐的量會比較稍微多一點點,可以發生在餵奶後不久或半小時以後,吐奶前孩子會有張口伸脖子,痛苦難受的表情,有一點受到刺激的樣子,懷疑病理性原因!

二、如何區分生理性吐奶VS病理性吐奶?

寶寶多數情況為生理性的吐奶,與寶貝生理特點有關。 如果咱們能夠判斷這孩子是個生理性的,即不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寶寶體重、身高都在增加,寶寶精神狀態比較好,正常吃奶、睡覺,這種情況寶爸寶媽們不用特別的緊張。

病理性的吐奶為疾病引起的,嬰幼兒最常見的比如胃腸道感染(輪狀病毒、諾如病毒)、食物過敏、鵝口瘡、口角炎、維生素K1缺乏,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代謝性疾病、腦神經疾病等。

如果發現寶寶屬於反射性的嘔吐,甚至會有噴射性的嘔吐,壓力特別大,這樣會提示疾病的情況,我們就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三、寶寶吐奶的原因知多少?

01、寶寶的消化道不成熟

新生兒食管不成熟,會反向蠕動引起嘔吐,寶寶的胃在行屬於水平的,這樣形成容易吐奶的生理基礎了。

出生後第6周他才能建立有效的抗反流機制,而生理吐奶現象一直要到9個月以後,所以小嬰兒9個月以內的嬰兒很容易發生胃食管反流而引起吐奶。

寶寶哭吵就很容易吐奶,所以寶爸寶媽們不要太緊張,大部分屬於生理現象,不要太緊張,一般在6-9個月以後才能慢慢地緩解。

02、生理性吐奶與護理不當有關係的。

1)母乳餵養姿勢不對

母乳餵養的時候,寶寶的嘴和乳房沒有緊貼,造成過多的空氣吸入,這個是引起寶寶吐奶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不正確母乳餵養寶寶吸進去的都是空氣,就很容易引起寶寶哭鬧,進而引起吐奶。

2)奶粉配方改變或濃度不適當!

很多寶媽喜歡頻繁給孩子更換奶粉配方,導致寶寶胃腸道要不斷適應新配方,增加胃腸道負擔,從而出現吐奶!

只要是通過我國配方奶粉註冊制度的奶粉,它營養成分都是符合營養標準的,所以只要寶寶吃了之後不過敏,體重身高都在正常的增長,就不要頻繁的去更換奶粉的品牌,也不要和別的媽媽們去比較,適合孩子的便是最好的,頻繁更換配方反而傷害孩子胃腸道,一個配方建議使用3個月以上!

3)奶液太涼或者是太熱了

奶液溫度太高或者太低都會刺激寶寶胃腸道,導致吐奶的發生。建議新手爸爸媽備背一個溫奶氣,溫度調到40度左右就可以了。

4)奶嘴不合適

開孔太小,寶寶需要很大的力氣來吸吮,然後空氣容易由嘴角處吸入口腔,再進入胃裡,這樣子吸入過多的空氣,就更加加重的吐奶。

開孔太大則容易被奶水淹住,淹住喉部,阻礙呼吸呼吸管的呼吸道的通暢,奶水特別充沛的話,容易到胃裡去。

5)奶量過多,或者是兩餐間隔的時間過短

寶寶胃容量比較小, 過度奶量導致孩子無法承受,增加胃部負擔,出現吐奶!

6)餵奶後對寶寶過度刺激

喝完奶之後寶寶情緒比較激動,哭吵、咳嗽或者過多的翻動寶寶,這幾種情況都會引起來寶寶吐奶增加。

生理性吐奶對寶寶的生長發育一般不會有影響的,只要寶寶的體重身高正常增長,我們都不需要特殊的去處理,它也不必太緊張。

四、怎麼樣才可以減少吐奶?掌握5個原則

1、適量餵養,切勿過多,少量多餐,來減少胃部所承受的壓力

新生兒按需哺乳,一般2-3個小時一次,到後期3-4個小時一次,然後適量餵養,只要孩子生長發育是正常的,體重也在逐漸的增加,家長就不要太過於教條的去要求孩子吃多少。

2、及時拍嗝

每次餵奶中以及餵奶後,讓寶寶豎直趴在大人肩上,輕輕的拍寶寶背部,這個動作可將吞入胃中的空氣排出,以減少胃的壓力,這實際上就是要拍嗝。

3、餵奶的時候,中間應該暫停片刻,以便寶寶的呼吸通暢。

在餵奶的時候,寶寶整個的口腔是不能夠幫助他呼吸的,全靠鼻子,如果這個時候乳母的奶比較充沛的話,寶寶來不及吞咽吞咽,或者吞咽的動作不協調,容易引起寶寶吐奶,然後甚至是嗆奶。

4、奶瓶的開口要適中

建議家長根據孩子的月齡以及奶量的變化,及時給孩子更換奶嘴!

5、正確的母乳餵養姿勢

提倡母乳餵養,不要輕易的去放棄母乳餵養。媽媽和寶寶尋找最放鬆最舒適的姿勢,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也不需要去特別刻意的去強調一種什麼樣的姿勢,放鬆的姿勢是最好!一般常用的姿勢有搖籃式、交叉式、側臥位、橄欖球式、半躺式、雙胎式。

6、在餵食完後,不要馬上讓寶寶平躺

爸爸媽媽幫寶寶上半身挺直,輕輕的拍他的背部。寶寶躺下的時候將寶寶的上半身要墊高一點,最好是右側臥位,這樣子胃中的食物就不容易流出來,即便流出來了,吐出來它也能夠流到一邊,不至於嗆到肺裡。

在餵食完後要儘量地安撫一下寶寶,不要讓寶寶有特別激動的情緒,也不要隨意的去搖動或者是晃動寶寶。

五、特殊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1)中毒嘔吐,超過4-6小時

2)無法進食情況下,仍在嘔吐

3)出現脫水、甚至休克表現,活動力下降;

4)嘔吐物含墨綠色膽汁、鮮血、咖啡色血塊、腹痛、腹脹、腹瀉、血便等

5)發熱、感染中毒症狀

6)懷疑吸入性肺炎

7)神經系統異常:精神萎靡、意識不清、抽搐、頭痛等

8)懷疑寶寶有前述病理性吐奶的病因!#寶寶吐奶#

參考文獻:吳澤. 會引起新生兒吐奶的疾病[J]. 婚育與健康, 2015(11):34-34.徐小麗. 綜合護理幹預對預防和減少新生兒吐奶的影響[J]. 今日健康, 2014(4):264-264.

相關焦點

  • 寶寶頻繁吐奶 當心胃扭轉
    □韓璐    剛出生一個月的穎穎因為呼吸急促、哭鬧不停,被父母送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經醫生診斷發現,穎穎將反流的少量奶汁誤吸入氣道,導致感染肺炎。  穎穎一直有吐奶的情況,但家人認為孩子吐奶比較常見。後來越吐越厲害,像噴出來一樣,家長才將穎穎送到醫院。
  • 寶寶吐奶,拍嗝只是常規處理方法,這3招也可以預防寶寶吐奶
    很多小寶寶都會吐奶,這件事雖然很常見,但是卻會讓寶媽很頭疼,因為奶對於寶寶來說特別重要,已經喝進肚子裡的奶卻又吐了出來,寶寶不僅遭罪,而且也無法吸收奶裡面的營養。 有人說寶寶吐奶是正常現象,只要給寶寶拍嗝就行了。
  • 寶寶吐奶怎麼辦?建議收藏!修正育兒系列!
    寶寶總是吐奶,寶媽也是坐立難安,既擔憂寶寶營養跟不上,又害怕寶寶身體有問題。 關於寶寶吐奶寶媽們內心有無數的疑問,寶寶為什麼頻繁吐奶?吐奶對身體有沒有影響?有沒有什麼解決的方法?
  • 新生寶寶總是頻繁吐奶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處理?
    辛辛苦苦10月懷胎,終於等到寶寶出生,帶給寶爸寶媽無盡的幸福感。寶寶出生後,本以為從此就可以輕鬆了,卻不料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新生寶寶各方面相對比較弱,對於新手寶爸寶媽來說,要做好預防,還要學會如何正確護理新生寶寶。新生寶寶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吐奶。
  • 寶寶常見問題解答:溼疹、打嗝、吐奶、腹脹、眼屎、紅臀等
    寶寶出生後,她脫離了媽媽的子宮,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在適應過程中往往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可能會急壞新手爸媽,也可能缺乏經驗,對一些異常現象掉以輕心,那麼此文為為大家介紹一些新生寶寶常見的問題護理和預防,讓帶娃更輕鬆。
  • 有種苦惱叫「寶寶吐奶」,第一步不是抱起來拍,寶媽做錯卻不自知
    寶媽小鍾就每天因為這個問題而犯難,之前聽別人說過,因為餵奶時太急、太多,新生兒吐奶是很常見的現象,果不其然,小鐘沒逃過寶寶吐奶的折磨。可能有兩種原因,寶媽需提前做好判斷 雖然「吐奶」看似只是一件小事,屬於新生兒常見的生理問題,但是寶媽也不能有半點疏忽和糊弄,畢竟孩子的事無小事。 其實,寶寶吐奶仔細分析下來分兩類,一種屬於正常現象,還有可能是病理性表現,寶媽要做好判斷,找到更適合自家寶寶的護理方式。
  • 新生寶寶吐奶20天呼吸急促,竟是胃扭轉引發肺炎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新生兒診治中心朱秀菊主治醫生介紹,嬰兒吐奶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但兒童醫院每年都會收治到因為吐奶造成窒息的嬰兒。另外,嬰兒吐奶也可能是由於自身疾病造成,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寶寶日常生活細節,一旦發生異常,要帶寶寶及時就醫。
  • 從吐奶方式判斷寶寶嘔吐原因:寶寶是不是生病了?
    寶寶嘔吐就醫時醫生一般都會問下面這些問題:1、您的孩子出現吐奶多長時間了?
  • 寶寶出現突然吐奶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在嬰幼兒期,寶寶出現突然吐奶的情況是很多見的,如果偶爾一兩次,寶媽媽是不會在意的。如果寶寶出現頻繁嘔吐時,開始讓寶媽媽驚慌起來,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在嬰幼兒期,由於寶寶的胃腸功能發育不健全,胃腸功能差,加之餵養不當(寶寶吃得過多、奶粉衝調比例不均勻等等)時,就很容易引起寶寶出現吐奶的,但出現這些原因的吐奶,常常屬於生理性的,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如果寶寶吐奶的症狀持續加重,影響了寶寶的睡眠,吃奶等情況時,甚至伴有腹脹、腹瀉、發熱等症狀就要及時的就醫。
  • 面對嬰兒吐奶手足無措?媽媽避開餵奶誤區,寶寶不遭罪
    吐奶:6個月內及6個月以後的寶寶都會吐奶,通常由胃部不適引起。 其實無論是溢奶現象還是吐奶現象,在新生兒期都是比較常見的,很多父母就要問了,新生兒為什麼會經常吐奶/溢奶呢? 新生兒為什麼會溢奶/吐奶?
  • 寶寶頻繁嗆奶吐奶,光拍背沒有用,父母這樣做比「拍嗝」管用
    剛出生的寶寶在飲食上只能母乳餵養,媽媽在餵奶的時候,發現寶寶經常會吐奶,很多媽媽採用的方式都是給孩子拍嗝,實際上,這不是一種最好的解決寶寶吐奶的方式,父母在生活中要留意育兒知識,學習合適的解決寶寶問題的方式。為什麼寶寶會吐奶呢?
  • 寶寶吐奶怎麼辦?鈞媽教你如何拍嗝
    鈞媽細細想來,寶寶吐奶也是嬰兒階段最為常見的現象,但是也經常讓新手爸媽們措手不及。 很多寶媽一聽到寶寶哭泣就以為寶寶是餓了,就開始餵奶,寶寶也不知道饑飽,所以很容易吃太多,即使拍嗝了也還是會吐奶。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寶寶吃得太快,吸入了空氣,寶媽們拍嗝時沒有及時把空氣拍出去,所以會再次吐奶。 對於吃太多的寶寶
  • 寶寶吐奶,媽媽別總去拍背了,用這幾種方法,可減少寶寶吐奶次數
    有了寶寶後,寶寶會出現各種小狀況,常常弄得寶媽措手不及,其中有一項挑戰就是寶寶吐奶,寶媽們時常很苦惱,認為自己已經很用心了,寶寶喝完奶,就去拍背,但還是不見效果,依然吐奶,這種情況讓不少寶媽頭疼,那麼到底要怎麼做才有效果呢?其實寶寶吐奶,媽媽別總去拍背了,用這幾種方法,可減少寶寶吐奶次數!
  • 寶寶吐奶怎麼辦?5招化解新手爸媽的困擾
    對於剛出生的小寶寶來說,吐奶是很常見的事情,經常抱著寶寶就會被猝不及防吐了一身,或是吃完奶就直接吐在了床上,看著剛換洗的衣服、床單被弄髒又要清洗,哪個媽媽不頭疼。那麼寶寶吐奶是因為什麼呢?又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呢?寶寶經常吐奶的原因1、生理原因小寶寶的胃容量比較小,位置較橫,上口即賁門括約肌發育比較差,下口即幽門通向腸道,它的括約肌發育較好。
  • 吐奶雖常見,卻不可輕視_斷奶_育兒_太平洋親子網
    >吐奶雖常見,卻不可輕視2008-04-09 09:06:38出處:太平洋親子論壇作者:佚名  何為胃食管返流症    有些寶寶經常吐奶,甚至剛吃完奶就全部吐出,人也漸漸消瘦。   嬰兒胃食管返流症有四大症狀,即吐奶、體重不增、出血和肺部症狀,其中以吐奶最常見。據統計,幾乎有2/3的病孩出生後不久即出現反覆嘔吐,隨年齡增大而加重,發展到後來,甚至每次餵奶後都嘔吐。嘔吐多不費力,非噴射性,但也有部分病孩為噴射性嘔吐,平臥位和噯氣時更容易發生。有的孩子不餵奶時也常吐奶。
  • 新生兒為啥頻繁吐奶,是正常的嗎?三個原因要清楚,不是全部正常
    說起新生兒吐奶,想必很多父母都經歷過。不過新生兒的吐奶並不是一模一樣的,有的吐奶輕微,一天一兩次,或者幾天出現一次;有的吐奶嚴重且頻繁,常常呈噴射狀吐奶,一天好幾次。同樣都是新生兒,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區別?01、新生兒為什麼會吐奶?
  • 小兒推拿楊曉:怎麼區分嬰兒溢奶和吐奶?寶寶吐奶如何預防處理?
    小兒推拿楊曉:怎麼區分嬰兒溢奶和吐奶?寶寶吐奶如何預防處理? 很多寶媽不知道怎麼區分嬰兒溢奶和吐奶,事實上它們並不能混為一談。溢奶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吐奶則是消化道不通暢或者功能性障礙造成的。
  • 寶寶總「吐奶」是咋回事?醫生:不僅是吃不下,可能與這些有關!
    寶寶總"吐奶"是咋回事?醫生:不僅是吃不下,可能與這些有關! 家裡有了寶寶之後,他們的一舉一動,無疑都影響著家長的心。我們在餵養寶寶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狀況,對於一些沒有經驗的寶媽來說,經常會變得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比如說,寶寶經常"吐奶"是咋回事?
  • 新生嬰兒為什麼吐奶 新生嬰兒為什麼吐奶後打嗝
    新生嬰兒為什麼吐奶新生寶寶出生的頭幾個月裡,經常會有吐奶的現象。尤其是出生第一個月,寶寶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奶好幾次,這讓新手媽媽感到非常憂心。有的媽媽擔心是寶寶健康問題,腸道發育問題,也有媽媽擔心是寶寶對奶粉不適應……其實,新生寶寶吐奶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況,與多個因素有關哦,媽媽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吐奶可以分為生理性吐奶以及病理性吐奶。生理性吐奶是正常的,多與吃奶後改變抱姿不對、寶生理特點相關,發生在寶寶出生到6個月之後。
  • 一文讀懂丨寶寶吐奶塊(奶瓣)、豆腐渣樣奶、水樣奶、原樣奶情況
    注意一下餵養量以及餵養方法,不要讓寶寶吸入過多空氣,同時給寶寶捏脊或者腹部按摩。如果寶寶吐奶次數比較多,精神狀態不佳、尿量少,應及時就醫。4、有奶塊(奶瓣)新生兒吐奶塊是屬於一種賁門鬆弛症的表現。賁門發生鬆弛,就會引起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形成刺激而引起吐奶塊。新生兒胃容量很小,如果餵奶過於頻繁,容易引起胃部飽脹而產生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