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新生兒吐奶,想必很多父母都經歷過。不過新生兒的吐奶並不是一模一樣的,有的吐奶輕微,一天一兩次,或者幾天出現一次;有的吐奶嚴重且頻繁,常常呈噴射狀吐奶,一天好幾次。
同樣都是新生兒,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區別?
01、新生兒為什麼會吐奶?
新生兒吐奶,主要跟他們的生理髮育特點有關。剛出生的寶寶,腸胃和咽喉還沒有發育完善,吃下去的奶水不能很快消化,而且賁門比較鬆弛,不能很好的收縮,吃下去的奶水可能會回流到食道裡,然後被吐出來。
除了生理性原因外,還有其它幾個因素,比如:
1.寶寶身體不舒服:寶寶凍到肚子、感冒、細.菌.感.染,都可能會吐奶。
2.餵奶不當:餵奶時的姿勢、速度、頻率、奶量,都會影響吐奶。奶後不注意,劇烈運動、頻繁挪動身體、立即洗澡,都會讓腹中的奶水回流上來,出現較嚴重的吐奶。
不過,正常的吐奶不會特別劇烈,不會頻繁呈噴射狀,沒有異味,沒有異常顏色;也就是說,如果吐出的奶水有酸臭味、帶有綠色,或者頻繁的劇烈的噴射狀,都是不正常的,需要儘快就醫。
02、新生兒吐奶怎麼辦?
根據吐奶的原因、表現不同,父母需要做出的應對也不一樣。
如果是生理性吐奶
比如:吐出的奶量較少,次數很少,寶寶不痛苦,對他們沒有身體上的傷害。
可以通過拍嗝來調整,吐奶後把寶寶側向一邊,避免嘔吐物嗆到自己,再把鼻腔、口腔的奶水清理乾淨,以免寶寶呼吸時把這些嘔吐物吸回去。
如果是病理性吐奶
比如:吐奶劇烈,量多、次數多,而且寶寶很不舒服,會有張大嘴巴,伸長脖子的表現。
遇到病理性吐奶,必須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餵養不當引起的吐奶
餵養不當引起的吐奶,需要調整餵養姿勢,控制餵奶速度、頻率,以及吃奶量。
1.調整姿勢:保證寶寶頭高身低,近距離接觸胸部/奶嘴,銜接住大部分RU暈和全部RU頭/大部分奶嘴。
2.控制餵奶速度:不要讓寶寶過急地喝下太多奶水。
3.控制餵奶頻率:按需餵養,一般來說新生兒1.5-2個小時餵一次;稍微大點2-3個小時餵一次。不要一哭就喂,否則很容易餵養過度,增加吐奶的發生。
4.控制寶寶吃奶量:吃飽就行,別過度!
5.奶後拍嗝,不要劇烈運動:奶後必須拍嗝,不出嗝也可以豎抱15-20分鐘,不要劇烈運動,不要逗弄寶寶,不要立即洗澡;拍嗝後再側躺一會兒。
03、新生兒吐奶後如何護理?
新生兒吐奶以後,父母必須用心護理,仔細觀察寶寶的表現,如果臉色紅潤,精神正常,就沒什麼問題;如果面色不好,哭聲細弱,不能很好的呼吸,必須立即帶寶寶去醫院,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具體可以通過三種不同的吐奶來學習:
如果是輕微吐奶,把寶寶側向一邊,讓奶水從寶寶的一側嘴角流出,然後再擦拭乾淨即可。
如果是正常的吐奶,口腔存有較多奶水殘留,可以用紗布捲住手指,然後伸到寶寶嘴裡將奶水清理乾淨,保證呼吸道的順暢。同時,還得觀察鼻腔是否嗆入奶水,如果有奶水的話,需要用嬰兒專用棉棒清理乾淨。
如果是危險的吐奶,寶寶臉色突變、呼吸不暢,奶水很可能已經嗆到寶寶氣管裡,趕緊讓寶寶趴在媽媽大腿上,適當用力拍打後背,讓他把嗆到氣管裡的奶水咳出來。
咳出來後,如果寶寶臉色恢復正常,哭聲逐漸響亮並且能大口呼吸,就沒有什麼大問題;如果寶寶臉色不正常、沒有響亮哭聲、不能大口呼吸,就得趕緊去醫院檢查了。
大D媽媽有話說:
寶寶護理沒小事,不管是吃喝拉撒睡,還得臍帶、屁股護理,都得細心謹慎,滿足發育需求的同時,還得給他們營造一個安全衛生的環境,讓他們聰明健康的成長!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