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新史觀與衛星考古」十二大發現和收穫

2021-01-10 新史觀與衛星考古

引子:經過2020年度的努力,我的「新史觀與衛星考古」有以下的發現比較突出,按慣例集中列出留作參考。

其一:最早的「玉」主要來自貝加爾湖玉礦

「玉」是華夏五千年的重要標誌,但過去一直不知中原的玉礦何在,只好以和田玉、緬甸玉等解釋,現在發現,中原玉晚於東北玉,東北玉晚於西伯利亞玉,而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存在東西兩大玉礦,據說現在有採掘點約700餘處,其開始採掘的時間極早,這根本解決了華夏早期玉石的來源。

其二:「龍」的真身是已滅絕的「巨儒艮」

「龍」是華夏的根本圖騰,但「龍」的出處一直沒有解決,現在發現,「龍」其實是只生長在東北亞海域特有的「巨儒艮」,也叫「大海牛」,是「儒艮」的特大體量亞種,其最大約10米長、10噸重,極溫和、無牙、草食、皮厚、行動遲緩、不規避人類,較易捕獲,除了是寶貴的肉食,還可像海象皮一樣做船,這就是「龍舟」,「儒」字的「需」的字形,是「巨儒艮」在水裡抬頭水往下流的會意,「巨儒艮」是儒家之「儒」,是「孺子」之「孺」,加上「艮」是盤古,全部緊貼華夏人文,只是很早被白人滅絕。

其三:「良渚」是華夏五千年歷史的一部分

「良渚」是華夏五千年極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其只能是華夏和盤古歷史的一部分,應該整合於紅山和仰韶等,「良渚」的「鳳鳥碗」跟紅山的是一樣的,他們是經過紅山到過中原,再經《史記》的「神農氏世衰」的變故才到「良渚」,「良渚」很可能就是「艮渚」,「艮」是盤古,與杭州的「艮山門」相通,盤古也叫「允」,「良渚」玉器刻有「太允」。

其四:「凌家灘遺址」的主人是「裕固族」民系

「凌家灘」考古發現非常豐富、非常重要,但至今沒有找到認領的古人,這是考古及研究人員忽視了近旁河流的名字造成的,那條河叫「裕溪河」,「裕民」是一個全國很多地方都有明顯分布的民系,包括北京,其整體性的存在可能是「裕固族」,這也許是「裕姑族」,不要以為從「凌家灘」到「裕固族」的甘肅太遠了,在更遠更遠的新疆還有「裕民縣」,「凌家灘」是盤古構築長江防線的最西一段。

其五:江蘇鹽城市「九龍口」是五千年遺址

最近中央臺南京氣象預報一閃而過多層水面維護的「九龍口」照片,我一眼就認出這是有五千年歷史的地方,後查這裡是江蘇鹽城市「建湖縣」,「建」的遠源是黑龍江省的「建州」,是蚩尤「建陀羅」的故鄉,南京古稱「建業」,是由蚩尤餘族最早始「建」,在那一帶、那一段的歷史,附近的常州有三層水面圍護的「淹城」,常熟有廣闊水面圍護的「尚湖」,三處同出一轍。

其六:「人」是「鄧姓」和「有窮氏」

「人」是居住在在西藏林芝察隅縣的少數民族之一,只是因為只有約1300人(印控區另有幾萬人),雖然其屋脊五千年都塑有與華夏完全一樣的騰龍,但至今仍無法成為中國第57個民族,這是一個五千年的民族之謎,現在發現,「人」其實是很大的「有窮氏」,也叫「有穹氏」,西藏及周邊有極多分布,甚至包括「究」,其在中原的原點主要是「文登市」,在榮成市有東、西豆村,湖南至廣東有很多「鄧家」,朝鮮也有「文登裡」。

其七:曲阜「望父臺」是堯王的族系

山東「魯國故城墓地」在「望父臺」,但考古及研究人員其實不懂「望」字,「望」是堯王母系部族的族名之一,其也叫「佤族」,在河北有「望都縣」,堯王從小在母親家族生活,成人後封在相鄰的「唐縣」,所以也叫「唐堯」,附近還有「行唐縣」,「望父臺」有一個銅壺跟「行唐縣」出土的一個一樣,「望父臺」等是堯王族系的遺留,不是北方遊牧民族。

其八:輕鬆解讀雲南奇特的「為都古墓」

中央電視臺連續播放雲南都是「積屍墓」和「積頭墓」的「為都古墓」,他們不知「為都」二字非常關鍵,我事先完全不知,但從「為都」二字入手,連續三天跟上解讀的文章,第一天講述這是「佤族」的事,第二天講述這是「獵頭」風俗,第三天講述是毛主席力促他們廢除了「獵頭」舊俗,完全同步的水落石出,不用想挖出寶物,也不用繼續在現場辛苦挖掘了。

其九:由洛陽古墓解開《周易》的大秘密

洛陽「唐齊國太夫人墓」墓志銘有「東都履信裡」這些字,其中的「履」的原意不是鞋子,而是姓氏,甚至該夫人姓「履」都有可能,這原本是不大的事情,但其意義卻特別重大,因為周易的64卦有「履卦」,64卦的64個漢字只能都是姓氏,都是部族名,《周易》研究只知把玩漢字的所謂深意非常可笑,《周易》實際上是64個核心部族的部族聯盟總使用說明書。

其十:古老的「苗族」源於東北的「才子佳人」

「佳」是苗族的歷史痕跡,擁有「小南山遺址」的黑龍江雙鴨山市饒河縣,其縣境中部的「大、的小佳河」的「佳」,以及該河上遊的「佳木斯市」的「佳」,這是「苗族」的五千年族源,其最遠根是在東北黑河市和黑龍江出海口的「廟街」,「廟」的古體是「庿」, 從東北一直到最南頭深圳「鸚哥嶺遺址」前面的「桂廟」和附近的「五桂山」,這是五千年初期的大遷徙,然後是廣西八桂和桂林、臺灣的「佳林村」等散落,這些都是「圭」,也都是苗族。

其十一:上海原始的關鍵字是北來的「泐」

上海原始歷史的關鍵字是「泐」,奉賢附近有很多帶「泐」字的地名,上海人自稱的「阿拉」可能就是「阿泐」,「泐」是高緯度地域石頭水激風化的專用字,內蒙古呼倫貝爾的海拉爾河古稱「海泐兒」,而上海是「分子人類學」之最強,其把握「分子人類學」的歷史學研究利器,卻以盲人摸象之勢,將上海由北往南的原始歷史,顛倒的編撰成水族在由南往北,可悲。

其十二:「CHINA」源於廣東韶關的「蝨乸話」

中國的英文單詞「CHINA」源於廣東韶關市「本城話」的「蝨乸話」,該「蝨」字與華夏最早的「風姓」相關,「乸」是老婆婆的意思,而「婆」就是「波的女」,這就是「華胥氏」,「蝨乸」的拼音字串是「SHINA」,其與「CHINA」只差半個音,無論什麼角度,其它任何單詞的發音都沒可能這麼吻合,而把「SHINA」當英語詞翻譯出來的漢字是「希納語」,屬「蘇美爾」,這疑似「希臘語」。

白令海某島發掘「巨儒艮」遺骨

附:如有哪一項被評為不夠大或強,可以商議剔除,反正還有很多項目可供替換。

(文/丁丁哥/20210105/完)

參考:http://blog.sina.com.cn/gzddg

相關焦點

  • 山西垣曲北白鵝兩周墓地考古發現入選「2020年度國內十大考古新聞」
    來源:中國新聞網記者30日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垣曲北白鵝兩周墓地考古發現入選「2020年度國內十大考古新聞」,該墓葬群出土文物500餘件(套),近50件(套)銅器帶有銘文,具有重大考古價值。簋內鑄有銘文12行94字,含重文2字。
  • 河南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被稱為中國最早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弋12月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3月在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被評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由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面向公眾的雙月刊考古雜誌《考古Archaeology》雜誌評選。
  • 文物專家「開棺驗屍」 埃及公布年度考古大發現
    △發布會現場年度考古大發現就在這頂帳篷裡,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部長宣布了本年度埃及最大的考古發現:9月至11月,考古團隊在開羅南部的薩卡拉古墓群(Saqqara)中陸續挖掘出100多具密封的木乃伊、華麗的石棺、鍍金面具以及40多尊普塔-塞克(Ptah-Soke,薩卡拉古墓群的主神)神像。這些文物距今有2500多年歷史。
  • 當眾「開棺驗屍」,埃及公布年度最大考古發現
    發布會現場,專家現場給木乃伊照X光 本文圖均來自 埃及旅遊和文物部年度考古大發現就在這頂帳篷裡,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部長宣布了本年度埃及最大的考古發現9月開始,考古隊頻頻有所收穫。9月初,埃及在該地發現13座木棺,接著,又在當月發現了14座木棺,10月,他們又發現了32座大理石棺材,還有28尊普塔·塞克雕像,以及一尊奈夫頓神(Nefertum)的青銅雕像,這座雕像高35釐米,鑲嵌有寶石,底座上還刻著主人的名字,Badi-Amun。他生前是一名祭司。
  • 濟陽三官廟漢墓入選「考古新發現」 是濟南發現最大的漢畫像石墓
    山東省文物局7月9日公布2019年山東省五大考古成果,及2018-2019年全省優秀田野考古工地獎獲獎項目和2019年度山東省新發現獎獲獎項目並進行了頒獎。其中章丘區牛推官南遺址、濟陽三官廟漢墓兩個濟南市考古項目分別入選。
  • 長豐埠裡宋代家族墓地入圍2020「十大考古」初評!
    1月11日,  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評選初評啟動。  2019年4月15日  省考古研究所張義中主任一行赴下塘鎮現場勘探古墓。  2019年5月  經過一系列勘探,又發現多座古墓,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專業隊伍進行勘探與發掘。  2020年11月  發掘工作進入收尾階段。
  • 陝西秦漢新城大堡子墓地考古發現西漢「新城縣」證據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中新網西安11月27日電 (記者 田進)陝西省考古研究院27日介紹,陝西秦漢新城大堡子墓地考古發現西漢「新城縣」證據。  大堡子墓地位於秦漢新城(原涇陽縣)高莊鎮大堡子村西,地處涇河南岸臺塬(鹹陽塬東北部),黃土堆積豐厚、地勢平整開闊。上世紀五十年代調查記錄顯示,大堡子墓地地表曾有高大封土,今已不存。
  • [年報]中國衛星2007年年度報告(二)
    公司2007年完成了配股融資,募集資金將用於發展公司的衛星研製和衛星應用產業,為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技術實力和產業規模,公司需要利用自有資金拓展後續業務。鑑於上述情況,2007年度公司不進行現金股利的分配,也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未分配利潤結轉下一年度。
  • 2020年青島膠州灣外圍海域水下考古調查啟動
    8月11日上午,2020年青島膠州灣外圍海域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在青島海事局前海碼頭正式啟動。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長姜波,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王廷琦,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朱鐵一、副局長辛龍以及青島海事局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活動,並為水下考古隊授旗。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辛龍主持。
  • 陰陽師2020年新ssr/sp式神衛星匯總 sp雪童子和ur大天狗預定
    陰陽師2020年新ssr/sp式神衛星匯總 sp雪童子和ur大天狗預定 原標題:陰陽師2020年新
  • 長春入圍搜狐城市2020年度之選-逆襲之城!
    近日,搜狐發布 2020 年度之選 - 逆襲之城,武漢、西安、長春入選。長春逆襲的含金量十足,長春逆襲的是東北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完成的。" 搜狐城市 2020 年度十大城市 " 評選邀您參與2020 年,魔幻又真實,城市韌性在激流中彰揚,城市格局在浪潮中跌宕。搜狐城市致力於抽絲剝繭、全景呈現一座座城市的原生之力。
  • 從猛獁象骨骸祭壇到失落的瑪雅古城:2020年考古四大發現
    2020這一年來隨著疫情爆發,旅遊變成了奢侈品,但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考古學家們還是克服阻礙,成功地將一起起令人驚嘆的發現展示給世人。英國媒體《太陽報》於12月20日發表文章介紹了2020年最為重要的幾大考古發現。
  • 鄭同修:從考古大咖到山東博物館掌舵人
    從1984年大學畢業進入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工作開始,35年田野考古,鄭同修主持了數十項重要的考古發掘,並以其在秦漢考古、周代考古和大遺址保護等領域的豐碩學術研究成果,成為國內考古界的大家。2019年8月31日,鄭同修正式到山東博物館報到,履新山東博物館館長一職。
  • 河北張家口宣化區下八裡村,大型遼代墓葬群,考古發掘和歷史發現
    當時的清理工作很大,因為被灌進去的水量太大了,所有東西都被陷在淤泥裡,就算如此,考古人員很快發現這個並不大的墓室裡邊好像沒有發現棺槨,不過在清理的時候,他們在墓室靠北邊一側發現許多寫有漢字和梵文的木頭殘片,但這些殘片數量 遠遠不夠拼成一個棺槨,從位置上看,這個墓葬和1號墓相隔僅50米,從結構上判斷,這2號墓應該也是一個遼代的墓葬,可遼代文字是漢字和契丹文才對,怎麼這墓卻是漢字和梵文呢,因為遼代存在的時間不長
  • 加強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作者:劉玉珠 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舉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從舊石器時代考古發現印證中國是東方人類故鄉、中華大地上的古人類及其文化呈現連續進化形態,到「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鑿實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再到36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150餘處大遺址呈現中華文明滿天星鬥、多元一體——在考古實證面前,中華文化為什麼「興」、中國人民為什麼「能」的答案呼之欲出,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彰顯持久力量。
  • 陝西考古遺址新發現西安遠古時期或有野生鱷魚出沒
    2017年1月11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2016年鎬京遺址考古發掘收穫,遺址中間一灰坑裡發現的12塊鱷魚骨板,為這樣一幅水澤汪國景象提供了佐證。 灰坑裡首次發現鱷魚骨板 鎬京遺址是西周王朝的都城所在地,位於現在的西安市長安區西北。鎬京遺址發掘從上世紀三十年代就已開始,2012年至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其連續進行考古發掘。
  • 考古發現埃及豔后陵墓 竟藏身於非洲海底
    埃及潛水員在亞歷山大港附近的水域,在被水淹沒的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人稱埃及豔后)的宮殿和神廟遺址發現了一大批令人驚嘆的文物。現在,這個國際考古組正在發掘世界上最寶貴的海底考古遺址之一,尋找在公元前30年成為羅馬帝國附屬國之前古埃及最後的託勒密王朝的財富。
  • 重大考古:山西發現周代果酒;又一團體標準徵求意見;日本酒與燒酒申遺
    文 | 雲酒團隊(ID:YJTT2016) 山西發現周代果酒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1月15日消息,科研專家在一座周代墓葬出圖的銅壺內獲得了果酒等成分。
  • 美人計&黑天鵝2020年度盛典隆重舉行
    2021年1月7日,美人計&黑天鵝2020年度盛典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現場星光璀璨,大咖雲集,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會長彭桂福、美人計品牌營銷總裁Mary、美麗商學院負責人Mandy、黑天鵝品牌營銷總裁Rain等重要嘉賓與集團高層出席了此次盛典。
  •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正式發布
    人民網北京11月27日電(趙竹青)「在生態環境監測中,衛星遙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27日,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正式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南極冰蓋正在發生哪些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對糧食生產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