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如何一步一步在美國泛濫成災?每年損失十幾億,為什麼不吃?

2021-01-16 怪羅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豬在這個星球,是一種特殊的存在。

肉豬,每天的任務就是吃、睡和長肉,最後成為人們的美食,而它們野外的親戚,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不斷進化,並學會躲避灰狼和老虎等獵食動物,成為了世界性物種。

也正是因為它自身的強大,野豬成為了如今美國最具破壞性的物種。

據統計,全美大約有900萬頭野豬,光德克薩斯州地區就有260萬頭野豬。

在過去的三十年裡,野豬的足跡已經從17個州增加到了45個,每年都以35000平方英裡的擴散,預計到2020年底,它們的擴散範圍將達到386000平方英裡。

為了狩獵引入野豬,如今泛濫成災

野豬,無論是野生的還是其他的,都不是當地本土的,而是一種入侵動物。

美國最早的野豬是由早期歐洲探險家和定居者帶到北美的家畜,20世紀30年代,出於狩獵的目的,將歐亞野豬帶到德克薩斯州,並放生野外。

剛開始野豬並不是什麼生態大難題,為了增加樂趣,人為將豬運送到別的地區,建立新的狩獵群體,到處都是的野豬,讓狩獵者很興奮,但也為各個地區的生態危機埋下了種子。

來到這裡後,野豬如同來到了天堂。

鬱鬱蔥蔥、連綿起伏的中部山區,灌木叢生的鄉村,大片的松林,這裡的條件、氣候和生態環境非常適合野豬生長,而且幾乎沒有任何天敵。

1988年美國野豬的分布
2009年美國野豬的分布

野豬不挑食,是機會主義雜食動物,也就是說有什麼吃什麼。

繁殖能力也很強,如今發現的野豬種群中,大多數是家豬和野豬雜交的後代。

母豬在6 - 8個月大時開始繁殖,每年可以生2胎,一胎可以產4-12隻。幼崽的存活率也很高,可以想像,在其生命周期中,能產多少後代。

和固有印象不同,豬其實是非常聰明的哺乳動物,能躲避捕捉和殺死它們的陷阱。

在這片土地上,食物豐富,氣候適宜,也沒有什麼天敵,繁殖能力又強,野豬的種群數量直線上升。

這種情況下,即使豬的數量減少了70%,也會在兩到三年內恢復到之前數量。

野豬成為當地人最大的困擾

野豬的到來,對當地人的生活產生了嚴重影響,預估每年造成的損失為15億美元。

豬的鼻子很長,扁平的鼻子末端有一層軟骨加固,這樣的構造可以讓野豬吃到地下的食物,因此它們經常會摧毀整片土地,種植玉米的農民們發現,這些豬在夜間有條不紊地排成一行,一個接一個從地裡拱起種子吃掉。

它們破壞了農場和農田,侵蝕了土壤、溪流和其他水源,導致大量魚類死亡;

破壞原生植被,讓入侵植物更容易紮根;

幾乎侵佔了所有牲畜的食物,甚至偶爾也會吃牲畜,尤其是羊羔和小牛;

它們還吃鹿、鵪鶉等野生動物,並以瀕臨滅絕的海龜蛋為食。

更糟糕的是,野豬還攜帶大量疾病和寄生蟲,偽狂犬病、布魯氏菌病、肺結核、沙門氏菌病、蜱、跳蚤、蝨子和各種吸蟲,它們都有份參與其中。

這些僅僅是野豬在農村引起的問題,在德克薩斯州的城市地區,野豬會主動「走進」人類生活,後花園、高爾夫球場和運動場是它們經常光顧的區域,它們將草坪和花園的植物當成現成的沙拉,還和家裡的寵物扭打在了一起。

雖然野豬很少攻擊人類,但如果你和它們巧遇,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野豬很有可能在你身上留下獠牙傷口,而且它們會一直攻擊,直到受害者不再掙扎。

野豬如此多,人們為什麼不獵殺?

事實上,當地政府也是這麼做的。

目前最糟糕的可能就是德克薩斯州了,在254個縣中,253個縣發現了野豬。

每年政府都會花費400萬美元用來控制野豬數量,也採取直升機獵殺野豬。

雖然政府也鼓勵民眾狩獵野豬,但在國外,合法狩獵要遵守很多規定,例如是否具備狩獵相關資格證,什麼季節狩獵什麼動物,是否需要嚮導陪護,是否在合法的地區內狩獵,獵殺後動物不能隨意丟棄,必須合理應用,否則面臨巨額賠款等等。

如果是外國人要參與狩獵,情況更加複雜。

當地人為此創辦了一個體驗項目,若有人也想體驗這樣的狩獵遊戲,需要準備1000—12000美元,有很多家公司願意提供直升機服務,購買最佳射擊位置來狩獵野豬。

一舉多得,既能控制野豬數量,也能滿足狩獵願望,最重要的是,還有豐厚的利潤。

儘管如此,狩獵控制野豬數量,效果並不理想。

那為什麼不把野豬當成食物呢?

無論是野豬還是家豬,都是豬,肯定能吃,為什麼不通過吃來解決。

事實上,在美國,狩獵成果一般都會被食用,只是這種食物的受歡迎程度遠比不上牛肉。

當地人不喜歡豬肉的理由也很多:

野豬體內有寄生蟲,並不衛生,再加上野豬因為激素的原因,口感並不是特別好;

捕殺野豬當做食物,成本太高,需要花時間去狩獵,捕獵後還要屠宰並運輸回來,整體下來,豬肉的成本很高,不划算;

並不是所有人都吃豬肉,特殊人群是禁止吃豬肉的;

烹飪技術有限,在美國沒有以野豬肉為主題的餐廳,民眾就算想吃,也無能為力。

種種理由,都說明了豬肉在當地並不受歡迎。

最後

總之,無論是把野豬當做食物,還是純粹的狩獵,野豬的淘汰率並不是很高。

而且根據它們現有的繁殖能力,預估,在德克薩斯州每年至少要淘汰三分之二的野豬,才能保證現有的數量不再增加。

目前所作出的努力,遠遠不夠,需要制定新的方案來解決。

相關焦點

  • 野豬如何一步一步在美國泛濫成災?每年損失十幾億,為什麼不吃?
    2009年美國野豬的分布野豬不挑食,是機會主義雜食動物,也就是說有什麼吃什麼。>野豬的到來,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嚴重影響,預估每年造成的損失為15億美元。那為什麼不把野豬當成食物呢?無論是野豬還是家豬,都是豬,肯定能吃,為什麼不通過吃來解決。事實上,在美國,狩獵成果一般都會被食用,只是這種食物的受歡迎程度遠比不上牛肉。
  • 野豬如何一步一步在美國泛濫成災? 每年損失十幾億,為啥不吃?
    2009年美國野豬的分布野豬不挑食,是機會主義雜食動物,也就是說有什麼吃什麼。野豬成為當地人最大的困擾野豬的到來,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嚴重影響,預估每年造成的損失為15億美元。那為什麼不把野豬當成食物呢?無論是野豬還是家豬,都是豬,肯定能吃,為什麼不通過吃來解決。
  • 野豬在美國泛濫成災,每年損失15億美元,甚至上演「人豬大戰」
    在我國民間對於野豬有這樣一句俗語「一豬二熊三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是指猛獸的排名,在這三種猛獸裡,野豬的危險性排在了第一位,比熊和老虎的危險性高,可見其戰力不一般,別看他憨憨的,他的智商在動物界也是排名前十的,所以一般人不敢去招惹他,更別說是吃它了。
  •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每年經濟損失十億多美元,為何不出口中國?
    野豬是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的哺乳動物物種之一,在中國是屬於「三有」保護動物,而美國的野豬,可就沒有那麼好的待遇了。野豬大約是在16世紀由探險家及殖民者帶到美洲,如今卻成為了美國風險最大的外來物種之一。 為什麼美國野豬會泛濫成災呢?
  • 為什麼美國野豬泛濫成災,美國人寧願損失十億美元,也不吃野豬?
    就拿豬肉來說,例如,美國有幾百萬頭野豬,價值十億美元左右。儘管如此,美國人捕殺野豬後也不會吃它們,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美國人對豬肉的喜愛程度不高,他們非常重視自己的飲食健康,在他們看來,豬是一種很不衛生的動物,它們身體上會帶有許多危害人身體健康的病菌。
  •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為什麼寧願損失十億美元,美國人也不吃野豬?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到2020年2月份,全美大約有超過700~800萬頭野豬,每年大約造成15億美元的損失! 為什麼中國稀缺的野豬,在美國卻會成為累贅? 為什麼我們不將討厭的野豬作為食物呢?這是國外知乎Quora上的問題,類似的總共有4個有效問題,當然各位更換搜索關鍵詞可以搜到更多的問題!
  • 野豬在美國泛濫成災,人豬大戰美國大敗,600萬頭豬真吃不完啊
    在中國,野豬為三有保護動物,但是在美國,野豬卻是可以隨意獵殺的,野豬在美國可以說是泛濫成災,成為美國人民的噩夢,從80年代開始,美國一直想要控制野豬的數量,然而人豬大戰美國卻大敗,美國目前仍然有600萬隻野豬,並且這個數量還在不斷地上升。
  • 美國野豬泛濫,每年損失很高,美國人傻嗎?為何不去抓來吃啊?
    要知道,野豬可不是美國的土著,而是移民者。對於美國農民來說,他們對野豬可謂是深惡痛絕。  其次,野豬這種動物身上攜帶著太多病菌了,嚴重威脅當地人民的身體健康。就例如布魯氏病菌就被野豬攜帶著。  還有就是野豬傷人事件了,俗話說得好,一豬二熊三老虎。至於為什麼這麼派,是因為相較於熊和老虎,野豬對人的威脅更大。一來,野豬更容易與人類碰面發生衝突。二來,這野豬是群居動物,你一碰就不是一隻,而是一群。
  • 美國的野豬泛濫成災,政府出動直升機捕殺,連中國吃貨也沒有辦法
    那麼這又得提到我們喜聞樂見的物種入侵問題了,美國常年以來都不斷的在受到物種入侵的侵害,每年都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來處理這些外來物種,可話說回來美國這也算是咎由自取,因為在美國本土泛濫的物種,大部分都是由他們自己引進的,主要是想利用這些外來物種去治理一些環境上的問題,可沒成想原來的問題沒解決,引進的物種就泛濫成災,形成了一個新的問題。
  •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人豬大戰」連連大敗,600萬頭怎麼解決?
    如今野豬在我國很多地區已經看不到了,由於國人對野味的喜愛,野豬的數量也在逐漸的減傷,因此政府也將野豬列為保護動物。但是在美國,野豬卻是泛濫成災,甚至政府是支持對野豬的大力捕殺。其實豬並不是美國本土動物,後來西班牙和俄國探險家將家養豬引進到加州,讓它們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自由覓食,尤其是每年秋天,大量落下的橡樹果實成了豬豬們最喜歡的食物,從那時起,很多家豬逃到野外逐漸變成野生種群。野豬能適應環境,不挑食,什麼都吃,甚至能在極端環境下生存,會遊泳。
  • 美國野豬600萬隻泛濫成災,在中國也數量不少,卻為何要保護它?
    在美國野豬600萬隻泛濫成災,在中國也數量不少,卻為何要保護它?說到野豬很多人應該都比較有印象,野豬的形象一般都是比較兇狠殘暴,因為美國的過度保護導致野豬泛濫成災,據悉美國的600萬野豬對當地每年能造成至少15億美元的損失。
  •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為什麼美國人不去吃?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物種入侵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在我國也是發生過許多的,像是之前的福壽螺、水葫蘆還有空心蓮子草,在中國都是沒有天敵肆意橫行霸道的主,前者是由於體內帶有大量細菌和寄生蟲,導致大家不敢下嘴,但是後面兩個倒成了人們的盤中餐,甚至一度快將它們吃滅絕了,然而在國外就沒這麼好運了。
  •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為啥花幾十億也治理不完?看完終於明白了!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為啥花幾十億也治理不完?看完終於明白了!某一物種極度泛濫是有利也有弊的,曾經小龍蝦就在我們國家非常泛濫,但是人們發現了它的美味以後,小龍蝦的數量越來越少,直到現在更是需要人工養殖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
  • 澳大利亞的野豬泛濫成災,中國網友:一看就知道是外國人不會吃
    澳大利亞的野豬泛濫成災,中國網友:一看就知道是外國人不會吃。種族入侵是各個國家都很頭疼的一個問題,種族入侵不但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還可能會導致當地的物種滅絕。各個國家為了處理這些入侵的物種,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美國為例,每年就需要在治理物種入侵上花費數千萬美元。
  •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數量超600萬無法處理,網友:身在福中不知福
    在中國,野豬屬於保護動物,即使它破壞莊稼都不能去傷害它,當然了,市場的野豬肉都是依靠人工養殖。可是美國的野豬泛濫成災,它的數量超過了600萬。在美國,野豬屬於入侵物種,它來到美洲,還需要追溯到16世紀,那時候,探險家以及殖民者來到美洲,為了在這裡生活,想要飼養動物,而野豬就因此來到美洲。
  • 美國野豬猖獗,對農作物造成嚴重損害,為什麼美國人不吃?
    在看了一些視頻後,我發現美國人玩野豬是在玩,不是為了吃肉,即使他們撞了一些麋鹿什麼的,他們也不想去掉內臟回歸自然…亞洲鯉魚等等?在我看來,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野豬不被認為是美味;二是美國人烹飪技術不是很好;三是美國人的飲食習慣與我們不同。
  • 把家豬放歸自然,500多年後成了野豬,還在美國泛濫成災
    如今這個問題可以讓美國人來給我們做個解答了……01繼鯉魚泛濫之後,豬也泛濫了……2013年美國的統計數據表明,至少有600萬頭北美野豬每年給美國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直到現在,北美野豬依然是北美生態系統中的大麻煩,因為它們並非本地原產,而是入侵物種。
  • 野豬引入北美,已泛濫成災,為何美國人不食用?在中國已受保護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根據美國公開的調查數據顯示,保守對美國野豬的數量預估是超過了600萬隻,並且這個數量還在不斷地上升,每年因為野豬的泛濫,對美國的農業以及其他破壞是達到了10億美元,所以野豬的繁殖在美國非常的強。
  • 野生物種「泛濫成災」,一晚糟蹋一畝玉米田,農民損失誰來賠?
    野生物種「泛濫成災」,一晚糟蹋一畝玉米田,農民損失誰來賠?但是,野生動物如何破壞農民辛辛苦苦種下的農作物呢?最近,四川省一部分農村地區的棕櫚因「泛濫成災」而頻繁糟蹋農作物成為話題。當地的一部分村民說:「我們遵守紀律保護野生動物,但是野生動物不應該糟蹋農民辛苦種植的農作物。」說了這樣的話。沒有什麼特別的,筆者湖北的農友也在7月左右遇到了類似的問題。
  • 如何有效捕殺野豬
    本報訊(記者 康正)目前,野豬在全國許多山地區域泛濫成災,傷人事件時有發生,國家每年制定相應狩獵計劃捕殺,但由於歷史原因及各種現實因素,許多省市狩獵計劃並未如期完成。據了解,西安市每年有1000到2000頭野豬狩獵計劃,但連續多年均未完成。西安市野生動物管理站吳曉平站長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有經驗的群眾能為野生動物管理站提供有效狩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