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引入北美,已泛濫成災,為何美國人不食用?在中國已受保護

2020-11-16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

野豬大多數情況之下是指的「歐亞野豬」,通常又稱為「山豬、豕舒胖子」,野豬主要分為四個亞洲群體,包括歐洲亞群,印度亞群,遠東亞群,以及印尼亞群。

當然在最初,野豬並不是一種全球性的物種,但是野豬的適應能力非常的強,所以廣泛地引入到世界其他國家,從而使它成為了一種世界性物種,它的原始起源地是在歐洲和亞洲。

所以如今野豬我們很多地區都可以看到,當然這種生物也是屬於無危狀態了,不過話說回來,我國對野豬的保護還是比較淺,屬於三有保護動物,所以大家不要隨便的捕殺,這可能會觸發對自己的影響。但是在國外,野豬基本上是沒有受到保護,甚至是支持對野豬的大力捕殺,因為野豬的破壞力十分的強。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

野豬在被廣泛引入北美之後,對美國的影響可以說非常巨大,該生物跟「亞洲鯉魚」是一樣的,都完全是沒有辦法控制了,美國地廣人稀,所以對該生物的控制也不行,從而使得野豬的群體越來越大。

根據美國公開的調查數據顯示,保守對美國野豬的數量預估是超過了600萬隻,並且這個數量還在不斷地上升,每年因為野豬的泛濫,對美國的農業以及其他破壞是達到了10億美元,所以野豬的繁殖在美國非常的強。

很明顯,如今美國對野豬完全沒有辦法,束手無策,所以美國也是鼓勵對野豬的捕獵,但是對於野豬來說,就算是人為捕獵,或者說採用更加先進的捕獵方式,都沒有將野豬的繁殖速度控制下來,因為能力有限。

加上野豬在美國的分布區域非常的廣泛,導致了野豬更加難以控制。從野豬的適應環境都可以知道,野豬能夠在溫帶與熱帶,從半乾旱氣候至熱帶雨林、溫帶林地、半沙漠和草原完全生活下來,所以環境對它來說毫無影響力。

為何美國人不食用野豬?

野豬是一種雜食性生物,只要能吃的東西都吃,所以長得也是「皮糙肉厚」,與我們養殖的家豬相比較,完全不是一個口味。

加上野豬散發出來的羶味非常的重,所以更加沒有人願意食用了,就算是在全球其他地區,野豬肉基本上也沒有人要。再加上野豬的繁殖率和幼仔的存活率都很高,雌獸的懷孕期是4個月,一胎產4-12頭小仔,而且在繁殖旺盛期的雌獸,一年能生兩胎。

所以野豬泛濫完全屬於正常的情況,沒有人吃,加上野豬又並非是美國的本土物種,那麼天敵也非常的少,所以除了人類直接性的控制之外,基本上也就只有自然死亡才可能了。

同時如果真的野豬肉很好吃,在美國也不會成為大家關注的點,美國人對野豬的興趣並不大,大部分人更加喜歡吃牛肉,同時我們看到美國的西餐之中,也頂多就是牛肉最多。

所以美國人不食用野豬肉是非常正常的,加上他們在近些肉類的烹飪方面技術缺乏,這也就導致了食用上的困難,要是放在我國就不一樣了,我國人工養殖的野豬價格都是家豬的5倍了,根本是沒有多餘的,是吃不起,所以不同的地區針對野豬是有不一樣的對待方式,這也是為何我國要保護的原因,當然說到最後,我們也還是來說一說野豬的天敵問題。

野豬的天敵是什麼?

野豬的天敵其實很多,有狼、熊、豹、虎、猞猁、猛禽等野生動物。但是野豬的自我保護能力非常的強,所以天敵對野豬的捕殺也非常的困難,主要是因為野豬跑得非常的快,在獵犬的追逐下。

它可以連續奔跑15-20千米,這種超凡的體力連馬拉松選手也要自愧不如,同時野豬在奔跑的時候,還會發出預警,提醒其他的種群逃離,所以在沒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之下,天敵是很難捕獲,只有在採用突擊的方式才容易。

當然,說了這麼多天敵,其實人也是野豬的天敵,只不過在不同的區域保護起來了,所以野豬才「避開了」人類的影響,嚴格地來說,人類也是所有生物的天敵。在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之下,不少的動植物已經在逐步消失或滅絕了。

所以如果針對野豬在稀缺或者較少的地區不進行保護的話,那麼遲早也會滅絕。我國如今能夠看到的野豬就算是比較少,還不夠其他生物種群的食用了,所以保護是有必要的。

當然對於野豬入侵其他物種我們是管不著的,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但是生物入侵的破壞力非常大,對野豬這類的物種,美國採取捕殺的計劃也正常,不然對其他物種的影響也是致命的,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相關焦點

  •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為什麼寧願損失十億美元,美國人也不吃野豬?
    磅(約合186千克),直接刷新美國人的認識! 家豬是16世紀被引入北美的,原本北美並沒有野豬的存在,一直到19世紀歐洲殖民者才將純種野豬引入北美,和澳大利亞最初的野兔類似,野豬也是被當成狩獵的對象而放歸野外的,起先只是在有圍欄的農場裡進行局部野外放歸
  •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每年經濟損失十億多美元,為何不出口中國?
    野豬是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的哺乳動物物種之一,在中國是屬於「三有」保護動物,而美國的野豬,可就沒有那麼好的待遇了。野豬大約是在16世紀由探險家及殖民者帶到美洲,如今卻成為了美國風險最大的外來物種之一。 為什麼美國野豬會泛濫成災呢?
  • 美國野豬600萬隻泛濫成災,在中國也數量不少,卻為何要保護它?
    在美國野豬600萬隻泛濫成災,在中國也數量不少,卻為何要保護它?說到野豬很多人應該都比較有印象,野豬的形象一般都是比較兇狠殘暴,因為美國的過度保護導致野豬泛濫成災,據悉美國的600萬野豬對當地每年能造成至少15億美元的損失。
  • 美國火雞泛濫成災,偶爾還敢攻擊人,為何上不了中國百姓的餐桌?
    如今的火雞共有6個亞種,而現代的家火雞是由野生火雞馴化而得來,火雞非常能長,世界上最重的公火雞重達16.85千克,母火雞稍微輕一些,但是整體上來說,火雞的肉非常多,這比一般的家雞大很多,所以成為一種美食也是屬於正常的,但是如今火雞在北美地區已經不流行了,火雞能夠隨意在公路上穿梭,在森林裡奔跑,甚至進入到人的生活區間活動。
  • 野豬如何一步一步在美國泛濫成災?每年損失十幾億,為什麼不吃?
    為了狩獵引入野豬,如今泛濫成災美國最早的野豬是由早期歐洲探險家和定居者帶到北美的家畜,20世紀30年代,出於狩獵的目的,將歐亞野豬帶到德克薩斯州,並放生野外。2009年美國野豬的分布野豬不挑食,是機會主義雜食動物,也就是說有什麼吃什麼。
  • 野豬如何一步一步在美國泛濫成災? 每年損失十幾億,為啥不吃?
    為了狩獵引入野豬,如今泛濫成災野豬,無論是野生的還是其他的,都不是當地本土的,而是一種入侵動物。美國最早的野豬是由早期歐洲探險家和定居者帶到北美的家畜,20世紀30年代,出於狩獵的目的,將歐亞野豬帶到德克薩斯州,並放生野外。剛開始野豬並不是什麼生態大難題,為了增加樂趣,人為將豬運送到別的地區,建立新的狩獵群體,到處都是的野豬,讓狩獵者很興奮,但也為各個地區的生態危機埋下了種子。來到這裡後,野豬如同來到了天堂。
  • 野豬如何一步一步在美國泛濫成災?每年損失十幾億,為什麼不吃?
    為了狩獵引入野豬,如今泛濫成災野豬,無論是野生的還是其他的,都不是當地本土的,而是一種入侵動物。美國最早的野豬是由早期歐洲探險家和定居者帶到北美的家畜,20世紀30年代,出於狩獵的目的,將歐亞野豬帶到德克薩斯州,並放生野外。
  • 澳大利亞的野豬泛濫成災,中國網友:一看就知道是外國人不會吃
    澳大利亞的野豬泛濫成災,中國網友:一看就知道是外國人不會吃。種族入侵是各個國家都很頭疼的一個問題,種族入侵不但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還可能會導致當地的物種滅絕。各個國家為了處理這些入侵的物種,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美國為例,每年就需要在治理物種入侵上花費數千萬美元。
  •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人豬大戰」連連大敗,600萬頭怎麼解決?
    如今野豬在我國很多地區已經看不到了,由於國人對野味的喜愛,野豬的數量也在逐漸的減傷,因此政府也將野豬列為保護動物。但是在美國,野豬卻是泛濫成災,甚至政府是支持對野豬的大力捕殺。其實豬並不是美國本土動物,後來西班牙和俄國探險家將家養豬引進到加州,讓它們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自由覓食,尤其是每年秋天,大量落下的橡樹果實成了豬豬們最喜歡的食物,從那時起,很多家豬逃到野外逐漸變成野生種群。野豬能適應環境,不挑食,什麼都吃,甚至能在極端環境下生存,會遊泳。
  • 蛇頭魚又在北美泛濫成災了,中國釣魚人肩負著拯救美國的重任
    近來,美國又傳出蛇頭魚在北美泛濫成災的消息。這是美國繼亞洲鯉魚泛濫後,又一種新的入侵物種。無奈的美國政府不惜更改釣魚法規,要求釣獲的蛇頭魚不得放生,必須宰殺或者掩埋掉。蛇頭魚頭部很像蛇頭,搭配著類似蟒蛇的花紋很是驚悚。因此美國人非常不喜,覺得它們都是魔鬼。
  • 在美國泛濫成災的蛇頭魚,已悄然進入我國,這回它的命運將如何?
    「蛇頭魚」在美國泛濫成災的消息,許多人應該都看過——甚至可能還有人因此「幸災樂禍」...... 然而不幸的是,這種「蛇頭魚」已悄然進入我國,而根據近兩年的釣魚者見聞和捕撈記錄,至少有5個省份已發生它們的蹤影,並呈逐漸擴散的趨勢......
  • 野豬在美國泛濫成災,每年損失15億美元,甚至上演「人豬大戰」
    在我國民間對於野豬有這樣一句俗語「一豬二熊三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是指猛獸的排名,在這三種猛獸裡,野豬的危險性排在了第一位,比熊和老虎的危險性高,可見其戰力不一般,別看他憨憨的,他的智商在動物界也是排名前十的,所以一般人不敢去招惹他,更別說是吃它了。
  • 中國農村野豬泛濫,偶爾還敢咬人,為何上不了廣東老百姓的餐桌?
    由於野豬並不著急上餐桌,長得也比家豬慢,吃飯不挑食,是一種雜食性動物,雄野豬長著兩對犬齒,可用來挖掘地洞和攻擊其他動物,具有一定殺傷力。而且野豬繁殖能力強,一年生兩胎,一胎生8到12隻豬仔,因此被當作獵物被引入美國、巴西等國家,並且泛濫成災,被ISSG列為了世界百大入侵物種。
  • 把家豬放歸自然,500多年後成了野豬,還在美國泛濫成災
    如今這個問題可以讓美國人來給我們做個解答了……01繼鯉魚泛濫之後,豬也泛濫了……2013年美國的統計數據表明,至少有600萬頭北美野豬每年給美國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直到現在,北美野豬依然是北美生態系統中的大麻煩,因為它們並非本地原產,而是入侵物種。
  • 澳大利亞野兔泛濫成災,為何不引入猞猁吃了它們?
    據估計,生活在澳大利亞的野兔數量已達到100億隻,是該國總人口數量的400多倍。嚴重過量的野兔大量啃食植物和農作物,給澳大利亞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災害。因此,該國採取了很多措施來控制野兔的數量,例如鼓勵獵人獵殺、動用軍隊、引入可使野兔患病的病毒等等,但結果都不理想。於是,有人想起了最愛吃野兔的貓科動物——猞猁。
  • 美國的野豬泛濫成災,政府出動直升機捕殺,連中國吃貨也沒有辦法
    豬是一種人畜無害的家禽,它性格溫順看起來十分懶惰,每天無非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而野豬也同樣是屬於豬科動物,但性格方面卻與家豬截然不同,它具有一定的攻擊性。因為野豬的適應性極強,因此分布範圍也非常廣闊,涵蓋了亞歐大陸的大部分地區,不過野豬在各個地區的地位也都是不一樣的。
  • 非洲紅河豬泛濫成災,繁殖速度相當驚人,網友:該引入中國了!
    非洲紅河豬泛濫成災,繁殖速度相當驚人,網友:該引入中國了! 放飛心情去旅行,旅途有你更精彩,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美食大國,而我們中國人也是出了名的吃貨,中國吃貨的大名在國外可是響噹噹的,因為中國人不會很愛吃、也很會吃,一種食材可以用上百種烹飪方法,做成不同口味的美食。
  • 野豬在美國泛濫成災,人豬大戰美國大敗,600萬頭豬真吃不完啊
    在中國,野豬為三有保護動物,但是在美國,野豬卻是可以隨意獵殺的,野豬在美國可以說是泛濫成災,成為美國人民的噩夢,從80年代開始,美國一直想要控制野豬的數量,然而人豬大戰美國卻大敗,美國目前仍然有600萬隻野豬,並且這個數量還在不斷地上升。
  • 農村野豬泛濫,偶爾還敢咬人,為何上不了廣東老百姓的餐桌?
    由於野豬並不著急上餐桌,長得也比家豬慢,吃飯不挑食,是一種雜食性動物,雄野豬長著兩對犬齒,可用來挖掘地洞和攻擊其他動物,具有一定殺傷力。而且野豬繁殖能力強,一年生兩胎,一胎生8到12隻豬仔,因此被當作獵物被引入美國、巴西等國家,並且泛濫成災,被ISSG列為了世界百大入侵物種。
  • 非洲紅河豬泛濫成災,繁殖能力相當迅速,網友:該引入中國了!
    非洲紅河豬泛濫成災,繁殖能力相當迅速,網友:該引入中國了!大家好,萬千世界無奇不有,歡迎收看本期精彩視頻。豬肉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肉類,也幾乎是家庭中必備的。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就是紅河豬,這種住在非洲已經泛濫成災了,對此中國吃貨們都很高興,覺得這時候把這種豬引進到中國了。大家都知道,非洲這裡的生活水平是非常落後的,很多非洲人幾乎是處於吃不飽穿不暖的狀態。而且非洲的居民大多數都是以農業為主。自從紅河豬這種動物泛濫成災之後,可是愁壞了非洲當地的居民,非洲人民對此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