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被華語恐怖片嚇到?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1-27 澎湃新聞

原創 毒Sir Sir電影

Sir今天大中午在辦公室披上了棉襖。

總感覺有一股陰風,對著後腦勺使勁吹。

空調開太大?

不。

是她太猛——

《女鬼橋》

The Bridge Curse

一張海報,滿滿的噱頭。

《紅衣小女孩》團隊製作;

連續兩周臺灣票房第一;

還有恐怖片老套文案:不見人,嚇死人。

嘖嘖。

這些裝神弄鬼的東西,Sir早就免疫了。

唯一心動的,是電影開場前的一句話:

「本片由真實事件改編。」

沒錯,它要還原一個臺灣街知巷聞的傳說故事。

上網搜索「臺灣東海大學」。

你就找到這所學校的著名景點:

女鬼橋。

△ 百度百科

故事經過演化,流傳著許多版本。

電影中出現其中三個。

不廢話。

膽小的,裹好你的空調被。

膽大的,就當在炎炎夏日降降溫。

三次反轉。

一個比一個狠。

最「溫和」的一個版本,關於愛情。

大學一對情侶相戀,但父母棒打鴛鴦,兩人決定私奔,相約午夜12點在學校橋邊相見。

女孩早早到了,苦苦等待一夜,男孩沒現身。

女孩羞憤投湖自殺。

怨靈從此縛在橋上,這座無名小橋也有了稱謂,女鬼橋。

傳說來源,因為一起離奇命案。

2020年2月28日,記者來到東海大學調查2016年2月29日的著名兇殺案。

5名學生陳屍在校園各處。

死因卻出奇一致:溺亡。

為何一夜之間死了那麼多人?

兇手是誰,殺人動機是什麼?

沒人知道。

只知道,這一切都跟女鬼橋有關。

當時,學長學姐們為迎新,舉辦了一場試膽大會。

挑戰午夜12點過女鬼橋。

現場直播,跟師弟師妹互動(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迎新就要去見鬼,但鬼片總是喜歡這麼演的)。

試膽期間,必須遵守兩個條件:

1,千萬不能數樓梯。

因為在午夜十二點時,13級樓梯會多出一節。

2,千萬不能回頭。

如果回頭,女鬼就會把你帶走。

本來是最簡單的遊戲規則,但該game over的還是會完蛋。

第一個過橋的選手文耀。

走得好好的,順利過橋,並接近橋後面的階梯。

上樓梯時,他突然放慢腳步。

直播鏡頭傳出了他的聲音:

一。

二。

三……

???

不是讓你別數嗎!

果然,一抬頭,文耀沒了蹤影。

身後同學嚇壞了,紛紛衝上去找他。

「啪。」

身後又傳來巨響——

早被嚇傻的一群人,下意識集體回頭,發現放在橋上的椅子倒了。

得。

連第二個戒也破了。

我們……

是不是在階梯上回頭了?

後知後覺了呀兄弟們。

至此,這群人正式成了女鬼的獵物。

最先死的,是最不把傳說當回事的文耀。

黑暗中伸出一隻纖纖玉手,溫柔搭肩——

K.O.

接著,是高大威猛、敢午夜拉屎不開燈的松哥。

渾身戴滿各式護身符。

無奈,還是被更強壯的千年女鬼溺死在水桶。

女孩「三女」的遇鬼經歷,更是曲折。

先是躲在男友身後,跟監視器上的鬼玩躲貓貓。

左邊。

右邊。

好像有什麼東西?

左邊。

右邊。

抓。到。你。咯。

接下來的畫面Sir就省略了。

不過是各式各樣的Jump scare(一驚一乍的驚嚇效果)。

雖然套路,但確實誠意滿滿。

不同的詭異場景迅速切換。

有堆滿僵硬人形模特的美容教室:

破舊潮溼的女生廁所,巧用鏡面反射:

還有封閉窒息的電梯埋伏:

Sir是在公司影音室裡看的。

音效和畫面疊加的驚嚇程度,至少可以給出三星半。

不過,《女鬼橋》並不是只有驚嚇。

留意整個試膽遊戲過程中,出現不少端倪。

一開始,團隊年紀最大的小姐姐便藏著陰謀。

她找到隊裡的帥氣男生阿德說:你真的不肯跟我複合?

男生一臉不耐煩地拒絕走開。

此時,女生咬牙切齒留下一句:那你就給我死。

這個線索,似乎跟第一個版本的傳說對應。

對愛情失望的女生,情殺報復。

但既然情殺,為什麼要把所有人團滅?

看下去。

《女鬼橋》並不是一部簡單的嚇人片。

它更燒腦。

女鬼橋的傳說第二個版本,關於欲望。

兇殘暴虐:

女孩夜會男孩,等來的不是自己的男朋友,而是五個暴徒。

他們對女孩施暴後,將她溺死在橋下。

於是,電影也漸漸撥開了一個更殘忍的故事。

Sir先給你們來幾道眼力測試題。

第一題:

以下4秒的gif裡,你發現了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a)色調不一樣了

(b)女孩子變老了

(c)手機型號變了

(d)哪裡有不一樣啊!

第二題:

畫面中,最至關重要的道具是什麼?

(a) so easy ,明明就是那道符

(b)手電筒,沒有它就什麼都看不見

(c)短髮少女,因為她的出現,才不會出現更恐怖的東西

(d)墨鏡,因為被手電晃瞎了眼

第三題:

鏡子裡映出來的電子時鐘是什麼意思?

(a)導演想讓你看時間

(b)告訴觀眾半夜12:56分容易鬧鬼

(c)強調人物具有較強的時間管理意識

(d)太深奧了我放棄

最後,第四題進階題:

結合第三題的動圖,和此題動圖,談談兩者的聯繫。

(a)有人在背後搞鬼

(b)這三個人應該最後都遇害了

(c)美容教室白天和夜晚,是陰陽兩極

(d)男生的腿毛真多

正確答案即將公布。

希望大家仔細審題。

放大圖片看仔細。

第一題答案:

C。

女主趙芯喬在美容教室偷拍時,用的還是Iphone4,但一閃身跑出教室外,手機就變成大屏iPhone7。

第二題答案:

B。

趙芯喬掏出符咒時,右手還是握著手電。

下一個鏡頭,又變成了手機。

道具組穿幫了?

別急,再看。

第三題和第四題答案:

A/C。

電子表時間:2016年12:56。

而第四題裡,小白板上的日期,暗搓搓寫著2012年。

沒錯,終極答案——

電影前半段講的是兩個不同時間線裡的故事。

2012年和2016年。

2012年2月28日夜裡,學生會就已經舉辦過一次試膽大會。

當時有6人。

女鬼被芯喬釋放,除芯喬之外的學生全部被女鬼所殺。

留下芯喬的原因,女鬼想以她為誘餌,讓她繼續獻祭活人。

4年後,又一年的閏二月。

2016年2月28日夜,芯喬再次組織試膽大會。

不難從這張合影看出,她挑選的人,跟四年前的好友有著相似的外貌。

兩個重合的時間線,像是藏在細節之中的彩蛋關卡。

學生會的同學們準備去女鬼橋探險時,有人在直播的留言區裡寫:

「老梗,地點在四年前就辦過了。」

趙芯喬出現時,有網友還給她刷了一面照妖鏡。

2012年隱藏的故事。

早在開頭就已經露出了尾巴。

導演用敘詭的方式,將前後四年同時同地發生的事剪輯在一起。

隱藏了另一條時間線之外。

還有一個目的。

營造輪迴感。

電影鏡頭多次照應敘事結構:

無窮盡的旋轉樓梯:

出入美妝教室的循環走位:

在女鬼橋的同一地點停下查看橋底。

不得不說,層層深入的結構設計,為一部原本平庸的恐怖片增添了懸疑片的燒腦樂趣。

可惜,最後連導演自己也繞進去了。

一次華麗的炫技,癱軟成無意義的故弄玄虛。

電影為我們最終呈現的傳說版本,基本已經脫離了傳說本身。

以「活著的痛苦」為終點。

芯喬活了下去。

她成為地縛靈,永遠困在同一個夜裡。

在她殺死最後一個人之前,崩潰地哭訴:

活著付出的代價,很高。

這……

你都變鬼了,還在這裡灑雞湯合適嗎。

反而,之前用傳說鋪墊的愛情、欲望,通通被拋之腦後。

芯喬被男友背叛的情節,最後只不過是普通的小情侶鬧彆扭,不了了之。

被強暴的女孩,也在後面的情節中徹底消失。

導演最終想表達什麼?

表達太滿,等於沒有表達。

《女鬼橋》是有誠意的。

臺灣恐怖片近年也出現不小進步,做出難得的本土差異化。

海島易出鬼片。

且都有它們一脈相承的內核。

泰國,故事多以冤魂索命,苦主尋仇為主。

一命換一命,「鬼」是因果輪迴的警告。

日本,善於用外部特徵投射心理恐懼,像伽椰子或是貞子,肢體怪異,行為怪異,無針對性地取人性命。

造成對觀眾的心理壓迫,同時影射的是那個長期被壓抑的「隱秘角落」。

「鬼」是社會陰暗面的總和,每個人都是兇手。

中國臺灣,也開始走出自己的風格。

《紅衣小女孩》《人面魚》《粽邪》,還有沒有上映的《杏林醫院》。

都以民間傳說為背景。

而且,為了讓民間傳說更接地氣。

臺灣鬼片裡還加入了一個靈魂符號:

見鬼,必開壇做法。

《紅衣小女孩》裡的虎爺上身,《粽邪》裡的鐘馗驅鬼。

△《紅衣小女孩》《粽邪》

在這裡,「鬼」竟然生出微妙的兩面性。

它既是傳統意義上邪惡的象徵。

又成為游離於正邪外,紮根世俗的信仰。

包括《女鬼橋》。

請來當地道長出演,順便出任電影裡的宗教顧問。

是為了保證民俗的嚴謹性。

但導演卻忽略了敘事上的嚴謹。

真事改編,本是創作者的寶藏。

而《女鬼橋》卻沒有對故事背後的傳說,以及支撐傳說流傳下來的,廣泛的恐懼進行深挖。

「真實改編」,淪為一次僅剩噱頭的隔靴搔癢。

恐怖片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不是堆砌那些虛擬的尖叫。

而是戳破那些潛伏在你我身邊,佯裝成真實的虛偽。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小田不讓切

原標題:《我竟然被華語恐怖片嚇到?!》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