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麻雀到底能活多少年?為什麼從來都沒見過麻雀屍體?

2021-01-21 f沿途有你

麻雀曾被當成四害之一,不過早已認識到了錯誤,而且民間的氣槍獵槍土銃都已經收繳徹底,再也沒有人跟麻雀過不去了,但相信大多數即使在農村生活的朋友,也比較少見到麻雀的屍體!這麻雀到底能活多久,怎麼就沒見過麻雀的屍體呢?


大的活得久還是小的活得久?

一般情況下都是大的動物活得更久,比如經常看到的老鼠,壽命不過1-2年,畢竟它繁殖很快,所以你不用擔心它死絕了,反而驚嘆於它們指數級增長的繁殖能力!


而大象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它輕鬆可以活過60~70歲,甚至過80,作為人類來說,80高齡去世也不算短命鬼了,所以壽命就是體型小,壽命就短,而體型大,壽命就大,似乎就成了科學道理!


既然小麻雀活不過幾年,那麼怎麼就沒見它們的屍體呢?

麻雀是一種常見鳥類,它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歐洲、中東、東南亞等,體型比較小,身體大部分褐色或者灰白色,它們一般在樹上築巢,而落地時一直蹦蹦跳跳,看上去挺特別!


對作為禽類的麻雀來說,繁殖是比較麻煩的,因為要生蛋,要孵蛋,一窩蛋個數大約6-7枚。麻雀的孵化時間大約是14天,一個月左右幼鳥可以離窩自己找食吃,所以只要氣候合適,麻雀一年可以繁殖兩次以上,甚至3-5次,所以從幼鳥數量以及繁殖期比較短來說,這麻雀數量也非常可觀!


麻雀真的很短命嗎?

可能這是一個錯誤理解,鳥類的壽命和哺乳類有些不一樣,當然蝙蝠除外!因為蝙蝠的體型和壽命之比是哺乳動物中的佼佼者,它的演化特性能告訴我們麻雀為什麼有一個和體型不相配的壽命!


飛行是動物演化過程中不經意擁有的一項可以傲視所有不會飛動物的技能,翱翔藍天,展翅高空,這就是人類的夢想,所以人類還折騰出了翼裝飛行這種反人類的運動!而且這個飛行還為它們帶來一種無與倫比的體驗!


身體的極高的修復能力!飛行需要消耗大量的體能,這會導致飛行的動物體溫普遍過高,按理來說這體溫過高,新陳代謝過快不就是短命的先兆嗎?但這個規則在飛行的動物身上失效了!


因為飛行的高體溫伴隨著高損傷!但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飛行的動物演化出了超強的DNA修復能力,使得它們在能夠修復DNA在複製過程中產生的錯誤,最終達到和體型不相匹配的長壽命!


所以小小的蝙蝠壽命長達二十多年,鷹的壽命可達50年(豢養狀態下),一般小型鳥類的壽命大約是5-10年,鸚鵡大概是10-20年,亞馬遜中型鸚鵡可以長達20-50年!那麼麻雀壽命是多久呢?麻雀壽命最長可達11年!


那為什麼麻雀的壽命都只有2-3年呢?其實那是野外條件比較惡劣!很多麻雀吃了撒了農藥的種子死去,比如2019年12月11日英國《每日星報》報導,英國一條鄉村公路上,大量鳥類從空中墜落路面,據單獨從公路上的數量就超過數百隻,可能就是吃了噴灑了農藥的食物所致。另外還有遭遇惡劣天氣意外,甚至有落入陷阱,比如捕鳥網等,所以野外的麻雀是活不久的!


為什麼我們那麼難見到麻雀屍體?

準確地說在農村生活的小夥伴們應該也有見到麻雀的經歷,不過確實不多,一來天高任鳥飛,如果在天上掛了,這隨機往下掉,實在難找!另一個則是麻雀大部分都是在棲息地死亡的,比如老死夥子病死,都是飛不動了,而它們的窩都距離人口密集的村莊有些距離,你見到的機會就相對更少了!


最後要提醒下,儘管麻雀數量眾多,但也要注意保護,因為麻雀吃糧食,但它們吃得更多的是害蟲,對於人類來說,它是一種不可多得維持生態平衡的物種,而近年來的森林持續砍伐,讓它們的棲息地逐漸在萎縮,而農藥的大量播撒則讓它們很多都死於中毒!


也許有天麻雀也將成為珍稀動物,到那天,我們可就哭都來不及了!

相關焦點

  • 自然條件下,麻雀到底能活多少年?為什麼從來沒見過麻雀屍體?
    麻雀是一種氣性很大的動物。在自然界中,一旦被人類捕捉,就會選擇斷食斷水,因此大家很難養活麻雀。很多人從小在農村長大,各種各樣的鳥都有見過,然而麻雀尤其多,但是我們卻很少發現麻雀的屍體,這是為什麼呢?麻雀到底能活多久呢?
  • 科學菌:麻雀能活多少年?怎麼沒見過麻雀屍體?
    很多人從小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各種各樣的鳥都有見過,其中麻雀尤其多,這種小鳥的羽毛一般是黑棕色,且帶著一點斑點,經常嘰嘰喳喳的聚在一起。
  • 怎麼沒見過麻雀屍體?
    很多人從小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各種各樣的鳥都有見過,其中麻雀尤其多,這種小鳥的羽毛一般是黑棕色,且帶著一點斑點,經常嘰嘰喳喳的聚在一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種現象,生活中很少發現麻雀的屍體,這是為什麼呢?麻雀能活多久呢?難道它們都是「高壽」的鳥嗎?
  • 麻雀隨處可見,可為什麼麻雀的屍體難以見到?
    麻雀可能是我們最常見到的一種鳥類了,它們分布範圍非常廣,種類也非常多,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我們見到的都是活蹦亂跳的麻雀,很少見到死亡的麻雀,那麼問題來了,麻雀死亡後,它們的遺骸去哪裡了?它們又能活多少年呢?麻雀麻雀的體型較小,體長只有14公分左右,體重只有30克左右。體型較小的它們為了維持體溫,對食物的需求量很大,每天都要外出覓食。
  • 麻雀的壽命到底有多長,為什麼很少看見死去的麻雀?
    其實鳥類和蝙蝠的機制有些類似,它們同樣在漫長的演化中獲得了長壽這個副產品,各種鳥類都比較長壽,但跟蝙蝠相比,還是有不少差距,比如一般小型鳥類的壽命大約是5-10年,鸚鵡大概是10-20年,亞馬遜中型鸚鵡可以長達20-50年,大型鸚鵡可以高達30-60年,鷹的壽命也能超過50年!
  • 麻雀能活多少年?為何感覺很少見到麻雀屍體?
    麻雀算得上是一種隨處可見的動物了,但是路上卻幾乎沒有看過麻雀屍體,這是為什麼呢?實際上,作為一個南方銀,我看到最多的動物屍體可能是蟑螂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少會見到動物屍體的。那麼那些死去的麻雀都去哪裡了呢?麻雀的生活習性麻雀隨處可見和它們的生活習慣和性格特徵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麻雀的分布非常廣泛,無論是在高原、山地還是平原、丘陵,都有麻雀的棲息地。
  • 麻雀壽命有多長?為什麼卻很少看見它們的屍體?
    麻雀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尤其在農村,我們更能見到它們的身影。麻雀它是文鳥科麻雀屬27種小型鳥類。它們分布十分廣泛,無論平原,山地,丘陵,草原,農田等都有它們的身影。它們自古以來都不害怕人類,而且還會多出現在人類聚集的區域如:城鎮,鄉村,房前屋後和路邊樹上等。它們很喜歡結群活動,有時候我們在電纜上就會看到成群結隊的麻雀嘰嘰喳喳個不停。
  • 麻雀隨處可見,麻雀的屍體卻鮮少看到,這是為什麼?
    這種小鳥的羽毛一般是黑棕色,且帶著一點斑點,它們就是「麻雀」。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這樣一種現象,在生活中,我們鮮少會看到麻雀的屍體,難道它們各個都是「高壽」鳥嗎?麻雀的天敵對於麻雀來說,天敵無處不在。無論是在城市、鄉村郊區還是山林中,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天敵的身影。拿生活在城市中的麻雀來舉例子,家養的貓、狗等都是麻雀的天敵。
  • 麻雀隨處可見,麻雀的屍體卻鮮少看到,這是為什麼?
    麻雀的分布很廣泛,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這種鳥羽毛通常是黑褐色的,帶有一點斑點。我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這種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很少看到麻雀的屍體,難道它們都是「長壽」鳥嗎?無論是在有麻雀的城市,郊區還是山林中,都有天敵。以住在城市的麻雀為例。家貓和狗是麻雀的天敵。同時,麻雀還餵食城市中一些常見的鳥類,例如喜、,鳥等。此外,某些齧齒動物,例如蛇,黃鼬,甚至老鼠也會捕食麻雀。同樣,城市汙染將縮短其壽命。
  • 麻雀的數量如此之多,為什麼很少看到死掉的麻雀?
    麻雀是我們最常見的鳥類,它們成群結隊地出現在人們生活圈內。不過,相比麻雀的數量來說,它們的屍體確實是非常罕見的存在。在農村地區,我們除了能夠在一些防鳥網上見到被掛住的麻雀屍體外,幾乎很難在自然情況下看到它們。那麼,為什麼麻雀的屍體很少見呢?與它們的壽命有沒有關係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很多年,我都沒有見過麻雀了,麻雀,是我小時候的玩伴
    很多年,我都沒有見過麻雀了。麻雀,是我小時候的玩伴;是下雪天篩子下的驚恐萬狀;是雪地篩子裡的上當受騙;是缺衣少食時的美味。一群黑灰色的麻雀就在我們面前的青草地上,歡快地交頭接耳,商量著大事。現在,它們是這蓊蓊鬱鬱樹木間的點綴;是公園的另一個風景,公園因有麻雀的歌聲而更富有生機。
  • 麻雀的壽命有多長,為什麼很少看見死去的麻雀?
    簡單的了解了麻雀之後,我們進入正題,麻雀的壽命有多長,為什麼很少看到死去的麻雀呢?>根據麻雀詞條百科的數據,可以看到一般正常情況下麻雀的壽命在5-10年,我再三對比了數據之後,發現這個數據每個人地方都不一樣,維基百科的數據顯示只有3年左右。
  • 為什麼會有「麻雀養不活」的說法?
    這一點已經從當年的「滅麻雀熱」中吸取了教訓(當年數十億隻麻雀被屠殺,造成了嚴重的農業蟲害,糧食大面積減產)。好了,我們言歸正傳,有許多人說「麻雀是養不活的」,這個說法到底有沒有依據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麻雀真的養不活嗎?
  • 為何現實生活中很少看見死去的麻雀?麻雀的壽命到底有多長?
    不過生命總有結束的那一天,這些美好的小鳥也有死去的時候,但是我們卻很少會見到麻雀死去,是因為麻雀的壽命很久嗎?其實我們很少見到麻雀屍體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它獲得時間長,而是有其他的原因。在現代化建設越來越發達的現在,城市的規模越來越大,我們人類所佔領的居住地也是越來越大。
  • 網友問:麻雀的壽命是多長,為什麼很少看見死去的麻雀?
    麻雀的種類很多,以農村常見的樹麻雀來說,壽命在10年左右,但是麻雀的天敵也很多,使得很少有麻雀能活到這麼長的時間,在森林中也是可以見到一些死去的麻雀。那時候我們還會用棕樹須和馬尾,來編制一種綁腳套,放在麻雀經常出沒的地方,就很容易把麻雀套住,後來市場上有了專門捕捉麻雀的大網,而且捕捉麻雀的人也多了,近幾年農村上麻雀就少了很多,以前的農村四害反而變成了保護動物。麻雀的天敵麻雀以小蟲子和禾本科植物種子為食,在自然界中,麻雀的天敵有很多,比如老鷹、蛇、黃鼠狼等等,但是造成麻雀數量銳減的還是人類。
  • 麻雀的壽命有多長,為何很少看見它們的屍體?
    提起麻雀,大家第一反應都會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句話。從這句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麻雀是一種體型非常小的生物。一般來說,體型小就意味著壽命短,不過這不包括烏龜。那麼,麻雀最長能存活多長時間呢?儘管小型鳥類的平均壽命大概為5到10年的時間,但與其體型比較,10年已然是非常長壽了。而大型鳥類中,最為長壽的當屬鷹,其最長可存活50餘年。
  • 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麻雀,怎麼都養不活?原來是因為這個?
    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麻雀,怎麼都養不活?原來是因為這個? 而一些調皮的小孩就會製作各種的機關和陷阱來抓捕麻雀,那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麻雀怎麼都養不活呢?原來是因為這個。
  • 麻雀的壽命有多長?為什麼很少見死去的麻雀?
    麻雀可以說是我們常見的鳥類了,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裡,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尤其是在農村,成群的麻雀總是站在電線上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麼多的麻雀,我們還很少能夠看到死去的麻雀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為什麼抓住的麻雀,永遠都養不活?看完淚目
    麻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鳥類,因為它們不像燕子,燕子到了冬天還會南飛,而麻雀一天到晚都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當然了,野生的麻雀比較難抓,可是機緣巧合之下,也會有些受傷的麻雀被抓。不過令人十分疑惑的是,為什麼抓住的麻雀,永遠都養不活呢?
  • 為什麼平時很少看到死去的麻雀?
    麻雀有很多種,但我們最為常見的是樹麻雀,它廣泛地分布在鄉間、城鎮、農村、平原、丘陵等各個地方,數量極多,平常的時候都可以在樹枝上看到它們的身影。麻雀的棲息點很雜,但一般多分布在人類聚集區的周圍,有固定的棲息點以及固定的覓食範圍,活動範圍大約在數公裡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