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男女之情,到家國讎恨,李煜的無奈,全在這首詞裡

2020-11-29 歷史不散場

要知道,悲愴的力量往往比歡愉的時刻更容易直擊人心。就像悲劇的所能達到的高度和成就總是遠遠大於喜劇的效果,產生歡愉的情感總是不能長久。

這種狀態總是難以保持穩定,並且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反而是因為對「歡愉消失」的感慨和對待「歡愉」的無限憧憬,催生了大量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

當然悲愴情感的力量雖然很大,但是很多時候大家都是強說愁,一不小心就流入了世俗的圈子裡。

但是當你真正經歷過命運的坎坷和挫折,經歷過命運和你開的玩笑,你所表達的感情往往能深入人心,達到入木三分的效果

南唐後主李煜的歷史典故眾人都知曉,他的坎坷一生令人總是唏噓感慨,他既享受過至高無上的君王寶座,手握生殺予奪大權;

他也經歷過委曲求全朝政風雨飄搖岌岌可危每日苟延殘喘的日子,比起李煜至高無上的君王皇帝的無上光榮,他更多的才情體現在他的詞藻造詣上。

他的詞藻乾淨、漂亮、平仄起伏念起來朗朗上口,深思起來又滿心糾結,恨其不爭,悲其不憤。他留下的詩詞仿佛像一面銅鏡,印刻了他的人生坎坷風雨,也表達了人生的悲歡離合,品嘗到生活的百般滋味。字字有力量,讀完後徘徊在腦海中久久迴蕩。

在南唐後主的筆下,他的詞往往不用解析就能明白其意義,他不層層疊疊過多的粉飾渲染,不扭捏故作姿態。

反而很多詞都是他的不經意而為之,都是他的直爽性情所致。他曾寫過一首《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便可見作者的性情。

開頭就別有一番滋味,「林花謝了春紅」,以「春紅」二字代花,既是修飾,也是藝術。

山林間的紅花已經凋謝,而「春紅」極其美好可愛的名花,如果說凋零是四季更替交迭,時間匆匆自然衰落凋謝,那麼雖然可惜但是也是自然的;

但奈何如今朝雨暮風,花朵受盡風雨摧殘,名花之凋零,就如美人之夭逝,讀來簡單,但一字一句並非普通。

仿佛能夠感同身受,太匆匆,憤慨中透露著無奈,李煜的內心又何嘗不是像紅花凋零般悽苦呢,悲傷之情情難自禁。

下片中胭脂淚更是進一步渲染感情,上片中說滿地凋零破碎的紅花,下片中講述大雨過後,花瓣上的雨水就像是人們臉上流淌的淚水。

就如紅花沉浸在風雨飄搖的雨水中,人們沉浸在無盡悲傷的淚水中,仿佛就是一對天涯零落人。

於是寫下「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人這一生太多愁苦,太多悽涼,愛恨纏綿,就像是向東流逝的滾滾長江水,無窮無盡仿佛沒有盡頭。

相逢何必曾相識,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為本詞徒增一番悽涼和感傷。整首詞用情極深,將所見之景擬人化,仿佛是在低低訴說著自己這坎坷波折的一生,用詞直白,但深感無奈。在婉轉纏綿間

將人生的百般滋味娓娓道來,如果了解李煜充滿了傳奇色彩的一生,那麼你便能明白這其中的深意和滋味。

在宋詞中,你能夠感受一種飽滿又安靜的豐富情感,宋詞更像是一種簡練、一種淡雅,一種不誇張的情緒,是一種現實的美。

這份美時而含蓄,時而奔放,是作者內心的傾訴,更是那個時代特有的產物。多讀這些作品,不僅能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更能打開自己的格局,體會不一樣的文化之美。

李煜「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安樂的環境氛圍使他有了良好的文學修養與多愁善感的性情,如果你也想了解這位沒落帝王,這位風流才子,不如看一下這本《李煜詞傳》,徜徉古典文學中體會作者的無可奈何。

另外這部詞作還包括《蘇軾詞傳》、《李煜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性德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全套讀下來,我們更可以體會屬於那個時代特有的文化才情。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就能購買。區區不到一頓快餐的價格,就能夠讓你了解他的人生際遇,品味他的百味人生。

歷史不散場結語

人生悲歡如影隨形,在人生順暢時你歡喜雀躍,在人生挫折時你痛苦鬱悶,生活本就是這樣充滿著滋味,酸甜苦辣百般味道。

所以我們勇敢地面對生活,笑看人生。致敬經典詩詞,致敬百味人生。在亡國的風口浪尖上,最不起眼的平凡,卻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相關焦點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長相思》這首詞是李煜早年間的作品,並且這首詞最大的特點在於:明明句句意思都帶有思愁的感覺,卻在詞中沒有一句「愁」字來表示出,通過展示的花間詞風格,顯然讓很多人在讀起來的時候能感覺到比一般的花間詞寫的更加清新雋永。
  • 李煜這首《菩薩蠻》,寫男女私會細緻含蓄清麗,有千古傳神之筆
    從來有情傳千古,後主一曲最傳神。愛情是永恆的主題。李煜在前期的創作中更少不了男歡女愛的纏綿。今天我們說的《菩薩蠻·銅簧韻脆鏘寒竹》就是描寫的男女眉目傳情表達愛意的情景,大膽而直白,形象又生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 李煜這首《菩薩蠻》,寫男女私會含蓄且清麗,何以有傳神之筆
    情傳千古,愛情是永恆的主題,南唐後主李煜在前期的創作中多為男歡女愛的纏綿。今天我們要讀的《菩薩蠻·銅簧韻脆鏘寒竹》就是一首描寫男女眉目傳情表達愛意的詩詞,大膽而直白,形象又生動。跟我一起讀一讀吧。詩詞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 李煜最「豔」一首詞,寫女子最美部位,有人大罵,有人拍手稱快
    李煜最「豔」一首詞,寫女子最美部位,有人大罵,有人拍手叫絕談到後主李煜,後人有一句說的很恰當:「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始工」。他不是一個好皇帝,優柔寡斷,犯下了許多政治錯誤,在亡國之後,他依舊沉溺於自己的文學夢中,囚禁中還不忘大書特書自己的亡國傷感之情。
  • 李煜最「豔」一首詞,寫女子最美部位,有人大罵,有人拍手叫絕
    李煜最「豔」一首詞,寫女子最美部位,有人大罵,有人拍手叫絕 談到後主李煜,後人有一句說的很恰當:「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始工」。他不是一個好皇帝,優柔寡斷,犯下了許多政治錯誤,在亡國之後,他依舊沉溺於自己的文學夢中,囚禁中還不忘大書特書自己的亡國傷感之情。
  • 李煜半夜睡不著,寫下一首詞,短短4句道盡心中無限惆帳!
    通俗點說,就是這類詩詞只見寫景,不見抒情,而情在景中。譬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便是借景抒發了自己的羈旅愁思。蘇軾在《江城子》中的「明月夜,短松崗」,亦是借景抒發了他對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三臺令·不寐倦長更》,便是一首典型的情景交融之作。它出自於南唐後主李煜之手,是他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期間所創作的一首詞。
  • 李煜很傷感一首小令,只是那麼淡淡著筆,每一句都直擊人的心臟
    以至於每一次讀這一些傷感之作,常常潸然淚下,這也是與人生道路的歷經相關,對快樂的人而言,那就是不太可能感受到孤單,也不會明白什麼叫憂慮,這一些都應屬不快樂的人。我最喜歡南唐後主李煜的詞,少年時期讀他的著作,覺得他是在矯揉造作,一人怎會那麼孤單?但是因為年紀越來越大,再讀李煜的詞才忽然發覺,這一些綺麗的文本身後是詞人,對人生道路的最低沉的相擁。
  • 李煜少有的快意瀟灑,原來詞帝也有這樣的一面,讓人驚訝!
    李煜的經歷,一直被人們議論紛紛。有人說,他的文學成就是因為他悲慘的人生經歷。或許苦難真的能夠給李煜帶來一些思考,但是他被稱為「詞帝」,最重要的原因一定是他的詞夠美、夠難忘。李煜的詞作加在一起也不過2000餘字,但是卻幾乎首首都是名篇。究其原因,李煜的作品不似一般的文人,他是藉助詞訴說自己不敢說出來的話。
  • 詩詞丨李煜:我在人間流浪,夢一場痴心妄想
    清朝大詩人郭磨在《南唐雜詠》中就有首詩這樣憑弔李煜: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李煜是一位失敗的皇帝,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的一生,仔細讀來,其實都濃縮在這七首詞裡。
  • 《虞美人》李煜的失意與逍遙,啟示我們珍惜現在時光,不虛度年華
    據說,虞姬死後鮮血染了地上開出一朵鮮花,為了紀念她,人們便以「虞美人」來命名這花。後來唐朝無名氏將項羽和虞姬的悲情寫成了詩,便有了「虞美人」這個詞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李煜的絕命之詞。為什麼寫了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會把命丟了呢?讓我們先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說起吧。0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寫了首很唯美的詞,隨便拿出一段都是千古名句,如今人人會背
    倉央嘉措有一首詩,道盡了自己的一生,也道盡了很多與他命運相似之人的一生:「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一個人不可能即作受人枯守青燈的活佛,又做流連塵世的情郎。正如一個人不可能做執掌蒼生的無情帝王,又做多愁善感的儒雅文人。前者是倉央嘉措的無奈,而後者便是李煜的無奈。
  • 詩詞丨李煜:我在這人世流浪,夢一場痴心妄想
    四十年的家,這片山河未曾有過戰爭,但如今,它成了俘虜之地。國破家亡,看倉皇奔逃的人民,暗自垂淚的宮娥,這一切都讓人心傷。公元976年農曆正月初二,李煜帶著小周后與大臣抵達汴口。趙匡胤的四弟、秦王趙廷美會見李煜,二人以文會友,評詩論詞,談得頗為投機。正月初二趙匡胤作為北宋皇帝接受了南唐的投降,封李煜為「違命侯」。
  • 李煜這首《蝶戀花》清明傷春暮,唱盡千古悲情,感動無數人
    今天我們再來看詞帝李煜的《蝶戀花》,他又如何表現清明的呢?遙夜亭皋閒信步,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澹月雲來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箇安排處。在漫漫長夜裡我沿池水岸邊漫步,剛過了清明,我漸漸開始傷心春色不多了。只有幾點雨聲,就好像被風約束住了,朦朦朧朧間,月亮在雲間自來自去。
  • 千年才女李清照,寫下這三首詞,雖冷門,可訴盡女子柔情
    天空中有大雁飛過,但是也難以寄託我心中的愁苦哀傷之情啊。這幾日樓上春寒料峭,四面的簾幕垂下來,我連倚在欄杆上也感到厭煩。被子清冷,香燭滅掉,我從夢中醒來,見到的景象也使我感到哀愁,不能安心入睡。清晨的露水涓涓,梧桐的新葉泛綠,多多少少還是增添了一絲想要遊春的意味。太陽高照,煙霧散去,再來看一看今天的天空有沒有放晴。這首詞是李清照的一首閨怨詞。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在李煜的詞作中,其亡國後的作品含義深沉,最為膾炙人口。我們都知道,宋詞的題目包括詞牌名和詞名,一個詞牌名下可能有很多首詞,提起某一個詞牌名我們能首先想到的那首詞,便是佳作了。
  • 封神之作:李煜的一首詞,開頭6個字便讓人拍手叫絕,你可讀過?
    說起南唐後主李煜,他算得上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他不想做國主,卻又貪戀奢侈的生活;他才華橫溢,卻終日舞文弄墨不理朝政。他寬厚待人、施善於民,卻無力保住自己的國家。李煜是一位失敗的皇帝,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其中,這一首詞更是令人驚嘆,開頭前6字就讓人震撼。《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 這首詞以問誰人種芭蕉起筆,以北人愁損作答結篇,意象經典
    今天我們要欣賞的作品正是出自李清照之手,一代才女晚景悽涼,她的詞又會流露出怎樣的情感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李清照的《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這是一首詠物詞,李清照晚年卜居杭州,以孤老之身獨居孤城,心境多悽傷,這首作品正是當時所作。全詞上片側重狀物,狀寫芭蕉陰滿中庭,葉心舒捲的形貌,下片側重抒情,以雨打芭蕉引發的愁思,寄寓詞人思念故國的深情。
  • 李煜這首詞之後,難有人寫出更動人的相思:一寸相思千萬緒
    對她千萬般思念,在遼闊的天地裡,竟無一處可以安排"我"的相思愁緒。最後的結尾處,作者將這種無處躲藏、安置的相思之情,無限的向著外面延伸開去。其實,古代描寫相思的也不少,但是宋代賀鑄的 :若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
  • 李煜被囚禁,寫下比較冷門的一首詞,道盡悲涼無奈的命運
    李煜是南唐時期非常有名的詞人,他早年間因過於出色遭到兄長的猜忌,當時兄長李弘冀剛剛坐上了太子之位,難免對身邊的人極為防備,李煜為保平安不問朝政,只醉心詩書,表明自己願為人臣之心。可沒過幾年太子病逝,李璟,也就是李煜的父親南唐中主封李煜為吳王,入主東宮。李璟病逝後李煜登基,南唐國力弱小,國庫空虛,但李煜愛民如子,減少賦稅,恢復「井田制」。
  • 南唐後主李煜:一首《長相思》,全篇沒一個愁字,但訴盡了惆悵
    在「李煜」出現喪權辱國的經歷之前,他的詩詞風格其實還是保持的和唐朝所有詩詞作家一樣的風格,多數上詩詞都是一些花間詞句。當時的詩詞基本都是來描寫「男女情愛」的詩詞,後來在經歷了「亡國」之後的「李煜」被迫稱臣,整日所思不得,發生了很巨大的變化,這時候的「李煜」心中也是多了一種對古國的懷念和悔恨,也為了當時「宋詞」的發展起到了明顯的開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