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這首《菩薩蠻》,寫男女私會含蓄且清麗,何以有傳神之筆

2021-01-08 果果職場情商課

情傳千古,愛情是永恆的主題,南唐後主李煜在前期的創作中多為男歡女愛的纏綿。

今天我們要讀的《菩薩蠻·銅簧韻脆鏘寒竹》就是一首描寫男女眉目傳情表達愛意的詩詞,大膽而直白,形象又生動。

跟我一起讀一讀吧。

詩詞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雨雲深繡戶,來便諧衷素。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這首詞是李煜前期所做,寫的是他和一個歌女之間的愛情插曲。

解析

宴會上,管簧樂器奏出清脆響亮的樂曲,音樂綿綿不斷,一直在演奏,夜晚變得寒冷。她纖細的玉手來回撥動著琴弦,絲竹演奏著新制的樂曲。她嫵媚的身段,含情的雙眸,顧盼間攝人心魄,俘獲了我的心!

在那幽深精美的居室中我們周公一夢,巫山雲雨間感覺兩個人的情感如魚得水非常的諧和。世間一切都因我們而存在。宴會結束了,剛剛那種柔情蜜意又感覺空虛,魂思已經如痴如醉,就如同沉迷在春夢之中,不知何時才能再相逢,還是這樣就是永恆?

這首詞是李煜對宮廷生活的一個實際記錄,也可以說李煜在一次宴會上喜歡上了一位演奏樂器的女子,並為之迷戀。伴隨著優美的音樂,悅耳動聽,視角也慢慢地落在了演奏音樂的人身上。

那是一位擁有著一雙玉手的美麗女子,音樂美,人更加的美。他已經被徹底迷住了。而那「眼色」,則寫的是奏樂女子對李煜的色誘神情。語言非常的直白,而大膽,一個充滿青春活力,激情洋溢的女子躍然女子

下片寫到了繡戶之中的歡會,他們剛剛在宴會現在已經來到了繡戶中,盡興歡會,勝過人間無數,但是接下來忽然又感覺一切都是空無的,是一種相見恨晚,春光苦短的依戀心境。兩個人難捨難分,因為一旦分離不知道下次什麼時候才能相逢,因此心中滿是失落和惆悵,歡會後內心的空虛感。

在無限的追想中,沒人才能再次入春夢。李煜對女子形象的描繪和兩個人情絲的交流讓我們看到了一代詞帝的寫作功力,題材雖然比較普通,大眾,卻別有一番風味,其中包含了動人的意境,還有他的傳神之筆,一點也比別人差。

李煜的一生很短,只有24歲,當然對於他來說,離開是一種解脫,絕望的心無法承受住自己成為一個階下囚的事實。作為一代詞帝,李煜的離開對於我國的文化傳承也是一大損失。

李煜的詞有很獨特的情感和文化價值,他的詞中有美,有愛,有恨。他的詞成為南唐文學向宋代文學發展的橋梁,李煜的詞在我們歷史和文化史上是非常珍貴的。

在《李煜詞傳》中,不但收集了李煜的詩詞,還有對李煜的生平,際遇的描述,讓你更加詳細的了解李煜的多愁善感!

書中文筆雖然華麗,卻並不浮誇,如此心境方能品人間至味。深情妙筆將李煜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還能讓我們體會到李煜作詞的心情。

除了《李煜詞傳》外,還有《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滿滿6本的智慧,可以感受詩詞帶給我們的力量和文化底蘊。喜歡的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煜這首《菩薩蠻》,寫男女私會細緻含蓄清麗,有千古傳神之筆
    從來有情傳千古,後主一曲最傳神。愛情是永恆的主題。李煜在前期的創作中更少不了男歡女愛的纏綿。今天我們說的《菩薩蠻·銅簧韻脆鏘寒竹》就是描寫的男女眉目傳情表達愛意的情景,大膽而直白,形象又生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 李煜在早年寫的一首《菩薩蠻》,見證了他與小周后約會時的場景
    人生的巨大落差,也讓李煜的詞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說李煜前半生填的詞充滿綺麗柔靡之感,充滿了「花間」習氣,那麼,在他被軟禁的後半生,每首詞都是用血和淚書寫的絕唱之詞, 極富感染力。此前,我們欣賞過很多首李煜在被俘後的經典詞作,今天我們不妨鑑賞一首他在早年與還未成親的小周后幽會時所寫的《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 八首經典《菩薩蠻》你了解幾個
    其中詞牌名共有1667個,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最廣為熟知的詞牌名之一——《菩薩蠻》1、《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李白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這是一首懷人詞,寫思婦盼望遠方行人久候而不歸的心情。「何處」兩句,自相呼應,仍以境界結束。但見歸程,不見歸人,語意含蓄不盡。
  • 李煜這首《蝶戀花》清明傷春暮,唱盡千古悲情,感動無數人
    詞的上片寫主人公信步閒情、傷春感懷,傷春即是傷己,所以「閒信步」和「傷春景」等等,都是主人公自傷無奈心情的客觀映照,「傷」字一出,有動感,有情懷。後二句是依然是心隨風雨、情如雲月的傷春情懷,淡雅有致而又曲意綿延。詞的下片寫主人公感慨春去、無以自慰的悲愁情懷。「桃李依依」本來是指明媚的春光,但春卻已溜走。
  • 亡國之前的李煜,生活無憂,寫過一首描寫美麗女子的詞,讀完心動
    李煜曾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後主。他年幼時酷愛詩詞書畫,造詣頗深,身為南唐國主李璟的兒子,他幼時生活富足,時常享樂。又因兄長李弘冀坐上太子之位不久,對身邊的人非常防範戒備,李煜本也無心國事,便以尋歡作樂醉心詩書為由向兄長表明態度,自己無意於皇位,以求平安度日。
  • 李煜最「豔」一首詞,寫女子最美部位,有人大罵,有人拍手稱快
    李煜最「豔」一首詞,寫女子最美部位,有人大罵,有人拍手叫絕談到後主李煜,後人有一句說的很恰當:「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始工」。他不是一個好皇帝,優柔寡斷,犯下了許多政治錯誤,在亡國之後,他依舊沉溺於自己的文學夢中,囚禁中還不忘大書特書自己的亡國傷感之情。
  • 李煜最「豔」一首詞,寫女子最美部位,有人大罵,有人拍手叫絕
    李煜最「豔」一首詞,寫女子最美部位,有人大罵,有人拍手叫絕 談到後主李煜,後人有一句說的很恰當:「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始工」。他不是一個好皇帝,優柔寡斷,犯下了許多政治錯誤,在亡國之後,他依舊沉溺於自己的文學夢中,囚禁中還不忘大書特書自己的亡國傷感之情。
  • 詩詞丨李煜:我在這人世流浪,夢一場痴心妄想
    這一年女英(據傳是小周后的小字)已是15歲的婀娜少女,與花容月貌的長姐一樣,生得清麗脫俗,因年紀小,在家中受寵,很是天真浪漫。她整日守在姐姐的床前給她解悶,逗她開心,心無城府的她,只想著長姐能早點好起來。但一場措手不及的相見,讓她的人生軌跡有了變化。那日,女英待姐姐睡後,有些犯困,於是跑回暫居的瑤光殿睡午覺。
  • 從男女之情,到家國讎恨,李煜的無奈,全在這首詞裡
    字字有力量,讀完後徘徊在腦海中久久迴蕩。在南唐後主的筆下,他的詞往往不用解析就能明白其意義,他不層層疊疊過多的粉飾渲染,不扭捏故作姿態。反而很多詞都是他的不經意而為之,都是他的直爽性情所致。他曾寫過一首《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便可見作者的性情。
  • 李煜寫了首很唯美的詞,隨便拿出一段都是千古名句,如今人人會背
    倉央嘉措有一首詩,道盡了自己的一生,也道盡了很多與他命運相似之人的一生:「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一個人不可能即作受人枯守青燈的活佛,又做流連塵世的情郎。正如一個人不可能做執掌蒼生的無情帝王,又做多愁善感的儒雅文人。前者是倉央嘉措的無奈,而後者便是李煜的無奈。
  • 7首古詩詞,清婉雅麗,寫盡了古代女子的碧玉嬌羞!
    所以古代女子多受封建思想影響,加上骨子裡特有的矜持,會對陌生男子避而遠之,亦可曰:「男女授受不親」。即便遇見自己鍾意的男子,女子含蓄、特有的一抹嬌羞,在莞爾低頭的瞬間,就如同春風裡盛開的桃花一般,嬌紅一片,惹人憐愛!筆者精心整理了7首描寫女子嬌羞的詩詞,大家一同來欣賞一下吧!
  • 史上最強的十二首帝王詩詞,比比誰更霸氣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劉徹不但是政治家,也是一位愛好文學、提倡辭賦的詩人。他的這首清麗雋永,筆調流暢的《秋風辭》,一波三折,抒寫得曲折纏綿,歷來為人稱道。魯迅稱此詩「纏綿流麗,雖詞人不能過也。」
  • 李煜這首詞之後,難有人寫出更動人的相思:一寸相思千萬緒
    最後的結尾處,作者將這種無處躲藏、安置的相思之情,無限的向著外面延伸開去。其實,古代描寫相思的也不少,但是宋代賀鑄的 :若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只是很多人覺得過於具體,未必比得上李煜的這種相思之情。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在李煜的詞作中,其亡國後的作品含義深沉,最為膾炙人口。我們都知道,宋詞的題目包括詞牌名和詞名,一個詞牌名下可能有很多首詞,提起某一個詞牌名我們能首先想到的那首詞,便是佳作了。
  • 蘇軾的這首詩一改往常豪放雄渾的風格,反而清新含蓄,耐人尋味
    這句話,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電視劇裡、電影裡、小說中常會在一對新人洞房花燭夜時說起這句話來,多用這句話來形容夫妻的新婚之夜。但是呢,這句話的本意並非如此。什麼是「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這一句話不由得讓人腦海中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花兒在春天的夜晚散發出一陣又一陣絲絲縷縷、連綿不斷的沁人清香,朦朦朧朧的月光在花的下方投射出朦朦朧朧的陰影,在風的吹拂下輕輕地搖曳,顯得愈發婀娜多姿。春天的夜晚為什麼會那樣的寶貴呢?這正是因為花兒在春夜散發出陣陣的醉人清香,而月亮也會有朦朧的陰影之美。
  • 李煜半夜睡不著,寫下一首詞,短短4句道盡心中無限惆帳!
    情景交融,指將感情融會在特定的自然景物中,借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來抒發感情,是一種間接的含蓄的抒情方式。通俗點說,就是這類詩詞只見寫景,不見抒情,而情在景中。譬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便是借景抒發了自己的羈旅愁思。
  • 人世再無李後主:42歲生日時,李煜留下一生驚豔詞作,流傳千古
    李煜的詞,以亡國降宋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作儘是寫宮闈生活和兒女風情,語言綺麗,風格柔靡,美則美矣,格調不高。後期詞作則突破了花間詞專寫「婦人語」的局限,多傾瀉亡國之痛與去國之思,沉鬱哀婉,感人至深,極富藝術感染力。李煜的經典代表作,大多是他的後期作品。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作為君王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唐宋文壇,群星璀璨,就像兩條星河熠熠生輝,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文壇之間的那個人,他這顆星的閃耀程度,不輸絕大多數唐宋名家。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
  • 蘇軾望遠思歸,這兩首七絕描寫傳神,寄託深遠
    蘇軾被貶到惠州時寫過兩句詩,「報導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宰相章惇看後大為生氣,蘇軾還能這樣安穩地「春睡美」!於是又把他貶到了更遙遠的儋耳。後來蔡京做宰相,他就更難有放歸的希望了。下面就分享蘇軾望遠思歸,這兩首七絕描寫傳神,寄託深遠。
  • 這首詞以問誰人種芭蕉起筆,以北人愁損作答結篇,意象經典
    到了宋朝時期,詩詞的發展出現了派系的分類,以蘇軾和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派,作品清新豪鍵,獨具風格,而婉約派的詞風語言更為清麗。李清照作為婉約派詞人的代表,她的一生並不順意,兩次婚姻給了她人生的致命打擊,晚年更是境遇悽涼。今天我們要欣賞的作品正是出自李清照之手,一代才女晚景悽涼,她的詞又會流露出怎樣的情感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李清照的《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