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後主李煜:一首《長相思》,全篇沒一個愁字,但訴盡了惆悵

2021-01-15 愛聊歷史吧

「李煜」身上無論是他的身份還是他自身的藝術造詣都讓他有了非常高的知名度,並且他身上還有非常多的關注點,讓許多人都充滿了爭議。

雖說「李煜」是一位皇帝,是一位統治者,但是他的成就並不是在治國安邦,統治國家這方面,沒事出現在了詩詞的創作上。

其實「李煜」的一生都在遭遇非常巨大的變故,並且在所寫的詩詞風格也是在描寫他身上出現的巨大變故。在「李煜」出現喪權辱國的經歷之前,他的詩詞風格其實還是保持的和唐朝所有詩詞作家一樣的風格,多數上詩詞都是一些花間詞句。

當時的詩詞基本都是來描寫「男女情愛」的詩詞,後來在經歷了「亡國」之後的「李煜」被迫稱臣,整日所思不得,發生了很巨大的變化,這時候的「李煜」心中也是多了一種對古國的懷念和悔恨,也為了當時「宋詞」的發展起到了明顯的開拓作用。

「李煜」雖然作為一國皇帝,但是他身邊可以傾訴的對象其實寥寥無幾,但是當朝文人的靈魂幫助了他抒發了更多的「情感和苦悶」。這也是當時的他唯一可以寬慰自己的手段。

名為《清平樂》的詩詞,是「李煜」專門為自己的弟弟所寫,但弟弟被派去宋朝進貢結果時被「趙匡胤」鎖扣壓下了。

據記載,當時「李煜」苦苦哀求「趙匡胤」可以放了自己的弟弟,但是「趙匡胤」並未所動,拒絕放掉「李煜」的弟弟。這也導致「李煜」內心又加了一份悲痛,時常想著被「趙匡胤」扣押的弟弟。

「李煜」做詩非常擅長細膩手法,《長相思》就是他巧妙運用婦人的視角來描寫自己內心的怨念和愁苦。原文中有寫到:「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這首詞整篇也都沒有透露出「秋」和「怨」二字,但是你可能會發現一個「秋」子就給人一種十分蕭瑟的感覺。

「怨」字是他通過夫人的視角來描寫了婦人只能看到眼前的一座座高山,但是看不到自己心中十分思念的那個人。通過描寫婦人眼中之景來側面描寫「婦人心中的擔憂」,還有心中擔憂著心上人是不是正在處在跋山涉水的環境中。

可是也是因為這久久的「望」發現了自己能夠看到的只有一重重的山,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該不該怪這些山。但其實「婦人眺望的是山」嗎?其實不是,那其實是自己好久不歸家的愛人。被阻礙的是那座山嗎?當然也不是,是意中人久久不歸家的路程。

獨守空房的婦人遠遠眺望山巒,但當發現山並看不到盡頭,就發現了自己對愛人的思念,這也變成了那不斷地綿綿不絕的情意,這種相思之情又好比是那燒紅的楓葉,總讓人感覺滾燙又觸目驚心。

通過描寫「菊花」來了又敗來表達出自己的愛人很長的時間沒有回家了,這其實也表現出了婦人內心的哀怨,和哀怨意中人是不是已經對自己和對這個家沒有了牽掛。

但是婦人又會突然間想到愛人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才導致愛人就不歸家的。這樣一想就又要婦人開始了擔心,但什麼事情都做不了,只能盯著門窗發呆。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愛聊歷史吧總結:其實這首詞的高超所在是他在於「無形現有形」的地方,通篇也沒有表達出什麼情感之詞,但是這也能夠讓讀者充分地感受到「李煜」所想要傳達給讀者婦人眼中的哀怨。這也是後人們能夠為「李煜」連連稱好的原因。

最後的「李煜」在反應自己國家的亡國之痛時,情緒哀怨,意境上也是較之前更有深度,雖然此刻的「李煜」在經歷人生最痛苦的階段,但是也讓「李煜」的藝術造詣力量達到了巔峰時期。

相關焦點

  • 李煜一詞很多年無人模仿,納蘭性德睡不著寫一首,不料成了經典
    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寫出血書的又何嘗只有帝王呢?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普通百姓的生活比起帝王來說同樣悲慘。李後主的詞說盡了一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的詞詩句優美,美到極致,但同時也愁到極致,抒發的是國破家亡的惆悵,以及生活的不如意。
  • 南唐後主李煜,因一首詞遭遇毒害,哀婉悽絕,如滔滔江水衝決之勢
    南唐後主李煜,因一首詞遭遇毒害,哀婉悽絕,如滔滔江水衝決之勢,也是南唐的最後一位國君,但是除了執政,李煜最喜歡的就是填詞。誰能想要堂堂的南唐後主,能因為填詞丟了性命呢?故事是很奇妙,起因就是一首詞。一開始李煜只想要吟詩作畫,並沒有想要做皇上。但是命運太好,讓李煜做了一國之君,在繼位的時候,國家也比較的慌亂。公元961年,因為南唐國君李璟去世,李煜只好接管江山。但是這個時候,北宋已經發展得很迅猛了,為了保住國家的安危,李煜就去掉國號唐,稱北宋是正統,自己不過是「江南國主」。
  • 李璟膾炙人口的一首詞,短短48字,搖蕩迴環,千古流傳
    南唐有一位皇帝不愁吃不愁穿,卻經常心中憂慮,可見富貴由天,閒適在人。下面介紹李璟膾炙人口的一首詞,短短48字,搖蕩迴環,千古流傳。攤破浣溪沙五代:李璟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幹。李璟,五代南唐中主,即詞帝李煜的父親。李璟在位時,南唐疆土最大,不過他奢侈無度,導致國力下降。
  • 因一首詞而被賜死的皇帝,南唐後主李煜的悽美愛情
    唐朝時期的詩人數不勝數宋朝的詞人也是絡繹不絕,不管是李白杜甫還是孟浩然,他們大多都是仕途坎坷的詩人,可南唐後期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僅是一位詩人,更是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他就是李煜,我想大家對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因為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詞"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作為君王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唐宋文壇,群星璀璨,就像兩條星河熠熠生輝,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文壇之間的那個人,他這顆星的閃耀程度,不輸絕大多數唐宋名家。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
  • 「名人百科」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的「千古詞帝」——南唐後主李煜
    【名人簡歷】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為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
  • 李煜半夜睡不著,寫下一首詞,短短4句道盡心中無限惆帳!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三臺令·不寐倦長更》,便是一首典型的情景交融之作。它出自於南唐後主李煜之手,是他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期間所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主要寫的是李煜半夜睡不著,出門後的所見所聞。以及透過所描繪的一幅秋夜悽清畫面,將李煜亡國被俘後,心中無限的惆帳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三臺令·不寐倦長更》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 李煜短短4句「寫愁」詞,寫出王國維的「無我境界」,被世人盛讚
    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稱「南唐後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是我國詞壇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奇才,他雖然不是一位稱職的君主,但是他在我國晚唐時代的詞人之中,是當之無愧的詞聖。李煜的詞,大致分為降宋以前和降宋以後兩個階段。
  • 李煜一首絕命詩,短短4句話美到心醉,卻寫盡無限血淚和心酸
    李煜一首絕命詩,短短4句話美到心醉,卻寫盡無限血淚和心酸南唐後主李煜,實在是一位傳奇人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
  • 李煜比較冷門的一首詞,用短短12字,道盡一生悲涼,令人感動
    他,就是李煜。開寶八年,南唐兵敗,國破家亡,作為南唐皇帝的李煜,被宋太祖趙匡胤俘居於汴京之中,封為侯,實為階下囚。李煜是一個厲害的文人,若是生在普通百姓家、官宦家,那麼在亂世中可做隱士,在盛世中可為文豪,可惜他偏偏生在了亂世的帝王家,承接下父輩留下的千瘡百孔的南唐。
  • 許冬林:李煜的梧桐
    第一回讀詞,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相見歡》。因了《相見歡》,初識了憂傷的梧桐: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的這首詞,是從小學語文老師那傳來的。有一天語文課之後,我們在寫作業,語文老師一個人寂寂在黑板上寫,寫下這幾行長長短短的句子。我悄悄地讀,讀得唇齒生出清涼的幽香。
  • 李煜很牛的一首詞,僅27個字共有3個千古名句,其中一句家喻戶曉
    李煜晚年的詞作,可以用4個字來形容:洗盡鉛華。他後期的詞作最大的特點是:極少用典、極少用生僻字、極少寫長詞、極少湊字數。所以當年上學時,筆者最愛的便是背他的詞。他的詞就像白開水,但讀來卻讓我們懂得,真正的好水是比加了上好的茶還要香醇的。
  • 李煜被囚禁,寫下比較冷門的一首詞,道盡悲涼無奈的命運
    李煜是南唐時期非常有名的詞人,他早年間因過於出色遭到兄長的猜忌,當時兄長李弘冀剛剛坐上了太子之位,難免對身邊的人極為防備,李煜為保平安不問朝政,只醉心詩書,表明自己願為人臣之心。可沒過幾年太子病逝,李璟,也就是李煜的父親南唐中主封李煜為吳王,入主東宮。李璟病逝後李煜登基,南唐國力弱小,國庫空虛,但李煜愛民如子,減少賦稅,恢復「井田制」。
  • 《長相思》:納蘭性德最有名的一首詞,其詞風接近李煜,清新婉麗
    納蘭性德尤善為詞,主情致,反對模仿,擅長小令,以李煜為宗。詞風接近李煜,清新婉麗,不事雕飾。多寫離情別緒和個、的閒慈哀怨,頗多感傷情調,題材也比較狹窄。陳維崧說:「《飲水詞》(納蘭性德名其詞集為《飲水集》)哀感豔,待南唐二主之進。」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南唐後主李煜,在中國歷史上算是一朵奇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他不想做國主,卻又貪戀奢侈的生活;他才華橫溢,卻終日舞文弄墨不理朝政。
  • 封神之作:李煜的一首詞,開頭6個字便讓人拍手叫絕,你可讀過?
    說起南唐後主李煜,他算得上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他不想做國主,卻又貪戀奢侈的生活;他才華橫溢,卻終日舞文弄墨不理朝政。他寬厚待人、施善於民,卻無力保住自己的國家。李煜是一位失敗的皇帝,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其中,這一首詞更是令人驚嘆,開頭前6字就讓人震撼。《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 南唐後主李煜《入國知教帖》欣賞
    書錄《禮記· 經解》,帖後有米友仁跋語,1975年香港《書譜》雜誌曾刊發。 李煜在中國詞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被稱為「千古詞帝」,對後世影響亦甚大。他書法傳「二王」執筆法,稱為「拔鐙法」。擅長行書,喜歡使用那種虯曲而顫動的筆法寫字,被稱為「金錯刀」。作大字不用筆,卷帛而書,被稱為「撮襟書」。
  • 北宋滅南唐,南唐末代君主,李後主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
    隨後,趙匡胤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穩定了內部政局,但在宋的轄區外,北方有契丹族強大的遼國及其控制下的北漢政權;南方有佔據江漢一隅的南平、佔據湖南14州的武平、據有四川和漢中45州的後蜀、據有嶺南60州的南漢、據有江南地區的南唐、據有兩浙地區的吳越等割據政權。為終結五代分裂局面,一統天下,趙匡胤必然要發動統一戰爭,逐個消滅各割據政權。
  • 李煜寫了首很唯美的詞,隨便拿出一段都是千古名句,如今人人會背
    倉央嘉措有一首詩,道盡了自己的一生,也道盡了很多與他命運相似之人的一生:「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一個人不可能即作受人枯守青燈的活佛,又做流連塵世的情郎。正如一個人不可能做執掌蒼生的無情帝王,又做多愁善感的儒雅文人。前者是倉央嘉措的無奈,而後者便是李煜的無奈。
  • 詩詞中的「愁」,是真的愁,還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人生世間,除了生死與家國離殤,其餘的都只能算閒愁,雖然一個閒字表達了這種愁情非必要性,奈何生活中能觸發這閒愁的誘因太多了,春風秋雨,寒潭凝碧,北雁南飛,寒來暑去等無一不可。儘管如此,以善寫愁著稱的李煜還有「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李清照也還有「倚梅回首,卻把青梅嗅。」等輕快活潑的詩詞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