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起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強大精神力量—山東以文化人、以文...

2021-01-09 濟寧新聞網

近年來,重在體驗的研學項目走紅,激發了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圖為小學生在曲阜體驗活字印刷。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

「必須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

「要加強國家重點文物保護,讓優秀文物世代相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視察山東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文化建設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對山東提出明確要求。

「十三五」時期,山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自覺承擔起「興文化」的使命任務,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齊魯大地落地生根,為中國精神、中國價值注入山東力量,書寫「以文化人、以文鑄魂」的山東答卷。

回應時代,傳承創新——

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發來「雲」祝賀,十餘位海外專家學者通過視頻方式發言,全球華人首次參加「雲」祭孔大典……2020年9月,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曲阜尼山聖境舉辦。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尼山論壇的「老朋友」未能來到現場,但通過線上,海內外學者的學術對話和交流之密切頻繁,更勝從前。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應對共同的挑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獲得廣泛認同,文明交流互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迫切、都重要。面對時代的求索和期盼,山東作為儒家文化發源地,扛起了應有的擔當——

以連續舉辦六屆、在國際上形成廣泛影響力的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為代表,包括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等在內,山東近年來構建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傳播交流的高端平臺「矩陣」;成功舉辦世界哲學大會、國際儒學論壇、中國—希臘古典文明高峰論壇,在世界各地連續開展「山東文化年」「孔子文化周」等交流活動,尼山書屋遍布世界五大洲……「朋友圈」不斷擴大,同心圓越畫越好,為各種文明之間增信釋疑、溝通心靈、凝聚共識提供了中國智慧。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山東大學牽頭開展的全球漢籍合璧工程,致力於系統調查海外漢籍,並藉助縮微、掃描複製等方式實現珍本漢籍再生性回歸。截至目前,已與境外220個漢籍存藏機構達成合作意向,回歸珍稀漢籍598種,為全面闡發中華文化奠定了紮實的文獻基礎。

全球漢籍合璧工程是山東整合文化研究闡發力量的一個縮影。山東近年來全力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大力推動「儒學大家」計劃和齊魯文化人才工程,與教育部聯合共建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儒家經典數位化工程收集儒家經典古籍文獻2億頁,把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論根基牢牢夯實。

文物是歷史的「活化石」,生動體現優秀傳統文化。山東規劃建設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齊文化傳承創新示範區,孔子博物館落成運行,齊都文化城、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等一批文化設施正在規劃建設;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省入選35處,國保單位總計達到226處;章丘焦家遺址考古項目入選2017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全省入選累計達到19次、項目22項……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山東聚焦道德品行、家國情懷、幹部政德等時代命題,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性創新成果,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

率先在基礎教育階段,實現優秀傳統文化進教材、進課堂,「國學小名士」「論語大會」滋養青少年心靈;「善行義舉四德榜」、家風家訓教育活動遍布城鄉,「中國好人榜」上榜人數全國五連冠;幹部政德教育基地、黨性教育基地涵養黨員幹部浩然之氣……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山東經驗享譽全國,齊魯大地呈現「鬱郁乎文哉」的美好氣象。

山東通過提能升級工程,讓優秀傳統文化「興」起來。2018年,把文化創意產業列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之一,設立規模100億元的文化創意產業投資母基金,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2018年,組建山東文化旅遊集團,籌備設立兩隻規模分別為50億元的精品旅遊產業母基金,「詩和遠方走在一起」,不斷放大「1+1>2」的疊加效果。

齊魯大地上,源源不斷的文化探索實踐,正激發出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自信和自豪,化作「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精神力量。

尋根問本,不忘初心——

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非常關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

牢記總書記囑託,山東把挖掘、詮釋、弘揚沂蒙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2017年,出臺《關於大力弘揚沂蒙精神的意見》,從深化研究闡發、創新宣傳普及、推進教育傳承、融入黨的建設、加強組織保障等方面作出系統部署。

依託沂蒙根據地豐富厚重的紅色資源,打造了沂蒙黨性教育基地,建設了沂蒙根據地群眾工作展館、孟良崮戰役紀念館、沂蒙革命紀念館等現場教學點,編寫了30多部特色教材,開發了現場教學、紅色故事會、訪談式教學、體驗式教學等多種形式,讓全省廣大黨員幹部到這裡學習傳統、錘鍊黨性。

「要想田裡不長野草,就得種上莊稼。」在青少年的心裡植下紅色歷史和記憶,是黨的事業血脈永續、薪火相傳的關鍵。

走進臨沂市北城小學辦公室,老師們辦公桌上放著的三本《紅色繪本》十分醒目。「這是專門組織骨幹教師編寫的,老師不僅要常讀常看,還要創造教學情境熟練地為學生講解。」校長張淑琴說,除了每周的紅色必修課,他們還經常舉辦紅色社團活動、紅色經典讀書會等豐富多樣的紅色教育活動。

山東還依託全省240多個省級和900多個市、縣級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巡迴宣講,直接聽眾近40萬人次。

傳承紅色基因,就要講好紅色故事。山東著力運用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等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出了反映沂蒙精神的民族歌劇《沂蒙山》、反映膠東乳娘無私哺育革命後代的紅色舞劇《乳娘》、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一系列精品佳作通過進京演出、全國全省巡演,反響熱烈。

傳承紅色基因,就要深挖文化精髓。省委主辦「水乳交融 生死與共」沂蒙精神與新時代黨群關係高層次理論研討會,深入研究闡發沂蒙精神;省社科規劃項目專門設立「沂蒙精神研究」項目,每年列出一批重點選題;充分利用現代傳播手段和載體進行紅色文化教育和傳播,沂蒙精神網上VR全景黨性教育平臺、網上山東抗日戰爭紀念館上線運行。截至目前,全省184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都實現了網上訂票、網上瀏覽。

一處處遺址、一件件實物可感可信,是弘揚紅色精神的生動教科書。山東持續開展革命遺址普查工作,編制實施《山東省紅色旅遊總體規劃》,出臺紅色文化研學旅遊實施方案,從全省層面整合重組紅色資源,推出豐富、管用的紅色旅遊產品體系,沂南縣紅嫂家鄉常山莊村、臺兒莊大戰遺址、鐵道遊擊隊紀念館等一批紅色景點備受追捧。據不完全統計,「十三五」期間紅色經典景區項目建設總投資達24億元。

「80年來,大眾日報不懈踐行『黨的立場,群眾的報紙』辦報宗旨,是一份有著光榮傳統、廣泛影響的黨報。希望大眾日報始終把堅持黨性原則、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弘揚沂蒙精神,加強改革創新,為鼓舞大眾、團結大眾、服務大眾作出新的貢獻。」大眾日報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為指引,弘揚沂蒙精神、錘鍊「四力」,鍛造新時代的新聞鐵軍。在「傳承紅色基因 牢記初心使命」重訪山東抗日根據地蹲點調研活動中,12路記者累計行程2400餘公裡,推出的全媒體報導全網總閱讀量超過1.2億人次。2020年,大眾報業集團857位記者投身抗疫報導,7位記者奔赴湖北前線,用一篇篇紮實有力的新聞作品講述中國抗疫故事、山東抗疫故事。

上升為法律,是最穩固的傳承。去年11月27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山東省紅色文化保護傳承條例》,這是全國首部全面規範紅色遺存和革命精神的省級地方性法規,今年1月1日起施行。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姚潛迅說,《條例》突破已有立法對紅色文化單一的物質層面保護,增加精神層面傳承的法律規定,有重大意義。

以文化人,價值引領——

基層陣地實起來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對於新的時代條件下的「以文化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明確要求。

2018年以來,山東依託全省各級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積極傳播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深入開展志願服務、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地生根,努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爺爺,孔老夫子是怎麼教育自己孩子的呢?」「『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孔子曾教育兒子,做人首先要學好文化知識和文明禮儀。」在曲阜,孔子76代後裔孔令紹和12歲的孫子孔齊維續一起加入曲阜市文明實踐家風傳承志願服務隊,利用節假日講述孔家故事和儒學智慧,累計開展宣講活動350場次,受到大家歡迎。2018年4月曲阜市入選全國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以來,著力在文明實踐活動中挖掘儒家文化內涵、融入傳統文化元素。

龍口市東江街道董家窪村有一棵千年大槐樹,村民喜歡在樹下休憩、議事。每當「習語潤心」百姓宣講志願服務隊到來,村民就搬出小馬扎、小黑板,坐下聽課。龍口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醫師、山東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呂慧,也是宣講志願服務隊的一員。她和同事在武漢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無私忘我抗疫的故事,打動了很多村民。

「村民在哪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就服務延伸到哪裡。」董家窪村黨支部書記林吉祚說,百姓宣講跟著村民作息走,大槐樹下,「有人聚、有人講」成為常態。

如同大槐樹下的百姓宣講一般,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我省「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黨群服務中心、村史民俗館、廣場禮堂、書屋大院等「沉睡」的場所、資源,由此被盤活喚醒,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活躍陣地。

文明實踐活動緊貼群眾需求,在服務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吸引著群眾從「圍觀者」,變為主動「參與者」。淄博市淄川區西河鎮北坪村的「守望相助」志願服務隊、濟南市萊蕪區和莊鎮張家臺村的「生活幫」文明服務站等,通過走訪、幫扶困難群眾,傳遞黨和政府關懷……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充分利用村民農閒時節、茶餘飯後、拉呱聊天的機會,開展文明實踐服務,一方面在與群眾交心、交流中梳理問題,另一方面針對問題提升了服務精準度。」省文明辦有關負責人表示。

截至目前,包括29個全國試點、50個省級試點縣(市、區)在內,全省已建設縣級文明實踐中心173個,建成率100%;建設鎮級文明實踐所1849個,建成率98.1%;建設村級文明實踐站56786個,建成率79.6%。

以點帶面,星火燎原,遍布全省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不斷發展壯大,成為融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為民服務於一體的綜合平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齊魯大地激發出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的巨大活力。

繼往開來謀新篇,接續奮鬥新徵程。步入「十四五」,山東將堅決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快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持之以恆推動文化繁榮興盛,不斷凝聚起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焦點

  • 大報大新聞|山東人為何仁義厚德又堅忍不拔,因為他們擁有……
    「必須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要加強國家重點文物保護,讓優秀文物世代相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視察山東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文化建設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對山東提出明確要求。
  •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
    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將「文化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擺在突出位置,提出「十四五」時期文化強省建設實現突破、塑成優勢的目標任務。記者注意到,《建議》提出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快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凝聚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山東省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豐厚滋養、以革命文化為深厚根基、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價值引領的文化自信,本質上就是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信。
  • 樂亭縣胡家坨鎮: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弘揚大釗精神、凝聚奮進力量
    樂亭縣胡家坨鎮: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弘揚大釗精神、凝聚奮進力量 2020-11-25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真抓實幹埋頭苦幹為全面建設現代化牡丹江努力奮鬥
    「十四五」規劃建議站位高、起點高、標準高,報告立意高遠、內容全面、重點突出、創新務實,總結回顧了「十三五」時期、特別是2020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就,謀篇布局「十四五」重點工作,重新審視、重新定位、重新謀劃牡丹江振興發展,必將迅速凝聚起全市晉位爭先的強大合力,加快推動現代化牡丹江建設。
  • 山東這份重磅《建議》 "青島元素"滿滿
    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競爭力大幅躍升,人均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經濟體水平,建成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和科教強省、人才強省;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率先形成現代產業體系,建成先進位造業強省、新能源新材料強省、數字強省;基本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平安山東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基本建成法治山東、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文化軟實力全面增強,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成為世界文明交流互鑑高地
  • ...服務新發展格局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鋼鐵力量
    姜維在講話中指出,鋼協全系統要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迅速掀起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熱潮,深刻領會和把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精神實質、核心要義,指引全系統更好開展行業工作,服務國民經濟新發展格局,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鋼鐵力量。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懷進鵬:擎起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火炬
    愛國、創新精神是科學家精神的底色與內核《瞭望》:新時代應該如何弘揚培育科學家的愛國精神?懷進鵬: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心懷祖國、情系人民的愛國精神是中國科技工作者心有大我、以身許國,為中國科技和社會發展貢獻一切的強大精神支柱。
  • 《關於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去年11月18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交通運輸工作重要論述,全面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立足我省交通運輸現狀、面向未來發展需求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描繪了我省未來三十年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新藍圖。
  • 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青海路徑」
    2018年以來,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和要求,我省加快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著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新時代文明實踐正日益顯現出凝聚民心、匯聚力量的重要作用。
  • 融匯科技金融 助推文化強省建設
    山東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把培育壯大「十強」產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著力點,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五大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五大優勢產業發展,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今天,本報推出「十強」產業之一的文化創意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專題報導,全面展示三年來文化創意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階段性成果。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匯聚時代精神 唱響人民心聲
    「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以它的主題叩擊時代脈搏、匯聚時代精神,以它的旋律抒發人民激情,唱響人民心聲,這是它久盛不衰的奧秘所在。  今年20首入選歌曲,更加突出創新,更敏銳地捕捉時代特徵,在重要的時間節點發聲,用歌曲把時代強音表達出來、傳唱開來。
  • 三峽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匯聚更為壯闊的力量
    根據驗收結論,三峽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工程質量滿足規程規範和設計要求、總體優良,運行持續保持良好狀態,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全面發揮。這是激動人心的時刻。從1994年正式開工,到1997年實現大江截流、2002年實現導流明渠截流、2006年全線澆築到頂,再到2010年首次實現試驗性蓄水至175米正常蓄水位目標,以及如今全面完成建設任務,三峽工程走了漫長而艱辛、偉大而壯闊的建設歷程。站在高遠的歷史節點上,更能感受到三峽工程走到這一步的不易。早在一個多世紀之前,孫中山就提出了建設三峽水閘、開發長江水電的設想。
  • 凝聚科技力量 服務創新發展 江蘇省科協助推科技強省建設邁上新臺階
    近年來,江蘇各級科協組織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創新資源加速聚攏、科技成果不斷湧現、全民科學素質不斷提升,助推創新型省份和科技強省建設邁上新臺階
  • 山東各級婦聯紀念省婦聯建會80周年(一)
    大家紛紛表示,省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孫豐華的講話站位高、內涵豐富、闡釋深刻,繪製了我省婦女兒童發展事業的新藍圖,婦女姐妹一定能在婦聯組織的帶領下,在新時代成就出彩人生。陽光大姐家政服務員以苦練基本功向省婦聯建會80周年獻上祝福,並為省婦聯建會80周年包起祝福的水餃。
  • 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蘊含的精神密碼
    這是對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黨員幹部必須擔當的使命責任。 「老西藏精神」是我黨我軍優良傳統與西藏革命建設特殊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駐藏部隊幾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僕後繼、百折不撓、英勇奮鬥凝結而成的寶貴精神財富。上世紀50年代,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八軍為主力,為解放深受封建農奴制壓迫的百萬農奴,拉開了進軍西藏的帷幕。
  • 奮進的力量·僑浙5年 | 在「重要窗口」建設中展現新時代浙僑新姿態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在浙江新聞客戶端首頁上推出了「重要窗口·僑有擔當」浙江僑聯主席系列專訪,引導浙江僑界形成「個個都是展示窗口,人人都是形象大使」的思想共識。 創業創新助發展,匯聚僑之力浙江是僑務大省,也是開放大省,全省共有僑資企業3.8萬家,改革開放以來總投資達4100多億美元,佔「三資」企業的2/3。
  • 擘畫展望,五年後新時代新濟南變成什麼樣子?
    透過這份規劃草案,可以看出五年後新時代新濟南的樣子。建設首個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建好網絡空間安全、微生態生物醫學、粒子科學與應用技術省實驗室,爭取納入國家實驗室體系。  深化與山東大學的戰略合作,支持山東大學爭創「雙一流」國際知名高校,支持駐濟高校建設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推動有條件的高校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籌建空天信息大學,支持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積極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
  • 山東的「海洋奇緣」
    在這樣的圖景下,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對山東的海洋強省建設提出更為明確的戰略期望:「到2022年,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以上,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以上,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3%左右;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到90%左右,海洋強省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 逐夢深藍 向海圖強|濰坊濱海加快建設現代海洋產業強區 美麗生態新城
    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近年來,山東省加強統籌聯動,深化改革創新,推動海洋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向海洋要空間、要資源、要效益、要安全是大勢所趨。」4月8日,濰坊市委海洋發展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擴大)會議更是為濰坊濱海逐夢「深藍」堅定了航向。
  • 葛景聰:以「三新」為「帆」乘風破浪2021
    新年前夕,主席的賀詞如約而至,在黨員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匯聚起直抵人心的磅礴力量。新年賀詞蘊藏著「新動能」「新氣象」「新徵程」的深刻內涵,值得細細咀嚼品味,用心汲取其中的智慧,感受其中的力量。注入「新動能」,匯聚磅礴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