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35處入選,國保單位總計達到226處;章丘焦家遺址考古項目入選2017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全省入選累計達到19次、項目22項……山東依託全省240多個省級和900多個市、縣級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巡迴宣講,直接聽眾近40萬人次。 截至目前,山東全省184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都實現了網上訂票、網上瀏覽。據不完全統計,「十三五」期間紅色經典景區項目建設總投資達24億元。 包括29個全國試點、50個省級試點縣(市、區)在內,山東全省已建設縣級文明實踐中心173個,建成率100%;建設鎮級文明實踐所1849個,建成率98.1%;建設村級文明實踐站56786個,建成率79.6%。「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
「必須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
「要加強國家重點文物保護,讓優秀文物世代相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視察山東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文化建設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對山東提出明確要求。
說起山東人的形象,總會想到泰山 「挑山工」,仁義厚德而又堅忍不拔,而這些品質皆源於優秀傳統文化與紅色基因的浸潤,它們成為刻在山東人骨子裡的文化印記。
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山東作為儒家文化發源地,扛起了應有的擔當,以連續舉辦六屆、在國際上形成廣泛影響力的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為代表,包括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等在內,山東近年來構建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傳播交流的高端平臺「矩陣」;成功舉辦世界哲學大會、國際儒學論壇、中國—希臘古典文明高峰論壇,在世界各地連續開展「山東文化年」「孔子文化周」等交流活動,尼山書屋遍布世界五大洲……「朋友圈」不斷擴大,同心圓越畫越好,為各種文明之間增信釋疑、溝通心靈、凝聚共識提供了中國智慧。
山東大學牽頭開展的全球漢籍合璧工程,致力於系統調查海外漢籍,並藉助縮微、掃描複製等方式實現珍本漢籍再生性回歸。截至目前,已與境外220個漢籍存藏機構達成合作意向,回歸珍稀漢籍598種。
傳承紅色基因。今年11月27日,山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山東省紅色文化保護傳承條例》,這是全國首部全面規範紅色遺存和革命精神的省級地方性法規,將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姚潛迅說,《條例》突破已有立法對紅色文化單一的物質層面保護,增加精神層面傳承的法律規定,有重大意義。
大眾日報「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輝煌『十三五』」全媒體報導今天推出《匯聚起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強大精神力量》, 文章分「傳統文化活起來」、「紅色基因傳承下去」、「基層陣地實起來」等三部分,全景展示了「十三五」時期,山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自覺承擔起「興文化」的使命任務,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齊魯大地落地生根,為中國精神、中國價值注入山東力量,書寫「以文化人、以文鑄魂」的山東答卷。
詳情:匯聚起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強大精神力量——山東以文化人、以文鑄魂,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琳 張依盟 禹亞寧 馬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