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後傳》再出續集,《定海神針》上映,曹榮出演鬥戰勝佛

2021-01-08 娛樂大鍋匯

在影視劇史上,電視劇被翻拍這都是經常的事情了,但是現在的翻拍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一部不如一部,翻拍的不說是超過經典,就算是能看得過去的都少,再加上現在的電視劇市場,很多導演都喜歡用一些沒有什麼演技的當紅流量,所以讓電視劇的質量越來越差,大家聽到翻拍也是不敢恭維,心中就認定是爛片了。

在眾多的翻拍作品中,最多的就是《西遊記》了,關於《西遊記》基本上每個導演都要試一試,而且幾乎是每年都有一部新的,這部又有一版《西遊記》將要來了,但是這次不是翻拍了,還是挺讓人期待的。

這個要拍攝的人就是曹榮,曹榮說起來大家應該都知道,就是那個《西遊記後傳》中的孫悟空,這部電視劇最近好像是重新剪輯了一下,把鬼畜的動作剪掉了。其實在十幾年前,這部《西遊記後傳》就非常的經典,而且裡面的角色也非常的漂亮帥氣,這部劇的劇情演技,還有場景運用等等方面都非常的不錯,其實唯一的吐槽的點就是「鬼畜的武打動作」,但是據說這樣做,是因為當時的武術指導不是特別好,不過正因為鬼畜太多,反而成為了大家對這部劇記憶深刻的原因,當然劇本身也是經典的。

這次曹榮將要拍攝《定海神針》,其實還是西遊記系列的,但是這個劇情應該是原創的。現在的曹榮已經50歲了,但是還是要出演孫悟空,其實正是因為他出演,給這部電影又增加了一些看點。

這部電影裡曹榮不是主演,但是也是男二號了,而且這部電影的劇情很有意思,第1次讓定海神針有了人格化,而且還擁有一個虐心的紅顏知己,最終曹榮扮演的鬥戰勝佛與定海神針一起戰勝了敵人,讓正義得到了伸張。

劇情很有意思,但是最吸引人的應該是50歲的曹榮再演鬥戰勝佛了。曹榮在拍電影的時候既要拍攝又要導演,雖然已經50歲了,但是還是會親自扛著攝像機,拍戲的時候也是吊威亞不用替身,真的非常敬業,這部電影的質量一定不會太差。

這部電影的成本並不高,所以裡面不會有什麼大咖,但是劇情精彩是最重要的,相信曹榮這麼努力敬業,一定是想給我們呈現更好的《定海神針》,這部電視劇情懷劇情都有了,一定能獲得不錯的成就。

其實在多年前,曹榮的《西遊記後傳》,就算是西遊記翻拍中的經典之作了,雖說在技術方面差一些,但演員劇情都不錯,甚至後來西遊記的翻拍幾乎也沒有能超過這部劇的精彩的了。這部電影是網絡電影,將在3月28日上映哦。

相關焦點

  • 曹榮新作《定海神針》你看了麼?天馬行空的編劇再次刷新認知!
    20年前由曹榮主演的《西遊記後傳》想必很多人都看過,這部劇當時被很多人噴的體無完膚,主要是因為劇中大量鬼畜的打鬥場景,而曹榮飾演的孫悟空也被吐槽表情死板招來罵聲一片。現在曹榮再次拾起《西遊記》這個IP,其自導自演的新電影《降妖伏魔之定海神針》已經上線播出了,不過這部《降妖伏魔之定海神針》和《西遊記後傳》一樣毀譽參半,天馬行空的改編再次刷新了觀眾的認知,看似像惡搞但其實是另闢蹊徑。
  • 《西遊記後傳》導演:我不是「成家班」的人,我是「洪家班」的人
    此後不久,楊潔導演開拍《西遊記續集》,彌補她的86版《西遊記》的缺憾,她也邀請了一位香港來的武術導演,為《西遊記續集》設計動作,這個人就是曹榮。港片迷應該對曹榮還有更多的記憶,比如在袁和平電影《虎猛威龍》裡,他跟何家勁也有激烈的較量,不過那部電影的第一反派是鄒兆龍。當然,內地觀眾對曹榮最熟悉的作品,還是那部神劇《西遊記後傳》,曹榮不僅是本劇的導演,還是第一主演孫悟空。
  • 西遊再被改拍,到底啥時候能有真正的文體兩開花電影呢?
    《西遊記後傳》的導演和主演都是曹榮老師,第一次看到孫悟空形象時,對屏幕裡略顯僵硬的猴臉並不適應,喜怒哀樂全憑孫悟空的語氣來判斷,從頭到尾鬥戰勝佛表情似乎都是一個樣子,而且動作前前後後來三遍
  • 《西遊記後傳》20年「孫悟空」揭內幕:曾邀六小齡童,鬼畜是無奈
    《西遊記》流傳千年,是演藝圈內一個非常經典的影視劇題材,至今已經被翻拍了很多個版本,飾演過孫悟空的也不乏郭富城、李連杰這樣的國際巨星但在觀眾們心中最經典的把版本只有兩個,一個是六小齡童飾演的86版《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一個就是《西遊記後傳》中曹榮飾演的孫悟空《西遊記後傳》紅極一時,但觀眾們的褒貶不一
  • 曹榮專注神話篡位搞玉帝
    史上最強孫悟空莫過於當年的鬼畜孫悟空《西遊記後傳》,這版面癱孫悟空堪稱史上最強的鬥戰勝佛,刪除重複動作,這版孫悟空機智聰慧實力更是無人可擋,論戰鬥力起碼八位數起步,比起任何一部孫悟空來說,曹榮版孫悟空的實力絕對最強。
  • 揭秘孫悟空成為「鬥戰勝佛」後需要幹什麼工作?
    在吳承恩的《西遊記》中齊天大聖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得真經後,在靈山大雷音寺被如來佛祖授予了「鬥戰勝佛」的稱號,在電視劇中最後唐僧師徒們算是「衣錦還鄉」了,回到大唐去宣傳真經,既然唐僧和孫悟空都成佛了,那還需要去宣傳真經嗎?
  • 《西遊記》中的鬥戰勝佛和旃檀功德佛到底是什麼來頭?
    看過《西遊記》的朋友想必都很喜歡唐僧取經時受封尊位的情節,一路降妖除魔的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為了求取真經不畏艱險的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那麼,你們知道這兩尊佛在正統佛教當中是什麼來歷嘛?首先,鬥戰勝佛與旃檀功德佛源自三十五佛,而三十五佛則出自佛典《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和《佛說決定毗尼經》。三十五佛各個於成佛前行菩薩行,發大願,成佛後,對眾生之利益也不同;於自己的惡業,要生追悔心,針對惡業而拜某一佛,亦清淨前世無邊的惡業。思業之過患,清淨對治,同時也要思佛的功德;要具足各個佛的大願,念名號,對治就會強,最後要做好防護力。
  • 玉皇大帝封孫悟空齊天大聖,如來佛祖封其鬥戰勝佛,哪個官職更大
    網絡中,有讀者留言提問:玉皇大帝御封孫悟空「齊天大聖」一職,與如來佛祖加升他的「鬥戰勝佛」,到底哪個官職更高,含金量更大些?今天,「源易緣」就結合《西遊記》原著和民間神話傳說,來談談這個話題,供大家交流及探討。一、「齊天大聖」是什麼級別的官職?通讀《西遊記》原著可知,原來天庭的神仙職務編制中,並無此官職。
  • 讓人越看越氣的《鬥戰勝佛之大聖之淚》,原來編劇是他
    近日,由張馨予、周柏豪領銜主演的網絡大電影《鬥戰勝佛之大聖之淚》已在某平臺與觀眾見面了。對於《西遊記》這個大IP所產生的衍生劇,最出名的莫過於當年周星馳的《大話西遊》,而這部《大聖之淚》也是採用同款無釐頭的喜劇方式來演繹孫大聖的奇幻愛情故事。
  • 孫悟空歷盡艱辛得來的鬥戰勝佛含金量多少?實際還是被佛界打壓
    孫悟空在走完西天路取得了真經之後被如來授予了一個稱號——為佛而戰,這使得孫悟空被稱作鬥戰勝佛。其實鬥戰勝佛並不能說是一種佛,而是在爭奪佛陀地位的戰鬥中戰勝了佛。但是其他的佛陀對孫悟空評價高嗎,孫悟空畢竟是「半路出家」。
  • 成龍的動作指導都救不了,上映10年還被吐槽的神劇,如今要翻身了
    由曹榮,閭漢彪,黃海冰 主演的《西遊記後傳》也是這樣一部作品,這部2000年的影片有著龐大的世界觀和紮實的劇情,但是因為廉價的特效和鬼畜的鏡頭而人嫌棄,近年才被網友發現到它的閃光點。近日影片的主演曹榮就表示,看到網友對本片的喜愛,因此決定親自操刀重新剪輯,出一版無鬼畜,無廢話,緊湊如電影的精華版。
  • 孫悟空成了鬥戰勝佛後,為何沒有返回花果山?
    第二個原因是,孫悟空修成了鬥戰勝佛,這個鬥戰勝佛的含義不是能戰勝別人,而是能戰勝自己的內心,也就是說孫悟空修的就是一顆心,他修成了,世間萬物有很多人和事等他去度化,怎麼會有時間回花果山呢?最後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原因,這花果山是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源,按照這層邏輯劃分,花果山屬於道教的地方,孫悟空既然成了鬥戰勝佛,他就不再是道教的神仙了,自然也不能再用道家的道場。
  • 歷史上佛門真正的鬥戰勝佛,對孫悟空而言有什麼意義?
    何謂佛?佛,將字拆開看,一邊是人一邊是弗,助人為佛。又有從人從弗,有表示「看不清楚而想看清楚之意。」佛家中的佛是:覺悟者。而鬥戰勝佛是佛教著名的接受禮懺的三十五佛之一,意為降服煩惱。禮懺大意是由禮佛、誦讀經文,以為懺悔之意。
  • 佛教中的鬥戰勝佛,和孫悟空無關
    其中孫悟空受封為「鬥戰勝佛」。從字面意思看來,鬥戰勝——戰鬥而取勝,是為了表彰孫悟空一路上降魔除妖的卓越功績,也體現了這份功勞的本質。那麼,關於「鬥戰勝佛」這樣一個佛名,是作者吳承恩杜撰出來的,還是真有出處呢?原來,在佛教裡真的有這樣一尊佛,屬於三十五佛。《西遊記》中孫悟空所受佛位很顯然來源於此。
  • 從《西遊記》裡推算「鬥戰勝佛佛誕日」是這天,竟暗含了一個巧合
    關於鬥戰聖佛的佛號,最為人們熟悉的還是《西遊記》一書中,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後孫悟空功德圓滿後受封「鬥戰聖佛」。而此佛號,早再成書之前就有,在佛教裡據說有「三十五佛」,以釋迦牟尼佛為尊,剩餘三十四佛分三周環繞佛邊;而鬥戰勝佛就位於佛陀的下方的最外一層,藍色身體者。
  • 孫悟空的"鬥戰勝佛"四字該怎麼讀?究竟指何意?有啥職權?
    在《西遊記》最後一回,唐僧師徒取經成功修成正果,如來佛祖封其職位,其中孫悟空的佛位最引人注目。如來道:"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釋教,且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
  • 孫悟空封佛後比觀音還大一級!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後幹什麼去了
    不少網友都很好奇《西遊記》中齊天大聖孫悟空活了多少歲,那麼孫悟空的最後結局是什麼呢?眾所周知,孫悟空西天取經成功後被封為了「鬥戰勝佛」,那麼被封為「鬥戰勝佛」之後孫悟空幹什麼去了,最後結局又是怎樣的呢?《西遊記》中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孫悟空最後被封為鬥戰勝佛。這個鬥戰勝佛在唐僧的旃檀功德佛之下,卻在觀世音菩薩之上,地位是著實不簡單的!
  • 怪不得孫悟空是最差勁的鬥戰勝佛,你看上一任鬥戰勝佛是誰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歷經十四年,經過十萬八千裡的長途跋涉,九九八十一回的磨難,終於到達靈山取得真經。為了獎賞取經眾人,如來也按照四人的功德依次封賞。孫悟空,一路斬妖除魔,立下汗馬功勞,被如來封為鬥戰勝佛。靈山的眾多職位其實早已設定好了,就像如來佛祖的前任是燃燈古佛一樣,孫悟空的鬥戰勝佛也不是憑空出來的,那麼孫悟空的前任是誰呢?
  • 央視《西遊記》未拍劇情:六耳獼猴與蛇妖聯手,一為揚名一為成仙
    劉鎮偉的《大話西遊》因深受「西遊陰謀論」的影響所以在片中設定六耳獼猴最終取代孫悟空取經;除此之外,曹榮執導的《定海神針》亦是如此……在《西遊記》原著中,六耳獼猴雖然寓意為孫悟空「二心」,但他卻是是實物存在。這種寫法在古典小說中常有,比如《紅樓夢》中就設定有長相相同、性情對立的賈寶玉和甄寶玉。除此之外,還有菩提祖師的「斜月三星洞」,雖是「心」的寓意,卻也是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