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遊記》裡推算「鬥戰勝佛佛誕日」是這天,竟暗含了一個巧合

2021-01-08 城市船夫起

關於鬥戰聖佛的佛號,最為人們熟悉的還是《西遊記》一書中,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後孫悟空功德圓滿後受封「鬥戰聖佛」。而此佛號,早再成書之前就有,在佛教裡據說有「三十五佛」,以釋迦牟尼佛為尊,剩餘三十四佛分三周環繞佛邊;而鬥戰勝佛就位於佛陀的下方的最外一層,藍色身體者。

鬥戰聖佛像

在民間,認定的「鬥戰聖佛佛誕日」為農曆十一月初五。其實對於這個日期的認定,無法查找到具體的來歷;而鬥戰勝佛的相關,最全面介紹的大概為《西遊記》最全。那麼我們不如就通過這部書,梳理裡面相關的節點,看能否應證「十一月初五鬥戰勝佛誕」,這一日期。

影視圖片·師徒受封

因為孫悟空報唐僧西天取經後,才受封鬥戰勝佛。那麼這個所謂的佛誕日,理所應得是受封這天,如此關聯的話,我們在書中重點要注意的就是和「取經」節點有明確說明的日期。比如唐僧取經出發時間,回到東土大唐時間等等,這些在書中都有確切的文字。找出這些日期符號,剩下的就是一些計算了。那麼我就具體的來算一算……

影視圖片·孫悟空

《西遊記》第九十八回最後有一段描述,是說師徒四人取得真經後,觀音菩薩在佛祖交付佛旨時,言說領金旨去東土尋找取經之人,今天已經圓滿成功了,總共為14年,計5040天;但不合藏數,還少八日。這樣一來,因為要趕到藏數期滿才可成佛,就有了一段師徒四人先回大唐的事情。這裡我們先通過上面的年限和天數計算一下(5048天除以14年)就是在佛界算法,每年約360.57天,這比農曆正常的天數365,這樣的話,14年人間那邊比佛界多了就是要少了約62天。然而又差八天不夠,就是比人間的14年少了54天。

取經回東土

接著是最後第一百回的開篇,有一段記述,是說為了湊夠這八日,在第五日的時候來到大唐國土上空,落下雲頭,與唐王相見。「原來那太宗自貞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送唐僧出城,三年後的貞觀十六年,即差工部官在西安關外起建瞭望經樓接經,太宗年年親至其地。恰好那一日出駕復到樓上」,這裡就交待了這天的日期,即貞觀廿七年九月望前三日。月望為每月的十五日,望前三日即九月十一日。這樣算的話,九月十一,再加上54天,正好是人間的十一月初五。可見,在民間把這天認定為鬥戰勝佛佛誕日,是基本準確的。

本文純屬試圖從《西遊記》書中所載日期,儘量和十一月初五更加吻合,所涉及數字和計算或許不甚完全準確,當一談資而已!

相關焦點

  • 《西遊記後傳》再出續集,《定海神針》上映,曹榮出演鬥戰勝佛
    在影視劇史上,電視劇被翻拍這都是經常的事情了,但是現在的翻拍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一部不如一部,翻拍的不說是超過經典,就算是能看得過去的都少,再加上現在的電視劇市場,很多導演都喜歡用一些沒有什麼演技的當紅流量,所以讓電視劇的質量越來越差,大家聽到翻拍也是不敢恭維,心中就認定是爛片了。
  • 孫悟空封為鬥戰勝佛,究竟做了啥?玉帝請他出馬,對付一個神仙!
    文:白馬晉一【一】《西遊記》原著第一百回,取經大業圓滿結束,團隊各責任人也獲得授封,唐僧封為旃檀功德佛,悟空封為鬥戰勝佛,其他人等也在佛派得到相應的職務。故事似乎到此就完結了。但後西遊時代,取經組員們、尤其是孫悟空,究竟又做了些什麼?他們的人生走向又駛向何處?這些,也一直是很多讀者感興趣的焦點。
  • 《西遊記》中的鬥戰勝佛和旃檀功德佛到底是什麼來頭?
    看過《西遊記》的朋友想必都很喜歡唐僧取經時受封尊位的情節,一路降妖除魔的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為了求取真經不畏艱險的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那麼,你們知道這兩尊佛在正統佛教當中是什麼來歷嘛?首先,鬥戰勝佛與旃檀功德佛源自三十五佛,而三十五佛則出自佛典《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和《佛說決定毗尼經》。三十五佛各個於成佛前行菩薩行,發大願,成佛後,對眾生之利益也不同;於自己的惡業,要生追悔心,針對惡業而拜某一佛,亦清淨前世無邊的惡業。思業之過患,清淨對治,同時也要思佛的功德;要具足各個佛的大願,念名號,對治就會強,最後要做好防護力。
  • 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後幹什麼去了
    不少網友都很好奇《西遊記》中齊天大聖孫悟空活了多少歲,那麼孫悟空的最後結局是什麼呢?眾所周知,孫悟空西天取經成功後被封為了「鬥戰勝佛」,那麼被封為「鬥戰勝佛」之後孫悟空幹什麼去了,最後結局又是怎樣的呢?《西遊記》中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孫悟空最後被封為鬥戰勝佛。這個鬥戰勝佛在唐僧的旃檀功德佛之下,卻在觀世音菩薩之上,地位是著實不簡單的!
  • 孫悟空歷盡艱辛得來的鬥戰勝佛含金量多少?實際還是被佛界打壓
    孫悟空在走完西天路取得了真經之後被如來授予了一個稱號——為佛而戰,這使得孫悟空被稱作鬥戰勝佛。其實鬥戰勝佛並不能說是一種佛,而是在爭奪佛陀地位的戰鬥中戰勝了佛。但是其他的佛陀對孫悟空評價高嗎,孫悟空畢竟是「半路出家」。
  • 西遊記小妖名字大有來頭,說說奔波兒灞與灞波兒奔
    讓我們翻閱《西遊記》,回顧那一章節的趣事。每天讀寫繪,探索和發現生活的美。歡迎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一、奔波兒灞與灞波兒奔:一對好基友,快樂兄弟倆。在《西遊記》第六十二回「滌垢洗心惟掃塔,縛魔歸正乃修身」裡記載:黑魚精灞波兒奔與九頭駙馬與萬聖龍王來到祭賽國顯大法力,下了一陣血雨汙了寶塔,偷去塔中的舍利子佛寶。奔波兒霸是一條鯰魚怪,經常和灞波兒奔搭檔出巡。
  • 歷史上佛門真正的鬥戰勝佛,對孫悟空而言有什麼意義?
    而鬥戰勝佛是佛教著名的接受禮懺的三十五佛之一,意為降服煩惱。禮懺大意是由禮佛、誦讀經文,以為懺悔之意。在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中,無法無天曾大鬧天宮的孫悟空,經九九八十一難後被西方如來佛主,封為鬥戰勝佛。在佛家沒有所謂的職位高低、先後,佛的智慧境界是圓滿無漏的。而在佛家的觀點來看,「佛」是最高的悟道者,其次是「菩薩」,再者「羅漢」。
  • 孫悟空的"鬥戰勝佛"四字該怎麼讀?究竟指何意?有啥職權?
    在《西遊記》最後一回,唐僧師徒取經成功修成正果,如來佛祖封其職位,其中孫悟空的佛位最引人注目。如來道:"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釋教,且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
  • 佛教中的鬥戰勝佛,和孫悟空無關
    在我國古典名著《四遊記》裡,當唐僧師徒四人連同白龍馬最終完成西天取經的艱巨任務後,受到如來佛祖的表彰,被授予相應「果位」。其中孫悟空受封為「鬥戰勝佛」。從字面意思看來,鬥戰勝——戰鬥而取勝,是為了表彰孫悟空一路上降魔除妖的卓越功績,也體現了這份功勞的本質。
  • 怪不得孫悟空是最差勁的鬥戰勝佛,你看上一任鬥戰勝佛是誰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歷經十四年,經過十萬八千裡的長途跋涉,九九八十一回的磨難,終於到達靈山取得真經。為了獎賞取經眾人,如來也按照四人的功德依次封賞。孫悟空,一路斬妖除魔,立下汗馬功勞,被如來封為鬥戰勝佛。靈山的眾多職位其實早已設定好了,就像如來佛祖的前任是燃燈古佛一樣,孫悟空的鬥戰勝佛也不是憑空出來的,那麼孫悟空的前任是誰呢?
  • 弼馬溫與鬥戰勝佛哪個更強?孫悟空成佛後:弼馬溫強了十倍
    而鬥戰勝佛呢?似乎是一個美好的職業,人人羨慕之。試問各位,弼馬溫與鬥戰勝佛哪個更強?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後者,但其實,前者才是最舒服的。且不用著急噴小編,聽我娓娓道來。一、弼馬溫與鬥戰勝佛權力相對比弼馬溫雖是個不入流的沒品官兒,但他好歹也是天庭的有編制的神仙幹部,是享受著天庭待遇的,他的門下掌管著小弟(弼馬溫為御馬監正堂管事。
  • 揭秘孫悟空成為「鬥戰勝佛」後需要幹什麼工作?
    在吳承恩的《西遊記》中齊天大聖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得真經後,在靈山大雷音寺被如來佛祖授予了「鬥戰勝佛」的稱號,在電視劇中最後唐僧師徒們算是「衣錦還鄉」了,回到大唐去宣傳真經,既然唐僧和孫悟空都成佛了,那還需要去宣傳真經嗎?
  • 孫悟空的身世秘密終於揭開,原來他是天生的鬥戰勝佛!
    頑石出品 | 拾伯侃西遊(第54期)許多人看過西遊記之後,都對裡面那個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孫悟空很是喜愛,連帶著對他的背景來歷也是十分好奇。有人說他是女媧補天遺落的五彩石所化;也有人說他是大禹的妻子化成的望夫石孕育而生!
  • 玉皇大帝封孫悟空齊天大聖,如來佛祖封其鬥戰勝佛,哪個官職更大
    玉皇大帝封孫悟空齊天大聖,如來佛祖封其鬥戰勝佛,哪個官職更大「名正則言順,言順則運通,運通則事成。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一名。」從古至今,但凡自己的孩子從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做父母的,首先想到的是,為小寶寶起一個吉祥又好聽的名字,希望好運和平安能夠伴隨其一生。
  • 孫悟空被封鬥戰勝佛排在觀音前面?原來觀音還有一個更牛的頭銜!
    孫悟空封的官是:大職正果,鬥戰勝佛。 在最後的排名中,竟然是這樣的—— 南無旃檀功德佛。南無鬥戰勝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淨壇使者菩薩。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為何唐僧和孫悟空竟然排在了觀音前面!其實,觀音還有一個更牛的頭銜,在說觀音這個更牛的頭銜之前,不得不提一下民間有關於觀音的種種不成佛的故事。
  • 孫悟空成了鬥戰勝佛後,為何沒有返回花果山?
    第二個原因是,孫悟空修成了鬥戰勝佛,這個鬥戰勝佛的含義不是能戰勝別人,而是能戰勝自己的內心,也就是說孫悟空修的就是一顆心,他修成了,世間萬物有很多人和事等他去度化,怎麼會有時間回花果山呢?最後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原因,這花果山是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源,按照這層邏輯劃分,花果山屬於道教的地方,孫悟空既然成了鬥戰勝佛,他就不再是道教的神仙了,自然也不能再用道家的道場。
  • 《西遊記》裡有端倪
    很多神都是出現在古代神話小說中,由於其對後世的影響,一些也被敬奉為了「真神」,《西遊記》一書裡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便是其中一例。目前在河南省和福建省,都出現了齊天大聖廟。我們就首先說說,他的誕辰為何是七月廿五?齊天大聖廟·網絡供圖既然是《西遊記》一書,使齊天大聖的形象深入人心。作為一個日期,我們先從書裡看看能不能找到端倪。
  • 為何說鬥戰勝佛打不過旃檀功德佛?你聽金蟬子對孫悟空說過啥?
    文/金寶講故事大家都知道,西遊記的末尾記載了取經眾人的大結局。由於唐僧、孫悟空等人成功地將真經傳到了李世民的手上,因此他們到了如來跟前是各自成佛。唐僧被如來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如來封為鬥戰勝佛。看到這不禁想問,假如孫悟空的鬥戰勝佛和唐僧的旃檀功德佛發生了矛盾,他們打鬥了起來,孰強孰弱?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聽聽如來怎麼說的。在雷音寺裡,如來見唐僧風塵僕僕地來到了靈山是笑逐顏開,他在表彰大會上親口說道,唐僧前身本是如來的二徒弟喚作金蟬子,因為上課睡覺,這才抹除記憶、貶下凡間。
  • 鬥戰勝佛孫悟空:向自己戰鬥,人類!
    您好,鬥戰勝佛!俺老孫來也,哈!想和您聊聊,大家對您很好奇。哈哈,我是存在於這個空間之中的,也是如書中所言,在經歷了百般磨礪後,修成佛。這個佛對於人們所理解的佛是存在區別的。人們可能認為佛是最完美,最圓滿的生命體,實則不然,佛這樣的生命體,依舊需要不斷的進化和提升,修行是無止境的。
  • 孫悟空的鬥戰勝佛,到底是什麼佛?地位比觀音菩薩高嗎?
    相信大家都非常喜歡聽故事,那麼今天我們來分享一個關於西遊記的小故事。故事分為很多種有少兒故事,有童話故事,有歷史故事也有神話故事。故事的載體也有不同,比如有圖書,有音頻和有現在很流行的影視,但是古人就沒那麼好運氣的,因為古代沒有那麼多高科技,所以故事基本上只能靠嘴巴講出來。不過電視上說的故事和我們通常說的故事還是有差別的,因為一個故事有可能被分成好幾個版本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