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鬥戰聖佛的佛號,最為人們熟悉的還是《西遊記》一書中,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後孫悟空功德圓滿後受封「鬥戰聖佛」。而此佛號,早再成書之前就有,在佛教裡據說有「三十五佛」,以釋迦牟尼佛為尊,剩餘三十四佛分三周環繞佛邊;而鬥戰勝佛就位於佛陀的下方的最外一層,藍色身體者。
在民間,認定的「鬥戰聖佛佛誕日」為農曆十一月初五。其實對於這個日期的認定,無法查找到具體的來歷;而鬥戰勝佛的相關,最全面介紹的大概為《西遊記》最全。那麼我們不如就通過這部書,梳理裡面相關的節點,看能否應證「十一月初五鬥戰勝佛誕」,這一日期。
因為孫悟空報唐僧西天取經後,才受封鬥戰勝佛。那麼這個所謂的佛誕日,理所應得是受封這天,如此關聯的話,我們在書中重點要注意的就是和「取經」節點有明確說明的日期。比如唐僧取經出發時間,回到東土大唐時間等等,這些在書中都有確切的文字。找出這些日期符號,剩下的就是一些計算了。那麼我就具體的來算一算……
《西遊記》第九十八回最後有一段描述,是說師徒四人取得真經後,觀音菩薩在佛祖交付佛旨時,言說領金旨去東土尋找取經之人,今天已經圓滿成功了,總共為14年,計5040天;但不合藏數,還少八日。這樣一來,因為要趕到藏數期滿才可成佛,就有了一段師徒四人先回大唐的事情。這裡我們先通過上面的年限和天數計算一下(5048天除以14年)就是在佛界算法,每年約360.57天,這比農曆正常的天數365,這樣的話,14年人間那邊比佛界多了就是要少了約62天。然而又差八天不夠,就是比人間的14年少了54天。
接著是最後第一百回的開篇,有一段記述,是說為了湊夠這八日,在第五日的時候來到大唐國土上空,落下雲頭,與唐王相見。「原來那太宗自貞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送唐僧出城,三年後的貞觀十六年,即差工部官在西安關外起建瞭望經樓接經,太宗年年親至其地。恰好那一日出駕復到樓上」,這裡就交待了這天的日期,即貞觀廿七年九月望前三日。月望為每月的十五日,望前三日即九月十一日。這樣算的話,九月十一,再加上54天,正好是人間的十一月初五。可見,在民間把這天認定為鬥戰勝佛佛誕日,是基本準確的。
本文純屬試圖從《西遊記》書中所載日期,儘量和十一月初五更加吻合,所涉及數字和計算或許不甚完全準確,當一談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