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篇篇10w+到停更,那些做短視頻的公眾號活得怎麼樣了?

2020-12-05 微果醬

當前的公眾號江湖由圖文號、條漫號、視頻號三分天下,由於載體屬性的原因,後者一直處於曖昧的位置,近幾年因短視頻的熱潮又數度被人們推到輿論風口。

作者 | 黃小曼&CC

責編 | 大紅

出品 | 微果醬

短視頻「扶持」公眾號的元年已過,當初趁著風口入局的萬千視頻創作者是戰略性撤退還是登上視頻公眾號的龍頭?果醬妹滿懷好奇地做了一番調查。

「元老級」視頻號重新洗牌

這些「老號」算是最早的一批在公眾號開拓視頻領域的自媒體,它們背靠公眾號流量井噴的紅利時代,乘著短視頻入侵公眾號的颶風,憑藉著提前入局的先天優勢,在短視頻元年贏得滿堂喝彩。但時隔幾年,有人「死」了,有的人還「活」著。

一條

「一條」創辦於2014年9月8日,探索一群中產階級追求生活質感的故事。2017年以累積粉絲達2000W及視頻半小時閱讀量 10 萬+的傲人成績備受矚目,電商平臺「一條生活館」上線一年半,單月營收破億。

如今的「一條」在內容上保持著專業水準,公眾號頭條閱讀量篇均10W+是基本操作,故事主角也從最初的素人到明星再到各個領域的「大神」。

在內容變現的賽場上,經過多年沉澱,「一條」依舊是領跑者。電商模塊從公眾號遷移形成獨立的電商APP「一條」。在全國一線城市開設了12家線下門店,實現了電商到零售企業的轉身,由自媒體晉升為一個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公司。

圖片來源於「一條」官網

「一條」的野心從來不止於原創視頻創作,優質內容是其築起商業帝國的的堅實底座。

二更

「二更」誕生於2014年11月,聚焦現實中的平凡故事。自2018年完成1.2億元的融資後,奠定了頭部短視頻MCN的地位。

但早在2016年「二更」就表明,「去公眾號」時代即將到來,沒有必要在不可預知的平臺上花過多精力。

雖然重心不在公眾號,但它在其他平臺上開花不斷。9月1日,「二更」正式加入「學習強國」平臺,上線五大內容板塊,公益正能量形象進一步穩固。

變現方面,基於自身優勢,「二更」玩起了知識付費,開設與短視頻製作相關的線上課程欄目「二更教育」,其以「二更學院」、萬名創作人計劃為抓手,自2016年開始傾力打造「影視創作人生態平臺」。

潮人小羅

定位惡搞視頻的「潮人小羅」於2015年8月正式開號。2016年憑視頻《刷保時捷開豪車,約會女主播~》爆火,播放量達到500萬,當天漲粉30萬,成為2017年最出人意料的黑馬公眾號。

時隔兩年,「潮人小羅」篇均10W+的神話儼然已成過去,現在頭條閱讀量基本在5W~7W,在看數在100上下,相比2017年的火爆,每條視頻3W~7W的播放量則略顯冷清。

觀其內容,仍然堅持以惡搞為主的劇本創作,接地氣的畫風與兩年前爆紅的視頻並無太大區別,內容上的固化以及觀眾口味的升級或許能作為「潮人小羅」以上單薄數據的答案。

另一方面令人唏噓不已的是,微博坐擁260多萬粉絲的「潮人小羅」,每條微博的評論互動量只有十幾二十條。沒有系統的官方運營和宣傳,整個儼然是創始人的個人號。

刻畫

刻畫在2016年開設公眾號,打出的slogan是聚焦生活方式及藝術,創始人苗煒是《三聯生活周刊》的原副主編。不同於上面公眾號身披亮眼數據,「刻畫」就像其視頻調性一樣,不緊不慢,是各大視頻公眾號激烈競爭中的一股清流,看起來質量過關的內容,但閱讀量只維持在2000~5000,直到2019年也是如此。

現在,這個帶有雜誌氣息的公眾號在今年3月1日後就再無更新,微博最新的內容也截止到1月3日。

「新人」各領風騷

2017年,被新媒體人稱為短視頻元年,創業者們被Papi醬、辦公室小野斬獲的誘人紅利刺激得躍躍欲試。

粵知一二

「粵知一二」創立於2017年,一檔發家於公眾號的90後粵語脫口秀。2017年4月8日,一則《你那麼喜歡蹲草叢,怎麼不玩寵物小精靈》的推送為它打開了閱讀量10W+的大門。2018年7月粉絲突破200萬,全網粉絲超過千萬。

時隔一年,「粵知一二」公眾號閱讀量早已實現篇均10W+,並開始進軍其他短視頻平臺,截至目前,bilibili總播放量達1.2億,抖音粉絲超588萬。

內容變現方面也由普通的品牌廣告到電商小程序再到現在走進線下的「年輕有危」棟篤笑巡演,演出門票在預售中被一搶而空。

嘻咦啊看

「嘻咦啊看」的前身是在2017年風靡一陣的「閱後即瞎」,憑藉出色的文案,該檔電影解說脫口秀開播1個月,全平臺活躍粉絲達百萬,公眾號打開率保持在45%左右。

但好景不長,2018年3月22日廣電部門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通知》,明確不得惡搞經典文藝作品,不得對其做重新剪輯等。

作為電影版權雷區遍地的電影解說節目,對作品「二次創作」的屬性使其分分鐘踩雷。「閱後即瞎」當天便發布了自查停更通知。

直到2018年8月6日,節目以「嘻咦啊看」的名號重生歸來,回歸文章閱讀量被推至10W+,從前積累的忠實用戶成為其再次揚帆起航的推動力。

現在的「嘻咦啊看」雖沒有了剛開播時篇均10W+的熱鬧場面,但穩定的7W+閱讀量和品牌廣告變現,足以讓其「療傷自愈」滿血復活。

菊椒男孩

「菊椒男孩」在2016年12月入局公眾號,作為毒舌電影旗下的短視頻自媒體,繼承了其強人設的特性,悶騷的「椒爺」和痞壞的「菊長」扛起了這檔真人出鏡的電影解說節目。2018年實現了全網粉絲數破500萬,視頻全網累積播放量達14億。

「菊椒男孩」一開始只是單一的方言電影解說,如今開設了多個欄目來滿足粉絲的不同需求,「狗兔電影院」提供最新的影視資訊,「鬼片測評」帶著觀眾一起看片,「電影VLOG」,直擊各種電影活動現場。

雖然現在篇均閱讀量僅在2W左右,但粉絲粘性較高,加上除了公眾號,其視頻也在多個平臺分發,創新與質量保持並駕齊驅的話,穩步上升也是視頻公眾號的一條重要出路。

短視頻內容會分得更大蛋糕嗎?

不可置否的是,當前公眾號領域的視頻號多數兼顧了各大短視頻平臺的內容分發,甚至將重心轉移至各大短視頻平臺。

據第44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7.59億,佔網民整體的88.8%。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達6.48億,佔網民整體的75.8%。

短視頻時代的全面來臨,讓短視頻平臺前進的步伐似乎攜有一股所向披靡之勢。面對其他內容平臺的挑戰,行至八年的微信事實上也在逐漸滲透短視頻,以期用新鮮「血液」激活疲軟狀態。

2019年3月,公眾號內測「視頻前貼廣告」,號主通過素材庫上傳大於3分鐘的視頻,用戶在wifi環境下觀看公眾號文章內的視頻,號主即可獲得分成收入。

2019年6月,微信優化視頻觀看體驗,即看即點。號主只需按要求設置並發布視頻消息,用戶即可體驗直接播放視頻,無需二次跳轉連結。此外,視頻還會以卡片大圖的樣式顯示封面。

2019年7月底,公眾號後臺推送視頻時新增設置「觀看更多」的選項按鈕,最多可選3個視頻。設置完成後,用戶將在觀看公眾號視頻頁面看到「觀看更多」的三個視頻。

2019年8月,微信大範圍內測"視頻原創,成功標註原創的視頻除具有原創、視頻來源的標識外,還將獲得更高的廣告收益分成。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並不僅僅局限在優化視頻內容的各項硬體,「看一看」中逐漸增多的視頻、朋友圈視頻自動播放、聯合騰訊直播內測通過小程序碼預約、觀看公眾號直播等等,微信的每個環節都在滲透著短視頻。

那麼,微信如此頻繁的優化動作會使得短視頻內容在公眾號分得更大的蛋糕嗎?果醬妹認為,這是有可能的。

作為頭部大號,「十點讀書」於2017年就在公眾號布局短視頻——上線「十點視頻」,僅半年時間,用戶突破100W,迅速在公眾號視頻領域搶佔一席之地,搭建一個完整的內容矩陣,以便佔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一方面,短視頻的藍海誘惑著創業者紛紛試水。另一方面,其音畫結合的特點在內容表達上較出色於圖文。快餐式閱讀時代下,用戶可能寧願看一則三分鐘的視頻也不願讀一篇需要花費三分鐘的長文章。

因此,無論是不斷湧現的短視頻平臺還是正在發力的公眾號,視頻的內容形式必將會越來越豐富,以滿足用戶的內容需求。

相關焦點

  • 短視頻只讓你傻嗨,公眾號卻讓你變厲害
    現在是全民短視頻時代,但是如果你成天都在刷短視頻,你會發現,你知道的很多,但是生活還是一成不變。 因為短視頻,都是經過加工的簡簡訊息流,你看得很過癮,但是沒什麼營養,沒辦法讓你進行深度的思考,對你生活是沒太大幫助的,你只會一個接一個的刷刷刷,然後幾個小時沒了。
  • 為什麼微信視頻號裡都是中年大叔?
    十點讀書創始人林少說:「自媒體行業有很多老網際網路人、科技達人,他們可能以前做公眾號、做博客都不錯,但抖音快手卻沒做起來,其實有很多原因,可能有些自媒體大叔本身就不適合那些平臺的生態…但我們最近玩視頻號都挺起勁的。」
  • 10W+的爆文越來越少,是因為大家都不看公眾號了麼
    那天喵姐在群裡聊天,發現寫公眾號的人都要轉型去做短視頻了,像極了那時候紙媒的作者紛紛轉行去了自媒體,喵姐雖然沒有時間看很厚的書,但是閒暇時刷一下公眾號,安慰自己還沒有放棄閱讀。大浪淘沙,顏值從來都支撐不了太久,堅持到最後的都是有實力(趣)的人。 好像不管在哪個行業,內容為王都很重要。所以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一心秉承著「內容為王」的我,把公眾號寫的「亂七八糟」。前段時間,喵姐看完公眾號這幾年的推送,覺得自己的公眾號並沒有留下什麼內容,就特別消極,不願意寫新的公眾號,覺得也沒人看,也不好看。
  • 【最後一周】公眾號文章 90 %閱讀量不過萬,36 氪新媒體是如何做到...
    9月,網易H5聯合新榜推出了《微信公眾號10w+文章數據報告》,讓人大跌眼鏡的是88.5萬個微信公眾號,平均每天才產出200多篇原創10w+。2.0版本更是直接指出91.12%原創文章閱讀量不足1萬。
  • 咪蒙怎麼了寒門事件介紹 微信公眾號為何停更微博關停原因
    道歉信全文如下:  針對咪蒙團隊在網上引發的負面影響,我們進行了認真深刻的反省。我們決定從今天開始,咪蒙微信公眾號停更2個月、咪蒙微博永久關停。用這個時間,全面反思,積極調整,為大家提供更有價值的內容。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自媒體,我們應該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傳遞更正能量的價值觀。再次向大家表示真誠的歉意。
  • 抖音裡拜大佛,B站上追塔羅,玄學類短視頻會成下個風口?
    無獨有偶,點開抖音普陀山相關視頻的評論區,評論區許願留言出奇一致。隨著雲拜佛、雲許願頗有被圍觀走紅的趨勢,有網友調侃建議開通雲拜佛打賞功能,有望成為新時代的致富路徑。不過考慮到目前國內對於宗教管理較為嚴格,打賞功能能否順利上線還要另說,但另一種由西方傳入的塔羅佔卜已經在B站做的風生水起。
  • 小柚子公眾號是怎麼幫我流量變現的?
    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公眾號可以實現流量變現,而且就發一個廣告,啥也不用做,就可以躺著賺錢。那麼就有同學會問了,如果是一個小白的話,怎麼開始運營一個公眾號呢?其實說實話,做公眾號非常的簡單,不需要天天寫文章,我每天也就是找小助手去boss直聘上找一些文章來編輯,幫大家整理信息,我們小柚子平臺幫大家把信息都找好之後,可以節省大家去找信息的時間。
  • 貓姐能量圈——經常出現在朋友圈的公眾號
    經常看見朋友圈轉載的文章裡,出現次數最高的是一個叫「貓姐能量圈」的微信公眾號,我上網搜了一下這究竟是何方神聖?原來,是一個熱愛寫作的80後湖北姑娘的個人公眾號。二次元貓小姐是她的筆名,原名叫田青青。二次元貓小姐是她的筆名,「貓姐能量圈」是她的第一個公眾號,從前的更文時間是「看心情」,逐漸改成後來的日更,田青青的文章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 微信視頻號短視頻搬運賺錢教程,教你零基礎月入過萬
    視頻號秉承微信的去中心化原則,更在意用戶及其好友的喜好,推薦的視頻類型較為多元,更符合微信用戶主動獲取信息的願景,有實力的作品獲得官方的流量支持,更容易被看見。
  • 中老年短視頻用戶爭奪白熱化:微信視頻號半年2億,留給抖音快手的...
    第三,從需求來看,中老年更青睞短視頻的內容形式。相比於圖文形式,短視頻觀看和發布都更加輕鬆方便,理解起來也不費勁,對中老年而言更加友好。>公眾號列表改版,突出視頻模塊。她想測試一下視頻號直播的效果,以推斷後續可以利用視頻號做哪些事情。於是,她在朋友圈裡分享了直播間的連結。這場無內容的直播,持續了三個多小時,最終的觀看總人次接近1800人。這個數據大大超出了李女士的期待。在直播間下方的評論裡,不少人詢問李女士如何開通視頻號直播。
  • 短視頻的食物鏈
    以目前的短視頻市場來看,從終端用戶到平臺這個鏈條之間,究竟有哪些角色參與其中呢?不明所以的老闆們看到別人隨隨便便幾個視頻,粉絲就幾十上百萬,就給自己的新媒體團隊下指標,務必一周內拍出點讚10萬+的短視頻,不然年終獎不保,經歷過公眾號推文10萬+kpi的小編表示,習以為常了。要說內容創作者裡面真正的正牌軍,一定非MCN機構莫屬了。他們就像公眾號時期做矩陣號的機構,MCN旗下往往會有多個大號,有的是籤約的,有的是孵化的。
  • 微信視頻號:「財富密碼」+「避坑指南」
    又有消息傳出:到了10月,視頻號有可能向全民放開,開閘放水的時刻到了。視頻號更要與微信直播、小程序、小商店直接打通,同時一波新的流量紅利正在路上。看起來,要放大招了?行業觀察家們喜歡指點江山,關注的是視頻號的戰略推演。在他們的眼中,「大國」爭端的幕後陰謀、異形大戰鐵血戰士之類,最為精彩。但對於咱老百姓們來說,真正關注的就一個事:我能不能做視頻號,這事還有沒有機會?
  • 短視頻市場的食物鏈
    短視頻的變現能力有多強,9月30日一條抖音帶貨短視頻創造出了單日分成一百萬的記錄,著實讓人羨慕,然而更讓人吃驚的是創造這個奇蹟的不是某個抖音網紅,而是一個還在上大學的大一學生。視頻當天發布後,次日播放量達1517萬,點讚65萬,直接銷售額接近兩百萬,算下來分成有一百多萬。試問這條短視頻製作難度是不是很高呢?非也,視頻只是簡單的用三張圖片左右滑動,錄屏而已。
  • 公眾號的下半場,躲開這10個大坑
    做個小測試 1. 粉絲越多,公眾號價值越高 2. 必須得每天推送,決不能間斷 3. 選題方向不重要,重要的是推大多數人感興趣的東西 4. 企業公眾號是低成本的獲客渠道 5. 新媒體運營是比較初級的活,隨便找個運營就行 6. 每篇文章都要反覆說我們的產品有多棒 7.
  • 微博的三次短視頻衝鋒
    微博短視頻七年,這次終於拼了。文 | 李曉蕾 編輯 | 楊業擘五個億,微博又一次下了新的賭注,牌桌仍是短視頻。微博近日宣布推出「微博視頻號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向創作者分成5個億,並給到流量傾斜。近一年來,從推出內容社交平臺、中國版Ins「綠洲」,到上線短視頻產品「星球視頻」,再到最近重磅推出視頻號,微博在短視頻業務上不斷加碼。
  • 深度復盤:連咖啡那場和8隻貓的8小時視頻號直播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可以把直播變得更有趣化和常態化,整個視頻號的粉絲就會持續增長。同時,直播間的彈幕也非常多,一直沒有停過,還有整個活動的話題度在周二持續火熱了一天。我們也有在小商店掛商品,但轉化還不是特別驚喜。視頻號還需要花時間持續摸索試錯。比如,怎麼在視頻號上建立獨立的私域體系?
  • 兄弟奮不顧身「ALL IN」微信視頻號,被我勸住了
    站在從業者的角度觀察,我反而想給那些動不動就all in的同學們降降溫,這個視頻的目的不是不要你做視頻號,而是希望你能能夠足夠理性,看的更深,這樣才能走的更遠,讓視頻號真正能為你的業務或者為你的個人發展服務。
  • 兄弟奮不顧身「ALL IN」微信視頻號,被我勸住了!
    ,更被吹上了天,最近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好像不談談/不搞搞視頻號,都像是要被時代拋棄的感覺。站在從業者的角度觀察,我反而想給那些動不動就all in的同學們降降溫,這個視頻的目的不是不要你做視頻號,而是希望你能能夠足夠理性,看的更深,這樣才能走的更遠,讓視頻號真正能為你的業務或者為你的個人發展服務。第一個真相:99%的人依然是炮灰咱們先來回顧一下短視頻行業的發展歷程:
  • 「大胃王」轉做寵物吃播短視頻:繼續吃播帶貨?
    一位名為「秋亦」的網紅博主告訴懂懂筆記,她現在正在到處諮詢領養貓咪的事情,目的是為了拍攝寵物吃播的短視頻。秋亦原本是一名吃播博主,雖然並非是行業頭部博主,但她以前通過創作、拍攝吃播短視頻,每年賺到的平臺分帳收益、帶貨收入也有三四十萬元。「但最近嚴打浪費嘛,大胃王吃播不給做了,想轉做寵物視頻又有些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