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來說,星巴克的馥芮白咖啡,有些神秘。
就拿這個名字來說,恐怕喝咖啡的一半人不會念。
直到現在,我在星巴克點單臺前,還能聽到有人問,「那個什麼白的,是什麼咖啡?」
有些顧客怕念錯被人笑話,索性就直接忽略,還有些人把馥芮白,當成了白巧克力。
這讓星巴克很是懊惱,明明這麼有文藝範兒的名字,怎麼就「難念」了呢,真是太不給面子!
馥芮白 fù ruì bái,可是星巴克大力主推的咖啡,想在中國打造成類似拿鐵、卡布奇諾這樣的「爆款」咖啡。
你細心留意下,還會發現菜單欄上,「馥芮白」三個字的右上角,有個的標誌,星巴克把它註冊成了商標,足以見得對它的重視。
但就像日本清酒品牌「獺祭」一樣,在日本最有名的,到了中國人嘴裡,就成了「懶祭」,讓獺祭公司哭笑不得。
1
馥芮白與Flat White
說起馥芮白,就要提到 「Flat White」 咖啡。
馥芮白,其實是星巴克對 Flat White 取的名字。
Flat White,在全世界可有名氣了。
誕生於1980年代的它,是一款勢不可擋的潮流咖啡。
雖然它的起源地有些爭議,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爭了三十多年,還沒爭出一個結果。
但從南半球到北半球,從英倫歐洲到美利堅燈塔國,風靡了全世界,一大批小資年輕人被它徵服,「喝Flat White,就是潮」。
其實在中國,它也俘獲了好多文藝青年的心。
馥芮白是星巴克給它的名字,而文藝青年們給了Flat White 咖啡更多的暱稱。
澳白咖啡、小白咖啡、平白咖啡、肥白咖啡、新澳咖啡等等,當然最多用的還是「澳白咖啡」這個名字。
除了星巴克之外,Costa叫它「醇藝白」,瑞幸咖啡是「澳瑞白」,到了麥當勞變成「特濃奶香」。
這眾多名字的背後,都是在表達同一種意思,「Flat White是一款很受歡迎的咖啡!」
2
馥芮白,星巴克特色
在鄭小塔我眼裡,馥芮白就是一款星巴克特色的Flat White咖啡。
因為Flat White的製作,跟拿鐵咖啡一樣,沒有標準固定的做法,也沒有明確的定義。
就跟我開咖啡店的朋友說的,「Flat White做成什麼樣,是由你遇到的咖啡師決定的。」
但星巴克自定義了「Flat White」的做法,然後向全世界推廣,也就有了馥芮白的誕生。
具體做法是,將牛奶打泡,倒入萃取好的濃縮咖啡,從杯子上方中央注入,直至咖啡的表面,形成白色圓點為止。
這是一杯星巴克馥芮白的標準做法。
咖啡表面的白色圓點,也成為了馥芮白的經典標誌。
馥芮白咖啡的獨特味道,在於它介乎於拿鐵與卡布奇諾之間。
比拿鐵咖啡更有咖啡味,比卡布奇諾更有牛奶味,奶泡細膩綿密又很薄。
如果,你厭倦拿鐵咖啡的牛奶味,喝膩卡布奇諾的奶泡感,那麼就是馥芮白,既有濃鬱的咖啡味,又有厚重的牛奶味。
這也是馥芮白存在的基礎,Flat White 受歡迎的原因。
喝咖啡,也需要新鮮感的呀!
雖然,在某些Flat White的鐵粉眼裡,馥芮白顯得不是那么正宗。
因為Flat White的杯型,通常只有拿鐵咖啡的三分之二,而在星巴克,馥芮白跟拿鐵用的竟然是同一種杯型,一樣的大小。
這導致同樣的分量下,馥芮白跟拿鐵,它們的味道很相似。
即便有人反駁說,馥芮白的咖啡味要更濃鬱一些,但為什麼不喝濃鬱咖啡拿鐵呢,它的咖啡味不也一樣濃重嗎?
這個問題,我問過星巴克的店長朋友,結果,人家也不知道怎麼回答。
但馥芮白的與眾不同,還在於它的咖啡基底,與其他星巴克咖啡都不一樣。
3
馥芮白的「Ristretto」
很多人知道「Espresso」,就是意式濃縮咖啡。
拿鐵、摩卡、卡布奇諾、焦糖瑪奇朵、美式咖啡,所有的星巴克意式咖啡,都是用它來做咖啡基底的。
直到馥芮白的出現,打破了這個現狀。
星巴克對馥芮白的重視,更是體現在全自動咖啡機 Mastrena 上。
他們特地在原來的機器上,安裝上一個「Ristretto」按鍵,專門用來萃取馥芮白的咖啡基底。
Ristretto,叫做精粹濃縮咖啡。
星巴克的朋友跟我說,「鄭小塔, Ristretto 與Espresso的不同,在於它萃取的時間更短。」
同樣的咖啡粉,萃取 Espresso 大概需要25秒時間,而萃取 Ristretto,可能是15到20秒。
用咖啡機萃取一杯完整的 Espresso(意式濃縮咖啡),按萃取時間來劃分,第一段出來的咖啡比較「酸」,第二段是體現咖啡風味差異的「精華」,第三段多是「苦」味。
而製作Ristretto,縮短了萃取時間,就沒有咖啡中的「苦味」(第三段)。
這就導致馥芮白的底料咖啡,只有「酸味」和「甜味」。
所以,喝起馥芮白來,沒有拿鐵、卡布奇諾帶有的明顯焦苦味,更多的是前兩段的味道,焦糖感十足,還帶有一些酸爽味。
4
馥芮白,濃縮咖啡「加量」
讓馥芮白咖啡味道更濃鬱的是,它用的濃縮咖啡都是「加量」的。
你常喝星巴克,就會發現它們有三種杯型,中杯、大杯、超大杯。
製作卡布奇諾、拿鐵時,通常是在中杯裡放1份意式濃縮咖啡,做為咖啡基底,大杯放2份,超大杯也放2份。
到了馥芮白這邊,成了中杯放2份精粹濃縮咖啡,大杯放3份,超大杯更是放4份。
這樣的「加量」做法下,讓馥芮白的咖啡味道,比起拿鐵和卡布奇諾來,更是濃鬱和稠厚。
再加上倒入的打發牛奶,在咖啡和牛奶的水乳交融下,口感變得甘甜馥鬱、絲滑無比。
這就是馥芮白咖啡的風味,既有濃鬱厚重的咖啡味,又有香甜綿密的牛奶味。。
或者說,它就是拿鐵和卡布奇諾的「混血兒」。
不過,對於這個「孩子」,星巴克花了很多心思。
5
馥芮白,星巴克的深厚用意
星巴克很傷心。
因為從2015年來,它一直在中國力推馥芮白,但還是沒什麼起色。
當中,既有名字上的原因,也有市場定位的原因。
但是星巴克不得不主推馥芮白。
可能,你會覺得是Flat White在全球太受歡迎,然後星巴克也想複製到中國,成為它的一頭現金奶牛。
這是一個原因,不過,促使2015年星巴克積極行動的是,另一家咖啡巨頭進入了中國市場。
這家咖啡巨頭,就是澳大利亞的高樂雅咖啡 Gloria Jean's Coffees。
Flat White ,正是高樂雅咖啡的主推咖啡,也是它的拿手菜。
說起來,高樂雅是星巴克的宿敵。
2000年,星巴克看中澳大利亞的咖啡市場,砸了無數錢,最終還是敗得灰頭土臉,只好退出澳洲市場。
其中,在澳大利亞擁有500家店的高樂雅咖啡,「功不可沒」。
於是,2014年,高樂雅咖啡一進入中國,星巴克就開始狙擊,「蛇打七寸」,先拿高樂雅的拳頭產品「Flat White」開刀。
這樣,就有了2015年風風火火的馥芮白咖啡。
星巴克的目的也簡單,趁著高樂雅還沒站穩腳跟,由星巴克來制定「Flat White」咖啡的做法和味道標準,佔領消費者的第一印象。
當然,目的也已經達到,在星巴克3500家以上門店的輪番轟炸下,馥芮白在中國已然是「Flat White」的代名詞。
即便,馥芮白三個字,好多人還不會念。
6
馥芮白,價格為什麼這麼貴
講到馥芮白的價格,肯定還會有人問,
「鄭小塔,為什麼馥芮白,比其他星巴克咖啡都要貴呢?」
星巴克的夥伴們,(哦,對,星巴克喜歡把工作人員稱為「夥伴」),互相之間也討論過這問題。
恐怕,還是星巴克的營銷策略吧!
可能是想突出,馥芮白是一款與眾不同的咖啡產品。
把價格定到最高,捧出「馥芮白」的尊貴地位,這樣,點單夥伴也不用過多解釋,「反正,這款名字不好念的咖啡,就是很特別。」
還有一個是,Flat White在全世界這麼流行,價格定到最高,也不怕鐵粉們不買帳。
要知道中國的文藝青年們,就是喜歡為「我就喜歡」買單。
你看星巴克的貓爪杯!
辦公室裡的姑娘,花了三倍的價錢,第一時間就擁有了,結果,用了兩天,不知所蹤。
我還以為是摔破了,一問才知道原因。
「鄭小塔,你不覺得貓爪杯很難洗嗎,喝完咖啡,殘漬都洗不掉,我就收起來了。」
「哎,你不是才買兩天啊,還花了高價!」
「我就喜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