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患上了足內翻,媽媽們到底該怎麼做?

2021-01-08 孕小二才子

別以為寶寶剛出生就五心朝天,想當然以為寶寶很有佛緣,是佛祖轉世的。然而其實,寶寶患的是足內翻,這是病,得治。

足內翻是一種發育性畸形,由於腳部肌腱韌帶發育障礙,導致踝關節向內扭轉成馬蹄形。它可以發生在單足,也可以發生在雙足,不過患病的寶寶多為男孩。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病也要儘早治療,在出生後不久就開始治療,效果最為理想。一歲以內的小寶寶,如果足內翻還不是很嚴重,可以做足部按摩來矯正。

另外按摩矯正後,可以通過打石膏來輔助寶寶的腳和小腿。被打上的石膏,可以保留5-7天,以保證小腳的位置。為了完全將足部矯形,醫生通常會切斷跟腱,這個小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僅需十分鐘。當最後一次石膏去掉後,可為寶寶穿上一個支具,堅持穿戴三個月,每天穿戴23個小時。

別看寶寶的腳已經恢復正常了,在之後的2-4年每次在寶寶睡覺時都要穿戴支具,不然他們的腳會有可能再轉回去哦。爸爸媽媽別心急,只要提早矯正,天天堅持,寶寶的小腳丫自然就能恢復正常啦。

本文由孕小二才子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足內翻或足外翻到底是什麼?
    當你遇到專業賣鞋的導購時,他通常會告訴你,你足內翻或你足?外翻,應該挑個矯正內翻足或外翻足的鞋子或鞋墊更適合你。   很多人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雙新鞋子,穿段時間發現,鞋底後跟有一側磨損特別嚴重,而另一側卻完好無損。
  • 足內翻的矯正方法
    核心提示:步行時足觸地部位主要是足前外側緣,第五蹠骨基底承重部位疼痛,導致踝關節不穩,進而影響全身平衡。支撐相早期和中期由於踝背屈障礙,導致脛骨前向移動受限,從而促使支撐相末期膝關節過伸,以代償脛骨前移不足 。由於膝關節過伸,足蹬離力降低。髖關節代償性屈曲,患肢擺動相地面廓清能力降低。
  • 足內翻與足外翻的診斷與治療
    核心提示:當前關於足內、外翻的學術研究基本集中於重度畸形的研究,如高弓馬蹄內翻足、痙攣性腦癱後足外翻、腦卒中伴隨的內翻等。大多數重度足內翻、足外翻多為先天性,如腦癱、腦卒中等神經系統疾病引發肌肉調節失常,使得足部重度畸形。
  • 該如何糾正偏癱後腳內翻的現象?此穴就是中醫治療足內翻的要穴
    隨著現代生活中腦中風的發病率逐漸增高,我們會經常看到偏癱患者走路時,出現患側腳內翻的現象,步行的姿勢非常的不協調,腦卒中病人的足內翻畸形的出現,會使患者足部與地面接觸不良,重心向前移動有困難,跨步和步頻、步速降低,當患者前移時產生典型的足趾拖地影響步行,而且長期力學對線偏移會導致足外側緣損傷及疼痛,對肢體造成了很大的損害。
  • 孩子出生才發現有足內翻缺陷,父母該怎麼辦?
    可我好像還沒來來得及仔細看看孩子,醫生就告訴我說,我的孩子有馬蹄足外翻。我當時有點懵,對於馬蹄足內翻根本沒有什麼概念,我還沉浸在剛剛生下寶寶的喜悅當中。隨後,醫生去請了骨科醫生來就診。等到我出了手術室以後,看到了孩子的腳,我當時震驚了,孩子的腳好像和腿是平行的,腳心和腿貼在一起。
  • 足踝外科王正義:當發現孩子是足內翻時,父母要做到這三點
    新生兒足內翻怎麼辦?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很多父母在治療上要做到三個字:早、狠、準。01早發現,早治療有的家長對於新生兒的足內翻不了解,因為不懂,所以有的人就不當一回事,認為以後大了,興許就沒事了。可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很多足內翻患兒並沒有自行恢復正常。
  • 馬蹄足內翻寶寶治療記,給相同經歷的寶媽一些正能量!
    我的寶寶一出生就特別乖,睡睡睡,哈哈哈,後來半個月掛號預約了上海專家,去看腳了,剛開始特別嚴重內翻,我沒照片老公手機有,去上海打石膏,一星期換一次,28天我就出月子了,為了寶寶能喝母乳跟著去上海了,其實也是我自己要想寶寶會哭老公看著心疼就讓我跟去了。寶寶很乖除了吃要哭下都不怎麼哭的。
  • 樂東6歲女孩患「馬蹄足」獲救助做矯正手術 未來可像正常孩子一樣
    6歲女孩患「馬蹄足」,獲救助做矯正手術  「未來和正常孩子一樣」  南國都市報7月4日訊(記者 王洪旭)本是天真、活潑的年紀,而6歲的小靜(化名)卻寡言少語,常常低著頭。這位來自樂東黎族自治縣的小女孩,患有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畸形,走不了路,因家中貧困未接受正規治療。
  • 孩子足內翻、內八字的治療方法,千萬不要錯過矯正最佳年齡
    孩子足內翻、內八字了怎麼辦呢?堅持這些治療方法,千萬不要錯過矯正最佳年齡!孩子出現足部問題,證明部分肌肉或韌帶失衡或沒有起到作用,無論是足內翻、內八字還是其他問題,都只是這些多種因素的外在表現,因此很多症狀是同時出現或者互為併發症的,例如足內翻大機率會有內八字、可能還伴隨著扁平足、平足症等等。想要矯正,就要從根本上入手:逐步改變錯誤的肌肉習慣,恢復各部位功能,增強腳的自矯正能力,在矯正的同時也能建立一道天然防線。
  • 媽媽們應該怎麼給小寶寶剪指甲?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了,到底該怎麼給寶寶剪指甲呢?我們接著往下看:剪指甲時需要寶寶們安靜地坐著,否則就可能剪傷手指,所以說一定要選擇寶寶安靜的時候修剪。那麼什麼時候是最適合寶寶剪指甲呢?☆ 0-1歲可以選擇寶寶睡覺時或者吃奶時修剪,這兩個時間段他們比較安靜,不會亂動,媽媽們可以進行修剪,不用擔心傷到寶寶。
  • 為什麼小寶寶晚上睡覺總是「鬧覺」?這些原因早知道,媽媽少受罪
    深入了解之後才發現,小寶寶從小養成這些睡眠問題,其實是有很多的原因的,但是當時閨蜜並沒有意識到,以至於自己辛苦寶寶也受罪,現在依舊沒有改善多少。那麼,這時候就有人說,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究竟是發生了什麼?寶寶才會在晚上總是哭鬧不停,還經常會發生在剛出生的前幾個月。如果做父母的的你注意到這些,就會明白你家的寶寶為什麼總會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鬧覺?
  • 為什麼小寶寶剛出生,就能準確辨認出媽媽?這3個方式有點暖心
    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卻會發現,小寶寶有時候哭起來別人怎麼哄都沒用,但放到寶媽手裡似乎用不了多久孩子就能恢復安靜。這樣的情況讓不少家長都有些犯嘀咕:為什麼小寶寶剛出生沒多久就能夠準確辨認出媽媽呢?看完這3個答案後,你會也許覺得好暖心!新手爸爸的苦惱:為啥女兒只認媽媽?
  • [萊蕪]足內翻棄嬰手術歸來 後期仍需穿矯正鞋矯正
    晨刊訊(記者 亓楠楠 通訊員 陶春奉)本報曾在2013年8月27日報導過一名不足一個月大、右腳內翻的男嬰被遺棄路邊,後被送至市兒童福利院的事。經過檢查,棄嬰是個男孩,有先天性足內翻症狀,體重只有3斤,自己也不會吮吸進食。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將孩子送至市婦幼保健院治療。經過詳細檢查,除了足內翻之外,孩子患有嚴重的新生兒肺炎、溼疹。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孩子情況平穩後又被接回了福利院生活,取名陽陽。  2013年10月份,福利院通過與北京半邊天基金會的溝通、聯繫,陽陽被送至北京接受醫療援助。
  • 新生兒足外翻怎麼辦 潘塞緹方法最常用
    作者:寶寶知道軟三歲新生兒足外翻的表現1、出生後即出現單側或雙側足部程度不等之畸形,足部呈踝關節蹠屈位,內翻、內收畸形。2、患兒學行走時,用前足或足外側緣著地行走,隨著年齡漸大,畸形漸加重,嚴重者足背著地行走,負重處出現滑囊和胼胝。
  • 開奶、斷奶,媽媽們該怎麼做?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順利生下寶寶只是第一步,如何順利開奶、如何斷奶會是媽媽們接下來最重要的兩堂課。 開奶,別輕易放棄! 開奶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剛開始沒有奶不代表一直沒有奶。寶寶出生後30分鐘左右,吮吸反射最強烈。
  • 嬰兒「認人」過程很可愛,原來小寶寶是這樣區分媽媽與其他的
    小英家寶寶小櫻子一個月大了,她聽說這個時候的寶寶的視力還很差,只能看到30釐米左右的東西,但她感覺小櫻子能認出她來,她走到哪裡小櫻子都知道,而且爸爸抱她就會找媽媽,非得小英抱了才安心。小英心裡納悶了,跑來問我,「小寶寶到底啥時候能認出媽媽以及周圍的人啊?」
  • 到底是雞娃?還是佛系?媽媽們到底該怎麼選
    這兩派在如何培養娃這件事情上,經常是意見相左,而「劍拔弩張」。雞娃派:即家長為了孩子能取得更優異的成績,而不間斷地給孩子安排學習等任務,不斷激勵孩子,讓孩子不斷前進。具體表現為:家長給孩子不停地灌輸「現在學習不刻苦,將來就得賣紅薯」之類的思想,認為學習是唯一出路。要讓孩子從小上最好的幼兒園、小學、中學……等等。孩子經常是「不在上課,就在上課的路上。」
  • 小寶寶耳屎到底該不該掏?教你一招,巧用棉籤清理寶寶耳屎!
    一直沒給寶寶掏過耳屎,寶貝2歲多了,怕掏壞耳朵,到底該不該掏呢?相信這也是很多媽媽的共同問題。寶寶耳屎有什麼作用?寶寶耳屎到底該不該掏呢?一般來講,寶寶的耳朵是可以不掏的,因為耳垢有保護耳朵的作用,而且還可以自行排出。但如果有的寶寶覺得耳朵不舒服,那媽媽可以給掏一掏,不過一定要用對方法哦!凡事有度,不過分就好!
  • 三個月內的小寶寶,到底是要哄睡還是抱睡?家長可不要弄錯了
    三個月以內的小寶寶,到底是要哄睡還是抱睡呢?馬琳這段時間被自己三個月大的女兒女兒搞得焦頭爛額,自己跟老公也是頂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這是為什麼呢?新生兒頭三個月裡最好採用「抱睡」,家長們可不要弄錯了小寶寶剛出生之後,因為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對外界的光線以及聲音其實都是感到恐懼的,所以在睡覺的時候也更容易驚醒。
  • 跑步-怎麼判斷高低足弓和內外翻足
    足型是決定選擇跑鞋最重要的因素。普通足型之外,高足弓和低足弓,外翻足和內翻足都是比較常見的特殊足型。首先判斷足弓高低。1.認識足弓。足弓可分為腳掌前後方向的內、外縱弓和腳掌內外方向的橫弓。內側縱弓由跟骨、距骨、舟骨、三塊楔骨及第1~3構成,內側縱弓較高,彈性較大,起緩衝震蕩的作用,又稱為彈性足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