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這段時間的股市可謂是,
一天一個驚喜隔天一個驚嚇。
這不,本周IPO停了,
但是一個板塊卻來了。
受密集的政策影響,
市場當然是漲漲跌跌,
不但是漲漲跌跌,
有時候還暴漲暴跌。
兩周多前,大樹在每周的策略課上,
叫大家買入股票,
然後賺了,
然後一些小夥伴就又不淡定了。
尤其是林妹妹家的隔壁老王,
之前買樂視虧了50%,
那叫一個不動如山一臉淡定,
現在浮盈了5%,
卻每天被撩撥得一驚一乍的。
我估計,
這貨沒幾天就會被市場畢業出去。
為什麼我們在虧損50%的絕境中能夠不動如山,但是卻被5%的浮盈撩撥得不要不要的?
有一句老話叫做哀莫大於心死,我想50%的虧損還不動如山,應該就屬於心死的狀態了吧。
心死是個什麼狀態?那就是沒有理性思考、沒有情緒波動、沒有什麼對與錯的判斷,沒什麼投資原則和資產配置,更不要說什麼反思總結提高,總之統統沒有。這種狀態看上去是不動如山,其實是山已經塌了。
而這種狀態下再去爬新的山,有了心死的極度負面體驗後,市場波動對情緒的影響將被放大,5%的波動在心理感受上已經被放大了五倍成了25%,而對恐懼的感知又比盈利高一倍,這樣5%的浮盈在心理上就又成了死生之事了。如何能不被撩撥?
反彈行情為什麼難做?
這不僅僅是一個市場到沒到底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直面自己心底的深淵。
那我們如何能擺脫這種狀態,跳出這種永無休止的循環,重塑健康的投資心態呢?
這真的很難,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能要從根子上去著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我們到底適不適合做股票這類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這個問題彼特林奇同志在他的書裡曾經列出了四個測試題,大樹覺得還是比較靠譜的。
01. 你是否具有承擔痛苦和虧損的能力?
投資要追求高收益就要承擔高風險,任何投資都有虧損的可能,而面對虧損的時候要求投資者既要在客觀上有承受的能力,比如虧損財富不影響正常的生活質量等,還要求在主觀上能承受虧損帶來的痛苦。
承擔痛苦的能力不僅僅是指你不怕疼,而是要清楚的知道自己能承受多少痛苦。
02. 你是否具有承認錯誤的謙虛?
謙虛的承認自己的錯誤在任何投資風格和門類裡都是很重要的事情,為什麼重要不用大樹說大家也知道。
所有人都會犯錯誤,這是天底下最正確的事情,如果有人可以不犯錯誤,直接上期權,他就可以在一年內擁有全世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03. 你是否有長期研究一個投資標的的興趣和時間
賣手機的如果說自己的手機是「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那是說自己的手機牛逼,搞投資的如果說自己投資股票是「研究五分鐘,持有五六年」那就不是牛逼,而是傻叉了。
然而,就是這麼個傻叉的行為,很多人卻一直樂此不疲。
長期深入的研究是投資信心的來源和保障,研究五分鐘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但是長期研究就要受到時間的限制,並且你還必須得有興趣,否則枯燥的數字和報告也是一種痛苦,人在痛苦下很難做到長期研究的。
04. 你是否對自己的認知有信心,不論賺錢與否情緒都不會受到影響
在過去的文章中大樹講能力圈的時候說過一件事,就是我們不管如何去研究和分析,買入的股票總是會經歷一大段時間的浮虧,因為我們不可能總是精準的買到底部,而且上漲的時間佔比也僅僅是20%,所以在這種時候我們的情緒總是跟著是否賺錢走,那基本上不用想了,即便再有信心的投資也會在這種搖擺中被動搖,最後被市場提出去。
以上的四個問題進行自測,如果答案全部都是【是】,那麼恭喜你,你適合做股票這類的高風險投資。
不過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那麼急著回答。
這四個問題全部回答否很容易,但是全部選擇【是】卻很難。
因為這些問題裡面,本身就要求一個人是個矛盾體,比如既要謙虛認錯又要有信心堅持?那什麼時候要謙虛認錯什麼時候要堅持呢?這需要很深的功力,非十年經驗怕是不可得。
那好了,如果這四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自己根本不適合做股票這種高風險投資怎麼辦?沒什麼怎麼辦的,直接不做就是最正確的事情。
不過,這事還有轉機,那就是如果你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是】,那麼你可以選擇一種被動的投資方式,就是徹底放棄選時和選股,用一種固定的規則去參與這個市場。
1 投資一個皮球
什麼叫做投資一個皮球呢?
很簡單,就是選擇一個像皮球一樣的標的.
這個標的可以跌得摔在地下,但是它最終必然總會彈起來,而且摔得越厲害就反彈得越高。
那這種皮球式的標的是什麼呢?
肯定不是個股。
因為很多個股趴地下就永遠起不來了,這個標的就是是股票指數。股票指數隻要股市不關門,他總會彈起來。在中國這個指數是滬深300,在美國是標普500,在香港是恒生指數,這些都可以。
2 固定一個比例
選擇指數作為標的後我們不能把所有的錢都買成指數,而是應該給自己一個比例。要有一定的比例投資無風險的固定收益資產,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降低整體的波動性讓自己好受一些;另一個是當股市波動時,我們有足夠的資金可以進行股票指數投資的增減,這非常的重要。
沒有這一點,直接100%幹進股市指數,當指數也下跌50%時,你就又不動如山了。
這個比例是多少呢?
其實這和時間有關係,
就是你人生中可投資的時間長度。
時間長度越長,你可以承受的波動越大,經歷的周期越多,這樣你股票指數的比例就可以越高。
理財理論裡有個簡單的算法是100-你的年紀,比如你今年30歲,那麼這個固定比例就是70%的股票指數和30%的固定收益,這種算法固然簡單粗暴,不過確實也是有點道理的,可以直接拿來用,實際投資中,根據自己的資金穩定性進行下微調就是了。
3 固定規則的動態調整
按照固定比例去進行了投資後,我們是固定了,但是市場並不固定,這個時候需要做的是根據市場的波動進行調整,這個調整也是一個確定的規則。這個規則可以是一個時間點,比如每年的某一天進行調整,也可以是某個市場幅度,比如市場比基準日漲跌超過了30%,這些都可以。
那如何調整呢?很簡單,市場波動後,你的資產配置比例也就跟著發生變化了,當調整條件達到時,你就賣出多的,買入少的,把投資比例恢復到原始比例就行了。
這樣的動作可以讓你自動的在股市的高位降低持股同時在股市的低位自動的提高持股,並且這個調整可以一直進行下去,不會出現沒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