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吃過東北的酸菜,說自己是北方人都有點不夠硬氣。而在物流如此發達的今天,南方的朋友,如果沒吃過的話,那也算是一種遺憾。酸菜作為北方,尤其是東北地區的特色美食。對於曾經在東北生活過幾年的我來說,也是讓我無法抵抗的美味。
酸菜屬於發酵食物,而發酵的工藝也讓食材有了更多的展現形式。時間的作用下,讓食材在慢慢發酵的過程,產生了劇烈的變化,從而讓口感味道甚至營養都有了極大的提升。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火腿,豬肉再發酵後,肉質和鮮香的味道都超遠了生肉自身。還有家家常備的醬油,料酒等等。當然對於咱們來說,發酵產物最受歡迎的就是酒,各種白酒是咱們中國的特色,也是發酵工藝的極致。
說到酸菜,這個對於全國從北到南都有。也就是因為咱們的寬廣維度,和溫度氣候的巨大地區差異,造就了不同的發酵美食,東北有酸菜,作為中部地區的四川湖南,有泡菜,而更南段的貴州,也是酸湯的天下。酸給人第一聯想就是,酸鮮。讓鮮更加的美味,再加上酸自身又有開胃解膩的效果,所以很多葷菜和經過發酵酸香的蔬菜混合在一起,讓味道的層次更豐富,還清香不油膩。
而實際,把蔬菜醃製,這個更多的是以前存儲條件所限,為了能更長久的保存,所以就有了各種醃製菜品。經過醃製後,能讓存儲的時間變長。而東北作為中國最冷的地區。冬季自身就蔬菜匱乏,而北方很多用地窖的形式在東北也不完全適用,因為凍土讓地窖也不能很好的起到保存的作用。
白菜是做酸菜的材料,也是曾經北方冬天可以說唯一的帶葉子的菜了。記得小時候的我,沒到入冬都要和家人一起拉回幾百斤的大白菜存儲過冬。這個也是當時的北京一大特色。家家戶戶囤積大白菜。而在往北的東三省,因為氣溫更低,常規存儲方法大白菜無法久放。於是就有了這種醃製做成酸菜來存儲過冬。
東北和其他地區的酸菜做法差異最大的就是,無需其他材料,大白菜摘乾淨,清洗後晾曬幾天,然後放入大缸中,倒入涼白開,上面壓個重物,防止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慢慢發酵變酸就做好了。
東北酸菜的口味就是酸鮮,沒有其他的味道,更為的直接,因為在醃製過程不添加其他配料調料。而這種酸鮮,主要是植物酵素將青菜,白菜中的植物糖分解,大部分由植物糖轉化成有機酸而使蔬菜變酸香,少部分由於分解不完全而生成酒醇,有機酸可與醇反應生成酯,酯類是有特殊香氣的。所以這個味道是最純粹也是最能突出這個酸菜特色的。
說到這裡,那麼酸菜如何吃?酸菜對於東北是一種情懷,雖然現在物資也是極大豐富,但酸菜就如同辣對於四川人來說一樣。是味蕾所必須的一個味道。酸菜餃子,炒酸菜,當然最為代表的還是酸菜白肉,有酸菜,有肉還有湯,酸鮮香濃的感覺,就是東北味,倍兒地道。
我曾經在東北生活過幾年,所以對於酸菜的喜愛一點也不比東北人少。每到冬天,總會或多或少地做上幾次,不光是中回憶,更多的是這菜是真的好吃啊,白肉在酸菜的搭配下,香糯不膩,酸菜又潤浸了豬肉的脂肪更加的鮮美。軟爛的白肉加上還保留一絲脆爽的酸菜,這種香味的融合,口感的融合,讓人垂涎更讓人無法停筷。
說了那麼多,不由得口水泛濫,趕緊說說這道菜的做法吧。
1, 所需材料:酸菜,五花肉,蔥姜,料酒,鹽
2, 首先做酸菜白肉,最好搭配五花肉,上五花為首選,因為上五花膘厚不分層,相對油脂豐富,更適合做這道菜。
3, 冷水下鍋,放入五花肉和蔥姜,燉煮30分鐘至筷子能插透。
4, 在燉肉的時候,處理酸菜。因為我買的是成品,已經切好絲,所以只需要清水漂洗一兩次就好。對於酸菜,千萬別漂洗太多遍,把酸味洗淡了也就失去了這道菜的靈魂了。
5, 洗好的酸菜攥幹水分後,鍋裡適量油,放蔥花爆香後下入酸菜炒香,然後關火備用。
6, 此時肉已經燉好,撈出切成薄片。燉肉的湯要留著,一會還要用到。
7, 把炒好的酸菜倒入砂鍋,上面碼上切好的肉片,再倒入燉肉的湯,加點鹽調味。
8, 最後上火,小火慢燉20分鐘就做好了。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也都看出一點,這是道非常簡單的菜。做法可以說零難度,更關鍵的是,還基本零失誤,時間出美味,你可以久燉一會兒,這樣會更加的地道美味。
一道簡簡單單又充滿特色的東北家家必備的菜,讓人在寒冷的冬天,一家人圍著一鍋熱氣騰騰,酸香美味的酸菜白肉,那感覺,舒坦極了。
對了,調個蒜汁,這個是這道菜的絕配,香糯的白肉已經融合了酸香,再蘸上蒜汁,一口下去,享受。
把複雜的變簡單,把簡單的變得更加的漂亮,讓漂亮和健康同時擁有,這就是我@呲食塘,一個不拘泥於傳統的美食作者,值得你,一個不拘泥於傳統的美食作者,值得你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