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出自《夷堅乙志卷五 張女對冥事》作者:洪邁
本故事,是作者洪邁老嶽父家發生的事。說他老嶽父 張淵道,從兵部侍郎退休後。寄居在江蘇無錫縣南祥寺(現在此寺還有)。其次女,就是作者的小姨子,當時已經嫁給了梁元明。這個故事就是,他小姨子回娘家看望父母發生的事。
時間在紹興己未年(即宋高宗 紹興九年 西洋歷 1139年)正月初七。一家人同遊惠山寺(惠山寺位於無錫惠山秀嶂街,始建於南北朝)。因為天氣冷,帶的一些煎餅也是涼食。等到回家後,作者的這個小姨子突然心痛,到了晚上就更加的嚴重了。她丈夫梁元明,將她扶著坐了起來,只見她譁譁流淚卻說不出話。指著自己的嘴很困難的說:「我說不出來」。
又問:「你看到什麼了?」
回答說:「張渥在此」
張渥是張淵道的叔叔。死於戰亂,後又降神(類似附體,或扶箕之類)說是在泰山府做直符走吏(官名職位名)。大家以為是鬼怪做崇,就叫來洞虛觀道士過來看看,於是道士取來紙筆開始做法,讓所有的家人,過來看看紙上有什麼,家人們仿佛看到紙上有影像,像是一個戴著幞頭(古代的一種頭巾)的人,
這個道士說:「這是正神,不是鬼祟。應該是陰曹地府要對質什麼事情。」
然後,寫了一個符,讓作者的小姨子吞下,到了第二天,天剛亮事才甦醒,但是心依然痛。整個人看上去,痴痴呆呆的,到了晚上才能說話。
作者的小姨子說:剛開始病的時候 ,只見一個拿著符的人,站在床下,說官家叫你走一趟。
我說:「我是士大夫家的女子,你怎麼說叫喚我就叫喚我」
那個人說:「陽間如此,我們陰間不管你是啥身份。」
只覺得,身體不自主的,就跟著這個人走出去了,剛來到寺裡的後牆門,就見一個很高大的人把著門(估計是廟裡護法),就把他們給擋住了。
說:「這是張侍郎家的女子,你是什麼人來叫她?」
這個來抓她的人,也不搭理這個人,直接就穿牆出去了。看見牆外有一頂特別高級的轎子,上轎後,兩個人抬著就走。大約走了幾百裡,來到了錢塘江,過了江後,又走了很久,進到一個很大的官府。只見紅色大門,大紅燈籠,上面的門釘都是金色的。看見大殿有九間,都垂著帘子,其中有三間的門帘是卷著的。
此時看見一穿紅袍戴碧玉冠的王者坐在上面。這個抓我的人,就上前去報告公事。此時只見這位大王,站起身,扶案而立,看著我問道:「張相公(指的是張渥,是她的叔爺)在陝西殺趙哲,你父親是參議官,他參與此事了嗎?」
我想說不知道,又恐怕連累父親。於是回答說:「開始的時候並不參與此事,也曾建議我的叔爺,他不聽。」
這個大王說:「諫而不聽,你父親怎麼不走啊?」
我回答說:「因為當時,我父親向我叔爺求一個郡官,還沒有得到。」
只見這大王看看左右,說帶她去錄口供。就在剛才對答之時,我看見西邊走廊有一人,一邊聽一邊臉帶微笑。又看見東邊也有一個人。這東西的兩個人,長的都是相貌堂堂。
話說,錄口供的時候,那個辦事的人就對我說:「那個西邊笑的那個就是趙哲,東邊的那個就是曲端」
當時我看見周圍的辦事人員,身高都過丈。戴著鐵幞頭(一種頭巾).穿著褐布袍,手裡拿著紙筆,給我寫口供。
那個辦事官吏又說:「本來是要應該追你大哥過來的,可是他不聰慧。」
作者洪邁在文中解釋說,其大舅哥張通,從小體弱多病,對於家裡的事情並不知道。
接著,看到有人送來特別豐盛的食物。我聽到一人說:「不要吃,吃了就回不去了。」
我又看見,走廊裡還有很多房間,有的門口寫著「鑊湯地獄」,有的寫著「剉碓地獄」
房間很多,但是門都鎖著,裡面的情況不得見。
忽然,看見一個認識的人,是親家宋母,站在書案後看著我笑。傍邊有人說:「這是判到了好地方的人」
沒一會,錄完口供。大王說回去吧。但是這回沒有乘轎,而是跟著帶我來的人一起走,等到了江邊,看見一個貴人,穿著公服騎著馬,儀仗排場很大。於是我問:「這是什麼人」
回答說:「是呂相公」,當時呂忠穆公(呂頤浩 諡號「忠穆」)已臥病.之後一個月才死。
評論:
這個故事,是作者小姨子發生的事,可信度較高。就是民間所說的「走陰」或是「過陰」。
不相信的朋友,也不用抬槓,因為我不接槓。
簡單說就是陰間的泰山府(有可能是東嶽大帝)需要她的口供來證明一件事,這件事,由於故事裡沒有說清楚,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只知道牽扯到他的父親及其叔爺。又簡說了一下泰山府的樣子,及其裡的工作人員面貌,以及看到的地獄名稱(在《地藏經》中有更詳細的地獄介紹,有興趣的朋友自行去看)。最後回來時,看到了當時南宋的著名丞相 呂頤浩,此人當時,在陽間是生病狀態並沒有死,可見那時所謂的魂已經到了陰間。實現中此人是在作者他小姨子回陽後一個多月後去世的。
關於陰間之事,民間多有傳聞。相信的人很多,不信的人也很多。至於說你不相信,就多高明,或是相信真有其事的人,就多愚蠢。我看未必。爭辯有或者沒有,沒有什麼意義。重要的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