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大山裡的果農,非常感謝您之前參加我們的電商扶貧項目,今年山裡的果子又熟了,銷售困難,給您一份專屬優惠券,歡迎再品嘗」並附上一個購買連結。小張看到簡訊後想到之前買的「愛心水果」還不錯,便點開連結再次購買,隨後幾天,非但沒有收到水果,還收到了大量垃圾信息,才意識到自己遇到了電信網絡詐騙。
(圖:電商扶貧使網際網路「下鄉」 土特產「上線」)
近年來,電商扶貧項目遍地開花,既解決了貧困地區農產品滯銷的問題,又為全國用戶提供了新鮮、原汁原味的地方特產,因而廣受歡迎。不法分子抓住用戶購買新鮮產品、為偏遠貧困地區助力的心理設計騙局,通過詐騙簡訊、釣魚網址等詐騙手法廣撒網,被騙的用戶有可能收到次果、壞果,也有可能像小張一樣,不僅白白損失了錢財,還將自己的個人信息洩露出去,承受垃圾信息的騷擾。
然而,不法分子不僅盯住了用戶的錢袋,還將魔抓伸向了農民的血汗錢。某天果農李大爺接到自稱「扶貧辦」電話,稱響應國家政策,可以幫李大爺通過「展示推廣」方式賣梨,並承諾在一個月內售完。李大爺正為樹上七八千斤黃金梨的銷售發愁,又對電商扶貧有所耳聞,便在繳納過1萬元「展位費」後把銷售問題交給了對方。之後一個月李大爺一筆訂單都沒收到,打對方電話顯示為空號,不僅損失了1萬元,更延誤了賣梨時機,可謂損失慘重。
(圖:騰訊手機管家精準識別攔截騷擾詐騙電話)
面對不法分子無孔不入的詐騙手段,普通用戶和果農很難及時察覺止損。對此,騰訊手機管家提醒大家,帶有連結的促銷簡訊依然是不法分子進行詐騙的途徑,用戶在網購產品時一定到正規網上商城購買;對果農來說,在秋收時節則要提高警惕,接到「扶貧辦」或「電商平臺」電話後進行多方查證,做到不輕信、不轉帳匯款,避免被騙。
此外,還可以使用騰訊手機管家等安全軟體對詐騙電話、簡訊、風險網址等進行識別攔截,幫助用戶及時發現騙局,避免財產損失。騰訊手機管家依託騰訊安全雲庫和10億用戶手動標記,擁有全球最大騷擾攔截資料庫和強大的反詐騙能力,能夠精準識別電話類型,智能攔截詐騙、騷擾、廣告推銷等類型電話、簡訊;憑藉其SDK能力,可以幫助識別攔截迷惑性強的釣魚、虛假網址,用戶不慎點擊訪問風險網址時,會收到「安全提醒」,幫助用戶及時切斷訪問,避免落入不法分子騙局。
金秋十月,收穫的時節,大家在收穫豐收的果實時,一定留意打著電商扶貧旗號的網絡騙局,可以使用騰訊手機管家攔截詐騙電話、簡訊,以防上當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