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銷大爺」被濫用於悲情營銷 原照片拍攝於2011年 只是攝影師偶然遇到的勞作者
「滯銷大爺」原圖拍攝者稱要維權
5月9日,北京青年報報導了《揭開「網售滯銷水果」悲情牌套路》。記者調查發現,電商平臺中不少商家以「滯銷」為由銷售水果等商品,而商家用的都是同一名老人的照片,這名老人也被稱為「滯銷大爺」。報導引發大量關注。5月10日,北青報記者聯繫到「滯銷大爺」照片原圖攝影師,攝影師稱照片實際拍攝於2011年,當時路過看到這位老人正在務農,有感而發拍了一組照片。對於目前照片被商家濫用的情況,攝影師稱希望維護自己的著作權,並會趕快取證。
這張照片在各種以「產品滯銷」為營銷噱頭的網店宣傳圖中被濫用,老人也因此被稱為「滯銷大爺」
講述
原圖拍攝於2011年
5月9日,北青報報導了網絡電商以「滯銷」為名銷售水果一事,多個店家使用同一位老人照片,不同的是,宣傳圖中老人形象不變,滯銷的商品則被換成了蘋果、鮮筍、菠蘿等多種水果。這位老人被稱為「滯銷大爺」,店家使用悲情牌套路銷售商品也引發大量關注。
5月1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繫到「滯銷大爺」照片原圖拍攝者,攝影師來自甘肅省,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滯銷大爺」原圖信息顯示,照片拍攝於2011年6月25日傍晚。攝影師柳先生介紹,當時他和朋友在路上開車,途經一處村莊附近時看到老人並拍攝了照片。
攝影師拍攝的一組照片中,這位老人或是用手挽著籃筐走在地裡,或是彎腰整理採摘的蔬菜,或是對著鏡頭微笑。
在很多商家濫用的「滯銷大爺」照片中,大爺頭戴一頂藍色帽子,頭髮已經變白,嘴邊留著的一圈鬍子也已發白。老人皺著眉頭,望向遠方。因照片拍攝於7年前,柳先生已經不記得當時具體的情形,老人作出這樣的表情,「應該就是說話間無意識的瞬間」。而除了這位老人,攝影師還拍攝了老人的老伴兒,兩人當時在一起幹農活兒。據攝影師回憶,兩位老人種了花菜等蔬菜,但當時沒有聽說過老人家裡存在滯銷的情況,
2011年12月,攝影師曾把這組照片傳到自己的博客中,此外沒有傳到過其他地方,他也不清楚商家為什麼會濫用這張照片,攝影師目前打算要維護自己這張照片的著作權。
進展
已有商家將老人照片換掉
昨天,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原先採用「滯銷大爺」照片的商家有的已經換掉照片,有的將商品下架,但令人詫異的是,還有商家僅僅把大爺的肖像換掉,換上了另一位女性老人的照片。
其中一個售賣蘋果的店家將原來的「滯銷大爺」照片換成一位老年女性,但照片中的文字還是「蘋果滯銷」。店家稱已經看到相關新聞,因不想影響店鋪銷量而將照片換掉,但仍用「滯銷」作為宣傳,是因為可以吸引更多顧客購買。
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已有不少商家刪除了「滯銷大爺」圖片,同時也刪去了「滯銷」等宣傳詞語。甚至有的店家作出了商品下架處理,例如此前一個打著「滯銷悲情牌」的店家已將芒果下架,但仍有個別商家還在用「滯銷大爺」。一家售賣貓窩的店鋪中,店家將老人肖像配在了一個貓窩旁,圖片配文是「貓窩滯銷,幫幫我們」。店鋪工作人員稱繼續用照片是因為「大爺樸實」,當北青報記者提出老人照片被濫用時,工作人員表示會「給老闆提建議」。
北青報記者還發現,有不少購買過「滯銷水果」的顧客都給出了「差評」。張女士稱,之前在網上看到宣傳購買了一箱蘋果,寄到後發現很多蘋果都爛了。「賣家的承諾和實際相差太多了,東西貴而且又不好吃。之前還想著既然是幫助老農就算了,看了新聞才知道很多商家都是利用大家的善心」。
專家
店家不能以愛心非法牟利
北京市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會長邱寶昌認為,店家虛構滯銷事實,誤導消費是一種欺詐行為,「消費者可能本不需要購買水果,但一些商家利用消費者的善心、愛心導致重複購買。在現實中我們知道農民確實不容易,果農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受災,消費者購買滯銷產品也是一種濟困行為」。
邱寶昌認為,在網際網路沒普及的時候,買賣行為都是在現實中發生,現在網購行為愈加普遍時,賣方更要注意誠信經營。「編造謊言,欺騙消費者,利用人們的善心,編造虛假信息並虛構事實,騙去別人的同情,是欺詐和不正當的行為」。
此外,邱寶昌介紹,根據廣告法相關規定,店家發布虛假廣告也要進行相應處罰。「接觸的虛假信息多了,可能真正『狼來了』的時候就沒有人動心,當果農真正受災時可能也不會有人幫忙,所以這個案例不僅法律上要嚴懲,道德上也要譴責」。
邱寶昌介紹,商家濫用「滯銷大爺」,侵犯了老人的肖像權和原圖攝影師的著作權,根據法律法規應該承擔賠償責任。「攝影師可以對照片和侵權行為進行公證,維護自己權益」。
邱寶昌建議,電商平臺有內容審核責任,對於店家濫用照片的行為,要強化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同時也要防止發生壟斷和不正當競爭,避免商家以善良人的愛心非法牟利。
對話
攝影師:沒聽說大爺家有滯銷水果
5月10日,北青報記者聯繫到了「滯銷大爺」照片原圖的攝影師,攝影師稱此次注意到商家濫用老人照片也感到很意外。照片拍攝於7年前,因拍攝於路途之中,所以後來也沒有與老人再聯繫。目前,攝影師打算維護自己對照片的著作權。
北青報:當時為什麼拍攝這樣一組照片?
攝影師:7年前,我們開車經過的時候,先是看到烽火臺,後來看到農作的老人,一時覺得非常有感觸就下車拍了照片。
北青報:很多商家將老人的照片用於以「商品滯銷」為名的營銷,當時你拍攝的時候老人家裡有滯銷的農產品嗎?
攝影師:當時和老兩口聊了聊家裡的種植情況以及收入情況等,老人家裡種了花菜等,沒有聽說有滯銷水果。
北青報:照片之前在什麼地方發表過,有沒有想過照片被濫用?
攝影師:2011年底的時候發在了我自己的博客上,看到老人辛苦勞作,但收穫後很幸福,想記錄一下,也沒有發到其他地方,看到這些商家濫用覺得也很無語。
北青報:你之後和這位老人聯繫過嗎?
攝影師:和老人沒有再聯繫,照片拍攝時間很久了,目前在外地出差,回甘肅之後會想辦法找一下這位老人。
北青報:對於現在商家濫用照片,下一步打算怎麼做?
攝影師:商家是侵犯了我的著作權和老人的肖像權,現在要趕快取證,包括每個侵權的商家,要維護權益。
本組文/本報記者 郭琳琳 供圖/柳先生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