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李話魚
歡迎點右上方【關注】,查看1000餘篇水族文章及視頻資料,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
養魚時,在所有的要素中,水是排在第一位的。而在這用水方面就會產生很多的疑惑,比如使用自來水和純淨水那種更好?每次要多長時間更換一次水?每次換水的量又是多少?水溫有沒有必要控制等等,這樣的問題很多,卻又是沒有新手朋友所必須要經歷的,只有有一個合理養殖理論,才能支持養好魚這個結論。
這些關於水的不同情況,都需要好幾個前提條件來進行照應,比如魚缸的大小、循環水的流量、過濾濾材的配置等等,對這些方面的正確認識有助於認清水質持久平衡的所需條件。今天我們要講的內容,會圍繞硬水缸水質的「養水過程」來講水質是如何養成的,這種硬水更適用於很多的三湖魚類型等。
關於自來水「普通的養水」過程,請大家添加關注,查閱小編以前發布的文章,有詳細的「養水方法講解。硬水缸的過濾一般不建議濾桶,其餘過濾方式都尚可。濾桶對硬水中氨的揮發效果不是很好,這是普遍的魚友反映的結果,新魚友們就不要再去趟這個水了。純淨水,顧名思義,缺少魚兒生存的有益物質和微生物,並且抵禦有害菌的能力較弱,不建議直接使用。
養魚先養水,原來新開缸需要這麼養水,魚兒才能存活!聽聽老魚友怎麼說吧!
硬水缸開缸養水的方式為:第1天、造景完畢,放滿自來水,並讓過濾系統工作;第2天、換新自來水,過濾系統自此不再關閉;第3天、換一半水,從新加滿自來水,並打開加熱棒,燈照5小時(以後每日開燈5小時即可);第4天、加入硝化菌(魚店有售);第5天、缸內不變,另外困水一缸備用(困水方法開晾曬3天或暴氧1天);第7天,至此,換入「困好的水」1/3;第8天、再次加入一次硝化菌;至第10天、可以放入觀賞魚了,一定記得魚一定要「過水」。
過水的細節,將用袋子裝好的觀賞魚,原封放入魚缸,需經過15分鐘的時間讓袋子裡的水與魚缸水溫趨於一致,之後把魚缸裡的水加入袋子1/3,每個15分鐘加入1/3之一,經過3次後加入水後,將魚從袋子裡取出,放入魚缸即可,袋子裡的水扔掉,決不能入缸!自此,所有的開缸養水過程結束。
以後,保持每個星期給魚缸換水1/4即可,正好一個月維持換新一次。同時,每個月需要清洗物理過濾棉一次,每半年需要用魚缸內的水清洗一遍生化過濾濾材(注意輕柔衝洗即可,防止破壞硝化菌),整個硬水缸的養水及開缸程序就是這樣的,根據魚缸的大小,僅在量上有些許的不同罷了,比如硝化菌的使用量等。這種方法可以很好的讓觀賞魚得以生存、繁衍,保證觀賞魚有個良好的狀態。

以上的內容,不知道大家明白了沒有,硬水缸的開缸比「軟水缸」開缸要麻煩一點,但是為了觀賞魚能夠更好的生存,這點小麻煩還是有必要處理的。再者,僅僅也就開始的這段時間囉嗦點罷了,以後的養殖過程都一樣。你覺著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經驗和樂趣。感謝大家的閱讀,特別感謝添加關注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