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餵養早產兒?

2020-12-05 寶寶知道

俗話說,「瓜熟蒂落」才是自然圓滿。可是臨床上,卻有相當部分新生兒是「提前報到」。到底該如何科學餵養早產兒?

早產兒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胃容量小,易引起嗆奶而窒息,加上各種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也較差。所以,出院回家之後,科學餵養顯得尤為重要了。針對早產兒的餵養,育兒小編有幾個關鍵要素需要提醒各位家長:

一、母乳餵養最有益於寶寶健康,早產兒也不例外

分娩之後,不少早產媽媽沒有辦法給早產兒第一口奶,也沒有辦法和早產兒待在一起。但是這種情況下早產媽媽更需要及時進行開奶,早產兒住院期間,早產兒媽媽可自行將母乳擠下來,由家人帶給專業醫護人員餵給早產兒。與足月生產媽媽的母乳相比,早產兒媽媽的母乳成分不同,它的營養價值和生物學功能更適合早產兒的需求。除了早產兒生長所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早產兒媽媽的母乳還提供了一些保護性因子,幫助早產兒抵禦疾病,減少感染。

早產兒由於其特殊的生理需求,胃腸消化吸收能力不成熟,比足月兒需要較多卡路裡及特殊營養素,帶早產兒出院後,如果媽媽母乳分泌不足,就要混合餵養或配方奶餵養早產兒。而配方奶的選擇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專用的「出院後早產兒配方奶粉」。其特點是營養豐富、熱量高、容易消化吸收。「出院後早產兒配方奶粉」餵養的時間是從早產兒出院後至少到矯正月齡3個月。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最好把早產兒配方奶粉餵養的時間延長至矯正月齡12個月。等到早產兒矯正年齡滿1周歲的時候,就可以轉為吃普通足月兒配方奶粉了。

一直給早產兒母乳的媽媽也要注意:單純的母乳餵養可能不能滿足低體重早產兒生長所需的蛋白質和礦物質需要。因此,目前國際上推薦母乳餵養的早產兒需要添加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母乳強化劑,以滿足早產兒的營養需求。大多數新生兒專家也建議,在早產兒吃奶量達到每天100ml/kg時開始添加母乳強化劑。

二、儘量多地讓早產兒吸吮乳頭

對出生體重在2000-2500克的、吮吸反射良好的早產兒,可直接儘早地讓其吸吮母親的乳頭。如果早產兒吸吮力量不足,母乳量充足的早產兒媽媽儘量把母乳吸出來,用滴管或小匙餵給早產兒,選用的滴管應到專門的醫療器械部門去購買,小匙應選用邊緣鈍的瓷匙或不鏽鋼匙為好。不管是選用滴管或瓷匙和不鏽鋼匙,都要將乳汁從早產兒的嘴邊慢慢地餵入,切不可過於急躁而使乳汁吸入早產兒的氣管中。等早產兒具備了吸吮能力,就要儘量多地吸吮母奶。媽媽餵奶時也要注意正確的餵奶姿勢,幫助早產兒含吸住乳頭及乳暈的大部分,這樣可有效地刺激泌乳反射,使早產兒較容易地吃到乳汁。

三、人工餵養的早產兒需要注意奶粉衝調濃度和溫度

早產兒腎臟沒有發育完善,奶濃度過高對早產兒的體重增長會帶來影響。因為早產兒的體內含水量很高:一般新生兒的含水量佔人體的70%,而早產兒達到了80%-85%,體內含水量高了,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容易脫水。如果奶水濃度太高,從小便中帶出的水分也越多,即便吃得再多,營養也會從小便中溜走,體重增長也會非常緩慢。所以早產兒的奶水濃度應是2:1,即2份奶,1份水,相比較而言,新生兒的奶水濃度是3:1的比例。早產兒早期階段可按照2:1的比例吃,一直吃到糾正月齡的滿月,然後再逐漸按照3:1的濃度給早產兒餵奶,逐漸過渡到吃全奶。

另外,衝調溫度也要適中。家長可以把衝調好的奶汁滴在手背上以不燙為標準。餵奶速度要慢,避免早產兒吃得太急而導致嗆奶。另外按需給早產兒餵奶。吃得慢是早產兒的進食特點,家長要有耐心,而且吃奶時要給早產兒一個休息時間:吃1分鐘後,讓早產兒停下來休息一下,等10秒鐘後再繼續餵食,這樣可減少吐奶的發生。

四、餵養時要注意姿勢以防溢奶

由於早產兒吞咽功能不完善,有時會發生吐奶及呼吸運動不協調現象,使奶逆流至咽喉部,再吸進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嚴重者會立即窒息致死。所以餵養時,最好使早產兒處於半臥位,奶嘴最好質地軟,吸入孔大小適宜。如果發現溢奶,立即將早產兒俯臥或側臥,讓口中奶流出。

五、另外要注意觀察早產兒食用奶粉後的反應

如早產兒喝普通早產兒奶粉後常拉肚子,此時就需要換成免敏奶粉。免敏奶粉中去除了奶粉中容易引起胃腸過敏反應的物質,不含乳糖,為天生缺乏乳糖酶的寶寶及有慢性腹瀉的寶寶所設計。美國兒科專家最近發現,奶粉中如果含有脂肪酸,尤其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ARA(花生四烯酸),有助於早產兒的發育。

健康TIPS:

一部分早產兒餵養到位,「長勢」良好,通常很快就可以追上同齡孩子,而一部分早產兒則始終處於同齡孩子發育標準最低限,多數早產兒在2歲左右可以趕上同齡孩子的身高和體重,少部分達不到的,家長也不要在餵養方面急功近利,順其自然。隨著機體各器官發育成熟,早產兒與正常孩子的差距也會逐漸縮小。

另外小編提醒各位早產兒家長:對於早產兒來說,可能不適宜和同齡的孩子比身高和體重,而要進行定期體格檢查,監測早產兒的生長發育水平。正常嬰幼兒,在出生第一年,身高平均增長約25釐米;1~3歲時,平均每年增長約8~10釐米左右。對於早產兒,尤其是極低出生體重兒,一般在1歲半到2歲之間會追上同齡的孩子。(文章來源於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早產兒如何餵養?比足月兒餵養困難,最好做到這些
    對於孕周未滿37周、出生體重不足5斤、身長不足46cm的胎兒,歸於早產兒的範疇。寶寶出現早產的因素比較多,孕婦急性感染、高血壓、乾重活、多胎等都可引起早產。可馨育兒說,早產兒餵養有著需求大、吸收差、吞咽難、不易消化等問題,比正常兒的餵養更加煩瑣和困難。早產兒如何餵養?
  • 我國早產兒發生率逐年上升,早產兒餵養、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開放,高齡產婦增加等,我國早產兒發生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如何正確照顧早產寶寶,讓早產寶寶和足月兒一樣健康成長,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藉此機會,袋鼠麻麻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些關於早產兒護理、餵養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大家更好地呵護早到的天使。
  • 補不足,防過度 早產兒營養管理有講究
    新快報記者 孫毅/攝 新快報訊 記者楊澍報導 今年的11月17日是第七個「世界早產日」,日前在廣州市醫學會新生兒科學分會和美贊臣聯合舉辦的2017早產兒營養論壇上,數據顯示我國早產兒發生率在
  • 早產兒奶量30ml正常嗎,早產兒每天奶量多少合適
    3如何母乳餵養早產兒母乳餵養對所有新生寶寶都非常有益,尤其對於早產寶寶而言,母乳餵養的意義更加重要。1、開始的時候,媽媽要慢慢習慣寶寶的暗示。要想讓寶寶少哭鬧,最大限度地吃東西,媽媽必須搞清楚寶寶什麼時候餓了,下一次寶寶會什麼時候想吃奶。
  • 特殊醫學用途食品對促進早產兒健康發育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新生兒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得以存活,一個個羸弱的小生命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闖過了生命初期的一個個「鬼門關」,闖關成功後他(她)們還將面臨著如何健康發育的問題。無論是在早產兒住院監護期間,還是出院後家庭中的養育,如何保證營養的全面支持,讓早產兒成功完成追趕生長,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早期合理而充分的營養供給,不僅影響了早產兒的救治成功,還對其終生的生活質量產生著關鍵的作用,大量的臨床研究已經證實,早產兒的體格發育指標和運動智力水平發育密切相關,同樣也和成年期的很多疾病的發生有關。一、為什麼早產寶寶需要使用特殊醫學用途食品(簡稱,特醫食品)呢?
  • 早產兒在家裡應該怎樣護理呢?
    早產兒是新生兒中的特殊群體,其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意味著他們一出生就應該得到特有的關愛和照顧。早產兒的媽媽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來照顧自己的寶寶。如何科學的護理讓她儘快追趕上足月兒呢?關於早產兒早產兒是指胎齡未滿37周(小於260天),出生體重不足2500克,身長在46釐米以下的嬰兒。
  • 【科普】「十大秘笈」教你如何帶早產兒寶寶
    【科普】「十大秘笈」教你如何帶早產兒寶寶 2020-11-20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體重245g嬰兒出院,母親曾被告知活不過1小時,早產兒應如何護理
    早產兒如何定義?根據胎兒出生時的胎齡可以分為足月兒和早產兒,足月兒一般胎齡滿37周,且小於42周。早產兒就是在37周之前出生的寶寶。一、餵奶篇對於早產兒來說,更需要母乳餵養。母乳裡面含有比較多的免疫蛋白,可以幫助寶寶提升自己的抵抗力。如果嬰兒體重在1500克以下,每1-2小時就要餵奶一次;1500-2000克者每2小時餵一次;2500克左右的早產兒則每3小時就餵一次。
  • 如何科學餵養哈士奇
    對於哈士奇的餵養,要特別注意,因為哈士奇腸胃不太好,這也是很多朋友養不好哈士奇的原因。那麼,如何科學餵養哈士奇呢?哈士奇餵什麼狗糧好呢?科學餵養哈士奇,要根據哈士奇的年齡段來決定餵食方法。
  • 給早產兒「袋鼠抱」有什麼好處?
    專家呼籲,要正確餵養早產兒,片面追求營養和追趕性生長,可能引起早產兒的肥胖和成年期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症候群。另外,醫生建議對早產兒給予「袋鼠抱」。    Q 醫護人員都建議給早產兒「袋鼠抱」,「袋鼠抱」好處在哪裡?
  • 早產兒家庭護理要點:心態的調整+完備的知識
    一直以來都在跟隨著百度寶寶知道一起成長,百萬粉絲計入駐了很多大咖,得知鮑秀蘭奶奶入駐寶寶知道,且和早產兒守護圈合作,真的萬分激動!因為我們家跳跳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早產寶寶,當年我也是翻著鮑奶奶的微博一路學習成長的。藉此機會我也聊聊,如何照顧一個早產兒。當2012年11月2日的凌晨,跳跳出生了:30周+6天、1680克、43釐米。
  • 媽媽莫著急,餵養早產兒這些要注意,再累孩子健康也值得!
    餵奶量如何把握?下面就為媽媽答疑解惑。早產寶寶與正常新生寶寶最大的區別就是,還未等足月就迫不及待地離開媽媽的肚子來到這個世界,也正因為未足月,易出現「先天不足、「後天體弱的情況。在用代乳品餵養的過程中,要密切注意寶寶有無嘔吐、腹瀉、便秘以及腹脹等消化不良的症狀。
  • 早產兒「育兒袋」 ——你知道「袋鼠式護理」嗎?
    我院自2016年起開始逐步推行袋鼠式護理,關注早產兒的生長發育,會在出院前鼓勵一些早產兒家庭來院進行皮膚接觸及餵養支持。至今已幫助了近300個早產兒家庭實施了袋鼠式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家屬的廣泛認可。什麼是袋鼠式護理?
  • 如何科學餵養狗狗你需要開飯樂狗糧
    如何科學餵養狗狗你需要開飯樂狗糧時間:2018-09-30 16:59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科學餵養狗狗你需要開飯樂狗糧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養狗來陪伴自己,狗狗比較聰明並且對人類友善,是人類的好朋友,但很多朋友並不知道如何養好狗狗,在飲食上或者是起居上沒有用到正確的飼養方式
  • 早產兒院外養護已服務上萬家庭
    5年間已培訓學員1000餘人,為全國上萬例早產兒家庭提供了指導或養護,還對困難家庭的早產兒推出了愛心服務…… 朋友聊天 迸發早產兒領域創業靈感 「關於早產兒出院後該如何養護,人們的認知普遍不足。」
  • ...讓愛惠及更多寶寶-寶寶吃 短腸症候群 早產兒 上海市兒童醫院...
    全球醫學界公認,當早產兒無法獲得媽媽母乳時,推薦使用捐贈人乳。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龔小慧副主任說,母乳對早產兒具有醫學治療意義,能有效促進早產兒腸道成熟與發育,明顯降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感染性疾病和生命後期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患有短腸症候群、各類先天性消化道疾病的嬰兒不能食用奶粉,只能用母乳餵養。據悉,目前在很多國家,用母乳餵養早產兒已成為常規。
  • 「巴掌大」的超早產兒獲救!兩個多月精心呵護,不到1斤8兩的超低...
    揚子晚報網8月25日訊(通訊員 王豔晴 記者 陳詠)記者25日從揚州婦幼保健院獲悉,該院新生兒科成功救治了一名出生體重僅890g(不到1斤8兩)的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隨後,以新生兒科主任、主任醫師吳新萍為首的醫護團隊,制定了科學的診療方案。採用最先進的理念進行早產兒綜合管理,配備母乳餵養促進團隊督促、指導家長擠奶、送奶,使小寶出生後24小時內即吃到了最寶貴的初乳,並一直堅持純母乳餵養。小寶寶生理性體重下降很快回升,一周後體重開始增長。
  • 科學餵養,實現長久陪伴
    本文作者為資深的寵物營養師,幫助大家正確的認識科學餵養。我養了兩隻可愛的「毛孩兒」:一隻叫閃閃,一隻叫PP,今年它們都已經11歲了。因為一直以來堅持科學餵養,用心呵護,才使它們健康成長。,如何進行科學的營養搭配。
  • 如何飼養比特犬?科學餵養比特犬方法
    要說好養的狗狗,比特犬確實挺好飼養的,他們不挑食,即使看上去兇巴巴,站在他面前卻能感受到它無限的溫柔,即使狗狗如此聽話,為了它們的健康著想,主人一定要科學的去飼養它們,要為它們提供營養全面的食物,加上平時的日常護理,這樣才能飼養出健康的比特犬。
  • 科學餵養小貓守則
    別怕,小編一篇告訴你如何餵養貓咪。小貓的餵養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貓貓出生一個月內,這時候最好進行母乳餵養或者餵食羊奶。母乳成分富含小貓咪需要的抗體去抵禦外界的危險。等貓咪長到1-2個月後就是所謂的「離乳期」了。這時候是貓咪骨骼開始第一次的快速生長成型階段,這一個月不要換糧,可以吃離乳期專用貓糧。不要餵零食,也可以給磨牙棒。等貓咪成長至兩個月後,鏟屎官們可以餵食貓貓吃貓糧了,但不要餵零食。